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气功与医学气功

时间:2015/11/20 作者: 刘天君 浏览次数:8796

中国医学气功学会 刘天君

正确的理解气功与医学气功,归根结底是要给它们以科学的定义。而为气功

和医学气功下定义是件难事。现实的情况是,无论是气功学科还是医学气功学科,

均正在形而尚未成熟,它们虽然都有悠久的历史,但学科建设均处于起步阶段。

翻翻各种气功和医学气功的书刊、教材即可以知道,各家各派都在提出自己的解

释或定义,可以说是五花八门。

从科学发展史上看,许多学科中基本概念定义的提出,都是一个逐渐完善的

过程,而并非一锤定音,其定义准确和完善的程度,往往与学科的总体发展水平

密切相关。因此,当前气功和医学气功定义的杂乱无章有其必然性因素。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当前在提出气功及医学气功定义的研究工作中不可能取

得进展。事实上,处于任何发展阶段的学科,都可能而且应该对其基本概念提出

与其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相对完善和统一的定义,气功和医学气功当然也不例外。

而要完成这一任务,必须立足和放眼于气功和医学气功至目前为止的总体发展过

程和全部知识基础,认识和把握其中基本的事实和方法论特征,否则便缺乏立论

的根据。

以下先讨论气功的定义,再讨论医学气功的定义。因为后者是前者的一部分,

有了前者,就可以从整体说明局部了。

纵观迄今为止的气功发展史,一个显而易见的基本事实是:它既古老又年轻。

它的古老在于它有数千年实际应用的历史,它的年轻在于现代科学对它的研究刚

刚起步。这个基本事实给人以两点启示:第一,如果要求现在作出关于气功的现

代科学定义,例如关于其物理或化学本质等方面的定义,那将是巧妇难做无米之

炊,会面临根据不足的困难。第二,如果从气功古今实际应用的历史出发,致力

于从应用方面作出它的定义,虽可以有充分的依据,但定义的深度似乎又差一些。

在此两难之中权衡,只能并不情愿地选择后者。因为前者的要求超出了当前的学

科发展水平,而后者的不足可以随着现代科学对气功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渐地修

正、充实和完善。

确立了从应用方面为气功下定义的基本方向,便须面对浩如烟海的医家、道

家、儒家、佛家及武术等方面的古今气功文献,以及数以千计的古代和现代的各

家各派功法。数千年来的医学气功实践,确实为我们提供了足够乃至雄厚的经验

知识基础。然而,无米之炊难为,多米之炊亦难。面对令人眼花缀乱的、数量巨

大的各种资料,如何下手去归纳和概括出气功的定义呢?在学习了各家各派有代

表性的功法、研究和对比了各家各派的经典论著之后,一条线索出现了——即首

先清理和总结各家各派气功学术体系的构成模式。这是因为,倘若首先认清了总

体轮廓,问题就可能迎刃而解。这条线索一抓住,便有所发现:各家各派的气功

学术体系虽然丰富多彩、各有千秋,但主要内容均不外气功修习的指导思想(大

都是哲学性质)、修习的方法及修习所能达到的境界。各家各派气功学术体系之

间的区别,只是在统一的构成模式之中具体观点的不同。抓住了这个基本的学术

体系构成模式,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论思想去分析认识其特征,可以知道,这是以

阐述操作技术为核心的学术体系,即论述和介绍气功锻炼的指导思想、操作内容

和操作目的。这种学术体系重过程而不重原理,类似于现代的技术科学而不是基

础科学。由此可见,古典的气功学术体系,主要是气功的操作技术体系,且这种

传统模式的气功学术体系至今仍在延续,仍据主导地位。

如此认识和评价古今气功学术体系构成模式,是否对近 30 年来以现代科学

方法研究气功的成果和影响估计不足呢?答案是否定的。无可否认,自上世纪 70

年代末以来,现代科学的各学科对气功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

瞩目的成果。这些研究中有不少项目已不仅是对气功现象的检测。而是涉及和探

