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气功学会推荐功法——保健功

时间:2021/4/16 作者: 中国医学气功学会 来源:中国医学气功学会推荐功法-第二辑 浏览次数:21125

特点与渊源

保健功是一种源于古代的按蹻、导引的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动功功法。20世纪50年代初,刘贵珍先生在实践应用和推广内养功的同时,根据古医书的记载和民间的流传,综合了诸多方面的操作,取其精华,合并整理了十八式,并定名为保健功。经临床实践应用效果颇佳。苏联医疗体育专家认为所采用的十八式保健功完全符合生理活动,并建议在全国推广。由于保健功简便验廉,行之有效,老少皆宜,深受人们的喜爱。

一、功法特点——简便易行,和经通脉

导引、按蹻的方法自古有之。导气令和,引体致柔,是其最佳功能状态;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是其主要理论依据;按其形,摩其性,是其显著的操作特点。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保健功通过从头到脚、自上而下的自我按摩和其他调身运动,收获其特有的保健作用。保健功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操作简单,易学易练:从眼、耳、鼻、舌、口五官开始,每个部位都有具体的练习方法,且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按照中医五脏五官相关论,此类功法既可防治外在五官的疾病,又可以起到疏导所属经络、调整相关五脏的作用。

2.针对性强,见效较快:保健功中的颈功、肩功、腰背功,能精准地针对颈椎病、肩周炎、腰背疼痛等病症,如能进行准确的练习,即可在短时间内收到较理想的效果。

3.巧用反观,形气神合:在气功练习的三调合一中,尤以气和神的调整为难,保健功练习中,通过反观内视,呼吸与形体动作巧妙结合,使三调易于合一。如在反观内视脊柱的调心活动中,通过配合呼吸的脊柱曲动、摆动、扭动、牵拉的锻炼,调任督、畅气机,达意到、气至、力合、血行的练功效果。

二、功法作用——畅通经络,行气活血

长期的临床实践证实:保健功有开窍穴、通经络、行气血、除疼痛的作用;通过胸功、腹功的练习,畅通任脉,运化三焦;通过手腕功、腿功、脚腕功的练习,使手足三阴三阳经,得到调整,经脉畅通,气血调达。对于头痛、颈椎病、肩周炎、胸胁满闷疼痛、腰背疼痛、四肢不适等病症有很好的疗效。辅助内养功,可用于高血压、糖尿病、不寐、抑郁症、消化性溃疡、胃下垂、习惯性便秘等的临床治疗。长期练习可使人耳聪、目明、齿固、鼻通、头脑清爽、关节活利、脏腑协调。

诚如功法创编者刘贵珍先生所说的那样:保健功每个姿势的操作不仅使局部的血管、经络、肌肉得到一定的锻炼,还能使人体增壮,增加抵抗力。这种气功练习,身体负担不大,但能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所以最适合老年人和病人锻炼,有防病、医疗、保健之功。若内养功或强壮功以这种功做辅助,能使效果更加迅速,疗程缩短。

三、功法传承——法宗先贤,理遵医经

保健功由刘贵珍先生创编而成。其中操作方法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传承了古人、古籍的一些健身方法,如《诸病源候论》中的导引法、《医心方》中的养生法,及《易筋经分行外功》《十二段锦》《遵生八笺》中的一些练习方法;二是吸取了其父亲刘增鑫老先生健身方法的精华,刘贵珍先生曾满怀深情地说:家父以往身体衰弱,后以导引术健身,锻炼有20余年,至70多岁,耳不聋,眼不花,老当益壮,因此,我对导引印象很深;三是参考了民间的某些养生方法并听取了国外专家的建议,刘老曾说过:(我)参考了近代沈钧儒先生的《健康运动法》一书,又有吴德峰同志、牛顺斋老中医和杨真卿老先生介绍的一些方法(同时,还)综合了各方面的操作,取其精华,合并整理了十八式,经过长期实践观察,又经过了苏联医疗体育专家——克拉斯诺塞尔斯基教授鉴定,认为所采用之十八式保健功完全合乎生理的活动,建议我们在全国推广,由此定型。其理论基础,则全部来源于中医基础理论,尤其是经络学说、五行学说和精气神理论等。

刘贵珍先生的女儿——刘亚非主任医师,继承父辈的学术思想,以气功应用实践为基础,与时俱进,继承发展。根据现今疾病谱的变化,对保健功从功理功法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从整体到局部,根据机体的每一个部位自上而下,自外而内,系统规范地进行整理、合并、增补和编排,使目功、口功、鼻功、耳功、面功、头功、肩功进一步充实;新增加了颈功、胸功、腿功、手腕功、足腕功等练习内容,目前已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认定的中医适宜技术之一。

