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健康中国 中医气功大有可为

学会召开中医气功科普及宣传推广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三次常务理事会、二次理事会

时间:2024/12/2 作者: 中国医学气功学会 来源:中国医学气功学会 浏览次数:1185

中国医学气功学会 钟启轩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建立健全全媒体中医气功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增加中医气功科普知识高质量供给,加强中医气功科普及宣传推广,提升中医气功在中医药振兴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中的巨大潜力与重要作用,中国医学气功学会于2024年12月1日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中医气功宣传推广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三次常务理事会、二次理事会。

会议由中国医学气功学会主办,中国传媒大学健康中国与中医药传播研究中心中国医学气功学会气功教育专业委员会承办《中国中医药报》中医古籍出版社四川省中医药文化发展促进会《中医药文化研究》学术集刊媒体支持

图1.jpg

中国传媒大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柴剑平,中国医学气功学会会长高思华,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名誉会长刘天君,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侯中伟,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时报副总编王君平,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报社总编辑王淑军,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副会长、新华社音视频部原纪委书记宣明东,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副会长、基地部主任、二级教授邓国峰,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副会长、中国传媒大学健康中国与中医药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唐远清,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副会长、中医古籍出版社社长李淳,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副会长、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气功研究所所长许峰,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副会长、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养生康复学院院长吴云川,中国医学气功学会秘书长、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副院长张海波,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马琦,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张勋,学会办公室人员,光明日报、新华经济参考报、经济日报社、健康报、中国中医药报记者,以及来自29个省市、103家单位百余位中医气功科普宣传领域的学者、专家等参加本次会议。


合影加字幕2.jpg

研讨会开幕式由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副会长唐远清主持。图3.jpg

中国传媒大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柴剑平在致辞中表示,中医气功历史悠久,群众基础广泛,是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之一,是中医治未病领域唯一的主动疗法。近年来,党和国家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多次出台扶持推广气功、太极拳、八段锦等养生保健运动的政策文件。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中医气功科普及宣传推广,对‌增强民众对气功的认同感和参与度、‌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水平、‌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次研讨会的召开非常必要,也十分重要。为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进一步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的战略部署,中国传媒大学2019年专门设立了校级科研战略机构“健康中国与中医药传播研究中心”,积极推动“中医药传播学”新兴交叉学科的建设,开展中医药传播领域的科研和社会服务。 图4.jpg

中国医学气功学会会长、北京中医药大学原校长高思华在致辞中首先对中国传媒大学对本次研讨会的支持表示感谢,对各位坚定践行气功、宣传气功、推动气功的同仁参会表示欢迎。他指出,作为气功坚定践行者,一方面我们要身体力行、练好内功,成为气功宣传的名片,充足自身精气神,行不言之教。另一方面,学会要引领制定中医气功领域的标准,带动中医气功发展,向公众传递信息,推动中医气功科普宣传。中医气功作为中医药高等院校教育的重要部分,应被大力支持与宣传,中医气功也理应为中医药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希望各个学会媒体宣传的领导、专家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做好中医的内涵建设,大力推动中医气功科普宣传工作。期望本次会议成为气功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鼓励大家利用本次机会,畅所欲言,对气功领域痛点问题、亟需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研讨。

图5.jpg

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名誉会长刘天君在视频致辞中指出,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医气功凭借本身简便廉验的特点率先走出国门,是整个中医药领域中走向世界的排头兵,起到了引领作用。近年来,中医气功事业发展面临新局面,国民疾病谱与健康需求呈现多元化变化趋势,使得中医气功这一古老、身心同调技术有很大作用发挥空间。例如,在疫情期间,中医气功领域工作者做出了很大努力与贡献,为国民身心健康的恢复贡献出独特力量。相信未来,中医气功在国民身心状态调整、进入天人合一境界方面会有更深层次的贡献、更大程度的作为。希望大家与学会一起,开发中医气功宣传科普工作新对策、新思路,努力开拓中医气功领域新的未来。

图6.jpg

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侯中伟致辞中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学做出的系列论述,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上,对中医药的振兴发展指出的明确方向。中医气功作为中医药伟大宝库中的瑰宝与精华,对于论述中提出的具体要求更需要认真领会,认真落实。中医气功要做的到全面提升定位、深刻揭示内涵、阐明重大意义、展现大好时机、寄予深切希望。中医气功学科在不断进步发展,我们要借助科学设备和方法开展的科学研究,对于中国古代科学瑰宝做好阐发,同时多方面、多角度做好科普宣传推广工作,让广大百姓、科学家以及全世界的有识之士真正认识到中医气功,从而更好的造福人民,也造福全世界。

图7.jpg

主旨报告环节由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副会长李淳、许峰、吴云川与副秘书长马琦主持。

拼1.jpg拼2.jpg

拼4.jpg拼3.jpg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时报副总编王君平对于如何弘扬中医药文化的气功动力做主旨报告。从政策环境、交流语境、数字场景这三个方面来阐述中医气功在当前形势下的机遇与变革。王君平指出,国家政策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中医气功的发展与国家政策息息相关。因此中医气功要锚定现代化,改革再深化,彻底进行清理,实现法律、政策、文化三个层面的清零,从而中医气功发展的任督二脉。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已为中医药文化弘扬筑牢了坚实的传播阵地,我们要团结一致、在全球 健康热浪潮下,以中医气功富含东方哲学韵味、注重身心统一的修炼方式,拓展中医药文化国际影响力半径,打破文化隔阂,促使中医药在世界舞台绽放华彩。同时协同AI发力,让这一古老的中医养生祛病方法融入现代生活潮流,从而焕新吸引力。

