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 | 浅谈颈椎病调治功法——摆头功

时间:2025/6/9 作者: 吴大才 来源:中国医学气功学会 浏览次数:21

编者按:本文选自《中国医学气功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论文集》,由成都市大才骨伤诊所所长、四川武医研究会会长、运动医学副教授、副研究员、副主任医师吴大才撰写。本文从病因病理、摆头功功法操作、注意事项三方面介绍了颈椎病调治功法——摆头功。讲述了功法习练过程中,应以头颈部运动与意气结合,来锻炼筋骨皮肉与精气,令神意结合,进而防治颈椎病。


吴大才1

武侯吴大才诊所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本文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头颈部运动与意气结合,锻炼筋骨皮肉与精气,神意结合,防治颈椎病的一种锻炼方法,分析了摆头功对颈椎病作用练功要点,练功原则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摆头功颈椎病练功

1作者简介:吴大才,运动医学副教授,副研究员,副主任医师,现任四川武医研究会会长,成都市大才骨伤诊所所长。

颈椎椎体由七个椎体组成,颈椎排列略向前弯曲,第一二颈椎无椎间盘构成寰枢关节,为颈部旋转活动的主要结构,第3-7椎上下椎体构成钩椎关节,颈椎横突有椎动脉穿过。

1病因病理

颈椎病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肌肉硬化,纤维化或韧带增厚,钙化,致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导致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体失稳,松动,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根据临床来看,大部分患者所患颈椎病为颈型颈椎病,患者肩颈部肌肉(头颊肌,颈颊肌,竖脊肌,以及斜方肌等)硬化,脊上韧带硬化,导致颈肩活动受限,通过摆头功进行功能锻炼,多获得较好效果。

2摆头功功法操作

2.1预备式

练功者可采用坐式或站立式两种姿势。

站立式两足分立与肩同宽,全身自然放松,头正项直,下颔微收,眼半睁半闭视鼻准部,神意平静内敛,舌尖上顶齿龈,唇轻闭以聚津液,耳若无闻,集中注意于听力,听自己的呼吸之声音,先用鼻轻、缓、细长吸气,气满之后用口轻轻吹气,反复3-5遍,摒除杂念,清净神意。

坐式采取正坐姿势,要求与方法同站立式。

2.2引颈前探

动作站或坐姿势如前述,双手叉腰,用鼻轻匀吸气下沉腹部,同时头颈部尽力后收上顶,使头颈部有轻微发胀之感。然后用口轻轻呼气,同时头部向前下方伸探引展,但躯体不动,肩颈部肌肉尽力放松,头部保持正直状。一呼一吸,头部前伸后收,下颌绕头部横轴做前下、后上的划圆弧运动。反复练习 5-10次,单独练习100左右。

意念将注意力回收到头颈部的自我感觉上。呼气时要有松弛和引伸感,吸气时头颈部要有伸展胀沉之感。

功理头颈部通过引伸、收顶运动,增加颈部筋肉弛张功能。颈部是脑部血液输送的关键所在,前后引伸时可使颈部各经络疏通流畅;头部为诸阳之道,经脉畅通,气机方能壮旺,阳气方可充盛。

2.3转侧望天

动作站、坐姿势同前,双手叉腰,用鼻吸气,引气人腹,至气满后,用嘴呼气,同时自上而下放松,头部向侧方转侧到最大限度,然后头后仰面部望天,呼气尽后稍许停屏。然后头部缓缓回复到正中位,同时用鼻轻轻吸气。再用同法向另一方向侧转,如此,一左一右反复10次,若单独练习可达100次左右。

意念头颈部正中位时,引气入腹腹部有轻微满胀感即可,千万不可过深吸气。呼气时侧转望天时,意念集注在颈肩各部肌肉上,使有紧绷和酸胀感。

功理左右侧转以及后仰,可充分牵张肩颈部筋肉,解除肌肉紧张,有利于气血循行。意念随呼吸程式不同而集注于上、下,使坎离相交,阴阳调和。

2.4摇头晃脑

动作站、坐姿势同预备式,双手叉腰,全身放松,鼻吸气入腹,有气满感后,头颈部肌肉充分放松,呈无力支撑状态。头部由前向外后方偏侧甩摆,摆至后方呈仰面状。与此同时,用嘴快速吹气。然后头颈部放松,由后、外、前方沿原甩摆轨迹反方向回复到起始位。同时用鼻轻轻吸气,甩摆时头颈活动快捷,头部回复原位时头颈轻柔缓慢。然后再向另一侧甩摆运动。如此反复10次,单独练习100次。

意念意念集注于脑后,向后甩摆时感念后脑部与脑后“光团”汇聚,吸引。当颈部放松后,头后的“光团”有排斥之力,将头颈部推动回至原位。反复练功之后,呼吸及动作程序均任其自然,仅有“光团”在头后推摇浪动。

