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 | 郭林新气功“手棍功功理功法”浅析

时间:2025/5/21 作者: 中国医学气功学会 浏览次数:22

编者按:本文选自《中国医学气功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论文集》,由中国医学气功学会会员、北京郭林健身咨询有限公司崔大新撰写。本文系统介绍了“郭林新气功”——松揉小棍功的创编历史、功法内容、功法应用和功理,并举出自身亲历事件进行论证。


郭林新气功“手棍功功理功法”浅析

大新

(北京郭林健身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 101400

摘要:松揉小棍功是郭林新气功功法系统中的松腰功,也是平衡补泻的辅助功。抗癌防病,具有保健养生的作用,是一项简便易学的大众功法。其通过双手齐转小棍按摩内劳宫穴,激发心包络血催气行,强心肾、固根本。此功法通过沟通内外,运行气血,从而达到通经络、调虚实、和气血、平阴阳、络三焦,调理全身的作用。

关键词:健康;新气功疗法;郭林新气功;松揉手棍功;治未病

作者简介:崔大新,女,北京郭林健身咨询有限公司董事会成员兼师资管理部、外联部部长,E-mail379412383@qq.com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之一。总书记指出:现代化强国重要指标是人民健康。”“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随着健康中国2030年规划纲要的深入实施,人民群众的需求也由以治已病为中心向治未病转变。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出自于《黄帝内经》[1]的这段话强调了中医保证身体健康,注重治未病要在预防上下功夫的健康理念。

新气功疗法的手棍功,在松静自然的气功态下,通经疏络,调和气血,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激发人的潜能,从而提高人体预防抗疾的能力,达到养生治未病的作用。

1功法编创历史

郭林新气功”——松揉简称“手棍功”。手棍功是郭林女士 郭林女士是郭林新气功的创始人,1909年出生,原名林冠明,又名林妹姝,原系中国岭南派画家,卒于1984年。4岁随祖父学习道家功法。父亲是辛亥革命的烈士。的家传功法。

郭林老师在创编这套功法之前,曾患多种癌症先后进行六次手术。其在病痛折磨的体验中,不断总结思考气功功法的编创方向,用自己的生命身体力行诠释了中医气功治疗理念。

19591970年间郭林老师用21年的时间拜访道、儒、佛、医、武术等名家名师,学习中西医学生理学、解剖学、病理学学习生物学、物理学、哲学、人体科学等等。反复以身试“法”,学习→实践→完善→再实践→再完善,终于创编出一套系统完整科学“新气功疗法新气功疗法是由郭林女士结合传统的儒家、道家、佛家、医家、武术等各家的功理功法,取精用宏,推陈出新,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功法体系。郭林新气功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初级功(抗癌祛病阶段)、二是中级功(巩固健康阶段)、三是高级功(开智、延年益寿阶段)。三关分度是郭林新气功功法系统改革的核心,辩证施功为郭林新气功的灵魂所在。”。

1971年郭林老师带着她的”新气功疗法“走向了社会。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兼程新气功疗法挽救了无数癌症患者疑难杂症慢性病患者的生命郭林新气功》(郭林新气功是在新气功疗法走向社会,郭林老师去逝后,学生们为了纪念郭林老师,将新气功疗法改为郭林新气功。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它的疗效和作用所在手棍功在其中发挥着不可缺的作用。

2功法内容

手棍功分为简式手棍和复式手棍,是郭林新气功功法系统初级功和中级功的功目。在初级功中称松揉功;在中级功中命名为复式手棍功。手棍功被列入郭林新气功功法系统中两个阶段的功目,可见它的地位和作用。在初级功阶段手棍功是重要的松腰功是平衡补泻的关键功目。在中级功阶段手棍功是松静、意守、强肾的特殊功。更是亚健康健康人群的抗病、预防、保健、养生的一款大众功法。此功法简便易学,时间短、见效快,它的主要作用是为了使大脑放松,全身放松,通过经络的走向达到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消除气滞血瘀,同时配合郭林新气功功法系统中,如:慢步行功、头部按摩功可使大脑和肢体松静的更好,功法的疗效会更高。此外,还可以防止和纠正各种偏差,所以习练者需要认真练习本功法

