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药报 | 三伏天中医气功导引练起来!

时间:2025/7/22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浏览次数:267

编者按:7月20日正式入伏,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导引专业委员会发布《中医三伏导引工作倡议书》。倡议书不仅从中医理论深度阐释三伏导引价值,更由多家三甲医院、中医药高校及研究机构联合推动实施。文中附有导引动作分解可以辅助练习,以专业知识,运用中医气功,提高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推动发展中医药文化。


近年来,三伏养生、冬病夏治等理念深入人心,“三伏贴”“三伏灸”风靡一时,成为夏日养生新风尚。正所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实际上,三伏天不仅可以通过敷贴、灸疗来冬病夏治,习练导引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三伏导引作为中医元典时期‘春夏养阳’的具体实践,是‘中医汗法’的有效手段。历代实践充分表明,三伏导引对湿邪、伏寒所致的疾病具有广泛临床价值。在三伏阳气极盛之时,纳天地之阳以平人体之阴,借导引之法以祛四时之邪,凝聚了中国古人独特的健康生存智慧。”中国医学气功学会中医导引专委会主任委员吴金鹏告诉记者。

“三伏导引作为内练之法,与艾灸、敷贴等升阳之法联合使用,蕴含着内外合治、联合增效的重要潜能,值得进一步去研究和挖掘。”中国医学气功学会中医导引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郭新峰说。

吴金鹏介绍,三年来,中国医学气功学会中医导引专委会持续开展了“三伏导引”的推广应用,得到了良好的反向,在此基础上,专委会联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医运动中心等全国28家中医医疗机构共同发起倡议,在2025年三伏期间继续推进三伏导引工作。

7月19日召开的中国医学气功学会中医导引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换届大会暨第五届中医导引学术研讨会上,《中医三伏导引工作倡议书》正式发布。

倡议书呼吁广大中医药从业者全面挖掘三伏导引理论经验、充分认识三伏导引临床价值、积极开展宣传引导、认真探索临床服务模式、注重总结工作规范,将“夏练三伏”的智慧转化为当代中医健康方案。 

1aa2166e2ea9548633e8a54bf23b9516.png

图为参会人员在会议现场习练导引

中医三伏导引工作倡议书

尊敬的中医界同仁:

夏三月,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值此中医所言“养长”之季,又逢“三伏”阳气最盛之时,全国中医医疗机构“三伏贴”“三伏灸”工作方兴未艾,三伏养生、冬病夏治等理念深入人心。

三年来,中国医学气功学会中医导引专委会立足中医经典、发掘民间经验,持续开展“三伏导引”的推广应用,取得良好成效和社会反响。以此为基础,中国医学气功学会中医导引专委会联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医运动医学中心等全国28家中医医疗机构共同倡议,在2025年三伏期间继续推进三伏导引工作。倡议如下:

1.全面挖掘三伏导引的理论经验。趋利避害、防暑避暑是生物的本能,而中医学以天人相应为指导,于三伏阳气极盛之时,纳天地之阳以平人体之阴,借导引之法以祛四时之邪,变被动避暑为主动适暑,凝聚了中国古人独特的健康生存智慧,其理论经验和科学价值有待中医同道深入发掘、传承发扬。

2.充分认识三伏导引的临床价值。三伏导引作为中医元典时期“春夏养阳”的具体实践,是西汉以来“中医汗法”的有效手段。历代实践充分表明,三伏导引对湿邪、伏寒所致疾病具有广泛临床价值,“三伏天”也被当今中医界视为治疗疾病的重要“窗口期”,其临床价值和应用前景值得广大中医界同仁高度重视。

3.积极开展三伏导引的宣传推广。三伏导引是“养长之道”的生命实践,不仅顺天时实现“冬病夏治”,又可御暑邪以防秋冬新疾,其锻炼要领虽然独特但简单易行,具有适应范围广、可及性强等优势,应作为中医临床的新手段加以广泛宣传和推广应用。

4.认真探索三伏导引的服务模式。三伏导引作为内练之法,与艾灸、敷贴等升阳之法联合使用,蕴含着内外合治、联合增效的重要临床潜能,中医同仁应积极探索三伏导引与其他疗法联合使用的方法路径,为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强化中医药服务优势提供新赛道。

5.注重总结三伏导引的工作规范。当前,三伏导引的临床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围绕不同疾病证候和特殊人群,三伏导引的方法、强度、指征等起效的关键因素还有待探索,室温、场地、监护等条件因素也需要总结,期待广大中医界同仁积极实践,全面总结,共同凝练三伏导引的工作规范。

三伏将至,让我们以导引传承为契机,充分凝聚行业力量,将“夏练三伏”的千年智慧转化为当代中医健康方案,为强化中医药特色优势、提升全民健康水平贡献力量!  

发起单位:

中国医学⽓功学会中医导引专业委员会

河南中医药⼤学第三附属医院中医运动医学中⼼

北京中医药⼤学东直⻔医院⼼⾎管科⼀区

中国医学科学院⾩外医院中医科

中国康复研究中⼼中医康复科

北京⽯景⼭区中医医院⻣科

上海中医药⼤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

上海中医药⼤学附属曙光医院推拿科

东南⼤学附属中⼤医院康复医学科

河北省⽟⽥县中医院

⻓春中医药⼤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治未病中⼼

⿊⻰江中医药⼤学附属第⼆医院中医康复学科

福建中医药⼤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科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脊柱三科

⼭东省中医院康复科

济南市⼈⺠医院康复医学科

菏泽市⽴医院康复医学中⼼

郑州市中医院推拿科

湖南中医药⼤学附属衡阳中医院⼼内科

⼴东省中医院康复科

⼴东省中医院临床研究中⼼

⼴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护理部

⼴西中医药⼤学第⼀附属医院壮医科/壮医针灸科

⼴西中医药⼤学附属国际壮医医院壮医经典病房

⼴西壮族⾃治区崇左市中医壮医医院

⼴西壮族⾃治区来宾市中医医院

⼴西壮族⾃治区贺州市⼈⺠医院肿瘤科

新疆维吾尔⾃治区维吾尔医医院康复科

2025年7月19日

内容来源:《中国中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