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选自《中国医学气功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论文集》,由中国医学气功学会会员、北京郭林健身咨询有限公司崔大新撰写。本文系统介绍了“郭林新气功”——松揉小棍功的创编历史、功法内容、功法应用和功理,并举出自身亲历事件进行论证。
郭林新气功“手棍功功理功法”浅析
崔大新
(北京郭林健身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 101400)
摘要:松揉小棍功是郭林新气功功法系统中的松腰功,也是平衡补泻的辅助功。抗癌防病,具有保健养生的作用,是一项简便易学的大众功法。其通过双手齐转小棍按摩内劳宫穴,激发心包络血催气行,强心肾、固根本。此功法通过沟通内外,运行气血,从而达到通经络、调虚实、和气血、平阴阳、络三焦,调理全身的作用。
关键词:健康;新气功疗法;郭林新气功;松揉手棍功;治未病
作者简介:崔大新,女,北京郭林健身咨询有限公司董事会成员兼师资管理部、外联部部长,E-mail:379412383@qq.com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之一。总书记指出:“现代化强国重要指标是人民健康。”“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随着“健康中国2030年规划纲要”的深入实施,人民群众的需求也由以治已病为中心向治未病转变。“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出自于《黄帝内经》[1]的这段话强调了中医保证身体健康,注重“治未病”要在预防上下功夫的健康理念。
新气功疗法的手棍功,在松静自然的气功态下,通经疏络,调和气血,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激发人的潜能,从而提高人体预防抗疾的能力,达到养生治未病的作用。
1功法编创历史
“郭林新气功”——松揉小棍功,简称“手棍功”。手棍功是郭林女士( 郭林女士是郭林新气功的创始人,1909年出生,原名林冠明,又名林妹姝,原系中国岭南派画家,卒于1984年。4岁随祖父学习道家功法。父亲是辛亥革命的烈士。)的家传功法。
郭林老师在创编这套功法之前,曾患多种癌症,先后进行六次手术。其在病痛折磨的体验中,不断总结思考气功功法的编创方向,用自己的生命身体力行诠释了中医气功治疗理念。
在1959年—1970年间,郭林老师用21年的时间拜访道、儒、佛、医、武术等名家名师,学习中西医学、生理学、解剖学、病理学;学习生物学、物理学、哲学、人体科学等等。反复以身试“法”,学习→实践→完善→再实践→再完善,终于创编出一套系统完整科学的“新气功疗法(新气功疗法是由郭林女士结合传统的儒家、道家、佛家、医家、武术等各家的功理功法,取精用宏,推陈出新,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功法体系。郭林新气功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初级功(抗癌祛病阶段)、二是中级功(巩固健康阶段)、三是高级功(开智、延年益寿阶段)。三关分度是郭林新气功功法系统改革的核心,辩证施功为郭林新气功的灵魂所在。)”。
1971年郭林老师带着她的”新气功疗法“走向了社会。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兼程,新气功疗法挽救了无数癌症患者和疑难杂症慢性病患者的生命。《郭林新气功》(郭林新气功是在新气功疗法走向社会,郭林老师去逝后,学生们为了纪念郭林老师,将新气功疗法改为郭林新气功。)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它的疗效和作用所在,手棍功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2功法内容