练法与作用

保健功是一套自我保健按摩的健身方法,通过对形体的窍穴、部位或沿经络进行按摩和拍打的练习,起到打开窍穴、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活利关节、消除疼痛的作用。

一、静坐

【操作要领】

平坐在木凳上,两手舒伸,放在两大腿上,也可自然盘膝而坐,两手相握放在腹前,或拇指掐住无名指的指根,其余四指握住拇指置两膝上。两眼轻闭或微露一线之光,神不外驰。舌轻抵上腭,鼻吸鼻呼,匀缓柔和地调整呼吸,达到全身放松,心神恬静的状态(图8-1)。

图8-1

【作用概述】

通过这节功的练习能更好地排除杂念,收敛思绪,放松肌肉,平静呼吸,较快地进入练功状态,为做好以下各节功打下良好的基础。初学者可先采用自然呼吸,以后逐渐使呼吸加深,直至达到腹式呼吸。

二、目功

【操作要领】

目功由6小节组成。

1.擦眼眉:两眼轻闭,双手拇指屈曲与食指相捏,以拇指指背关节擦眼眉入两鬓18次。要求将攒竹穴、鱼腰穴、丝竹空穴、太阳穴等穴位都摩擦到。也可用两手拇指按在太阳穴处,食指屈曲,以食指第二指关节刮擦眼眉18次(图8-2)。

图8-2

2.擦眼皮:拇指、食指相捏,用拇指指背轻擦眼皮9、12或18次。要求从睛明穴开始,以非常轻柔的手法擦眼皮至瞳子髎穴(图8-3)。

图8-3

3.揉眼眶:接上式,以双手拇指指背沿两眼眶先向里按摩9次,再沿眼眶向外按摩9次。除要求将眼眶部位的攒竹穴、鱼腰穴、丝竹空穴、瞳子髎穴、睛明穴等穴位都按摩到外。还要将下眼眶部位的承泣穴、球后穴都按摩到(图8-4)。

图8-4

4.运眼球:两眼轻闭,眼球按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方向各运转9、12或18次。须掌握好运眼球的速度,不要过快。暂时不能使眼球运转起来的,可先进行四个方位的练习,如上、左、下、右和上、右、下、左的柔和而缓慢的练习,待适应并熟练后再进行眼球的运转锻炼。有脑动脉硬化或眼底血管硬化的患者,初练习时会出现不习惯或不舒适感,这也是有些人不能很好坚持练习的原因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则更应坚持练习,刚开始,可以次数少一些,速度慢一些。先由四个方位练习开始,逐步的适应。随着对功法的掌握和熟练,症状会逐步缓解,病情也会不断好转(图8-5)。

图8-5

5.温煦双眼:是一种缓解眼睛疲劳和眼睛不适感的方法。接上式,先将两手搓热后,五指并拢且放松,掌心凹陷,形成兜手状,再以两手轻轻地捂在双眼上。用两手温煦两眼。可反复做三遍,直至因运眼球所产生的酸胀和疲劳感消失为止。继而能体会到两眼有轻松、温暖、舒适的感觉则效果更佳(图8-6)。

图8-6

6.极目远望:两手缓缓放下置于丹田部位,两眼慢慢睁开,选择远处的一棵绿色植物(茂盛的大树冠为佳)进行眺望、凝视。所视之物由模糊不清,逐渐视之清晰,并有头清目爽之感。进而凝视之物由清晰又变为混沌气化状态,收入丹田。若这种气化状态一时达不到者,不必勉强,久而习之便会功到自然成(图8-7)。

图8-7

【作用概述】

通过目功的练习,可强化眼部周围经络穴位的气血运行,并加强眼球和眼肌的活动,能很好改善眼底部血液循环,防治目疾,增进视力,预防和减缓眼底的血管硬化,以及对脑血管硬化的预防和改善亦有裨益。又因肝开窍于目,故练习目功又有舒肝利胆、解肝郁清肝热的作用。

三、口功

【操作要领】

口功由4小节组成。

1.叩齿:接上式,心情恬静,两唇轻闭,上下牙齿轻轻嗑叩36次,叩齿的力量要适度,速度宜缓慢,以自己感觉舒适为标准。叩齿可以坚固牙齿,改善口腔和牙周围的血液循环,预防牙病的发生(图8-8)。


图8-8

2.运舌(古称赤龙搅海):两唇轻闭,舌体先在口腔内沿牙龈的内侧进行顺、逆时针的运转各18次,然后再在唇内齿外进行顺、逆时针运转各18次。可促进唾液的分泌和改善口腔内的血液循环,预防和治疗口臭、牙龈炎、口腔溃疡等口腔疾患(图8-9)。

图8-9

3.鼓漱:接上式,将叩齿和运舌所产生的唾液,不要马上咽下,须在口内进行鼓漱,如同用水漱口一样,鼓漱36次。可使口腔运动进一步活跃,唾液成分进一步活化,效能进一步增强。