功理头颈部放松,头部甩摆,动作一紧一松,有利于肩颈筋肉柔顺,经络通畅。通过头脑摇晃,可泄解郁积之气,故有泄除心经烦热之效。由于经络畅通,又有补脑填髓之效,头痛、头胀,练此功效果佳良。

2.5缩脖耸肩

动作站、坐姿势同前,双手叉腰,拇指置腰后,虎口向上,余四指置于腹侧前。鼻轻轻吸气时头颈下沉后收,下颌尽量靠近胸部,同时双肩向前上收耸呈缩头之势。用嘴轻轻呼气时,头颈上引前伸至后仰式,下颌尽力向上引。双肩向后、向下扩展呈挺胸之状。一呼一吸双肩绕横轴向上、后下划圆1周,头部亦由下、前、上、后方向划圆弧运动1周。反复进行15次,单独练习可100次左右。

意念吸气时感念头部“光团”向内下收拢,下降与腹部相连,同时肩背有紧缩之感。呼气时感念头部光团向上引伸,升腾与蓝天相接,同时头颈部有舒展之感。

功理头颈伸缩时双肩筋骨刚柔相济,颈部骨骼屈伸有序,使经脉反复牵张,从而使其具备良好柔韧性能。解除肩头部位紧张,使头颈部血运更为充分。

2.6.抱头前俯

动作站、坐姿势与预备式相同。双手前举平胸时屈肘,手向后伸,手指相互交叉置于脑后,调节呼吸,放松身体,使意气随呼吸有上下游动之感,3-5次。用嘴轻细呼气同时头部徐徐前俯,双手亦同时用力拉压脑后,双肘向内合拢紧抱头部,向前下低俯,使下颌接近胸部少停片刻,屏息约3-5秒。然后用鼻吸气,同时头部缓缓抬起并尽力后仰,用后脑尽力压手,双肘向外分展挺胸,使后脑尽力接近肩背部。

意念感念头颈部化作“光团”,前俯时尽力将“光团”由前靠近脊柱,后仰时尽力将头部“光团”由后靠近脊柱。头颈屈、伸犹如弹簧来回折返,颈部应有牵紧酸胀之感。

功理头颈前俯时,双手抱肘前压助力,头颈后部筋经充分牵张,臂之手三阴经气充盛。头颈后仰时,双肘外展扩胸,头颈阳经刚劲,手臂手三阴经充分牵张。头颈与上肢筋经运动交替,阴阳相配能促进头部气血顺利输布。

2.7游龙入川

动作站、坐式同预备式,双足站立与肩同宽,双手叉腰或双手交叉背握于腰后。练功时身体前倾35°-50°,头部尽力向前引伸,并以纵轴为中心,头部来回侧旋转动,同时上体轻微柔动,犹如鱼龙逆向游水一样。头部旋动时,眼部轻闭,呼吸自然。一呼一吸可转侧运动2-3次,不求定数,只求运动时自然放松。如此反复50-100次。

意念感念身体与头部做反方向牵引。头部向前引伸,躯体向后回拉,旋转侧动时,颈部筋肉牵紧松弛之感交替出现,且同时感念颈部有伸长、松弛之感。

功理头颈部来回侧动时,颈部筋肉松弛,可使颈部各椎骨位置顺正。颈部摇动时肌肉松柔,气血顺畅,可消除头脑气血不足之症。

颈椎的解剖特点和社会分工的精细单一化决定了颈椎病的高发病率,由原来的老年病,职业病逐渐变得年轻化,普遍化。社会的各年龄层次颈椎病的发病率普遍较高。颈椎病主要累及颈椎骨骼,筋肉,气血。三者生理上互有联系,病理上互为因果。颈椎病除治疗外,功法锻炼尤为重要。摆头功功法锻炼,充分活动颈部各肌肉群,配合意念,呼吸吐纳,以达到骨正筋柔,气血以流的目的。

3注意事项

练功时务必要使呼吸顺畅自然,尤其在开初阶段千万不可强制深长屏息,账气。通过长期锻炼达到气息绵绵、出人微微,使气机运动内外结合。用鼻清引气,用口吐浊气。气机出人,配合躯体四肢的升降、开合、聚散,使肺部扩张,松弛充分,增大肺活量。龙形气功练功用气口诀:“均匀细长里吸阳,提沉吐纳间存精,哈、呵、咽、嘘用以驱油,深、沉、停、屏中聚气。”意:气功训练中精神集聚非常重要,此种用意功夫,对脏腑功能影响十分显著。意的怡 当调配,可以影响脾的运化。因脾主肉,脾藏意,意气作用于脾,脾通行皮肉之间营卫之气。但如意太过于集中,又可损伤脾的功能。脾运不佳、气机受损时,常常食不甘味,运化不佳。因此,意的集注要适度,意的留存与筋肉活动相伴而行。意的集注与胜腑功能协调有关系,意的留存与自然环境、社会状况也紧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