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 | 易筋经健身效应探赜——基于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的辩证视角

时间:2025/8/8 作者: 中国医学气功学会 来源:中国医学气功学会 浏览次数:92

编者按:本文选自《中国医学气功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论文集》,由哈尔滨体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王坤撰写。作者从形气神辩证视角切入,剖析易筋经健身原理,巧妙融合传统养生智慧与现代健康认知,引领读者体悟整体生命和谐的奥义。


王坤 杨慧馨*

(哈尔滨体育学院研究生院 哈尔滨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学院 哈尔滨 150008)

摘要:形、气、神三元素是构成人体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理论的基础,该3要素层层递进、互相影响关联。易筋经是国家体育总局挖掘和参考传统易筋经十二势基础上,结合中医学、美学创编的一套适合普罗大众,且符合现代科学健身的健身功法。本文以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为出发点,对易筋经的健身锻炼机进行剖析推究,为习练者提供科学健身的方法论,同时进一步揆三位一体生命观的实践方法之理,为易筋经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并从中医生命观角度出发为自身保健与“治未病”开辟新思路。

关键词:形气神;中医气功;易筋经

作者简介:王坤,男,哈尔滨体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传统体育养生与健康促进.E-mail:3295548959@qq.com。

易筋经源自我国古代导引术,历史悠久。据考证,该术是由原始社会的“巫舞”发展而来的,到春秋战国时期已为养生家所必习[1]。如《庄子》言“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2]。可以说导引吐纳术贯穿于整个传统中医学史,是建立在东方思想基础上的一种运动方式。健身气功·易筋经是武汉体育学院在传统易筋经十二势基础之上,结合现代医学、美学,集科学性、普适性为一体的具有抻筋拔骨、动息相融、舒展连绵等特点的健身锻炼手段。

西汉的学术典籍《淮南子·原道训》“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则三者伤矣”,首先记载了对形、气、神三者联系的描述。其三者并非孤立存在,三者是相互支持促进、互为依靠的一个大整体,它们各司其职共同维持人体的存在与稳态。而《道家养生要言辑要》所言“气者形之,形者气之,神形之具,令人相因而立,若一事有失,即不合于理,安能久立哉”。而健身气功的习练则是将形气神三者统一,是以调形为基础,舒展大方,以形导气,在此基础上调合呼吸,使气息匀称绵长,进而一志凝神,在调神的掌控下以意引气,正所谓“导气令和,引体令柔”,从而致使“三调合一”,以达到人体气机运行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状态。

1易筋经对形、气、神的锻炼与调控

1.1易筋经对形的锻炼与调控

古人曰“形正摄德,天仁地义,则盈然而自至”更是将形的锻炼提到了道德的层面来要求。易筋经对于人体最直接的影响直接表现在形体。易筋经习练之时需要按照规范要求对身形姿势做出相应调整,使其中正安舒、庄严身象,一方面可以牵动经络“抻筋拔骨”激发气血调整脏腑机能,同时也是“三调合一”的过程。而“易”之一字有改变、移换之意,然“筋”在于身躯之经络,骨节之附,肌肉之里,百骸四肢,无处非筋,非经即络,联络周身,通行气血。现代医学通过实验发现类似“经络”概念存在的“筋膜”,认为“筋”(筋膜)可分为浅、深两层,是机体中最普遍的一类组织,是集体软组织结构平衡体,同时也对循环、神经和淋巴系统等各系统运行影响重大[3],因此对外有形结构的锻炼可以实现对里经络结构网络的锻炼。在易筋经锻炼过程中的许多动作都要求充分地扭转屈曲伸展身体等,从而达到牵拉人体各位置大小肌肉群、筋膜,以及大小关节位置的韧带、关节囊、肌腱等结缔组织。如易筋经中倒拽九牛尾势要求以腰为轴,最大程度拧转腰部刺激带脉,再配合肩关节、肩胛骨的活动来增强脊柱的韧性;调尾势要求身体前屈塌腰,双腿蹬直,再配合昂头以及尾椎骨的摆动,反复的使脊柱弯曲伸展并且刺激下肢的活动能力以及任督二脉、膀胱经。

有研究表明通过一年的易筋经练习骨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屈肌共激活比明显降低,膝关节稳定性明显提高,下肢肌群的协调能力明显提高[4],同时对老年肌肉减少症患者的骨密度、肌肉含量均有提高的功效[5],印证了“筋靡者,易之以壮”之言,同时对于血脂、血压、血糖的控制也有成效[6]。可见易筋经对“形”的锻炼与调控可使人体“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