手棍功分为简式手棍和复式手棍,是郭林新气功功法系统初级功和中级功的功目。在初级功中称松揉小棍功;在中级功中命名为复式手棍功。手棍功被列入郭林新气功功法系统中两个阶段的功目,可见它的地位和作用。在初级功阶段手棍功是重要的松腰功,是平衡补泻的关键功目。在中级功阶段手棍功是松静、意守、强肾的特殊功目。更是亚健康、健康人群的抗病、预防、保健、养生的一款大众功法。此功法简便易学,时间短、见效快,它的主要作用是为了使大脑放松,全身放松,通过经络的走向达到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消除气滞血瘀,同时配合郭林新气功功法系统中,如:慢步行功、头部按摩功,可使大脑和肢体松静的更好,功法的疗效会更高。此外,还可以防止和纠正各种偏差,所以习练者需要认真练习本功法。
2.1习练要求
1、手棍需以花椒木制成,花椒木有舒筋活血之功效,无花椒木其他硬杂木也可以。手棍长度一般以26㎝左右为宜,但最长不宜超过30㎝左右,直径约为4㎝左右。
2、手棍功应在气功态下闭目习练。
3、进入正功后两手手心夹持手棍两端,依靠两手活动腕部转动手棍,使手棍保持水平状况。
4、向外旋转,向内旋转,旋转次数不拘泥于单纯的多少。
5、揉转手棍高度一般与中丹田持平。
6、揉棍的速度初学或抗癌初期患者以稍快为宜,过慢容易出现僵硬状态。
7、持揉手棍的过程要松揉,体现在适度上,即保持手棍不脱落、不紧绷,不力顶掌心。
2.2具体操作
手棍功具体的功法(简式)介绍如下:
简式手棍功包括预备功、正功、收功三个环节,其中正功部分分为四段。
预备功
预备功,同郭林新气功的其他功法一样,即进入气功态,松静站立,中丹田前三个气呼吸,中丹田前三个开合,在预备功时男士右手持棍,女士左手持棍。
正功
第一段 原位前后揉棍:接预备功后,揉棍不停,按病情出脚。以出左脚为例,移动重心到右脚,虚左脚,点脚出脚,脚跟先着地,脚掌落平,顺势调整后脚呈斜丁步,重心在两脚间中丹田前揉棍片刻,重心逐渐前移,后脚跟虚起,后脚尖着地,重心在前,中丹田前揉棍片刻。后脚掌缓缓落平,重心逐渐后移,重心在后,中丹田前揉棍片刻,此为一次,共做四次。上右脚,两脚平站,揉棍片刻,换出右脚,同样的方法再做四次后,上左脚,重心在两脚间中丹田前揉棍片刻。
第二段 左右两侧揉棍:接上式,移动重心到右脚,虚左脚,点脚出脚,脚跟先着地,脚掌落平,顺势调整后脚呈斜丁步,重心在两脚间中丹田前揉棍片刻,重心逐渐前移,后脚跟虚起,后脚尖着地,重心在前,中丹田前揉棍片刻,以后脚尖为轴外转90度,以腰带身转向右前方,后脚跟虚起,后脚尖着地,重心在右前方揉棍片刻,以后脚尖为轴外转90度,以腰带身,身体回正,重心在前,后脚跟虚起,后脚尖着地,中丹田前揉棍片刻,此为一次,共做四次。上右脚,重心在两脚间中丹田前揉棍片刻,换脚方法势子次数同左脚,四次后上后脚,重心在两脚间中丹田前揉棍片刻。
(图1 预备功) ( 图2 正功第一段) ( 图3 正功第二段)
第三段 下蹲揉棍:接上式,移动重心到右脚,虚左脚,点脚出脚,顺势调整后脚呈斜丁步,重心在两脚间中丹田前揉棍片刻,重心逐渐前移,后脚跟逐渐虚起,后脚尖着地,重心在前,揉棍片刻,后脚掌缓缓落平,重心逐渐后移,松腰松胯,身体缓缓下降,降至前大腿与地面平行时,膝前(下丹田前)揉棍片刻,重心在后,以腰带身重心逐渐前移,身体徐徐升起,重心逐渐前移,后脚跟虚起,后脚尖着地,重心在前,中丹田前揉棍片刻,此为一次,共做四次。四次后上右脚,两脚平站,重心在两脚间中丹田前揉棍片刻,换出右脚,同样方法再做四次后,上左脚,重心在两脚间中丹田前揉棍片刻。