4.咽津:将鼓漱后的唾液分成三小口徐徐咽下,并用意念诱导送入丹田。是玉液还丹的练习方法。

【作用概述】

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齿为骨之余,肾主骨生髓,故通过叩齿、运舌、鼓漱、咽津等方法的练习,有强心、健脾、固肾的作用。此外还可:①改善消化功能,增进食欲,促进营养吸收;②促进口腔至丹田部位兴奋线的建立,有利于腹式呼吸的形成,起到强化丹田和任脉的作用;③激发、调动任、督二脉和肺、脾、心经的经络气血。

四、鼻功

【操作要领】

鼻功有2小节。

1.搓鼻:拇指和食指捏在一起,肺经的少商和大肠经的商阳穴相接,并将两手拇指的指背置于鼻翼的两侧,上下摩搓18次。要求将神庭穴、印堂穴、攒竹穴、睛明穴、鼻通穴、迎香穴等鼻部的穴位都搓到(图8-10)。

图8-10

2.揉迎香:用两手拇指的指背关节按揉迎香穴,向内、向外旋转按揉各18次(图8-11)。

图8-11

【作用概述】

此功能增强上呼吸道抵抗力,有预防和治疗感冒、慢性鼻炎和过敏性鼻炎的作用,对鼻塞常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由于肺开窍于鼻,故本节功法亦有清肺热、畅气机的作用;同时对治疗眼部疾患亦有裨益。

五、耳功

【操作要领】

耳功由6小节组成。

1.摩耳轮:用两手拇指和食、中二指沿耳轮进行上下捻揉、摩搓,捻摩至耳尖时向上提一提,捻摩至耳垂时向下拉一拉,如此一上一下为一次,共做18次(图8-12、图8-13)。

                                                                                      

              图8-12                                                                                                       图8-13              

2.擦耳台:两手舒伸,将耳置于食指和中指之间,用手上下摩擦两耳周围的前、下、后等部位18、24或36次(图8-14)。

图8-14

3.搓耳朵:双手五指并拢摩搓两耳。推搓时摩搓耳朵的前面,拉搓时摩搓耳朵的背面。一推一拉为一次,共做18次(图8-15、图8-16)。

                                                                                        

                 图8-15                                                                                                             图8-16                         

4.按耳屏:用双手食指在耳朵的凹窝处,摩转一周后按压次耳屏(耳道口前突起的部分),以使耳屏前的听宫穴得到刺激,连续做9次(图8-17、图8-18)。

                                                                             

               图8-17                                                                                                         图8-18                     

5.聪耳法:又称通天指法,即用食指将耳道口堵实,使之听不到外界的声音,然后突然将手指拔出,反复练习6或9次(图8-19、图8-20)。

                                                                               

                 图8-19                                                                                                      图8-20                       

6.鸣天鼓:用两手掌掩住耳朵,十指放在后枕部,食指压在中指上并轻轻滑下,弹击后脑部24次(即枕骨粗隆下的部位),使之能听到”“”“的响声(图8-21、图8-22)。

                                                                                

             图8-21                                                                                                      图8-22                 

【作用概述】

耳功的练习可以刺激听神经,使其兴奋性增高,听力增强,防治耳鸣、耳聋等耳部疾患。鸣天鼓可以给大脑以温柔的刺激,有调整中枢神经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使循环中枢、呼吸中枢得到良性刺激,使心肺功能改善,并对解除头昏头痛均有积极的治疗作用。肾开窍于耳,故练习耳功能强腰固肾。耳是人体的缩影,如同一个胎儿在母体中的形象,故在耳朵上可找到人体各个部位的代表区域,耳功练习可起到全息疗法的作用。

六、面功(干洗脸)

【操作要领】

面功由2小节组成。

1.悦面法:先将两手搓热,用两掌由前额经鼻向下摩擦至下颌部位,再由下颌向两侧分开,经两腮向上摩擦至前额,如此一上一下反复练习18、24或36次。这种练习方法不仅可以改善面部的血液循环,使面色红润有光泽,而且,由于嘴角、眼角都向上推搓按摩,可避免或纠正嘴角、眼角下垂的现象,故有一定的美容效果(图8-23)。

图8-23

2.开关法:先以两手沿鼻翼的两侧向上推搓至前额部位,然后向两侧分开,再沿面部的两侧向下擦至下颌,如此反复做18、24或36次。这种练习方法重点在于双手由前额向两侧分开,要有一定的力度,尤其针对眉棱骨和前额疼痛的症状以这种方法为宜。疏导经络、缓解疼痛(图8-24)。

