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高伟鸣:浅谈气功修炼中的风险及其规避策略

时间:2021/3/7 作者: 高伟鸣 来源:中国医学气功学会 浏览次数:2317

导语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和开放创新发展,改革完善中医药管理体制机制,发挥中医药在疾病治疗和预防中的特殊作用。”

新冠疫情以来,中医气功事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新时代则新使命,新担当才有新作为。中医气功在学术科研领域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此,我们开创了学术探讨板块,每周推送学术论文和科研内容。

本期内容为中国医学气功学会会员高伟鸣在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发表的《浅谈气功修炼中的风险及其规避策略》文章,让我们一起深入学习探讨。


浅谈气功修炼中的风险及其规避策略

                                                       高伟鸣    

气功修炼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但也存在一些风险,只有合理有效地规避这些风险,气功修炼才能真正发挥正面积极的作用。其中,破除封建迷信是规避气功修炼风险的关键。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期望和追求也越来越强烈。而气功作为一种简便高效、利于身心健康的锻炼方法,必然会为越来越多的群众所喜爱和习练。

人民群众的事情无小事。既然参加气功锻炼康复健身是人民群众的需要,那么作为气功专业机构和研究者、从业者,就需要首先考虑群众性气功修炼的安全性问题。只有保证气功修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才是真正为人民群众的健康负责,才能真正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为此,我们试从气功专业的角度,对气功修炼存在的风险,以及如何有效规避这些风险,保证气功修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1.气功修炼存在的主要风险

气功修炼有风险吗?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知道,气功修炼是一种必须亲自实践才能取得效果的锻炼方法,而其核心和关键是修炼自己的意识对生命活动的调控能力,因此,气功修炼的风险主要的不是来自于气功锻炼活动本身,而是来自气功修炼者对气功锻炼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反应是否能正确看待和处理。

概括来讲,气功修炼的风险主要表现为个体风险和群体风险两个方面:

 

1.1个体风险

个体风险主要是指气功修炼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反应对个人意识状态和身心健康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1.1气机变化带来的各种非常感受

之所以说是“非常感受”,是因为气功修炼过程中的很多内气变化反应,如大小轻重冷热麻痒、跳动感、流动感、各种光感、气的出入感等,是日常生活中很少能感受到的,因而一些人在面对这样的反应时,或因好奇、惊喜而有意识地追求,或因担心、恐惧而惊慌失措。而我们知道,气功修炼中精神的稳定性是保证安全性的关键。以上两种内心反应都是精神状态不稳定的表现,都会造成体内气机的紊乱,只是程度轻重不同而已。

 

1.1.2幻景和真妄相攻

一些较为敏感的气功修炼者,在练功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幻景和真妄相攻的反应。

幻景和真妄相攻在表现形式上有相似性,所不同的是,在幻景中感知到的现象是假的,如幻视、幻听、幻觉等;而在真妄相攻状态下感知到的结果是真的,只是感知过程表现为某种幻景,如以幻听形式查知他人疾病、预知未来之事等。

对于幻景,由于没有客观事实与之对应,有一定文化素养的人,讲清道理之后,大都可以正确对待。而对于很多气功修炼者来说,真妄相攻这一关往往不好过。因为在真妄相攻状态下感知到的结果有客观事实与之对应,这就很容易误导气功修炼者相信有神仙鬼魅以及所谓高级生命的存在,走上神学迷信的歧途。而一旦沉迷于幻景和真妄相攻的状态,轻则影响功夫上进,重则可能造成精神失常。

 

1.1.3各种练功后的生命优化反应

在练习气功一段时间后,很多人会出现生命优化反应,如气冲病灶反应、排病反应、长功反应、意识净化反应等。本来这些反应是练功之后自身生命向更好的状态变化的表现,但是,由于这些反应大都会给气功修炼者带来一定的痛苦和烦扰,所以有的人会担心是不是旧病复发、是不是得了病、是不是出偏了等等。如果以这样的消极负面的意识状态面对各种优化反应,则很可能引导生命活动向不好的方向转化。

