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选自《中国医学气功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论文集》,由中国医学气功学会会员常江梦撰写。本文通过对比气功功法与常规运动康复应用于冠心病,提出了气功功法运用于冠心病可能存在的优势,并对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思考和展望。
常江梦1
(襄阳市中心医院 441000)
摘要:如今,冠心病心脏康复已成为冠心病防治的重要部分,运动康复作为心脏康复五大处方,被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气功功法作为传统保健功法,其在冠心病心脏康复中应用逐渐被重视,本文通过对比气功功法与常规运动康复应用于冠心病,提出了气功功法运用于冠心病可能存在的优势,并对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思考和展望。
关键词:气功功法;冠心病;心脏康复;运动康复
1作者:常江梦,女,住院医师,襄阳市中心医院,通讯地址:湖北省襄阳市东津新区襄阳市中心医院。邮政编码:441000,电话:15652387773.邮箱:630398767@qq.com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急性心肌梗死得到有效的救治,死亡率大幅度降低,随着患者寿命的延长,冠心病的控制和管理逐渐成了临床工作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医学模式逐渐转变为了社会-医疗-心理模式,心脏康复处方也由原来的药物单一处方转变成了包括药物、运动、营养、心理、戒烟多个层面在内的“五大处方”。在心脏康复“五大处方”中,中医气功功法如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等,分别在“运动处方”中被反复推荐,[1]说明医学气功功法的有效性值得肯定。本文拟从理论层面对气功功法在心脏康复中的应用可行性进行探讨。
1心脏病患者的病理特点
中医认为冠心病临床辨证虚实夹杂,涉及多个脏腑。本虚标实是其基本证型特点,本虚以脏腑气血阴阳亏虚为主,标实以血瘀、痰阻、气滞、寒凝多见。[2-3]证候类型分为气阴两虚型、心血瘀阻型、痰浊内阻型、寒凝心脉型等。[4]治疗上以扶正祛邪为主,扶正即补益气血阴阳,祛邪即行气、活血、化瘀、化湿、祛痰等。
2中医气功功法促进冠心病心脏康复的机制
中医气功疗法源远流长,起源于古代的导引术,古人运用导引来达到防病、轻身、延年益寿的目的,中医认为气功功法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活动筋骨,滑利关节的功用现代研究发现气功功法可通过调节患者的呼吸频率、呼吸节律、呼吸深度、改善膈肌功能、调节心率、心律、提升心输出量、改善微循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等[5]达到提高心肺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控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6]。
3气功功法相对于常规运动康复的优势
气功功法以中国传统文化五行理论、脏腑理论、经络理论、气血阴阳理论等为基础,具有整体调节、辨证调节、心身同调的优势。
3.1整体调节
人体是一个整体,五脏对应五行、五色、五味、五音、四时等,五脏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以维持整体功能的协调平衡。心病不独治心,而是兼顾他脏,常规心脏康复将运动处方、心理处方分离开来,需要心内科医师、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心理医师来进行指导。而气功功法多从整体观出发,从全身整体调节,多脏腑调节以达到调心的目的。如气功功法六字诀,将藏象理论、经络理论、五音理论等有机结合在一起[7]。分别以六字调理脏腑,呵为舌音正对应于心——火,呼为喉音正对应于脾——土,吹为唇音正对应于肾——水,嘘(嘻)为牙音正对应于肝(胆)——木,呬为齿音正对应于肺——金,嘘既可疏通胆经,又可疏通三焦经脉[8],同时六字按照五脏的关系与四时配属起来,以调整人体受季节影响而产生的不平,《修真书》“春嘘明目木扶肝,夏至呵心火自闲,秋呬定收金肺润,肾吹唯要坎中安,三焦嘻却除烦热,四季长呼脾化餐,切忌出声闻口耳,其功尤胜保命丹”。类似的气功功法如五行掌、五禽戏、八段锦均重视五脏整体调节,临床研究显示对心脏康复具有明确疗效[9-10]。
3.2辨证施治
气功功法是根植于传统中医理论的疗法,将治疗思想与运动融合,医者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对患者进行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辨证,根据辨证结果选择合适的功法,或侧重某种功法中的某一节来进行练习,以达到补虚泻实的目的。如《中医气功学》肝阳上亢的高血压患者可勤加练习六字诀中“嘘”字,以平肝阳。
3.3兼顾心理调节
中医认为情志活动受五脏所司,《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五脏主五志,“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五志过极反伤脏腑精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因此情志与脏腑密切不可分割。现代心脏医学提出的“双心理论”亦将“精神心理因素”作为“心脏病整体防治体系”的组成部分,但研究显示抗抑郁药物不能改善心血管疾病的预后。而非药物治疗如运动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人际心理治疗等可改善心血管预后[11]。中医导引术是运动治疗和心理治疗融为一体的疗法,它所强调的调心指的是调控心理状态的操作活动,以改变日常意识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与心脏康复的“心理处方”相契合,可对患者心理偏差产生不同的纠正作用,董继革等对运用站桩、八段锦、站桩联合八段锦对160例心功能三级以上的患者进行不同气功功法干预,结果显示气功功法均对患者的心理偏差有纠正作用,且静功功法组的纠正作用要优于传统康复治疗组[12]。