1.2易筋经对气的锻炼与调控

“修养必先运气者,盖以气为精神枢纽,并为一身枢纽耳”表明古代养生家对“练气”尤为推崇,而“为柔致气,法儿小时”是气功修炼行气过程的理想状态,在行功过程中要求呼吸“缓、匀、长、细、轻”以达到“吐惟细细,纳惟绵绵”之状态[7],另一方面“形”的动作也需要配合“气”的出入以达到协调一并。同时易筋经对脏腑也有着“保其正气,护其肾气,养其肝气,调其肺气,理其脾气,升其清气,降其浊气”之功效。易筋经既归为“气功”之流,必是对气的锻炼与调控尤为重视与强调,《易筋经》也指出“有形之身必得无形之气相依而不相违,乃成不坏之体”。易筋经对气的引导存在以形引气、以意引气、以音引气三种方式[8]

第一种以形引气,人体按照特定的动作轨迹,以形体带动脏腑之气,引动经络之气[9],如易筋经中九鬼拔马刀势中“侧首弯肱,抱顶及颈;自头收回,弗嫌力猛;左右相轮,身直气静”要求身体前倾,如同拔刀,吸气时双手用力拉紧,呼气放松,随着胸廓的开合对五脏六腑的挤压以及躯体的折转屈伸,脏腑之气也随之生发辗转,经络之气在刺激之下也得以调运。

第二种以意引气,以意念、意识直接导引气机运行,使其变化。“身之有神,是运气化精之主宰”由此可认为意识对“气”有着直接控制作用,在易筋经行功的始末都存在意识对气的导引。

第三种以音引气,以发声刺激调动体内的气机,易筋经在三盘落地势需发“嗨”音,目的在于使气在下蹲呼气时可以下沉至丹田,发声与动作的配合使体内真气在胸腹之间升降,达到水火既济、心肾相交的效果,同时该音也可以起到壮丹田、排浊气的作用。

任督二脉在中医经络学中被称为“阳脉之海”“阴脉之海”,同时中医认为“任脉妊养一身之阴经,督脉总督一身之阳气”。相关研究表明通过易筋经的锻炼能够增强阳虚质者督脉线代谢热值[10],同时使原发性痛经患者任脉线IRRTM(红外辐射轨迹)更宽、更加连续[11]。该实验为易筋经对“气”的调控与锻炼的可行性提供了有力支持与实验支撑。

1.3易筋经对神的锻炼与调控

在三位一体生命观中“神”被置于人生命活动主宰的位置,它指人的生机、灵性以及生命活力,也指人的精神心理状态、意识感知等。如“神者,生之制也”所言,人的所有行为活动皆是处于神的调控支配之下,因此气功的修炼也不可脱离对神的锻炼与调控。自古以来“炼神”备受历代养生家的推许青睐,《黄帝内经》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里更是将“神”的调摄视为“安身立命”之法,而医家的“粗守形,上守神”也是将病的本质由形上升到神,以达效如桴鼓之益。《易筋经》中也言道“养身莫过于养心,养心莫过于素定”,易筋经修炼过程中“神”的锻炼与调控存在三种方法:意识导引法、虚静无为法、意守存想法。

第一种意识引导法,易筋经每一势的动作都需与意识相配合,使之“形神相资,志气相动”,在神的调控下“意有所注,气有所归”,以意识控制气的升降出入、周转凝集。

第二种虚静无为法,易筋经起势韦陀献杵第一势要求,身体立直,双臂环拱与胸齐平,两掌在胸前相和与膻中穴相对,此位置上双臂可以调节肺脏的开合升降,使呼吸有度,达到调息定气,一志凝神状态,双眼注视前下方方寸之地“心不外用,神不外驰”,使人的意识由外转内,进入虚静无为状态。

第三种意守存想法,《易筋经》有言:“守之之法,在乎含其眼光……凝其耳韵一念冥心,先存想其中道”,意守是对单一事物的意识关注操作活动,如易筋经中青龙探爪势“青龙探爪,左从右出……两目注平,息调心谧”,出爪动作要模仿青龙探爪的神韵,目光意识全在于此,随爪而动。存想的对象是对日常事物中的某物某像进行存想,如易筋经卧虎扑食势有言“降龙伏虎神仙事,学得真形也卫生”,该言强调排除杂念,诱导心思对卧虎扑食之形的感受,存想猛虎之神威,盖将意识内收于自身的生命活动之中。

现代医学实验也证明,通过一段时间锻炼的易筋经练习者状态能够发生积极变化,如META分析下大学生的心理情绪如焦虑抑郁能够得到有效改善[12],稳定期精神分裂患者的认知功能与阴性症状得到改善[13]

2易筋经修炼中的形气神三位一体

章教授认为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存在两层内涵,其一指形气神三个元素构成人的生命;其二形气神这三个要素实为相互并联影响的整体[14],“是故圣人将养其神,和弱其气,平夷其形”,以达“性命之情处其所安”。健身气功易筋经的每一势皆契合形气神三位一体之理,继而舒筋活络、养血安神、抑扬其通塞,而后“以安天命”。

