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选自《中国医学气功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论文集》,由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付春雨撰写。主要围绕少林内功和掌擦法展开,其中稳定性与推拿疗效密切相关,掌擦法对稳定性具有较高要求,而少林内功可有效提升掌擦法稳定性,表明少林内功可帮助从业者提升手法水平。
付春雨 姚斌彬* 叶佳锋 周淳浩 王帅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 102488)
摘要:少林内功是中国传统武术功法,主要应用于增强推拿从业者身体素质、提升推拿手法水平、指导患者练习等。少林内功练习效果明显,但相关研究不充分导致实践经验难以令人信服;教学课时较少、临床重视度不足,导致作用易被忽视,推广受限。稳定性是影响推拿手法水平及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掌擦法是对稳定性要求较高的代表性手法,适合通过练习少林内功提升手法水平。本文试从稳定性角度,以掌擦法为例,探讨少林内功对推拿手法水平提升的价值。少林内功可通过优化发力习惯、增强练习意识、明确作用功效,提高稳定性,提升掌擦法水平及疗效。
关键词:少林内功;掌擦法;稳定性;推拿;武医
基金项目:北京中医药大学社科自培育项目(项目编号:2023-JYB-PY-013)
作者简介:付春雨(1998-),男,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姚斌彬(1986-),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bucmyao31@163.com.
在中医推拿临床中,仍存在大量推拿从业者忽视习练推拿功法的重要性,手法产生的力无法深透、渗透,只能用蛮力代偿,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或因积劳成疾引发多种职业病。武医融合是指以医学为思路和指导,以武术运动的方式和手段,使用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运动来促进人体健康,这种运动既可以按照现代医学运动处方的形式进行,也可以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1]。少林内功既是武术运功也是中医推拿功法,既可用于促进推拿从业者健康,又可用于指导患者练习,符合武医融合定义。但在中医推拿教学中,很多中医药依旧存在未将推拿功法课程设为必修课或课时较少,在中医推拿科研中相关研究较少,少林内功的作用和价值仍未得到充分重视和推广。
1 少林内功是武医养生功法的典型代表
1.1少林内功起源于中国传统武术,传承于中医推拿疗法
少林内功相传为达摩根据少林武术动作所衍化,或源自山东李氏査拳[2]。本是武术家强身健体的基本功法,历代相传,久盛不衰,至清末时期传至山东李树嘉时渐渐被内功推拿流派采用,形成一种自我锻炼配合整体推拿治疗的独特的方法,目前是中医院校推拿功法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少林内功运动量较大,增劲效果明显,强身健体作用较强,故特别适宜于增强推拿初学者或从业者的体力和体质,提高推拿手法的渗透力,是临床推拿医师的基本功。另外,推拿医生还可以用少林内功治疗患者或指导患者进行功法锻炼,提高整体推拿疗效[3]。
1.2少林内功可预防、治疗多系统疾病
少林内功可以通过关节拮抗肌的强制性静力收缩,使力达于四肢腰背,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即“调身”;通过以力带气,保持呼吸自然,并与动作相协调,即“调息”;通过气随力行,注于经脉,荣灌四肢九窍、五脏六腑,使阴阳平复、气血充盈,即“调心”[4]。因此,少林内功能够改善人体脏腑生理功能,扶正祛邪、强壮身体。《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为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应扶持推广民族民俗民间传统运动项目,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5]。中医科研人员为探究少林内功对机体的各种影响及其发生机制,招募健康志愿者以及各系统疾病患者开展大量临床试验研究。如神经系统方面,少林内功改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的精神、心理生活质量方面效果好,且安全性高[6];在运动系统方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少林内功锻炼后恢复效果明显[7];在呼吸系统方面,少林内功可降低COPDI~III级稳定期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和CAT评分均[8];在循环系统方面,少林内功可使健康志愿者的心功能、睡眠质量[9],以及甲皱微循环的血流速度、输入枝管径、输出枝管径、袢顶管径得到明显改善[10];在内分泌系统方面,少林内功可防止糖尿病前期患者病情加重,且运动效率较高[11];在体质方面,少林内功可显著提高阳虚体质者督脉经穴温度[12]。
2 掌擦法是以稳定性为产生疗效关键的代表性手法
2.1推拿手法稳定性是影响中医推拿疗效的重要因素
