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药报 | 演员白宇、刘宇宁自曝患气胸!

中医建议食百合、麦冬,还可练习“宗元养肺功”

时间:2025/5/19 作者: 中国中医药报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浏览次数:77

编者按:近期,演员白宇、刘宇宁在综艺中谈及气胸经历,引发公众对这一疾病的关注。气胸(俗称“爆肺”)并非肺部“爆炸”,而是气体进入胸膜腔压迫肺组织,导致呼吸困难甚至休克。若突发胸痛、呼吸急促,需立即就医,张力性气胸更可能危及生命。气胸预防的关键在于戒烟、避免剧烈运动等,中医疗法如中药、针灸、食疗、中医气功等可促进气胸康复,因此气胸高危人群可以练习广东省中医院教授林琳编创的“宗元养肺功”,补益宗气,增强体质,达到预防和康复的作用。中医气功是调身,调息,调心三调合一的身心锻炼技能,因需要肢体运动配合呼吸训练和精神调控而不同于普通体育锻炼,因此更有益于肺部健康,促进气胸康复。希望通过科普,帮助更多人了解气胸,并能够科学预防、及时应对。


最近,在综艺《开始推理吧》中,

演员白宇主动科普气胸成因,

并提及术后体力受限,

呼吁避免高强度消耗。

image.png

录制开始前金靖得知白宇

有气胸后秒变贴心girl,

“我再也不会让你累着了”, 

刘宇宁表示自己也同为病友,

白宇耐心讲解气胸是如何形成的,

自述因气胸接受过六次手术,

金靖听完下一秒开始给白宇找椅子。

image.png 

“白宇刘宇宁都有气胸”冲上热搜。

此前,歌手方大同去世也

引发了公众对于“气胸”的关注。


image.png

 

气胸到底是怎么回事?

气胸,又俗称“爆肺”,但它并非肺部真的爆炸,而是指有空气进入了胸膜腔,出现的胸腔内积气状态,导致肺组织受压萎陷。

我们的肺表面有一层膜,胸壁内侧也有一层膜,两层胸膜之间的间隙就是胸膜腔。当胸膜腔里进入了气体,影响到肺的通气,就是气胸。

哪些人群容易出现气胸

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出现气胸,以下是发生气胸的高危人群:

1.瘦高体型的健康男性:高瘦体型的人青春期肺组织往往“跟不上”快速的生长发育,肺泡壁弹性的减退,扩张后容易形成肺大疱,遇外因演变成气胸。‍‍‍ 

2.长期抽烟人群:长期吸烟易导致肺部炎症,破坏细支气管和肺泡的结构,使肺组织更脆弱。

3.肺部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肺结核等。

4.受到外伤患者:包括胸壁穿透伤、肋骨骨折等,都有可能造成气胸。

5.职业歌手、运动员:经常需要深吸气、高声发声或剧烈运动的人群,容易因肺内压骤然升高而诱发肺泡破裂,增加气胸的发生风险。

6.既往有气胸病史者:胸的复发率较高,尤其是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患者,复发率可达30%~50%。

哪些行为容易诱发气胸?

自发性气胸可不是无缘无故发生的,它往往与胸腔气压的剧烈变化有关。如果你的肺本就脆弱,这些行为可能会成为压垮它的“最后一根稻草”。 

剧烈运动:举重、短跑、篮球、深蹲等高强度运动,都会让胸腔压力骤增。如果肺泡承受不住压力,就可能发生肺大疱破裂,空气漏进胸腔,导致气胸。

咳嗽或打喷嚏:咳得太猛、喷嚏太用力,都会让肺内压突然升高,尤其是已有肺大疱的人,更容易发生“爆肺”事故。

气压变化:比如潜水、坐飞机,引起气压骤变,可能影响肺部气体交换,导致肺泡压力失衡,从而诱发气胸。

情绪激动:大笑、大叫、吵架……情绪一上头,胸腔压力会随之飙升,肺部可能会在此时“悄悄漏气”。

如何早期识别气胸?

气胸的症状因人而异,少量气胸可能没有明显不适,但随着气体在胸腔内积聚,肺萎陷程度加重,身体会发出一些“警报信号”。以下三大症状最为典型,务必提高警惕:

突然发生的单侧胸痛:大部分得了气胸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胸痛,一般为单侧,呈针刺样或撕裂样咳嗽、深吸气时疼痛增加。

呼吸困难:感觉呼吸不畅顺,尤其是运动或说话时会加重,常与胸痛同时发生。

咳嗽:多为干咳,是胸膜受到刺激引起的。如果合并感染,则咳嗽会加重,会咳脓性痰。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发生张力性气胸,则会导致严重的呼吸与循环障碍,患者会出现呼吸极度困难、烦躁不安、发绀、意识障碍、大汗淋漓甚至休克。此类情况危及生命,必须立即拨打120急救!早发现、早处理,才能避免严重后果!

