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教授张其成聚焦老年人与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应充分发挥中医文化的“修心”作用。在修心方法上他建议对中医气功等传统功法进行科学总结提炼,并在学校、社区、养老机构等宣传推广,以此来守护“一老一小”心身健康。
当前,面对与日俱增的社会压力和不断加快的老龄化进程,“一老一小”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教授张其成提出,应充分发挥中医文化“修心”作用,促进“一老一小”心身健康。
张其成表示,“修心”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中医在发展中吸收儒释道三家“修心”精华,形成了一套“养心”“调心”理论与方法,讲究“形神合一,心身共养”“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对守护心身健康具有独特优势。
为此,张其成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且可操作的建议。在深入挖掘中医文化“修心”资源方面,组织专业团队系统梳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经典典籍,对其中“养心一调心”的历史文献资料进行深度挖掘,特别是聚焦“情志”医学资源,总结出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理论与方法。同时,鼓励高校、科研机构设立专项研究课题,对中医“修心”文化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为后续的应用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他建议,在大力宣传中医文化“修心”原理上,应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线上,制作生动有趣的短视频、动画等,通过抖音、B站等热门平台进行传播;开设专家直播讲座,邀请知名中医专家在线讲解中医“修心”知识,与观众互动答疑。线下,在学校、社区、养老机构等场所举办中医“修心”文化讲座和科普展览,发放宣传手册,提高“一老一小”对中医“修心”文化的认知度,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素养。
在普及中医文化“修心”方法时,他建议,应对传统功法进行科学总结提炼,邀请专业人士将其制作成简单易学的教学视频,在学校体育课程、社区活动、养老机构日常活动中逐步推广。在学校,将这些功法纳入体育教学大纲,定期组织比赛和展示活动;在社区和养老机构,配备专业指导人员,帮助老年人和儿童正确练习,促进他们的心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