推拿手法是中医推拿疗法的核心与本质,所以高水平的推拿手法是推拿临床疗效产生的基础。医生在临床中应用手法治疗疾病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身体状态、疼痛程度以及医生手下感受等实际情况,对手法操作的时间长短、力量轻重、频率快慢、幅度大小等参数进行调整[13]。以恒定数值作为这些可变参数的标准,操作出的“高水平”手法未必符合推拿手法临床应用的动作要求,但能够将动作形态与产生的力稳定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推拿手法必然是优秀的手法操作。推拿手法稳定性具体包括运动学特征中施术者肢体运动范围、关节运动角度、整体运动幅度等因素,力学特征中手法力量、速度、频率、位移等因素,效应特征中手法产生温度等因素,甚至施术者的呼吸、心率等身体因素的稳定态势。同时,推拿手法研究中已初步开展了稳定性相关研究,如吕杰应用样本熵和互样本熵分析㨰法与一指禅手法垂直作用力信号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探索评价㨰法与一指禅手法操作水平的量化指标[14-15];李黎通过MFF多点薄膜压力测试系统测定一指禅推法动力学参数,随机截取的时间-力曲线图直观、客观地显示出施术者手法“波状”力始终维持在一定水平,且力量、频率、节律、周期等变化较为稳定[16]。因此,无论从临床需求还是科研结果,推拿手法各特征参数变化的稳定性都对手法水平与推拿疗效的有着的重要影响。
2.2掌擦法对各特征参数稳定性具有较高要求
掌擦法是指施术者用掌面着力于施治部位,做快速地、有节律的往返直线运动的手法[17],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内科、伤科疾病的推拿治疗中。掌擦法操作时应注意手掌沿直线运动,动作连续,速度均匀且快,往返距离尽量拉长,掌面要紧贴皮肤,压力适中。从上述手法操作描述可见,虽然掌擦法的动作简单易学,但其丰富的细节对施术者力量控制能力有较强要求。只有手法保持压力、频率、位移的稳定,才能使手法产生的力均匀、稳定地由浅层组织深透、渗透至病灶处,进而在临床中起到应有的治疗效果。所以,掌擦法可在一定程度上作为单一、循环、往复类手法的典型代表,对手法稳定性要求较高。并且,掌擦法的动作完成难度远小于摆动类、助动类、整复类手法,推拿初学者通常因为能够轻易地在短时间内模仿出掌擦法的动作形态,忽视对掌擦法做进一步练习,或练习时只追求力量与速度,缺乏对动作要领以及稳定性的深入理解,最终导致手法有形无神,出现学习效率不高、临床应用效果不佳等情况。许多推拿医生可能需要经历长期的临床经验总结,才能体会掌擦法的操作要领并提升手法水平。因此,从掌擦法着手,找到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初学者的发力习惯与练习意识的针对性练习方法,是有效加快推拿手法水平提升效率的重要途径。
3 少林内功对掌擦法稳定性的有效提升具有重要价值
3.1少林内功的“霸力”可优化掌擦法发力习惯
少林内功不同于其他传统功法强调吐纳、意守,更注重以力贯气、以气导力,所谓“练气不见气,气贯四肢”。练习时主要依靠肌肉的等长收缩发力,即“霸力”[18]。这种“霸力”是一种特异性的技巧力,是在全身放松的基础上,由拮抗肌收缩发出。少林内功由下肢基本裆势与上肢招势动作配合而成,下肢基本裆势的针对性练习通过长时间不同程度地拉伸下肢各部关节、肌肉、肌腱,使下肢负荷显著提升,增强下肢以及全身的力量与耐力。上肢招势动作的针对性练习不仅可以拉伸上肢相应肌肉、韧带、关节,增加关节的灵活性与稳定性,还可以将肩、肘、腕、掌、指整合为一体,以优化发力习惯,增强肌肉的精确协调运用和对力量的掌控,做到手法发之有力、收之沉稳[19]。
3.2少林内功的理念可增强掌擦法练习意识
根据掌擦法操作与少林内功各势动作的发力特点分析,前推八匹马、顺水推舟、运掌合瓦势等势均与掌擦法动作相似、应用肌群重合度较高,配合弓箭裆势可作为掌擦法的针对性训练方案。根据姚斐长期从事推拿功法少林内功教学经验,将少林内功每次单人锻炼的时间上限设置为5分钟[6],以兼顾功法训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其中,上肢拮抗肌收缩的“霸力”训练方式与掌擦法中循环、往复、稳定的临床操作要求相符,可增强肌肉的耐力与持久力,“动中求静”的理念能够使初学者在练习中体会如何保持动作中的力量、频率、幅度、位移稳定。下肢弓箭裆势的练习可帮助掌握下肢姿势动作,增强下肢力量练习意识以及对“力起于根”的认识。而内功推拿流派以擦法为代表性手法,以少林内功为基础功法,也侧面说明了少林内功对掌擦法具有显著提升作用,且实践经验丰富。
3.3少林内功的科研结论为手法水平提升效果提供数据支撑
少林内功对推拿手法水平的影响研究,主要通过观察推拿专业人员练功前后身体素质、手法操作参数等指标变化,验证并探究功法对手法操作产生的具体影响,以寻求提升手法水平的最优训练方案。杨飞将90位无推拿功法和手法基础的学生分为少林内功训练、手法训练、无训练3组,10周后应用智能推拿手法参数测定系统采集,发现少林内功训练组学生手法在力度和频率方面都明显优于其他两组,为少林内功在短时间提高推拿揉法训练效率的作用提供数据支持[20]。陈子龙对比120例无推拿功法和手法基础的学生,在进行10周少林内功、易筋经、体育训练后,身体素质和推拿手法各项力学参数的变化,发现功法训练对心理状态的改善优于体育训练,且少林内功对人体前臂肌群和伸肘肌群的肌力锻炼、手法有力和渗透方面的提升效果更佳[21]。虽然以上研究未涉及掌擦法,但结论已经表明少林内功可显著提高推拿初学者操作手法时对肌肉的协调运用和控制能力[22],可侧面证明少林内功对掌擦法的作用与价值。
4 小结
将少林内功应用于中医推拿中,是武医融合的重要体现。练习少林内功除了可以提升推拿从业者以及患者身心素质外,还能够帮助从业者优化发力习惯、增强练习意识,以提高手法稳定性,提升手法水平。掌擦法是单一往复类手法的代表、以稳定性为基本要求。所以,少林内功对掌擦法稳定性提升的作用更为显著。但目前,少林内功研究开展至今仅有2项涉及推拿手法,其对手法水平提升作用的研究较为单薄。科研证据尚不充分导致少林内功的实践经验难以使人信服,推广受限。未来,少林内功研究应继续围绕其对多种手法的提升作用,进行广泛且深入的探索与验证,增加教学课时,以提升少林内功在教学与临床,初学者与从业者中的重视程度。
参考文献
[1]丁省伟,范铜钢.健康中国视域下“武医融合”健康促进体系框架构想[J]. 湖北体育科技,2019,38(7):578-582.
