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中医导引历史发展概要

时间:2021/5/15 作者: 李玉环 来源:中国医学气功学会 浏览次数:2052

导语

新冠疫情以来,中医气功事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新时代则具新使命,新担当才有新作为。中医气功在学术科研领域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此,我们开创了学术模块,每周推送学术论文和科研内容,以期达到“理上开窍”的目的,帮助各位同道的修行,为“健康中国”的伟大事业添砖加瓦。

本期内容为李玉环在中国医学气功学会第四届理事会、2010年年会暨医学气功学术研讨会上发表的文章《中医导引历史发展概要》,主要讨论了唐尧时期导引的起源、春秋战国、汉代、南北朝、隋朝导引术的发展等。让我们一起深入学习探讨。


中医导引历史发展概要


李玉环

(北京中医药大学 100029

导引的起源,据史料记载,起源于唐尧时期具有“宣导”作用的“舞”, 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及此后的《吕氏春秋》《史记》、《孟子》等典籍中均记载了在 4000 多年前的唐尧时期,中原地区曾洪水泛滥成灾,由于气候多雨潮湿,人们气血郁滞,易患周身及关节疼痛一类疾病,于是就用“舞蹈”来宣导气血以治病。关于唐尧之“舞”,宋人罗秘《路史•前记》第七卷载:“阴康氏之时,水渎不疏,江不行起源,阴凝而易閼,人既郁于内,腠理滞著而多肿腿,得所以利其关节者,乃制为之舞。教人引舞以利通道,是谓大舞。”

“大舞”的基本作用在于宣导腠理,疏通关节,祛风除湿,适用于风寒湿邪壅滞所致的筋骨瑟瑟不达等疾病。其动作编排多模仿人们日常生活的动作。《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逐水草,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神,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 八曰总万物之极。”具有仿生学的成分。其后到上古时期名医医跗用导引、针灸、毒熨等法治疗疾病。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提到约生活于公元前 5 世纪时的名医扁鹊,在救治已“死”的虢太子时,太子的属官中庶子曾与扁鹊论述上古之时的几种医疗措施:汤液、醴酒、砭石、挢引、案杌、毒熨中,挢引即导引按蹻,案杌即按摩。《素问•奇病论》中说的:息积的病症要“积为导引服药,药不能独治也”。指出了有的病要导引与中药相结合运用,则效果更好,而经北宋刘温舒收集补充的《素问·遗篇刺法论》中更具体地记载了一则导引治病的方法:“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 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后,饵舌下津令无数”。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从事养生的专业术士,《汉书•艺文志•方剂略》中将从事导引的专业术士称之为“神仙家”。所谓“仙”,在《说文解字》中被解释为:“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也就是隐居山林,专门从事养生活动的修行者。代表人物如彭祖、赤松子、王子乔等。

现存最早的有关导引的文献当是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 44 幅《导引图》。《导引图》集中论述了多种古代导引之法,如仿生导引、呼吸导引、辨证施功导引等,包含了健身与疗疾两个方面内容,展示了古代医疗与健身的状况。

1984 年在湖北江陵县张家山汉墓出土了又一部导引专著《引书》,该文物理论和方法全面,体系严谨,共分五部分内容,第一,是阐述四季养生之道;第二, 是分则解释各种导引方法;第三,是罗列 45 条导引治病处方,每条针对一种病症;第四,为健身导引 24 条;第五,是论述病因及防治之道。

汉代,以张仲景、华佗为代表的汉代医家,拓宽了导引应用的范畴。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指出:“病邪……适中经络,未经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勿令九窍闭塞。”华佗则根据《吕氏春秋》“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思想和《淮南子》上提到的 6 个动物动作,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创编了一套动功,名为“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功能“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出汗,因以着粉,身体轻便而欲食。”五禽戏开创了导引发展的一个新分支,以后出现了不同种类的导引健身法,如梁代的三十六势《导引养生图》,明代高濂《遵生八笺》收录的《婆罗门导引十二法》等。

南北朝时的著名医家陶弘景,他是道教理论家兼医家,著《养性延命录》,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对导引资料进行整理的专辑,该书先列以静功为主的《服气疗病篇》,后列动功部分《导引按摩篇》。不仅华佗创编的五禽戏,始见于《导引按摩篇》还有现代流行的保健功,如浴面、栉发、耳功、目功、鼻功等,也都有记载。

隋朝太医令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成书于隋大业 6 年(公元 610 年),为一部中医病因病机专著,其五卷,67 门,1739 论,详论了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疾病,是《伤寒杂病论》以后最重要的医学著作之一。书中详论了各科众多疾病的病因病机,但未涉及一方一药以治疗,但却辑录了现已佚的“养生方导引法”或“养生法”289 条。删去 76 条重复,其计 213 种导引法,用来治疗各种疾病 110 病候。功法如此丰富,所治疾病范围大病候多。唐代大医家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记载了 “天竺按摩法”、“老子按摩法”等导引之法。

八段锦是宋人编创的一套前后连贯、简单易行的导引法,包括坐、立两种,动作规范,有导语歌诀,便于记忆,强体治病疗效显著。因此,这种形式以后得到迅速发展,先后演变出四段锦、六段锦、十二段锦、二十四段锦,形成了一个八段锦系统。

除了医家之外,儒、释、道的养生方法中也不乏对导引法的论述及实践,如《太清导引法》、《老子按摩导引法》、《天竺国按摩法》、《宁先生导引法》、《彭祖导引法》、《王子乔导引法》等。《易筋经》是佛门弟子吸收中国各代医、儒、道、释、武导引精华的经典之作。

“导引”的概念见于《庄子·刻意》篇,其文云:“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古人对导引含义的解释说法不一,大约有三:其一,如李颐注释《庄子》所说:“导气令时所说和,引体令柔。”就是把呼吸与肢体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的养形之术。其二,从导引文字上解释,“导”古写作“導”, 谓 “从寸道声,以寸引之也。”“引”古写作“扌弓”谓“开弓也像引弓之形。” 也就是不结合呼吸修炼,单作引体令柔之法也称为导引。如隋代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中说:“导引谓熊经鸟伸,五禽戏等,近愈痿躄还取长生久视也。”唐代王冰在注释《素问》时也说:“导引谓摇筋骨,动肢节。”其三,唐释慧琳《一切经骨义》中说:“凡人自摩自捏,伸缩手足,除劳去烦,名为导引。”其意在于活动肢体的同时,配合自我按摩之法,也称为导引。

关于导引法的养生治疗作用,名医华佗有精辟的论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能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又说:“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亦以除疾,兼利蹄足”。《灵剑子•导引势》云:“凡欲胎息服气,导引为先,开舒筋骨,调理血脉,引气臻园,使气存至。”又《玄鉴导引法》云:“导引之法一则以调营卫,二则以消谷水,三则排去风邪, 四则以长进气血。”《元道经》也云:“元气难积而易散,关节易闭而难开。” 人身欲得动摇,则谷气易消,血脉疏利。仙家按摩导引之术,所以行气血,利关节,辟邪外干,使恶气不得入吾身中耳。传曰户枢不蠹,流水不腐。人之形体, 亦尤是也。

总结古人对导引作用的认识,导引具有帮助消化,增强筋骨,使血脉流通, 防治疾病的效果。从防病意义上讲,导引能调利筋骨,流通营卫,宣导气血, 扶正辟邪,故可消未起之疾,灭未患之病。据医书记载,导引法对类风湿、风湿病、虚劳病、腰背病、坐骨神经等疾患均有较好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