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掌

时间:2015/11/20 浏览次数:33429

 五行掌据说是从五台山传下来的养生祛病功法,20世纪50年代起开始运用于临床,证实确有一定疗效。五行掌功法的气功功理完全依据中医的五行学说,其五节正功对应于五脏及其经络,非常有利于辩证施功,还可以与六字诀配合练习,以增强疗效。故五行掌是一种具有代表意义和典型意义的医疗气功功法。 
  五行掌属动功,初学时,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调身为主,自然呼吸,不用意念,练好架势,上体要中正安舒,不可前俯后仰,抬臂要肩、肘、腕端平,翘掌、立掌、勾手要保持一定的紧张度,获得麻胀等气感,出脚保持四正八隅的方向,弓步有重心的虚实变换,马步要重心中正。第二阶段加入调息的内容,动作熟练后,重点放在呼吸与动作的同步配合,呼吸应细静匀长,默念六字诀。第三阶段加入调心的内容,意守经络是重点,开始可把意念放在一侧,当产生气感后,同时意守两侧,注意不要刻意追求气感,做到似有似无,以免出偏。练功运动量大小,可按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每法可按3、5、7、9的次数递增运动量,最多不过9次。总之,要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以自然舒适为标准,不要练至疲劳再收功。五行掌的锻炼重点在腕、掌、指,年轻人可以以此做为训练发放外气的方法。

  一、功法

  1.预备功 
  (1)自然站立,宽衣解带,全身放松。 
  (2)如咀嚼状,轻轻叩齿36次,赤龙搅海36次,漱津36次,分3次吞津,用意念送至脐下丹田。 
  (3)揉耳轮36次,点耳门36次,鸣天鼓48次。 
  (4)以手指梳头36次。 
  (5)双掌搓热,干洗面36次。 
  操作提示:功前预备活动是由静到动的过渡,非常必要,要象做正功一样认真对待。

  2.推法 
  推法属木,行气肝经,默念“嘘”(xu)字,春天宜练,面向东方。 
  (1)起式自然站立,两足平行,与肩同宽,两膝微屈,两臂下垂,屈腕,掌心向上,指尖相对,靠近下丹田,如托物状。 
  (2)以鼻缓缓吸气,暗示清气从两足大趾沿大腿内侧的肝经上升至两胁,同时两手如托物状,缓缓上移至胸前,与肩、肘、腕平时吸气尽。 
  (3)随呼气默念“嘘”字,暗示浊气尽出,清气由两胁沿大腿内侧肝经降至足大趾;同时反掌立掌,掌心向前,指尖向上,随呼气缓缓向左前方推出,两肘微屈,左腿随之向左前方迈出一步,呈弓步,重心在前屈的左腿上,右腿伸直。 
  (4)至呼气尽时反掌,掌心向上,指尖相对,向下收回至小腹前;同时伸左腿,屈右膝,重心移至右腿。 
再开始吸气如2式,如此重复3~9次,换右腿,向右前方推手,也重复3~9次。 
操作提示:做推法时,动作宜缓慢,配合柔和自然的呼吸,目光注视双手,屈腕立掌稍用力,使指尖有麻酥酥的得气感,吸气时大趾微微上翘,可意守大敦穴,这样容易得气。

  3.拓法 
  拓法属火,行气心经,默念“呵”(he)字,夏天宜练,面向南方。 
  (1)起式同推法1、2,只是意念不同,拓法要求吸气时暗示清气从小指内侧沿上肢内侧后缘心经路线至胸中。 
  (2)呼气时默念“呵”字,暗示浊气尽出,清气沿心经散至小指,同时推出的双掌由左前方向右前方缓缓平移,如拓碑贴状,身体也由左前方转向右前方,双腿由弓步变马步,重心在中间。 
  (3)至此恰好呼气尽,如推法4,反掌,掌心向上,指尖相对,双手向下收至小腹前,同时直腰下蹲。 
  (4)再开始吸气时,臂、腿一起上升,呼气时转向左前方推出,呈弓步,转向右前方,变马步,如本法2式。 
重复3~9次,收回右腿还原成预备式,换右腿,从右向左拓3~9次。 
  操作提示:练习拓法除默念“呵”字外,要意守掌心“劳宫”穴和小指内侧爪甲根处的“少冲”穴,并使手指伸直上翘,以产生酥麻的气感;腰要正直,躯干随双手左右转动。

  4.云法 
  云法属土,行气脾经,默念“呼”(hu)字,长夏宜练,面向南方。 
  (1)起式同推法,随吸气左腿上提屈膝,足尖向下,暗示清气从足大趾内侧沿大腿内侧的脾经上升至腹部,同时左手屈肘,掌心向上,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张开,虎口撑圆,以肘为轴,从小腹内侧向上,向左划弧,目视左手,至与视线平时吸气尽,掌心向面。 
  (2)随呼气默念“呼”字,暗示浊气尽出,清气沿脾经下降至足,左掌转向前方,向左、向下划弧,降至小腹又反掌向上,叠于右手下;同时左脚随左手下落, 
  (3)再吸气时换右手、右腿,如此交替做3~9次。如不受场地限制,也可前后行步。 
操作提示:学练拓法,手、眼、头、腿、呼吸、意念要配合好,初练较难,可分解动作逐一练习。如先取站式或坐式,练手、眼、头与呼吸的配合,目光随手转,头随之也转动,吸短呼长,吸快呼慢,默念呼字,熟练后再配合迈步,注意重心变换,掌握平衡,吸气时尽量抬腿,暗示清气上升,足尖向下用力,意守“隐白”穴容易得气,呼气时落腿宜轻,暗示浊气尽出而清气下降。动作要轻灵如猿猴。