图8-24

【作用概述】

面功的练习可改善面部的血液循环,使面部皱纹减少,红润光泽,精神焕发。

七、头功

【操作要领】

头功由4小节组成。

1.螺旋摩头:用双手十指指腹由前额部位开始,经头顶和头两侧至后枕部,十指以螺旋的形式按摩头部。行9旋6遍或9旋9遍之数,即从前额开始旋转按摩9次到后枕部,连续重复6遍或9遍。练习时要用指腹,不能用指甲,以免抓伤头皮(图8-25)。

图8-25

2.曲动摩头:即用两手十指指腹由前额开始,经头顶和头两侧至后枕部,以十指曲动的方法(如虫爬行),一屈一伸按摩头部。练习时需稍用些力,以起到点穴的作用,连续重复6遍或9遍(图8-26)。

图8-26

3.十指梳头:也称干梳头。即十指张开并微屈,如同梳子一样,由前额部位经头顶和头两侧疏导按摩至后颈部,连续做24或36遍。

4.十指扣头:也称梅花指扣头。双手十指屈曲,两手五指自然聚拢(是一种放松态),聚拢的五指指尖很像盛开的梅花。手腕放松,以十指尖叩击头部36次。将整个头部的每个部位都叩击到,根据需要次数可以增加。

【作用概述】

头为诸阳之汇,百脉之宗。发为血之余,发根为血液循环之末梢,常做头功可调和百脉,活跃气血,升发气机,使脑有所养,发有所滋。头功练习对头晕、头痛、贫血、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均有积极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八、颈功

【操作要领】

颈功由9小节组成。

1.六合牵拉:即进行低头、仰头、左转头、右转头、左侧头、右侧头六个方位的牵拉练习,以使颈部的韧带、肌肉、椎间盘等得到恰到好处的锻炼和调整,改善颈部的血液循环,提高其功能。

(1)前合牵拉:即向前低头牵拉颈部的后侧,以下颌能点住天突穴为标准(8-27)。

图8-27

(2)后合牵拉;即向后仰头牵拉颈部的前侧,以风府穴得到良性刺激为标准(图8-28)。

图8-28

(3)左转牵拉:即向左转头以能达到90°为标准,使颈两侧的韧带和肌肉得到牵拉和强化,增强颈椎间盘的灵活性(图8-29)。

图8-29

(4)右转牵拉:向右转头以能达到90°为标准,颈椎病患者练习左转和右转达不到90°时不必勉强,以自己能感觉到恰到好处的牵拉为标准(图用8-29的反转图)。

(5)左侧牵拉:即向左侧头,牵拉颈部的右侧,以能达到45°为标准(8-30)。

图8-30

(6)右侧牵拉:即向右侧头,牵拉颈部的左侧,以能达到45°为标准(图用8-30的反转图)。

向左、向右两种侧牵拉的练习,能很好地锻炼颈部两侧韧带的柔韧性,缓解肌肉的紧张和增强椎间盘的弹性。

2.仙鹤曲颈:颈部做上前下后的伸展、牵拉、曲动练习,很像美丽的仙鹤屈动其漂亮的长颈。此方法有正反两个方向的练习,各进行9、12或18次练习均可(图8-31、图8-32、图8-33)

                                        

                      图8-31                                         图8-32                                              图8-33                           

3.寿翁摆头:颈部放松,反观内视颈椎,然后从第七颈椎开始,向左、向右摆动头颈部,一个一个椎体向上摆动至第1颈椎,再由第1颈椎依次摆动下来,返还到第7颈椎。通过摆头使颈椎得到左右掀动性的牵拉。动作要缓慢柔和,扎实到位(图8-30和其反转图)。

4.金鸡啄米:接上式,反观内视颈椎,然后从第七颈椎开始,做上下点头的动作练习,使颈椎得到前后曲动运动。一个椎体一个椎地曲动上去,至第一颈椎。再依次曲动下来

返还到第七颈椎。练习时颈部要放松,运用头部自重力的作用巧妙地进行练习(图8-27、图8-28)。

5.巨龙旋颈:颈部放松,返观内视颈椎,由第七颈椎开始,一个椎体一个椎体地旋转,上至第一颈椎,再由第一颈椎依次旋转下来。速度要缓慢、柔和。如进行另一个方向的练习,仍需从第七颈椎开始,依次旋转上去,再依次旋转下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要恰到好处地掌握练习的速度和幅度(图8-34、图8-35)。颈椎病较重、运动受限者不必强求运动的幅度,可先采取意念练习的形式。

                                                                                          

                 图8-34                                                                                                           图8-35                      

6.摩搓风池:先以双手拇指由风池部位的外上方向内下方推搓18次,其余四指在头部两侧起固定作用。然后两手五指并拢,在颈部两侧由风池的外下方向内上方推搓18次(图8-36)。

图8-36

7.转头搓颈:两手以横掌交替摩搓颈部18次。摩搓的同时颈项需进行左右扭转运动。以做到外摩内动相结合,以收到理想效果(图8-37、图8-38)。

                                                                                   