图9.jpg

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报社总编辑王淑军围绕中医气功推广如何“破圈”的途径与方式进行主旨报告,王淑军指出,中医气功目前的发展现状越来越好,在中国中医药报上历年来多有报道刊文。气功是中医治未病的最高境界,我们应该珍惜、保护、传承、弘扬好。从文化视角看,中国所有学问追求的理想境界是“天人合一”,积累中医气功在炼气上持久的工夫,才有可能达到天人合一,因此中医气功是触摸中华核心的一条捷径。中医气功推广破圈,要突出中医气功养生的概念,从而以养生气功推动中医气功发展。同时以2(八段锦、站庄)+1(气功处方)的思路,以老年人、亚健康人群为主要推广人群,大力推广气功内容。中医药报下一步也将持续推进气功宣传科普,报道气功养生故事、研究气功理论、分享气功医案、全媒体传播气功短视频、深度报道学会的学术会议。

 图10.jpg

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副会长、新华社音视频部原纪委书记宣明东对正确对待医学气功文化的传播特点与难点问题做主旨报告。宣明东指出,我们要做好中医气功传播工作,开宗明义是强化党的领导,同时全面提升队伍素养。党的领导是中医气功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要加强自身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有意识地培养具备专业素养、热爱中医气功事业的优秀团队。还要正确认识中医气功的优秀传统文化属性,正视气功文化传播的难点,不盲目夸大医学中医气功的功效,不夸大个人的修为,不搞个人崇拜。正确处理好中医气功与宗教的关系,把握好中医气功修炼的文化内涵。正视其面临的科学验证局限性、社会认知差异性、传播渠道单一性等难点,加强研究、宣传教育,探索更多的能被年轻受众所接受的方式和渠道,避免误区,消除偏见,提高公众对中医气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图11.jpg

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副会长、基地部主任、二级教授邓国峰对于中医气功文化网络传播中的话语认同及负面舆情防控工作做主旨报告。邓国峰指出,当前,中医气功形象长期面临着“他塑”的问题,其传播和发展仍然局限在较为小众化的场域,不能更好的服务国家和人民。概览中医气功网络传播现状,中国医学气功学会、中国中医药报社等成为中医气功正面宣传主要力量并产生正面积极影响。但“基本概念”仍然是中医气功网络传播的最基本任务,“方法、注意事项”等等仍是主要国民关注问题。因此,中医气功传播过程中的要注意话语转换,同时做好舆情管控,研判、规避传播风险。守好传播“合法性、科学性”的基本红线,充分意识到民众对中医气功的先验性偏见和心理认知结构,充分讨论建立统一的约定俗成的中医气功传播话语规范和话语词典,建立严格控制的分层次传播机制,明确传播话语禁忌,大力加强对民间传承和大量实践经验的民间气功从业人员的保护性指导,主动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中医气功传播网络舆情风险的监控和治理。

 图12.jpg

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副会长、中国传媒大学健康中国与中医药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唐远清对于新形势下中医气功传播普及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主旨报告。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高度重视中医药的发展。同时,中医气功也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持续快速增长,中医气功的传播普及与中医“治未病”一道,逐渐被民众接受。但一些民众对中医气功缺乏正确认知,中医气功科普缺乏权威规范体系、存在一定舆情困境、面临社会治理困境,因此我们应尽快加强气功科普普及,将气功习练组织与社交媒体+群聚传播有机结合,让更多民众尽快懂气功、练气功;尽快健全中医气功科普普及体系,常态化制度化实施气功健康促进活动;尽快加强气功舆情监测研判及舆论引导,积极提升气功声誉;尽快加强气功行业治理,气功自觉服务社会和谐发展。

 图13.jpg

中国医学气功学会秘书长、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副院长张海波作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媒体宣传现状与思考主旨报告。张海波介绍了中国医学气功学会的宣传工作、总结了中医气功宣传现状,阐述了中医气功宣传工作破圈方式与未来设想。张海波指出,中医气功的服务能力还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的多元需求,改革没有完成时,中医气功事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在顶层设计框架下摸着石头过河,迫切需要系统思维、整体战略,迫切需要敢闯敢试、基层探索,迫切需要先立后破、蹄疾步稳。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四坚决”“四杜绝”“一弘扬”:坚决破除鬼神迷信、封建迷信、科学迷信,坚决抵制邪教和有害气功,杜绝个人崇拜、神化、西化、妖魔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一往无前的胆魄和勇气,直面矛盾问题,铲除顽瘴痼疾,不断守正创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应有力量!

 图14.jpg

12月1日下午,中国医学气功学会第七届三次常务理事会、二次理事会会议召开,会议由中国医学气功学会会长高思华,秘书长张海波主持。

 图16.jpg

 last.jpg

会议学习了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中医药发展的相关精神,通报了学会2024年的主要工作。与会人员对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分支机构发展规划、气功医疗专委会人员换届名单、第三辑推荐功法征集、标准化工作、中医气功医师水平等级评价制度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中医气功养生保健师水平等级评价制度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课题立项等事宜进行了研讨与审议,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并形成有关决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