2.1习练要求

1、手棍以花椒木制成,花椒木有舒筋活血之功效,无花椒木其他硬杂木也可以。手棍长度一般26㎝左右为宜,但最长不宜超过30左右,直径约为4㎝左右。

2、手棍功应在气功态下闭目习练。

3、进入正功后两手手心夹持手棍两端,依靠两手活动腕部转动手棍,使手棍保持水平状况。

4向外旋转,向内旋转,旋转次数不拘泥于单纯的多少。

5揉转手棍高度一般与中丹田持平。

6、揉棍的速度初学或抗癌初期患者以稍快为宜,过慢容易出现僵硬状态。

7、持揉手棍的过程揉,体现在适度上,即保持手棍不脱落不紧绷不力顶掌心

2.2具体操作  

手棍功具体的功法(简式)介绍如下:

简式手棍功包括预备功正功收功三个环节,其中正功部分分为四段

预备功 

预备功同郭林新气功的其他功法一样即进入气功态,松静站立,中丹田前三个气呼吸,中丹田前三个开合在预备功时男士右手持棍,女士左手持棍。

正功

第一 原位前后揉棍接预备后,揉棍不停,按病情出脚。以出左脚为例,移动重心到右脚,虚左脚,点脚出脚,脚跟先着地,脚掌落平,顺势调整后脚呈斜丁步,重心在两脚间中丹田前揉棍片刻,重心逐渐前移,后脚跟虚起,后脚尖着地,重心在前,中丹田前揉棍片刻后脚掌缓缓落平,重心逐渐后移,重心在后,中丹田前揉棍片刻为一次,共做四次上右脚,脚平站,揉棍片刻,换右脚,同样的方法再做四次后,上左脚,重心在两脚间中丹田前揉棍片刻。

第二段 左右两侧揉棍接上式,移动重心到右脚,虚左脚,点脚出脚,脚跟先着地,脚掌落平,顺势调整后脚呈斜丁步,重心在两脚间中丹田前揉棍片刻,重心逐渐前移,后脚跟虚起,后脚尖着地,重心在前中丹田前揉棍片刻,以后脚尖为轴外转90度,以腰带身转向右方,后脚跟虚起,后脚尖着地,重心在右前方揉棍片刻,以后脚尖为轴外转90度,以腰带身,身体回正,重心在前,后脚跟虚起,后脚尖着地中丹田前揉棍片刻,此为一次共做四次上右脚,重心在两脚间中丹田前揉棍片刻,换脚方法势子次数同左脚四次后上后脚,重心在两脚间中丹田前揉棍片刻。

                                      郭1.jpg郭2.jpg郭3.jpg       

                                                          (图1 预备功)                     2 正功第一段)               3 正功第二段)

第三 下蹲揉棍接上式,移动重心到右脚,虚左脚,点脚出脚,顺势调整后脚呈斜丁步,重心在两脚间中丹田前揉棍片刻,重心逐渐前移,后脚跟逐渐虚起,后脚尖着地,重心在前揉棍片刻,后脚掌缓缓落平,重心逐渐后移,松腰松胯,身体缓缓下降,降至前大腿与地面平行时,膝前下丹田揉棍片刻,重心在后,以腰带身重心逐渐前移,身体徐徐升起,重心逐渐前移,后脚跟虚起后脚尖着地,重心在前,中丹田前揉棍片刻,此为一次共做四次四次后上右脚,两脚平站,重心在两脚间中丹田前揉棍片刻,换出右脚,同样方法再做四次后,上左脚,重心在两脚间中丹田前揉棍片刻。