健身气功·易筋经在医疗处方中属于非药物治疗,在全民健身中属于锻炼手段,从传统学术看,易筋经招式的收放起伏、动静缓慢,可使人体气血鼓动、神思气机调顺、经络脏腑之气流注升降等。因此易筋经对于人躯体的形、气、神存在重要的调节之效。通过形气神三位一体的生命观可知:形是生命所依附的房舍,神与气居于形,形之一动神气随之;气为生命活动的特殊功能物质,气的变化必然会致使形神的变动;神乃主宰生命,行统帅行气之权。故而《淮南子》言“故夫形者非其所安也而处之则废,气不当其所充而用之则泄,神非其所宜而行之则昧。此三者,不可不慎守也”[15]。而三者又是统一相互影响联系的整体,由此可认为易筋经的修炼过程实质上也是形气神三者同调的过程。例如:在练习易筋经时要求“导气令和,引体令柔”,意识收放自如,动作有始有终,进而使人体形气神和谐统一,生命系统的自我优化,以达到祛病延寿的效益。现代研究也显示,易筋经作为一种运动疗法,经常练习能缓解人体情绪心理压力、改善睡眠状态、提高注意力[16],使人体交感神经兴奋,毛细血管反射性扩张,从而对人体呼吸系统机能起到改善作用[17],不仅如此,易筋经还能有效地预防衰老带来的肌肉萎缩、骨质疏松以及下肢运动功能减弱[18],对不同人群的慢性病的治疗,也有很大帮助[19]

3结语

综上所述,形气神三位一体的中医生命观对人的病理、生理具有显著的意义。而气功就是对人生命状态的优化,对人体“三调”进行主动的和谐统一。易筋经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并结合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循着内外兼修、性命双修的原则,外可强身健体、防病祛病,内可调理气血、安神养性。传统养生功法是前人智慧结晶,易筋经以其独特的健身功效在医疗卫生、全民健身领域可以应用到更多的人群。

参考文献

[1]杨舒婷,顾漫. 早期导引术与气、脉的关系探析[J]. 中华医史杂志,2022,52(6):335-342.

[2]申营胜,王妍炜,于素平,等. 基于五禽戏之鸟戏的康复呼吸操对大叶性肺炎患儿肺功能的影响[J]. 护理学杂志,2022,37(5):17-20.

[3]林星星,董宝强,王树东等.基于筋膜的经筋基础研究:述评与展望[J/OL].中国针灸:1-11[2023-08-29].

[4]李宇涛,叶银燕,牛晓敏等.易筋经功法对膝骨关节炎患者下肢肌群协调激活能力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37(04):2380-2385.

[5]井兰香,黄灵燕,王亚薇,高明. 易筋经练习对中老年下肢动力学及肌肉贡献度的影响[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9,35(02):82-89+102.

[6]王艳艳,李海燕.健身气功易筋经对老年人自测健康水平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05):1111-1113.

[7]金玉柱,李丽,董刚等.健身气功的道家生命哲学探赜——基于“形、气、神、志”的辩证视角[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2,39(01):97-103.

[8]刘争强 , 章文春 .《福寿丹书》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的养生要点 探析 [J]. 中华中医药杂志 , 2019, 34(4):1626-1628.

[9]章文春 . 再论形气神三位一体的生命观与气功修炼 [C]// 中国医学气功学会第四届理事会 2010 年年会暨医学气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2010.

[10]许瑞旭,窦思东,吴南茜等.基于热扫描成像系统探讨易筋经“托天桩”对阳虚质督脉红外热成像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6,35(03):228-230.

[11]兰彩莲,黄倩茹,潘晓华等.健身气功易筋经对原发性痛经女大学生任脉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7,36(04):296-299+311.

[12]张婧怡,李振,肖涛.中医养生功法影响大学生焦虑和抑郁症状的META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21,48(23):4324-4330.

[13]高慧,涂斯婧,陆如平等.体卫融合视域下易筋经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的改善作用[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2,24(08):3167-3173.

[14]刘鲲,刘娜,刘苾川.太极拳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研究[J].光明中医,2020,35(08):1138-1141.

[15]李锐,卢伯春.健身气功对人体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18):4638-4644.

[16]康知然,龚利,邢华,戴大城.健身气功•易筋经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的现状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1,12(11):54-58.

[17]朱鹏展,牛志军,赵立军.健身气功•易筋经九鬼拔马刀势锻炼配合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07):129-132.

[18]彭天忠,朱满华,林星镇等.新编易筋经锻炼对老年肌少症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2,13(17):21-26.

[19]刘毅,文水珍,谷磊,李秋平,王德瑜.基于中医学理论的健身气功•易筋经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影响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5,34(05):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