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话连篇之三——《导引图》上识导引

时间:2021/3/24 作者: 孙琪年 来源:中国医学气功学会 浏览次数:2248


  气功史上有多个“图”叫做“导引图”,这里所说的“导引图”是指1974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一件珍贵文物。这件文物长约100厘米、高约40厘米,原图出土时无作者署名、题跋和名称,因全图均为导引动作,科研工作者遂将其名为《导引图》。图分四行绘有40多个导引图像,其中有的图像边上还标有与动作、呼吸、治病等有关的文字,有的则持有器械。一般认为,这张图是现存最早的气功导引图。那么,什么是导引,导引有何作用呢?这里,我和大家一起结合《导引图》聊聊导引的前世今生。

   “导引”的“导”古代写作“導”,与“道”字形似意近,所以古代文献中也有将“导引”写作“導引”或“道引”的。据初步考证,“导引”这个词最早的出处可能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庄子》,书的“刻意”篇说:“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大概的意思是说,调整呼吸、模仿熊鸟等动物的运动,是养生长寿的有效方法,这是彭祖这些导引、养形人士所喜爱的方法。整理古今气功、养生文献,导引一词至少有三层意思:一是指所有的气功功法,包括动功和静功。如晋代李颐在注释《庄子》“道引”时说,导引就是“导气令和,引体令柔”。他虽然没有正面回答什么是导引,但概括了它的作用,认为导引具有使人体内在的气机调和、外在的形体柔软这样的作用,而这些正是气功的作用,后世还有许多学者持这一观点。唐代成玄英在《南华真经注疏》中的一段话,和李氏之说如出一辙:“吹冷呼而吐故,呴暖吸而纳新,如熊攀树而自经,类鸟飞空而伸脚。斯皆导引神气,以养形魂,延年之道,驻形之术。”当代学者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一书中说的更加直接:“古人说的道(导)引,即今人说的气功。”二是只指气功中的动功。《三国志•华佗传》中借华佗之口说道:“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鸟伸,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大意是说,古代那些懂得养生的人,通过“熊颈鸟伸”样的运动,引体弯腰、活动关节,来延缓衰老。在这之后,许多古人多支持这种观点,如隋代医家杨上善在注释《黄帝内经太素•遗文》时说,“导引,谓熊颈鸟伸五禽戏等”;唐代医家王冰在《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中说“导引,谓摇筋骨,动肢节”;唐代僧人慧琳在《一切经音义•卷十八》中将自我按摩也列为狭义的导引,谓:“凡人自摩自捏,伸缩手足,除劳去烦,名为导引。”三是指引气、行气。如《宁先生导引养气法》中的“于其疾所在,行气导引,以意排除去之”。此外,还有人一度将在外气“指挥”下,他人的运动也称为导引。综合以上各家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导引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导引包括动功、静功在内的所有气功;狭义的导引仅指请中的动功,包括自我按摩。

   显然,《导引图》上的“导引”属于狭义的导引——气功动功。经修复后的《导引图》以40余幅线条图为人们展示了古代人士栩栩如生的练功场景,4行导引人物,每行11图,每图高9—12厘米不等。其中:5图配备了盘、棍、球、袋等器械,气功界常称之为持械导引;28图旁注所注的文字内容丰富,它们或与呼吸有关(如“卬謼”“爰謼”等),或以动作要领有关(如“蠪蹬”“鹞北”“熊经”等模仿动物活动的“仿生”要领),或与治病有关(如“引聋”“引贵”“引温病”“引脾痛”“引厀痛”“引炅热”“引胠责”等)。由此专家推测,《导引图》既讲导引的方法(徒手导引、呼吸导引、仿生导引、持械导引),又讲导引的治病作用。为使《导引图》中养生保健、防病治病方法得以弘扬,经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组织专家整理、改编,“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健身气功·太极养生杖”两套以《导引图》为蓝本的功法已经推出,并已受到健身气功爱好者的好评。

   有道是——

出土文物导引图,先秦动功择要录;

动作各异种类多,要领作用文字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