导语
新冠疫情以来,中医气功事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新时代则具新使命,新担当才有新作为。中医气功在学术科研领域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此,我们开创了学术探讨栏目,每周推送学术论文和科研内容,以期达到“理上开窍”的目的,帮助各位同道的修行,为“健康中国”的伟大事业添砖加瓦。
本期内容为章文春在中国医学气功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上发表的文章《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中“神”概念辨析》,主要讨论了“神”概念的多义性、本义探源、广狭义神的区别与联系等。让我们一起深入学习探讨。
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中“神”概念辨析
章文春
(江西中医药大学)
气功的练功实践是人对自身生命的修炼,因此气功研究,首先必须深入了解和把握人体生命的本质。形气神三位一体,是古人对人体生命的体验和认知,是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人体生命观。认识和把握形气神三位一体的生命观,对气功的修炼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在形气神三位一体的生命观中,“神”是指人体生命的主宰,即人的意识。从概念上来说,“神” 这一词为什么可以指代人的精神意识呢?本文将就此进行简要的阐析。
一、“神”概念的多义性
“神”的概念和气一样在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运用十分广泛的概念。查考文献,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类:
1、指神灵鬼神
《尚书•舜典》记述:“肆类于上帝,裡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此神即是神灵之神,上帝与群神,上帝便是天帝,群神就便为地上的山川之神。《礼记•乐记》中说:“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素问•五脏别论篇》:“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于至德。”因此,“神”有天神、神灵、鬼神之义。
2、指自然玄妙及其运动变化和规律
《易•系辞传上》说:“阴阳不测之谓神”。《易•说卦传》说:“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也。”古人认为促使事物千变万化的内在力量是玄妙莫测的,这种玄妙的事理即为神。古人把诸如天体的运行、日月星辰的运转等自然界变化的现象和规律称之为神。
3、指人体生命活动现象
《素问•五常政大论》在解释人体生命现象时说:“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 《素问•六微旨大论》则进一步说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认为凡具有呼吸、饮食、排泄等生命活动者,便有神寓于其中。同样,人体的生命也是神寓于中,人体生命活动的现象即神的外表现。
4、指精神意识活动
把精神意识活动称之为神,是“神”的一个重要概念,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狭义之神。《内经》中这一概念比比皆是,如《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灵枢•行针》曰: “重阳之人,其神易动。”道家把人的精神意识直接称之为元神和识神:“有意者为识神,无心者为元神。”(黄元吉《乐语堂语录》)
5、指人的精神状态和神釆风度
中医望诊中的望神即是通过观察人的精神状态和风采来判断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状况。
正如《素问•移精变气论》中所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我们在形容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时常说,目光炯炯有神、神采飞扬,或目光呆滞精神萎靡。
6、指技艺巧妙高超
《素问,至真要大论》将医生诊疗水平分为“工巧神圣”四类,“神”是诊疗水平高超的医生。《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故知一则为工,知二则为神,知三则神明矣。” 综上所述,神的涵义如此广泛,概其大要,可分为三大类:其一,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功能和规律;其二,人体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其三,人的思维意识活动。我们需要考察 的是,神这一名词为什么被赋予如此众多的含义,它们之间有何内在联系呢?为此,必须从神的本意说起。
二、神概念的本意探源
神的原始本意是什么呢?《说文解字》的解释是“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而“天神” 又是什么呢?徐濺注笺曰:“天地生万物,物有主之者曰神。”《康熙字典》也记述“神,即引也。天主降气以感万物,故言引出万物。”即神者,主宰也。指主宰天地自然变化的自然 界本身所固有的客观规律。有学者考证,“神”字,从示、从申,“示”的上半截是篆文的“二”, 即上字,指天上;下半截“小”三点,指天上的日月星,古人“仰则观象于天”,看的就是天上的日月星。“申”是十二地支之一,用以代表方位,十二地支作成圆图,申方恰在西南角上。神字的本义,指示北斗的斗构指向申。如果北斗七星的斗构在申方的话,它的斗柄则正指在东北角上的寅方,所谓“斗柄回寅,天下皆春”。也就是说,神的本义寓意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寓意自然界时空变化的规律。
如上所述,神是高于自然之力之上,人无法控制的力量,它主宰着大自然、主宰万物(包括人),掌控着万物规律。宇宙日月星辰的运行、大自然春夏秋冬更替、人的新陈代谢等等 都是由“神”来掌控的。而宇宙自然规律具有有序性、灵动性和人格性的特点。其有序性表现在:日月星辰、大自然生长化收藏、人体新城代谢、气机生升降出入等是那么和谐有序;其灵动性(能动性、控制性)表现在:为对自然界调控(四季自然界枯荣)、对人生命的调 控;其人格性表现在:宇宙自然规律具有“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的品性。因而宇宙自然规律就象一个人,一个不同于一般的人,一个有能力的人(能调控和掌控自然)、一个高尚的人。因此古人将拟人化、人格化的自然规律,称之为神。认为宇宙万物从神而来, 万物运动变化由神来安排。这也是历史上生岀种种宗教神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万物来源于道,道蕴涵宇宙根本规律,故而神来源于道,神是道规律的展现。马王堆帛书《经法•名理》云:“道者,神明之原也。神明者,处于度之内而见于度者也。处于度之内者,不言而信,见于度之外者,言而不可易也……神明者,见知之稽也。”道典 《太平经》曰:“神者受之于天”,认为人之精神意识是天所赋予的。也就是说,“神”是宇宙自然规律的展现。因而“神”这一词有如上述所指代的含义:神为自然玄妙现象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神为人体生命活动、神为人体生命活动等等。这里需要进一步明晰的是:既然我们把自然规律和人体生命活动称之为神,为什么要把人的意识也叫着神呢?如果我们把自然规律和人体生命活动称之为广义之神,把人的精神意识称之为狭义之神,那么,广义之神和狭义之神有何区别和联系呢?
