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话连篇九十一——阴阳学说与气功

时间:2023/10/17 作者: 孙琪年 来源:中国医学气功学会 浏览次数:665

关于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这样一句话:“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说的是,阴阳是自然界事物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或者说是普遍法则),是认识万物之纲领,也是万物发生、发展和衰退、消亡的根本。故其意义不言而喻,气功也不例外。具体地说,气功学中的阴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概括流派的特点

中国气功的功法众多,故常被划分为若干流派。如:以动静来分,可以分为动功和静功;以功法内涵来分,可以分为吐纳派、静定派、存想派、周天派、导引派。若以阴阳学说来概括:那么动功为阳、静功为阴;吐纳派、静定派、周天派属阴,导引派属阳。正如《素问·阴阳别论》所说的那样:“静者为阴,动者为阳。”但阴阳可以无限分下去,即《素问·阴阳离合论》)之所谓:“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以动功为例,习练时力求做到外(调身动作)动而内(呼吸和意念)静,由此内外合一、阴阳和谐。在从功法的不同作用来看,则“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阳动则变,阴动则合,而生五行,各禀其性”(《医效秘传·阴虚论》)。

解析三调的属性

气功的三调中也无不蕴含阴阳属性。以动作为例:双手上升、外展、前推为阳,下降、内收、后伸为阴;动作幅度大而频者为阳,幅度小而缓者为阴。以呼吸来分:则“入气为阴,出气为阳”(《圣济总录·神仙服气》);呼吸配合发音出声为阳,默念字词为阴;内养功中的硬呼吸属阳,软呼吸属阴。以意念来说:存想、内观为阳,意守、意静为阴;存想日月光芒属阳,存想日气月精为阴;周天功中的武火为阳,文火为阴;炼己、调药、产药、采药、炼药等为阳,沐浴为阴。

择时练功的依据

传统气功学中有六阳时、六阴时之说,其中:子、丑、寅、卯、辰、巳(即夜半至正午)六个时辰(12个小时)为阳时,其间阴阳变化,呈现出阳长阴消的特点。《针灸大成》说:“子时一刻,乃一阳之生。”所以,古人主张练功应该在六阳时进行。午、未、申、酉、戌、亥(即正午至夜半)六个时辰(12个小时)为阴时,其间的阴阳变化,呈现阳消阴长的特点。《针灸大成》称:“午时一刻,乃一阴之生。”故古人认为不宜练功,有人甚至认为六阳时是“死时”。当然,练功的时辰选择不过于死板,应该因人、因地、因时而异,灵活掌握。

区别偏差的性质

明末清初医家张璐在他的《张氏医通·卷六神志门》中有专论气功偏差的“走火入魔”,列举了偏差的成因、症状,提出了药物治疗偏差的方法。其中:由“气乱于中,火火炽于外”,表现为“头面赤热,膈塞心忡”的属阳证;由“役心太甚,神心舍空”,表现为“丧志如木偶”等者,则为阴证。

辨证施功的依据

气功的三调中也无不蕴含阴阳属性。以动作为例:双手上升、外展、前推为阳,下降、内收、后伸为阴;动作幅度大而频者为阳,幅度小而缓者为阴。以呼吸来分:则“入气为阴,出气为阳”(《圣济总录·神仙服气》);呼吸配合发音出声为阳,默念字词为阴;内养功中的硬呼吸属阳,软呼吸属阴。以意念来说:存想、内观为阳,意守、意静为阴;存想日月光芒属阳,存想日气月精为阴;周天功中的武火为阳,文火为阴;炼己、调药、产药、采药、炼药等为阳,沐浴为阴。

养生实践的纲领

阴阳学说在气功养生方面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遵循《素问·移精变气论》的观点,“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也就是:在阴寒之气占主导的冬季,多练动功以驱寒;在阳气占主导的夏季,应该多练静功,以清心避暑。二是遵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的观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也就是说:在春夏两季,多练具有温阳作用的功法;秋冬两季,多练具有滋阴作用的功法。这两者看似矛盾其实不然,前者是从日常生活的角度而言,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认为是一种“对抗疗法”,即以“静”来抗御夏季的暑热,以“动”来抵御隆冬的寒冷。后者是一种“顺势疗法”,也是气功学中”天人合一“观的体现,它利用春夏自然界阳盛、秋冬阴盛的特点,再分别练养阳、滋阴的功法,由此求得最佳的养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