索了气功的现代科学原理。但在总体上,目前的现代科学对气功的研究仍处于肯

定现象阶段,即所谓“唯象”阶段。研究中所提出的一些现代科学的气功理论,

例如宇宙统一场论、超光速论、多维空间论等,还大都属于假说性质,尚未成为

公认的科学理论。这些气功理论中可能不乏闪光的思想和科学的灵感,对推进气

功的现代研究有积极的开创作用,但它们对气功原理的阐述至少现在还远不能说

是成熟的。此外,这些气功理论属“阳春自雪”,能够了解的人不多,影响有限。

目前实际在社会上普及的、为广大群众所接受的,仍是上述传统模式的气功学术

体系,即是以功法介绍为核心、以粗浅的医学知识和疗效说明为补充,时或还夹

杂一些迷信色彩的说教。

应该认识到,千年不衰的传统模式的气功学术体系是气功学仍处于经验知识

阶段的真实写照。从学科发展的历史观点看,在现代科学对气功原理的研究尚未

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前,其基本的学术体系构成只能如此。这种状况与中医学学术

体系的历史发展相似。以现代科学思想研究中医学的尝试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

现代科学对中医学的研究比对气功的研究要早得多、也深入得多,成果也多得多,

但由于至今没有取得带有根本突破意义的进展,故中医学学术体系的构成在总体

上仍与两千年前相去不远。

由于气功的学术体系构成是操作技术性质的,提出气功的定义也应该主要从

操作技术角度考虑,因为学科名称的定义与其学术体系构成的内在逻辑应该一

致。据此思路,气功定义的框架出现了,即用现代语言说明其特征性的操作内容

与操作目的,具体表述为:气功是调身、调息、调心融为一体的心身锻炼技能。

上述定义表述了 4 层意思。第一是表述气功修炼的操作内容,即调身、调息、

调心,通常简称为“三调”。第二是表述三调的操作目的,也就是三调操作应达

到的状态,即融为一体,通常简称为“三调合一”。第三是表述气功修炼在现代

学科分类中的位置,即心身锻炼,既是生理的也是心理的。第四是表述气功学科

的知识类别,即属于技能性知识。

上述定义中的第一、二层意思是继承古典气功学术体系的思路,以现代的语

言阐述气功修炼的操作过程,包括操作内容及操作目的。气功修炼的操作内容是

三调,其中调身是调节肢体活动,调息是调节呼吸活动,调心是调节心理活动。

气功修炼的操作目的是三调合一,在三调合一的状态中,三调已无各自独立的存

在,而是融合为统一的境界。近年来随着气功知识的传播,以三调来概括气功操

作内容的提法已经越来越普遍,但对三调合一境界的重视尚有不足。应当指出,

三调是否合一是气功修炼与一般体育运动的主要区别,一般体育运动的操作内容

也由三调构成,但三调各自独立,不要求三调合一。上述定义中的第三、四层意

思是立足于现代科学的学科分类及知识门类,说明气功学术在现代科学体系中的

位置,并使之能与与其相关的学科相区分。说明气功是心身两方面的锻炼,能够

区分气功学与心理学;而说明气功修炼是技能性知识,不仅强调了气功修炼的操

作性和技巧性,将其与理论性的知识区分开来,还区别开了气功与宗教,因为技

能性知识靠熟练去掌握,宗教则需要由信仰而进入。

提出了气功的定义,医学气功的定义也就不难得出了。按普通逻辑学的概念

分类,“医学气功”是一个集合概念,由“医学”与“气功”两个单独概念组成。

这一集合概念表明,医学气功是医学与气功学的交叉学科。由于“医学”在前,

“气功”在后,故首先以“医学”限定“气功”,说明这是在医学领域中应用的

气功;其次,“气功”也限定“医学”,说明医学气功是气功的一个分支或流派,

它与气功的关系是部分与总体的关系。

此外,医学气功中的“医学”在历史上是指中医而不是西医,古代的医家气

功,是中医学家为了医疗目的而应用的气功,是将气功作为一种疗法,在中医基

本理论的指导下应用与临床祛病强身的气功。故在此表述医学气功的定义为:医

学气功是一门研究中医学领域内气功的历史发展、基础理论、操作技术及临床应

用的学科。

由此可见,医学气功学科也就是中医气功学科。目前在中医药各学科的名录

中,这一学科的名称是中医气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