三、广义神与狭义神的区别和联系
如上述,古人把宇宙自然规律称之为神,是因为其具有有序性、灵动性的人格特征。
而人的意识也具有灵动性、能动性,因而把人的意识也叫着神。人的意识如自然规律一样参与到对人体生命的调节当中。如图所示,万物来源于道,道演化为宇宙自然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大自然便在自然规律的支配下运动变化着。人为宇宙万物之一,宇宙的演化产生了人,而由于人的产生,便有了精神意识。精神意识因其能动性,可以反过来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甚至自然万物。由此可见,宇宙自然规律和人的精神意识有了相似的特征,即具有灵动性、能动性、控制性,因此,人们很自然地将自然万物规律和人的精神意识都称之为神。所以神的概念,从广义来讲,指天、地、人的自然规律;就狭义而言,指人的意识,包括思维、意识、感觉、情感,这就是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中所强调的神的概念。
四、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中“神”的概念
在形气神三位一体的生命观中,“神”是指主宰人体生命的意识活动,即神概念之中的狭义之神,包括人对外界的感知、反映和思维。在这里人的意识活动是“神”这一概念的内涵;人对外界的感知、反映和思维为其外延。
意识本质是什么?这是让人们既充满好奇,又茫然困惑的一个科学盲区。古往今来人们孜孜以求,但却始终未能揭开思维意识的神秘面纱。也许正因为其神秘性、玄妙性,古人把意识称着“神”。至今学术界对意识本质的探索乃充满思辨和推理。正因为如此,才会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各种学说。本文也仅仅是对意识的本质作一简要的探讨,一家之说而己。
从气功科学的角度而言,万物的具有形气质的特性,即任何一个实体物,不仅在其内部, 而且在其周围,都有该实体物的气。以此推论,有形实体大脑及神经系统神经细胞其内部和周围也存在与之相应的气场。这一气场与身体其他部位有形实体的气场不同,因为神经细胞的特点是除了在自身的新陈代谢过程中有吸收、排泄实体物质功能外,还有接收和发放以能 量为载体的信息的功能。这就使神经细胞不仅可以广泛接受外界信息而反映之,而且可以发放信息施作用于客观物,使人这个主体和外界的联系具有了新的形式和内容。脑神经细胞周围的气融合成一整体,可以把每个神经细胞接收的局部信息整合成整体信息。对具有这种反映特性的气,古人称之为神气,若用一个新名词来命名,庞明老师称之为意元体。
意元体是常人看不见、摸不到、无形无象的物态,它内部极度均匀,没有任何分别,它 与脑的实体组织呈兼容,它以脑中心(大脑的中心)为中心点,遍布于脑内外,连及周身,并弥散到人体以外。意元体内含有人体生命的全部信息,它具有接收各种信息,反映事物的功能;具有贮存、综合、分析、提取信息的功能;具有发放信息指令的功能。意元体的体性 很类似于“道”或“元气”的体性。当它未受客观扰动时,保持原有均匀状态,类乎古人说的“寂然不动”,当受到各种扰动时,就在其中产生符合客体的反映与效应,类乎古人说的 “感而遂通”。意元体的概念能较好地阐析气功修炼的本质内涵,及其在练功实践中所出现的气功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