                 图8-37                                                                                                      图8-38                      

8.提捏颈项:先左手置于丹田部位,右手掌心提捏颈项,由大椎开始,连续三掌,提捏到风府穴部位,再由上向下连续三掌,返还回大椎。然后,换右手置于丹田,左手提捏颈项,方法与前面的练习相同(图8-39)

图8-39

9.项臂争力:此节练习要求配合呼吸。两手十指交叉置于后颈部,吸气时头向上仰起,同时两臂以两肘尖向外领引并扩胸,两手在后颈部便会自然产生一个向下压的力,出现头颈和手臂上下两个相抗争的劲力,并处于相对紧张的状态。呼气时伴随着低头颈部放松,手臂也放松还原于两侧胸前。如此反复练习6或9次。通过这样一紧一松、一张一弛的变换练习,可以很好地强健颈部的肌肉,使之丰满、健壮,起到固定、保护颈椎的作用,并帮助颈椎支撑头部重量,缓解和改善椎体和间盘的压力。此练习还可以改善和增加肺活量,加强心肺功能。练习时应注意膻中区和夹脊区的开合及前后呼应,以使膻中、夹脊得到强化,气血得以调动、活跃(图8-40、图8-41、图8-42)。

                                                  

                 图8-40                                              图8-41                                           图8-42                     

【作用概述】

通过颈功的锻炼,可以改善头颈、肩臂的血液循环,使人头清目爽,精神焕发。对颈椎病和肩痛、头昏目眩、高血压等疾病均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九、肩功

【操作要领】

肩功由7小节组成。

1.摩肩:先以左手托住右肘,右掌按在左肩上顺、逆时针方向旋转按摩左肩胛部位各18次,手法要扎实、柔和。左肩按摩结束后,右手托左肘,左手按摩右肩胛部位顺、逆时针方向各18次。练习方法与上相同。要求在用掌按摩肩部的同时,双肩亦分别进行自我转动。如此外摩内动相结合,则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图8-43)。

图8-43

2.转肩:两臂屈曲,双手虚握拳置于腰间,两臂分别在身体两侧做圆的运动,两肩由前向后转动9次。然后再由后向前转动9次,两肩转动的同时,小臂亦做自旋运动,脊柱进行前后曲动运动(图8-44、图8-45、图8-46)。

                                        

                       图8-44                                    图8-45                                              图8-46                                               

3.摇肩:接上式,两臂先后交替由前向后做圆的运动,带动两肩交替转动起来,然后两臂再先后交替由后向前做圆的运动,带动两肩做摇动练习各9次。随两肩的摇转练习脊柱亦进行麻花样的扭动(图8-47、图8-48)。

                                                                                        

           图8-47                                                                                                    图8-48             

4.捶肩:双手轻握拳,甩动两臂,用两手的大拳眼部位叩击胸部肩前的中府穴和云门穴,再甩臂时叩击肩井穴,第三次甩臂时叩击肩髃穴。如此重复练习,连续叩击每对穴位6遍。练习时如果用大拳眼部位进行叩击困难者,可将两手形成勾手状,然后用两勾尖叩击以上3对穴位。

5.双抬肩:吸气时双肩同时抬起,耸肩缩颈。呼气时双肩放松还原,连续做9或12次(图8-49)。

图8-49

6.单抬肩:先将一肩向上抬起的同时另一肩向下沉,如此左右交替练习9或12次。如果采取站式练习时,双手中指可交替摩搓双腿的风市穴,脊柱则进行左右摆动(图8-50)。

图8-50

7.拍肩叩肾(命门):两臂放松并前后摆动,一手叩击肩部,一手叩击命门,左右交替练习18次。练习时要松腰松胯,脊柱亦进行左右扭转运动(图8-51、图8-52)

                                                                                  

         图8-51                                                                                             图8-52             

【作用概述】

肩功练习可以改善肩背部的血液循环,治疗和预防肩关节周围炎,对以颈椎为主的脊柱疾病也有积极的防治作用。

十、夹脊功

【操作要领】

两臂弯曲以大臂和小臂屈曲成90°为标准。两手轻握拳,拳心向上,大拳眼向外,两臂一前一后交替摆动练习18次。要求两臂进行前后摆动时,应始终保持肘关节呈90°角不变。即右拳向前摆动至左肩前并与左肩同高,左拳摆动至右肩前并与右肩同高,两臂摆动的路线在胸前成交叉线。向后摆动时,尽量使拳撤至胁间。因摆动幅度较大,脊柱亦随两臂的摆动进行扭转运动,重点使夹脊区得到良性刺激和活跃。摆臂的同时,颠动两脚跟,以排泄病浊之气(图8-53、图8-54)。

                                                                                      

                 图8-53                                                                                                            图8-54                  