第四段 百会哑门揉棍:接上式,移动重心到右脚,虚左脚,点脚出脚,顺势调整后脚呈斜丁步,重心在两脚间中丹田前揉棍片刻,重心逐渐前移,棍逐渐由中丹田沿任脉揉起,至膻中穴,上丹田(印堂穴),棍升至百会穴上方时,重心在两脚间揉棍片刻,重心逐渐后移,棍揉至哑门穴,重心在后揉棍片刻,前脚掌缓缓落平,重心逐渐前移,棍逐渐揉起,原路返回,到百会上方时,重心在两脚间,揉棍至印堂穴,膻中穴逐渐降至中丹田前,重心在后揉棍片刻,此为一次,共做四次。上右脚,两脚站平,重心在两脚间中丹田前揉棍片刻,换出右脚,同样方法再做四次后,上左脚,重心在两脚间中丹田前揉棍片刻。
收功
接上式,即第四段操作后,以出左脚为例,移动中心到右脚,虚左脚,点脚出左脚,成前弓步,重心在前,持棍手由中丹田沿任脉升至膻中穴时,后脚虚起,到百会穴上方时,翻转手腕,后脚逐渐落平,重心仍在前。从百会穴上方继续缓缓向下,向右绕环,划成一个半圆环,在持棍手划环的同时,空手随着做相同势子相反方向的划环,空手棍手接续各划半个圆环,形成一个圆环,此为一次。两手交替划半圆环,共做四次。上后脚双脚站平,换持棍手,出右脚,做法同上,做完四次后,双脚平站。做中丹田前三个开合,然后点穴回气,点穴时,空手放在中丹田前指尖朝前,用棍的端头轻点内劳宫穴四次,换持棍手,用棍的端头轻点另一只手的内劳宫穴四次,点穴后收功,男士右手持棍,女士左手持棍,做中丹前三个开合,咽津三口,内外劳宫穴重叠放在中丹田前,棍手在上,做三个气呼吸,稳一稳,双手缓缓放回两跨旁,松静站立,气化,慢慢睁开眼睛,做功完毕。叙述似乎有点儿复杂,真正拿起手棍习练很简单。
(图4 正功第三段) (图5 正功第四段) (图6 收功)
2.3注意事项
1、揉棍时手指不可帮忙,也不可以翘手指。
2、第三段下蹲揉棍时,下蹲的深度,起身的速度,均同升降开合(升降开合是“升降开合松静功”的简称。是指人体形体、气和精神的一般运动规律,是中国气功的专用名词。通过印堂穴、膻中穴和会阴穴三处的开合及其升降四种形式的动作,来调节人体的精气神,达到提高免疫力,挖掘人体潜能的气功功法。)指标的要求,下蹲时初学者后脚跟可以抬起,但有了功底后可以不抬后脚,即下蹲时重心应该略在后。
3、第四段百会哑门揉棍时,有高血压的,但又不十分高,揉棍到哑门穴后,返回时棍转动的方向应与来时方向相反。血压高过180米汞柱以上,则棍揉至膻中穴后下降。
4、病灶在头部、颈部的患者,第四段揉棍不要超过膻中穴。
5、女士经期不练此功。
6、此功操练时间一般在45分钟左右。
3功法应用
3.1临床疗效
从人体的神经系统入手,放松大脑,调理全身。从人体的经络脉系统入手,疏经通络,循行气血,保护心脏,升清阳降浊阴,促进脾胃运化、吸收,代谢功能,解肝毒,明双目。
功法具有通经络,行气血,降心火,护心脏,祛湿邪,调理脾胃,促进消化、增强运化功能的作用;还具有预防感冒,退低烧、消炎止痛的作用;并且具有促进睡眠;治疗腰部疾病、下焦病、痛经、腹痛等功效。
3.2典型案例
气功的作用靠实践来印证,一些患者在习练简式手棍和复式手棍过程中,产生很多体会和身心变化。
本人亲身经历两件事:
一是新冠发病时,高烧39.5℃,没吃一粒药,前两日做退烧功和简式手榻,第二天晚上18点左右恢复到正常体温36.3℃。半年后复阳出现咳嗽、牙疼、低烧现象,每天操练两次手棍功,仅用2天时间解决了牙痛,消除炎症,退掉低烧。
二是83岁老母亲以前做过心脏支架、还患有气管炎、肺气肿,高血压。新冠出院后,整个人非常虚弱,吃饭力气都没有,老母亲练习卧功、坐功、揉手棍,一直坚持至今,虽然势子不规范,但成效显著,不仅体力体能恢复了,血压居然从190/140mmHg降至135/85mmHg,一直服用的两种降压药也停掉了!现在老母亲不但能下楼蹓跶,还能去菜园子侍弄花草,日前还参加了在长春举办的农博会,步行时间长达4个多小时。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事实胜于雄辩。
4小结
4.1初级抗癌阶段操练手棍功的必要性