4思考与展望
气功功法运用于心脏康复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虽然在心脏康复领域受到了推荐,但事实上并未普及。这可能与临床研究的缺乏、临床缺乏合适的中医康复师相关。人们仅仅对气功功法的操作和功效有相对笼统的认知,但不够细化,对患者来说简单地推荐一种功法,并不能精准解决患者所面临的问题,如心脏病患者因存在不同程度的心功能或心脏储备功能下降,因此对康复运动中运动强度的要求十分严格。
根据最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中西医结合运动康复专家共识推荐,冠心病患者应根据危险分层选择合适的运动形式,特别是高危患者强调选择风险低、易执行的运动,其中,中医导引术作为适合高危患者的初期康复运动被推荐。
众所周知的是,运动对心脏活动产生巨大影响,适当强度的运动对心功能提升有利,过度强度的运动可能诱发心衰。心脏病运动处方也强调了在运动过程中要评估运动强度、患者耐受强度,中医气功学的研究也应与时俱进,迄今为止,各项气功功法的代谢强度仍有待细化,需要实践验证,鲜有研究对各种功法的耗能进行明确,孙蕃等在健康状况良好的人群中对各类功法的代谢当量进行测试,研究显示各类功法的代谢当量分别为六字诀1.5-3 METs、易筋经1-4METs、八段锦2.5—5 METs、五禽戏2.5-5.5METs、太极拳2—5METs,六字诀运动强度最低,适合中老年及体弱者习练;易筋经为中低强度运动;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为中等强度运动,适合中老年人群[13]。冠心病心功能各期的患者是否能耐受以上功法,仍有待研究。可以肯定的是,盲目选择功法,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可能导致患者在练习过程中出现不适而丧失,诱发急性心脏疾病,从而使患者对气功功法丧失信心,这对于气功功法的推广和临床应用是不利的。因此在研究方面,需要研究者对各种功法更为细致划分和研究,对功法根据强度进行分类,对各类心功能人群,不同康复期的患者进行精准推荐,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气功功法根植于传统中医理论,是一门调身、调息、调心三调合一的心身锻炼技能,而不单单是一门知识或学问,反复练习、体悟是掌握气功功法至关重要的部分,气功功法的施治过程包括教功、领功、查功,并在治疗过程中及时纠正偏差。这就要求指导者是具有正确价值观的,专门具有相关理论基础的,受过专业训练并有切身锻炼经验的中医康复治疗师或相关专业老师,以便给予正确指导并及时帮助患者发现和纠正练习过程中的偏差。气功功法能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可采用一名老师指导,多人同时练习的方法进行锻炼,与传统运动康复、心理康复相比,其对康复治疗师的需求量大大下降,将有助于缓解医疗压力,提高康复治疗师工作效率。相信经过临床研究的不断优化,临床实践的不断加强,气功功法将能在心脏康复领域得到进一步的推广,为心脏康复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脏介入治疗与康复专业委员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介入心脏病学专业委员会李宪伦,王显,吴永健,刘红旭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专家共识[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2,37(11):1517-1528.
[2]王显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胸痛中医诊疗专家共识[J].中医杂志,2014,55(013):1167-1170.
[3]杨巧宁,谷丰,高铸烨,等.介入治疗后ACS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征的现况调查[J].中国中医急症, 2014,023(001):6-8.
[4]林增炜,吴玉芳,衣巧蕾,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医证候分类临床文献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 2022,14(2):53-56.
[5]刘天君,华卫国.中医气功学[J].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
[6]赵梓彤,董波.中医传统功法与心脏康复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17(4):2.
[7]朱鹏,张炜宁.浅析《养性延命录》六字诀在心脏康复中的价值[J].新中医,2019(2):3.
[8]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健身气功·六字诀[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9]石晓明.八段锦对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过程心肺功能的影响[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7,29(2):4.
[10]高嘉良,陈光,李海霞,等.以太极拳为主的中医传统运动在心脏康复中的作用[J].中医杂志, 2021,62(3):6.
[11]丁荣晶.双心医学研究进展[J].四川精神卫生,2014,27(3):5.
[12]董继革,谢红志,仇园园,等.不同气功功法对心功能三级患者心理影响的康复疗效观察[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9,017(002):11-14.
[13]孙蕃,戴剑松.部分传统健身项目能量代谢特征研究——以传统功夫与大众健身秧歌为例[J].山东体育科技,2019,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