【作用概述】

夹脊功可促进肩关节和胸大肌及腰背的运动,使主要分布于夹脊区的督脉、华佗夹脊穴和膀胱经得到调整,改善血液循环,有增强内脏功能活动的作用。对腰背疼痛和内脏疾

病均有较好的调治作用。

十一、胸功

【操作要领】

胸功由4小节组成。

1.摩搓胸胁:以两手掌摩搓两胁,由两腋下开始,向体提前正中线任脉推搓,再由任脉向两侧分搓,掌掌相连,连续六掌搓至两腹股沟。两手由曲骨沿任脉向上提起至天突穴,然后两手向两侧分开至两腋下,如此反复做6遍(图8-55、图8-56、图8-57)

                                        

                                  图8-55                                      图8-56                                      图8-57                                    

2.舒胸顺气:两掌相叠,由胸部沿体前正中线向下推搓至小腹,鼻吸口呼,吸气时两手轻提起,呼气时两手稍用力由胸部向下推至小腹耻骨联合处(图8-58、图8-59)

                                                                                

        图8-58                                                                                                  图8-59            

3.心区按摩:是防治胸闷、心脏供血不足、心绞痛等疾病的练习方法。

(1)两手相叠,右手在下,从心区部位的右上角开始(即左胸部的右上位靠近天突穴的部位),向心区部位的左下角推搓,然后再拉搓返回到原位。如此一推一拉重复摩搓练习18次。

(2)两手相叠,左手在下,从心区部位的左上角开始,向心区部位的右下角推搓,然后再拉搓返回到原位。如此反复练习18次。

(3)两手相叠,右手在下,右手劳宫穴对于左胸乳中穴。待平心静气后,在心区部位进行顺时针方向(即上、左、下、右)按摩练习18次。

(4)两手相叠,左手在下,左手劳宫穴对于左胸乳中穴。在心区部位进行逆时针的运转按摩18次。

(5)双手十指屈曲,手腕放松,两手抖动起来,用十指尖叩击左胸心区部位36次,或根据身体情况适度增加叩击次数。

4.扩胸展背:又称开合肩。配合吸气,两拳分别向体两侧分开,同时小臂向外自旋并竖起,两拳分置于头两侧,拳心向前,小拳眼向外。要求两肩尽力向后展开,使胸部扩展,膻中区和背部的夹脊区亦得到良性的刺激。形成开肩扩胸状。呼气时双肩向前合拢,使背部舒展,两小臂在胸前相合并竖起,两手小拳眼相对置于面前,两肘尖靠拢。颈部放松,低头含胸,双肩向前合,形成合肩展背状。练习时要求脊柱进行前后曲动运动,膻中和夹脊相呼应,也随胸背的扩展和肩部的开合得到良性的刺激,使气血得以活跃和培补。如此一开一合为一次,共做9、12或18次(图8-60、图8-61)。

                                                                               

          图8-60                                                                                                  图8-61              

【作用概述】

练习胸功可以改善胸背部的血液循环,治疗两肋疼痛,预防和治疗乳腺炎和乳腺小叶增生、肩背疼痛等病症。膻中、夹脊前后呼应,促使任、督二脉的气血得到调整并使之活跃。针对胸闷气短,心区部位不适、疼痛等症状则更应注重预防和平时的练习。

十二、腹功(又称摩丹田)

【操作要领】

腹功练习有两种手法:一是摩法,即手法比较轻柔,可采取单手练习。先将两手搓热后,以右手掌按顺时针方向(即大肠蠕动的方向),绕脐运行按摩36次。再以左手按逆时针方向按摩腹部36次。二是揉法,即手法有一定的力度。先将双手搓热后,两掌相叠,右手在下,劳宫对神阙,然后双手提起到中脘穴,左下右上绕脐进行顺时针揉腹。逆时针练习时,则需左手在下,劳宫对神阙,练习方法与前面相同,方向相反。若用于保健,则可按上述方法和次数顺、逆时针两个方向都进行练习。如用于治疗,需要辨证,练习的次数也要增加,便秘者要顺时针揉腹,练习100次。便溏、腹泻的患者则应逆时针方向揉腹。也要达到100次(图8-62、图8-63)。对于患有阳痿、遗精、早泄者,则应采取一手兜阴囊,一手摩丹田的方法。古书记载,一擦一兜,左右换手,九九之数,其阳不走

                                                                              

               图8-62                                                                                                   图8-63                   

【作用概述】

揉丹田是一种很好的祛病保健的方法。可以帮助调整胃肠功能,促进消化吸收,有防治便秘、腹胀或溏便、腹泻的作用。也有防治男性疾病和女子痛经、月经不调的作用。

十三、腰背功

【操作要领】

腰背功由5小节组成。

1.温肾搓腰:两手搓热,将双手放在两肾区的部位温煦两肾,待有暖融融、热乎乎的感觉之后,再进行上下摩搓。向上到达两手能够达到的高度,向下到达尾闾、长强的部位。连续摩搓36次。使整个腰部暖融舒适(图8-64、图8-65)。