第四 百会哑门揉棍上式,移动重心到右脚,虚左脚,点脚出脚,顺势调整后脚呈斜丁步,重心在两脚间中丹田前揉棍片刻,重心逐渐前移,棍逐渐中丹田沿任脉揉起,至膻中穴,上丹田印堂穴),棍升至百会穴上方时重心在两脚间揉棍片刻,重心逐渐后移,棍揉至哑门穴,重心在后揉棍片刻,前脚掌缓缓落平,重心逐渐前移,棍逐渐揉起,原路返回,到百会上方时重心在两脚间,揉棍至印堂穴,膻中穴逐渐降至中丹田,重心在后揉棍片刻,此为一次共做四次上右脚,两脚站平,重心在两脚间中丹田前揉棍片刻,换出脚,同样方法再做四次后,上左脚,重心在两脚间中丹田前揉棍片刻。

收功

接上式,即第四操作后,以出左脚为例,移动中心到右脚,虚左脚点脚出左脚成前弓步,重心在前,棍手由中丹田沿任脉升至膻中穴时,后脚虚起,到百会穴上方时翻转手腕,后脚逐渐落平,重心仍在前从百会穴上方继续缓缓向下,向右绕环,划成一个半圆,在持棍手环的同时,手随着做相同势子相反方向环,空手棍手接续各划,形成一个圆为一次两手交替划半圆环,共做四次上后脚双脚站平,换持棍出右脚,做法同,做完四次后,双脚平站做中丹田前三个开合,然后点穴回气点穴时,手放在中丹田前指尖朝前,用棍的端头轻点劳宫穴四次持棍用棍的端头点另一只手的内劳宫穴四次,点穴后收功男士右手持棍,女士左手持棍,做中丹前三个开合,咽津三口,内外劳宫穴重叠放在中丹田前,棍手在上,做三个气呼吸,稳一稳,双手缓缓放回两跨旁,松静站立,气化,慢慢睁开眼睛,做功完毕。叙述似乎有点儿复杂,真正拿起棍习练很简单

               郭4.jpg郭5.jpg郭6.jpg

                              (图4 正功第三段)                                (图5 正功第四段)                                     (图6 收功)

2.3注意事项

1、揉棍时手指不可帮忙,也不可以翘手指。

2、第三段下蹲揉棍时,下蹲的深度,起身的速度,均同升降开合升降开合是“升降开合松静功”的简称。是指人体形体、气和精神的一般运动规律,是中国气功的专用名词。通过印堂穴、膻中穴和会阴穴三处的开合及其升降四种形式的动作,来调节人体的精气神,达到提高免疫力,挖掘人体潜能的气功功法。指标的要求,下蹲时初学者后脚可以抬起,但有了功底可以不抬后脚,即下蹲时重心应该略在后

3、第四百会哑门揉棍时,有高血压的,但又不十分高,揉棍到哑门穴后,返回时棍转动的方向应与来时方向相反。血压高过180米汞柱以上,则棍揉至膻中穴下降。

4、病灶在头部颈部的患者第四揉棍不要超过膻中穴。

5、女士经期不练此功。

6、此功操练时间一般在45分钟左右。

3功法应用

3.1临床疗效

从人体的神经系统入手,放松大脑调理全身从人体的经络脉系统入手,疏经通络,循行气血,保护心脏,升清阳降浊阴,促进脾胃运化吸收代谢功能,解肝毒,双目。

功法具有通经络行气血降心火,护心脏祛湿邪调理脾胃促进消化、增强运化功能的作用;还具有预防感冒,退低烧消炎止痛的作用;并且具有促进睡眠;治疗腰部疾病、下焦病、痛经、腹痛等功效

3.2典型案例

气功的作用靠实践来印证,一些患者在习练简式手棍和复式手棍过程中,产生很多体会和身心变化。

本人亲身经历两件事:

一是新冠发病时,高烧39.5没吃一粒药,前两日做退烧功和简式手榻,第二天晚上18点左右恢复到正常体温36.3半年后复阳出现咳嗽牙疼、低烧现象,每天操练两次手棍功,仅用2天时间解决了牙痛,消除炎症,退掉低烧。

二是83岁老母亲以前做心脏支架、还患有气管炎、肺气肿,高血压。新冠出院后,整个人非常虚弱,吃饭力气都没有母亲练习坐功、揉手棍,一直坚持至今,虽然势子不规范,但成效显著,不仅体力体能恢复了,血压居然从190/140mmHg降至135/85mmHg,一直服用的两种降压药也停掉了!现在老母亲不但能下楼蹓跶,还能去园子侍弄花草日前还参加了在长春举办的农博会步行时间长达4个多小时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事实胜于雄辩。