俗语说:“没有松腰一场空”。手棍功是初级抗癌功友们的松腰功,腰松的好不好直接影响功练的好不好,也直接影响功法所产生的疗效好不好,松腰很关键;抗癌阶段功友们采用“风呼吸法快功”消除肿瘤,风呼吸法(风呼吸法,即鼻吸鼻呼,略带气息声,呼吸时鼻孔放松,以别人听不见,自己刚刚能听见为度。风呼吸是郭林新气功初级抗癌功法采用的呼吸方式,是郭林老师改革古典气功的亮点之一。郭林老师大胆的采用了古气功禁用的风呼吸法,她抓住了癌细胞厌氧的特性,改变了人的正常呼吸方式。配合快功的步伐,提高人体内的含氧量,改善体内缺氧环境,抑制、消灭癌细胞。)改变了人的正常呼吸,加速新陈代谢,这对心脏有一定副作用和刺激性,所以一定要配合手棍功来保护心脏;抗癌阶段,尤其在放化疗期间,白细胞很低,变换势子手法习练升白手棍功,达到提升白细胞的作用;抗癌阶段,手棍功包括头部按摩等辅助功法来平衡补泻,才能支撑身体同疾病顽症持续斗争下去,直至消除病症恢复健康,手棍功在郭林新气功初级功中显示了奇迹般的作用和疗效。
4.2功法应用分析
从习练方法角度来看,需要用双手内劳宫穴将手棍托起,通过势子的变化、虚实的转换,棍沿着人体的经脉路线,上下左右前后循行,达到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按补泻原则,即顺经为补,逆经为泻。每天坚持习练疗效倍加。
从操练时间来分析,手棍功习练最佳时间,11点—13点,19点—21点。显而易见,手棍功是在心包经或心经当令的时间来进行习练。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顺天而行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内劳宫穴是心包经上的重要穴位,是心脏的卫士,循经而行。在气功态下,经过虚实转换,升降变化,势子导引(导引二字见《庄子•刻意》,此导引之事,养形之人。“导”指“导气”,导气令和;“引”指“引体”,引体令柔。导引是我国古代的呼吸运动(导)与肢体运动(引)相结合的一种养生术,也是气功中的动功之一。),手棍的行进过程是功法转换调整的过程,也是“导气令和”“引体令柔”的过程。
从经脉循行路线来分析,手棍的两个端头直接接触内劳宫穴,内劳宫穴属心系,走心包经,从胸走手直通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阳,足三阴贯通全身经脉。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沟通内外,网络全身,运行气血,从而达到协调阴阳的作用。《经络腧穴学》[2]中的循行图一目了然,纵联12正经,横络三焦。
按其循行路线形成脉行之逆顺,构成了“如环无端”的气血流注关系。
图7 经脉循行图
整套功法皆由心为起点。从心入手,功法巧妙,带脉元气充盈,腰间肾气旺盛,循经归田,先天之命,由它而生,后天之命,由它而长,强肾首当其冲,心肾相交,气沉丹田,疗效超乎想象。从心启动,调动主观能动性,重新开启人的免疫功能,增强自愈能力。变被动为主动,充分打开人体气机,气功产生热力、冲力、钻力及旋转之力,形成巨大核力抗击肿瘤,消除病灶,疏通淤堵,达到调理身体作用。变换势子手法,逆顺路线,如同调剂药方,祛湿排毒,消炎止痛,升白扶正,纠偏,降控三高、平阴阳,屡见不鲜。三焦通,经脉通,全身通,气顺血行百病除。
没有功理的功法是没有疗效的,没有功法的功理是没有价值的。手棍功,功理科学,功法简单易学,各种体验需实践体悟。希望基于中华民族古老智慧,而又推陈出新的手棍功可以为更多人服务,提高全民身心健康。同时也将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传承好、发展好、运用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黄帝内经》影印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3013.
[2]胡灵.经络腧穴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