[2]王聪,赵毅,安光辉等.推拿功法少林内功之考述[J].中医药文化,2018,13(03):71-75.DOI:10.16307/j.1673-6281.2018.03.010.
[3]姚斐,王嘉芝,房敏.从解剖学角度论推拿功法少林内功的功法功理[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08):92-93.
[4]孙武权,严隽陶,陈志伟,龚利,张宏.严隽陶教授对推拿功法研究的贡献[J].按摩与导引,2005(12):2-3+23.
[5]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6(32):5-20.
[6]朱浩. 内功推拿结合功法锻炼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D].上海中医药大学,2019.DOI:10.27320/d.cnki.gszyu.2019.000288.
[7]苏霄乐,吴铅谈,翁文水.推拿功法少林内功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的效果[J].光明中医,2019,34(19):3004-3006.
[8]单一鸣,孙武权,曹治,刘晓春,区锦全.少林内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 响[J].中医药导报,2019,25(2):98-100,108.
[9]姚斐,王琼,殷萱,田健材,纪清,房敏.推拿功法少林内功对大学生心率和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8,37(07):570-572.DOI:10.16038/j.1000-6710.2018.07.004.
[10]姚斐,安光辉,田健材,谢芳芳,房敏.推拿功法少林内功对大学生甲皱微循环影响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11):5443-5445.
[11]张彤,林法财,方朝晖,韦庆波,吴云川.中医传统养生功法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22):5419-5421.
[12]魏振朴,王志强,窦思东,童伯瑛,郭海,黄宁颖.基于红外热像技术探讨推拿功法“少林内功”对阳虚质的效应[J].福建中医药,2021,52(01):50-51.DOI:10.13260/j.cnki.jfjtcm.012164.
[13]陈世龙,贾元斌.推拿二三见[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10(12):63-65.DOI:10.19787/j.issn.1008-1879.2019.12.029.
[14]吕杰,徐军,刘杨,张延海,聂智超,曹金凤,周楠,吕强.中医推拿手法稳定性和相似性量化评价的方法研究[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5(02):32-37.DOI:10.16306/j.1008-861x.2021.02.007.
[15]吕杰,曹金凤,马龙龙,许世雄.中医推拿一指禅手法垂直作用力均匀性的量化研究[J].医用生物力学,2012,27(04):456-459+474.DOI:10.16156/j.1004-7220.2012.04.006.
[16]李黎,谢美凤,黄淑云,王金玲,吴山,范志勇,郭汝松,赖淑华.一指禅推法的图形和动力学参数测定[J].医用生物力学,2017,32(04):380-383.DOI:10.16156/j.1004-7220.2017.04.014.
[17]于天源,林彩霞,薛卫国,等. 按摩推拿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5:77-79 92-93
[18]雷洋.少林内功在针推系学生教学中的应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9(02):86-87.DOI:10.19787/j.issn.1008-1879.2018.02.043.
[19]夏昀凡,范丽娟,奚若凡,蒋佩萱,王俊杰,王晓东.推拿功法少林内功训练的能量代谢探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10(11):62-64.DOI:10.19787/j.issn.1008-1879.2019.11.028.
[20]杨飞. 习练少林内功对推拿揉法的力学参数影响的研究[D].河北中医学院,2020.DOI:10.27982/d.cnki.ghbyz.2020.000116.
[21]陈子龙. 少林内功与易筋经训练对推拿手法的影响及其差异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
[22]吴中秋,陈子龙,张瑞娟,梁玉磊,李进龙,杨婧,李洁,贾蕊.推拿功法训练对在校大学生体质影响的研究[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6,31(03):37-38.DOI:10.16370/j.cnki.13-1214/r.2016.03.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