4小结

4.1初级抗癌阶段操练手棍功的必要性

说:“没有松腰一场空”。手棍功是初级抗癌功友们的松腰功腰松好不好直接影响功练的好不好,直接影响功法所产生的疗效松腰很关键;抗癌阶段功友们采用“风呼吸法快功”消除肿瘤,风呼吸法风呼吸法,即鼻吸鼻呼,略带气息声,呼吸时鼻孔放松,以别人听不见,自己刚刚能听见为度。风呼吸是郭林新气功初级抗癌功法采用的呼吸方式,是郭林老师改革古典气功的亮点之一。郭林老师大胆的采用了古气功禁用的风呼吸法,她抓住了癌细胞厌氧的特性,改变了人的正常呼吸方式。配合快功的步伐,提高人体内的含氧量,改善体内缺氧环境,抑制、消灭癌细胞。改变了人的正常呼吸,加速新陈代谢,这对心脏有一定副作用和刺激性所以一定要配合手棍功来保护心脏抗癌阶段,尤其在放化疗期间,白细胞很低变换势子手法习练升白手棍达到提升白细胞的作用抗癌阶段,手棍功包括头部按摩等辅助功法来平衡补泻,才能支撑身体同疾病顽症持续斗争下去,直至消除病症恢复健康手棍功在郭林新气功初级功显示了奇迹般的作用和疗效。

4.2功法应用分析

从习练方法角度来看,需要用双手内劳宫穴将手棍托起通过势子的变化、虚实的转换棍沿着人体的经脉路线,上下左右前后循行,达到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按补泻原则即顺经为补逆经为每天坚持习练疗效倍加。

从操练时间来分析手棍功习练最佳时间,1113点,1921点。显而易见,手棍功是在心包经或心经当令的时间来进行习练。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顺天而行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内劳宫穴是心包经上重要穴位,是心脏的卫士循经而行。在气功态下,经过虚实转换,升降变化,势子导引导引二字见《庄子•刻意》,此导引之事,养形之人。“导”指“导气”,导气令和;“引”指“引体”,引体令柔。导引是我国古代的呼吸运动(导)与肢体运动(引)相结合的一种养生术,也是气功中的动功之一。,手棍的行进过程是功法转换调整的过程也是导气令和”“引体令柔的过程。

从经脉循行路线来分析手棍的两个端头直接接触内劳宫穴,内劳宫穴属心系,心包经,从胸走手直通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阳足三阴贯通全身经脉。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沟通内外,网络全身运行气血,从而达到协调阴阳的作用。《经络腧穴学》[2]中的循行图一目了然,纵联12正经,横络三焦。

按其循行路线形成脉行之逆顺,构成了“如环无端”的气血流注关系。

郭7.jpg

7 经脉循行图

整套功法皆由心为起点。从心入手,功法巧妙,带脉元气充盈,腰间肾气旺盛循经归田,先天之命,由它而生,后天之命,由它而长,强肾首当其冲,心肾相交,气沉丹田,疗效超乎想象。从心启动,调动主观能动性,重新开启人的免疫功能,增强自愈能力。变被动为主动,充分打开人体气机气功产生热力、冲力、钻力及旋转之力,形成巨大核力抗击肿瘤,消除病灶,疏通淤堵,达到调理身体作用。变换势子手法,逆顺路线,如同调剂药方,祛湿排毒,消炎止痛,升白扶正纠偏降控三高、平阴阳,屡见不鲜。三焦通,经脉通,全身通,气顺血行百病除。

没有功理的功法是没有疗效的,没有功法的功理是没有价值的。棍功,功理科学,功法简单易学,各种体验需实践体悟希望基于中华民族古老智慧而又推陈出新的手棍功可以为更多人服务,提高全民身心健康同时也将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传承好、发展好、运用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黄帝内经》影印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3013.

[2]胡灵.经络腧穴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