 

1.1.4自发功的气机失控问题

上世纪80年代,曾有过一段时间的自发功热,全国各地都可以看到练自发功的人。但是,实践证明,自发功虽然有一定的治病效果,但是,由于人们对自发功的功程和机理不清楚,内气发动时的自控能力参差不齐,所以练习自发功较易出偏,甚至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1.2群体风险

群体风险主要是指在群体气功活动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气功神秘化、宗教化、大师化、帮派化,甚至出现邪教倾向,或被邪教组织利用,从而使得原本利国利民的气功锻炼活动变成了影响社会安全团结的群体力量。

 

2.如何规避气功修炼中的风险

谈风险,不是为了危言耸听,而是为了防患于未然,促进气功事业的健康发展。针对气功修炼中存在的风险,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予以有效规避:

 

2.1完善指导气功实践的理论体系,加强气功教学中的理论辅导

安全性是气功修炼的根基和底线,有效性是气功发展的生命力所在。气功修炼要想既安全又高效,就必须使之符合气功科学本身的规律,并且要让习练者了解和掌握这些规律。因此,揭示气功科学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理论体系的完善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保证气功修炼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

近年来,气功的推广普及工作取得了很多成果,但也存在重方法轻理论的倾向。气功功法的编创推广力度较大,理论体系建设则稍显滞后和薄弱。这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人在理论建设方面总是囿于传统经典的表述,而缺少对现代科学规范的尊重。很多理论看上去似乎很有道理,但是却缺少可证实或证伪的科学属性,到最后只能以“不科学但正确”这样的言辞来自我慰藉,终究难以登上现代文明的大雅之堂。

此外,以科学的唯物的理论为指导,克除气功修炼中的神学迷信思想,也是消除幻景和真妄相攻风险的根本方法。

 

2.2在功法选择上应以动功为主

气功修炼从功法锻炼形式来分,可分为动功、静功和静动功(自发功)。哪一种锻炼方式最安全、最适合广大人民群众习练呢?无疑是动功。原因有三:

 

2.2.1动功可减少出现幻景的概率

动功练习过程中,人的意识需要关注形体的运动,即要神与形合,这就使意识活动有了现实世界具体事物的依托和牵引,从而大大减少因神无所依而容易产生幻景的可能性。

 

2.2.2动功的锻炼形式群众比较熟悉

从外在的锻炼形式来看,动功与一般的形体运动相似,人民群众对这种锻炼形式是比较熟悉的,内心没有恐惧感和神秘感,以这样的精神状态参与气功锻炼,自然不容易产生偏差。

 

2.2.3动功锻炼更容易取得健身效果

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大都静多动少,而动功锻炼本身就可以通过形体运动促进气血流通,因此相较于静功更容易取得健身效果。这一方面可以增强习练者的信心;另一方面,人民群众练气功,绝大部分人只是为了祛病健身,并不想成为气功专家,在达到了想要目的之后,大部分人还是会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上,不会去深究气功奥秘。所以,较快地取得祛病健身的效果,可以减少因长期深入锻炼而产生各种反应的困扰。

因此,以动功为主,静功为辅,暂不普及自发功的指导思想推广气功,将会大大减少气功修炼的风险。

 

2.3在练法上变封闭性为开放性

传统气功多是以封闭性练法为主,即由内向外练。先壮内气,后练外气;先内敛,后开放;先修身,后济世;先内圣,后外王。这种练法的好处是,一旦修炼有成,功夫扎实稳定,但也存在对修炼者意识的稳定性要求过高,功程长、效率低、风险高、不适宜群体普及等不利方面。从本质上来讲,这种练法是与当时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时代发展状况相匹配的。