中医对气胸的认识

中医对气胸的认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中医认为,气胸的发生与肺气虚弱、痰饮内阻、气机不畅等因素有关。肺气虚弱导致肺脏功能下降,无法有效排出体内的气体;痰饮内阻则是指体内湿气过重,形成痰饮,阻碍气机的正常运行;气机不畅则是指体内气血运行不畅,导致气血瘀滞,进而引发气胸。

在中医理论中,气胸的治疗应以补益肺气、化痰逐饮、调理气机为原则。通过中药、针灸、拔罐等中医特色疗法,可以调理患者的身体状况,促进气胸的康复。

发生气胸该怎么办?牢记这几点!

1.救命一招——及时“放气”

如果是张力性气胸(表现为严重胸闷、气促、紫绀、意识模糊),患者胸腔内的压力不断升高,可能会导致心脏和大血管受压,危及生命。这种情况下,必须尽快放气,解除高压状态。最佳方法是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胸腔穿刺或胸腔引流,迅速释放积气,恢复肺部膨胀。如无医护人员在场,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尽快送医,不可自行操作,以免加重病情。

2.原地休息,平缓呼吸

立即停止活动,平卧休息,若感到明显不适,可取半坐位,以减轻胸闷感。尽量保持平稳呼吸,不要屏气、用力呼吸或剧烈咳嗽,以免进一步增加肺内压力,加重肺萎陷。 

3.保持情绪稳定

患者和家属都要冷静,过度紧张或情绪激动可能会加重呼吸困难。

4.有条件可吸氧

如家中或急救现场有吸氧条件,可在医务人员指导下适当吸氧,以改善呼吸状况。

中医助力气胸患者康复的方法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是中医助力气胸患者康复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气胸的不同证型,中医采用不同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对于肺气虚弱型气胸,中医常用补肺汤、四君子汤等方剂来补益肺气。这些方剂中的党参、黄芪、白术等药物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的作用,可以增强患者的体质和抵抗力。

对于痰饮内阻型气胸,中医则选用二陈汤、苓桂术甘汤等方剂来化痰逐饮。这些方剂中的半夏、茯苓、甘草等药物具有燥湿化痰、健脾利湿的作用,可以消除体内的湿气,改善痰饮内阻的状况。

此外,中医还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加减用药。如胸痛严重者,可加薤白通阳止痛;舌苔白腻、痰多者,可加茯苓、半夏、厚朴燥湿化痰。 

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是中医的特色疗法之一,对于气胸的治疗也有着显著的疗效。针灸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调理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治疗气胸时,中医常用的穴位有肺俞、膻中、尺泽等。这些穴位与肺脏的功能密切相关,通过针刺这些穴位,可以调理肺脏的功能,促进气体的排出和吸收。

针灸治疗气胸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穴位和针刺手法。如对于胸痛严重者,可采用强刺激手法;对于呼吸困难者,则可采用温和刺激手法。通过针灸治疗,患者通常会感到胸痛减轻、呼吸顺畅。

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是中医另一种特色疗法,对于气胸的治疗也有辅助作用。拔罐通过在背部等特定部位形成负压,使局部气血运行加快,达到舒筋活络、行气活血的目的。

在治疗气胸时,中医通常在背部肺俞穴等部位进行拔罐。这些穴位与肺脏的功能密切相关,通过拔罐可以调理肺脏的功能,促进气体的排出。拔罐后,患者通常会感到背部温暖舒适,胸痛和呼吸困难等症状有所缓解。

食疗养生

中医讲究“药食同源”,食疗养生也是中医助力气胸患者康复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可以调理患者的身体状况,促进气胸的康复。

气胸患者应多吃一些具有补肺益气作用的食物,如白果、杏仁、山药、百合等。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可以增强患者的体质和抵抗力。同时,患者还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以免加重病情。

在日常生活中,气胸患者还可以采用一些食疗方剂进行辅助治疗。如将白果、杏仁、山药等食材一起煮汤食用,可以起到补肺益气、化痰止咳的作用。将百合、麦冬等食材一起煮水饮用,则可以起到滋阴润肺、清虚热的作用。

如何预防气胸? 

气胸并不是不可避免的,除了外伤性气胸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减轻胸腔压力,预防气胸的发生。

戒烟:长期吸烟会破坏肺泡弹性,增加肺大疱形成的风险,戒烟是预防气胸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避免用力过猛,减少肺部压力:避免提重物、剧烈咳嗽、屏气,以及过度用力地运动,以免突然增加肺内压,导致肺泡破裂。感冒咳嗽时要注意护肺,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止咳药物,防止剧烈咳嗽诱发气胸。

合理膳食,保持大便通畅:清淡、营养的饮食有助于维持肺部健康。避免过度进食产气食物(如豆类、碳酸饮料等),防止腹胀影响膈肌运动,增加胸腔压力。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用力排便导致胸腔压力骤增。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波动:情绪激动、紧张焦虑会影响呼吸节律,增加胸腔压力,建议保持心情愉悦,适当放松,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增强体质,锻炼肺功能:适量进行一些低强度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改善肺功能。此外,练习腹式呼吸可以提高肺活量,增强肺组织的耐受能力。

中医调养,防患未然:中医强调“肺主气”,可通过艾灸、按摩肺经、食疗等方式改善肺部健康,降低气胸风险。有肺大疱、慢性肺病病史者,可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使用中药调理,改善体质。气胸的高危人群还可练习广东省中医院教授林琳编创的“宗元养肺功”,可以补益宗气,增强体质。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