                                                                                      

                       图8-64                                                                                                     图8-65                         

2.调和带脉:有坐式和站式两种练功姿势。平坐式,两手虎口向内推按在两大腿上。以腰为轴上身进行顺时针旋转练习,先自左而右旋转练习9或12次。再自右而左逆时针旋转练习9或12次。练习时可配合呼吸。向前俯身时吸气,向后仰身时呼气;或前俯身时呼气,后仰身时吸气,两种方法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采取站式练习时,双手叉腰,两手虎口部位卡在腰两侧的带脉穴上,腰部做大幅度的旋转练习(图8-66、图8-67)。

                                                                                     

           图8-66                                                                                                       图8-67              

3.松背揉脊:两手握拳,以拳背指掌关节处沿脊柱两侧(即华佗夹脊穴和膀胱经)进行由上至下的按揉,上起至自己尽力能达到的部位,下至尾骨两侧,9次揉完1遍。行9揉6遍或9揉9遍之数。促进腰背部的血液循环,使诸阳脉的气血得到活跃,消除腰背部肌肉疲劳,防治腰背疼痛,闭经,痛经,及内脏疾病。站式、坐式的选择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所处的环境进行练习(图8-68)。

图8-68

4.摩搓尾闾:采取平坐或站立式练功,两手食、中二指并拢,在尾骨的两侧两手一上一下交替摩搓尾闾36次,亦可双手同时进行上下摩搓(图8-69、图8-70)。若进行站式练习,需两脚打开,与肩同宽,两手交替摩搓尾闾时,要左右摆动两胯。双手同时摩搓尾闾时,脊柱进行前后曲动运动,若能同时配合提肛缩会阴的练习则效果更好。此练习可刺激肛门周围神经和血管,改善其血液循环,防治便秘、脱肛和内痔外痔等疾病。

                                                                           

        图8-69                                                                                             图8-70                     

5.拍田叩肾:接上式,全身放松,两臂前后交替摆动,一手拍打丹田,一手叩击命门,脊柱亦随两臂的摆动进行左右扭转和前后曲动运动。起到培补元气,强化先天之本的作用(图8-71、图8-72)。

                                                                                      

               图8-71                                                                                                       图8-72                  

十四、腿功

【操作要领】

腿功由4个小节组成。

1.旋摩两膝:将双手搓热后,置于两腿膝关节上,两手向外旋转按摩两膝关节部位36次,再向内按摩36次。使两膝关节有暖融舒适的感觉。可改善膝关节部位的血液循环,防治膝关节疼痛等。

2.环摩膝胯:两掌由两腹股沟沿大腿的内侧向下至两膝,经两膝下沿两大腿的外侧向上按摩至两胯关节,再由两胯关节返回两腹股沟,如此循环往复运摩9、12或18次。然后再进行反方向的练习,部位相同,方向相反。此练习既可采取坐式也可采取站式。若采取坐式练习时,除了上面的动作要求外,伴随摩膝胯,身体要前后运动起来,使脊柱得到前后曲动的锻炼。若采取站式练习,则要伴随摩膝胯,两腿进行下蹲、立起的动作(图8-73、图8-74、图8-75)。

                                       

       图8-73                                          图8-74                                               图8-75                         

3.叩足三里:两手轻握拳,用小拳眼部位叩击足三里穴36次(图8-76)。练习时手腕要放松,叩击的力度以舒适为标准。要求在两手叩击的同时两腿弹动起来。以使胯、膝、踝关节得到活利,韧带得到柔韧,肌肉得到强健。

图8-76

4.运揉双膝:两腿弯曲,双掌置于双膝上,做两腿膝部的旋转运揉练习,先由左侧开始,经前至右运揉6或9次,再由右侧开始,经前至左运揉两膝6或9次。要求肩、背、腰、胯、踝随着膝部的运转也都运揉起来(图8-77、图8-78)。

                                                                     

           图8-77                                                                                               图8-78             

【作用概述】

腿功的练习可以活利关节、加强两腿韧带的弹性和劲力,具有畅通经络、改善血液循环,防治关节炎和壮腰固肾、强腿健足的作用

十五、腕功

【操作要领】

腕功由4小节组成。

1.旋腕:两手分别以小指领引向内旋转18次,再以拇指领引向外旋转18次(图8-79、图8-80)。

                                                                             

              图8-79                                                                                            图8-80                 