如今,整个世界已进入了开放融合互联互通的命运共同体时代,如果在气功的练法上依然遵循传统气功的封闭原则,显然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将传统气功的封闭性练法变为适应新时代的开放性练法,即由外向内练。以外气强内气,以开放促内敛,以济世促修身,以外王促内圣。这不仅符合时代特征,利于气功的普及和发展,而且也更加安全高效。因为形气神始终是开放的,所以即使有各种反应和不当的处理,在开放状态中也更容易得到调整和纠正,从而保证练功全过程的安全性。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些开放性功法的实践已证明这种练法的优越性。

 

2.4强调气功修炼者修养意识的重要性

气功修炼者的意识修养,不仅仅是指一般的社会道德修养,更为重要的是修炼意识的纯净度、稳定性和意志力。只有具备了这样的意识状态,才能在面对各种练功反应时保持自觉自主自控,才能有效规避各种可能的风险。

 

2.5提高气功教师队伍的素质,构建社会主义的新型教学关系

气功对于很多习练者而言是个新鲜事物,抱有一定的神秘感。在气功教学过程中,现实状况往往是气功老师如何引导,学练群众便会如何跟随。因此,气功教师队伍的素质高低非常关键。

很多练功反应的不当处理是因为修炼者不清楚其中的机理,再加上内心深处的封建迷信思想作祟而造成的。要防范这方面的风险,就要提高教师队伍的气功科学素养,破除教师头脑中的封建迷信思想,建立平等的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从一开始就给练功群众以正确的思想引导,对各种练功反应予以科学唯物的解释,这将有助于从根本上消除各种练功风险。

目前,通过高校规范系统地培养气功专业人才,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案。

 

2.6树立脚踏实地的练功目标

气功修炼中的风险有些与习练者确立的练功目标不切实际、好高骛远,追求一些虚无缥渺的东西有关。脑子里总是想着要获得一些特别的功能或感受,很可能会因为意识造型而产生各种幻景。

我们推广医学气功的目的,最主要的是帮助广大人民群众祛除疾病、促进健康,因此,不论是教还是学,都应树立正确的脚踏实地的练功目标,切切实实地专注于解决现实问题,这样风险小,效果也更好。

 

3.破除封建迷信是规避气功修炼风险的关键

正因为很多人的内心深处存有封建迷信思想,所以在面对各种气功效应和练功反应时,如果不进行正确的引导,就容易走到神学迷信的歧途上去。这不仅影响气功修炼水平的提高,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而且也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同时这也是邪教、帮派等常借气功之名迷惑和利用群众的根本原因。所以,封建迷信思想是气功领域很多问题的根源。

破除封建迷信要从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思想,完善科学的理论体系,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强气功的科学研究等多个方面着手。而在这里我们要说的是,封建迷信思想不是只在中国有,世界各地的气功学练者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思想。这一方面是历史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现代科学的发展还未能触及意识活动的本质,这就为神学迷信留下了生存空间。所以,国家领导人特别强调要进行意识本质的研究,这不仅关系到气功事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对整个人类科技文明的进步都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为此,众多的科学工作者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如江西中医药大学庞鹤鸣教授提出的三层物质理论假说,就为气功理论的科学化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那么,在意识本质问题还没有被普遍认识之前,如何减少或消除封建迷信对气功事业的干扰呢?在这方面,可以说中国有着独特的社会制度优势。只要国家明文禁止宗教教职人员参与气功教学活动,禁止用神学迷信说辞解释气功的作用和机理(可以称之为“双禁”),封建迷信就在气功领域没有了现实的生存机会。再加上科学的理论引导,气功发展形式必将出现巨大的转变。不仅可以健康快速地推广和普及,造福于更多的群众,而且可以有效地防止气功修炼风险,尤其是群体风险的发生,克除气功发展过程中的神秘化、宗教化、帮派化、大师化等不良倾向,保证气功修炼过程的安全性和高效性,保证气功事业的健康发展。

总之,气功修炼中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它并不可怕,无需谈功色变。只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思想,支持走气功科学的道路,在国家管理部门、气功机构和专业人员、科技工作者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气功事业一定会乘风破浪,健康发展;气功这一中华文化的瑰宝,一定会在世界范围内绽放出灿烂的光辉,为人类创幸福,为世界进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