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话连篇九十——七拼八凑聊辟谷

时间:2023/10/17 作者: 孙琪年 来源:中国医学气功学会 浏览次数:669

在聊辟谷之始,为觉得有必要先说一下这个”辟“字。”辟“读为bì,而不读pì。它本是一个名词,本义是“法律、法度”。用作动词时,意为“屏除、驱除”,和“却”的意思接近,故辟谷又称却谷。对于辟谷内涵的解释各家相差很大,即使权威工具书的表述也不尽相同。《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辟谷“的解释是:“不吃五谷等各种食物。方士道家当作祛病强身、修炼成仙的一种方法。”《辞海》(1999版)中的”辟谷“条谓:“亦称‘断谷’‘绝谷’,即不吃五谷。据称为中国古代的一种修养方法。辟谷时,仍食药物,并兼做导引等工夫。《史记·留侯世家》:留侯性多病,即导引不食榖。裴骃集解:服辟榖之药而静居行气。”北京中医药大学气功教研室原主任宋天彬教授在为《中华气功大全》所撰写的”气功养生“条中的解释是:“所谓‘却谷食气’,就是模拟动物的冬眠状态,通过吐纳练功,降低机体新陈代谢率,因而不食或少食谷物,配合服用药饵、泉水,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可见:《现汉》是“辟谷=断食”;《辞海》是“辟谷=断食+导引”,宋天彬的观点与《辞海》比较接近。但《辞海》是“断食”“兼做导引”,似乎导引是可有可无;宋天彬则强调练功在前,不食或少食在后。

辟谷的古籍记载

在古代关于辟谷的文献记载是比较丰富的。除了《辞海》提到的《史记·留侯世家》外,其他还有:马王堆出土文物中的《却谷食气篇》,该书提出“却谷者食石苇”;三国的左慈、郄俭等人,也常辟谷,曹植在《释疑论》中写到:“……试闭左慈等,令断谷近一月,而颜色不减,气力自若。”在《辨道论》中有他考验郄俭的记载:“余尚试郄俭绝谷百日,躬与之寝处,行步起居自若也。”《后汉书·方术列传》中有这样的记载:“孟节能含枣核,不食可至五年、十年。”《南史·卷七十六 列传第六十六》中记载了陶弘景也善辟谷:“弘景善辟谷导引之法,自隐处四十许年,年逾八十而有壮容。”此外,在《梁书》《魏书》《隋书》《宋史》及新旧《唐书》等中,也有记述。但是,有几个现象值得注意:一是,这些记述是否一定是事实。就拿孟节来说,一般认为,孟节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虚构人物,正史未见记载,但《后汉书》明确写到:“郝孟节者……上党人也。”二是,宋代之后关于辟谷的记述渐渐鲜见。三是,医学著作中的辟谷记载不多。孙思邈的《千金翼方》虽有“辟谷”卷,但其实只是分6节介绍了茯苓、松柏脂、松柏实、酒膏散、云母、水等相当于“药饵”的内容。

辟谷的现代研究

随着新中国第二次气功发展高潮的掀起和持续,辟谷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据《中华气功大全》介绍:1988年以后,浙江中医药研究院气功研究室完成了“气功辟谷的人体实验研究”课题,并通过专家鉴定;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吉林体育学院等单位也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观察表明,在气功辟谷全过程中,机体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多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无损害性指标出现,并发现对某些免疫、内分泌、血液生化指标有调节作用,证明气功辟谷对人体机能并无损害。临床观察发现,气功辟谷对一些内分泌失调、高脂血症、心血管病、肥胖症和肿瘤患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浙江师范大学的邵邻相、北京的联合大学的刘峰、宁夏医科大学的郭建红等,及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多位老师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对辟谷进行了研究。2017年6月12日,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华中医药学会联合主办,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学研究所、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承办首届国际辟谷养生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似乎标志着辟谷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但是,类似与“神仙打架”类的故事在辟谷研究领域也并非个例。如:相当一部分研究者认为,辟谷是一种养生措施,故“辟谷”与“养生”的联用在各类文献中非常常见;但也有人认为,辟谷不是平人养生法。可见,专家们远未达成共识。

路漫漫其修远兮,谁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