2.揉腕:两手十指交叉,然后手腕部位前后交替进行麻花样揉转扭动,正反方向各做18次(图8-81)。

图8-81

3.压腕:接上式,先向左连续压手腕9次,再向右连续压手腕9次,如此左右交替重复练习三遍。两手压腕练习时要求手腕均形成九十度角,以使手三阳经的阳溪穴、阳池穴、阳谷穴和手三阴经的神门穴、大陵穴、太渊穴等穴位均得到良性的刺激,使气血活跃、经络条达(图8-82)。

图8-82

4.甩腕:双手举起与头等高,放松抖动并向下甩动两手臂,以两手腕的甩动为重点,带动肩臂放松,躯干、腰腿也随之放松下来。

【作用概述】

手腕功可以舒通经脉,改善末梢血液循环,治疗手臂麻木、疼痛等疾病。手腕部是原穴所在之处。通过旋转手腕可以激发手三阴经和手三阳经的原穴经气。原穴,是人体原气作用汇聚的部位,即真元气所汇集出入之穴位,对五脏六腑之疾病有积极的治疗意义。

十六、踝功

【操作要领】

踝功由3个小节组成。

1.方位牵拉:可以双脚同时练习,也可以单脚练习。要求意念放在足部,然后做绷脚尖的动作,意想气达足尖。停顿一会儿后,再做蹬脚跟的练习,意想气达足跟。稍停片刻后,继续做内扣、外展的练习,意念分别放在外踝、内踝部位。如此反复做四个方位的牵拉练习3~6遍。使气达足部末梢,改善足部的血液循环,活利足部的关节,并使足部的韧带、筋腱得到伸展牵拉锻炼(图8-83、图8-84、图8-85、图8-86)。

                    图8-83                                  图8-84                          图8-85                            图8-86                              

2.旋转脚腕:即将方位牵拉练习的动作连贯起来。两手心向下置于膝上,可双脚同时练习,也可单脚练习。先向外画圆,旋转脚腕6次,再向内画圆,旋转脚腕6次。注意意念的运用,意到气到,气到血行,畅通足部经络和气血,改善足部韧带肌肉的弹性和韧性,使关节活利。其图参见方位牵拉。

3.揉阳陵泉:拇指按揉阳陵泉,其余四指置于腘窝处,向内、向外各揉36次,或两手握拳,用小拳眼部位叩击阳陵泉36次。

【作用概述】

通过足腕功的练习,可以改善足部的末梢血液循环。激发和活跃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的原穴、气血,使之更加协调顺畅。起到防治腿足麻木、疼痛、拘挛等症的作用。

十七、搓涌泉

【操作要领】

两手擦热,左手扶住左脚,以右手掌摩搓整个左脚掌,即由脚跟开始,向前推搓,七分力至脚尖,然后向后拉搓,三分力到脚跟,重点在涌泉穴,如此前后摩搓100次。再用右手固定右脚,左手以同样的方法摩擦右脚掌100次。

【作用概述】

搓涌泉可以培补肾水,以滋阴潜阳,使水火既济,可防治头昏目眩、高血压、失眠和改善心脏功能。在练习时应注意速度不要太快,须掌握好搓涌泉的速度和力度。要心情平和、放松恬静(图8-87、图8-88)。

                                                                           

                 图8-87                                                                                            图8-88                  

十八、织布式

【操作要领】

织布式是一节全身练习的方法,要求两腿并拢舒伸,足尖上翘,两掌心向上置于腹前,配合呼吸身体做前俯后仰的动作。吸气时,两手掌翻向上导引至头顶上,身体尽力向后仰,呼气时,向前俯身,两手心翻向下,并向足部做推的动作,舒伸尽量能触及脚尖。再吸气时,两手由脚尖处翻掌心向上经胸部向上疏导至头部。如此一推一拉反复练习9或12次。

【作用概述】

织布式的练习是一节全身的运动,尤其是腰腹部的活动量较大,可加强腰背功能,使腰酸背痛的症状得到缓解。由于配合呼吸做前俯后仰的锻炼,可加强呼吸系统功能的调节,对呼吸系统的疾病有积极的帮助作用,吐故纳新,促进新陈代谢。两手的升降导引和脊背伸展、放松,可使任督二脉得到调整和强化。腿部的牵拉疏导,可强化腿部的筋腱、韧带和肌肉的功能,预防腰腿疼痛等疾病的发生(图8-89、图8-90、图8-91)。

        图8-89                                     8-90                                             图8-91                                

十九、收式

【操作要领】

意守丹田,两手掌心向上缓缓抬起,于头顶上交叉,沿体前正中线徐徐下落至丹田部位,如此连续做3遍。最后两掌在头顶相叠并落于丹田处,静静地调息片刻后,做丹田三次深呼吸,收气归元,练功结束(图8-92、图8-93、图8-94)。

                                           

                       图8-92                                             图8-93                                               图8-94       


保健功功法演示

手机扫码观看

(密码:324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