  5.捏法 
  捏法属金,行气肺经,默念“呬”(si)字,秋天宜练,面向西方。 
  (1)起式左脚向左前方迈一大步,前弓后箭,左臂向左前方平伸,掌心向上,五指伸直收拢如捏物状,使肩、肘、腕平;右臂抬起,向后屈肘,掌心向下,五指如捏物状,手置胸前,使肩、肘、腕平。 
  (2)随吸气伸直左腿,屈右膝,重心后移至右腿,臀向后坐,同时左臂屈肘收回,右臂在左臂上方向前伸出,两手相对经过时翻掌,左掌心向下,右掌心向上,暗示清气从拇指经臂内前缘的肺经吸入肺中。 
  (3)随呼气默念“呬”字,暗示浊气尽出,右臂屈肘收回,左臂向左前方平伸,胸腰随之转动,还原成起式。 
如此反复3~9次后,再左右调替换做3~9次。 
  操作提示:做捏法时,躯干的前后平移、左右转动,应缓慢轻柔,两臂尽量前后伸展以扩胸,呼吸时靠指捏拢的力量使“鱼际”、“太渊”穴产生气感。初练手脚配合不好,可单练手或腿的分解动作。

  6.摸法 
  摸法属水,行气肾经,默念“吹”(chui)字,冬天宜练,面向北方。 
  (1)起式左脚向左前方迈一大步,前弓后箭,两臂自然下垂,肘微屈,掌心向下,指尖向前,置于小腹左前方,肚脐以下。 
  (2)随吸气,暗示清气从足心“涌泉”穴沿大腿内侧后缘的肾经上升至腰部两肾;同时左腿伸直,右膝屈曲,重心后移右腿,左足尖微上翘,双手随吸气由左向前、向右收回,顺时针划圆,至右下腹吸气尽。 
  (3)随呼气默念“吹”字,暗示浊气尽出,清气降至“涌泉”穴,同时双手向左、向前摸出,意守掌心“劳宫”穴,手指微微上翘,以产生气感;同时屈左膝,伸右腿,重心前移至左腿,至呼气尽时还原成起式。 
如此往复3~9次后,再换右腿向右前方迈步,也做3~9次。 
  操作提示:练摸法时,双掌与地面平行划圈,如磨豆腐一般,手高不过脐,躯干要正直,腰部随双掌转圈,应加强对“肾俞”、“命门”等穴的意守;吸气时足尖用力上翘,呼气时手尖用力上翘,以加强气感。

  7.收功 
  收功属相火,与三焦相应,行气于任督二脉,默念嘻(xi)字,四季可练,面向南方。 
  (1)起式同推法,双手至中丹田时合掌向上,拇指到眉心的“印堂”穴时吸气尽,吸气时收腹提肛,引气沿督脉上升到上丹田。 
  (2)呼气时合掌沿任脉下降,引气至下丹田时双手向两侧分开,再翻转掌心向上。 
重复做3次,最后双手抚于丹田,男左女右,引气归元,自然呼吸9次,即可收功。 
  操作提示:收功动作和预备功、5节正功同样重要,不要忽视。

  二、应用 
  用于养生保健者可以全套按顺序练习,也可以按照五行相生原理或按春、夏、长夏、秋、冬的四季养生法依次单练。用于康复医疗者,可按五行生克原理,依脏腑辨证施功如下:
  ⒈推法有疏肝理气、平肝潜阳的作用,可治疗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口苦、咽干、急躁易怒、恶心呕吐、胸胁脘腹胀痛、腹痛疝气、泄泻、遗尿、小便不利等。用于神经衰弱、高血压、青光眼、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肠炎、慢性肝炎、妇女月经不调及更年期综合症等病治疗。 
  ⒉拓法有清心泻火、养血安神的作用,可治疗心烦口渴、口舌生疮、口苦咽干、尿黄淋痛以及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喜笑悲泣无常、掌心热、沿心经循行部位疼痛等。用于神经衰弱、心血管神经官能症、心律失常、泌尿生殖系统及妇科的慢性炎症等病治疗。 
  ⒊云法有健脾和胃、消食导滞的作用,可治疗食少、脘腹胀满、噫气、呕恶、泛酸、腹痛、肠鸣、泻痢、痰饮、水肿、肢倦身重、舌根强痛、黄疸、小便不利等。用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肠炎、慢性肝炎、胃肠道功能紊乱等病治疗。 
  ⒋捏法有宣畅肺气、降气除痰的作用,可治疗项背强痛、咳嗽、咽痒、咽痛、口干、气逆、哮喘、痰多、寒热、无汗、胸闷胀痛、呼吸气促、尿频黄赤、沿肺经循行部位疼痛等。用于感冒、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支气管扩张、肺气肿、肺结核(恢复期)及颈、肩、背、腰、骨关节等疾病治疗。 
  ⒌摸法有温阳祛寒、益阴泻热的作用,可治疗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眼睑浮肿、小便不通、阳痿、遗精、早泄、精冷、不孕不育、眩晕耳鸣、潮热、盗汗、心悸、失眠、口干、咽痛、咳痰带血、喘息、背痛、黄疸、腹泻、嗜睡等。用于神经衰弱、肺结核、肺心病、肾病、高血压、低血压等病治疗。 
  ⒍收功有通利三焦,协调五脏,调畅气机,平秘阴阳的作用,虚实均可用,无病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