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 | 传统功法在非特异性颈痛中的研究进展

时间:2025/9/4 作者: 中国医学气功学会 来源:中国医学气功学会 浏览次数:134

编者按:本文选自《中国医学气功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论文集》,由哈尔滨体育学院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石霖虎撰写。本文综述传统功法治疗非特异性颈痛进展,揭示其可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及心理状态,为临床康复提供科学依据。


石霖虎 杨慧馨*

哈尔滨体育学院研究生院 哈尔滨 150096;2.哈尔滨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学院 哈尔滨)

摘要:目的:综述中国传统功法应用于非特异性颈痛中的研究进展。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传统运动功法对非特异性颈痛患者具有显著缓解作用,对于患者的颈椎活动度、肌肉硬度及心理状态的改善具有一定的积极效果。结论:中国传统功法对非特异性颈痛及相关颈部功能,能够产生积极效果,未来可以对颈痛患者的临床康复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非特异性颈痛;传统功法;缓解疼痛

中国传统功法是我国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运动功法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维系脏腑平衡,以达到提高身心修养和疾病防治的功效,形成了防与养为核心的康复体系。近年来,国内外医学界开始越来越多关注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疗法在慢性病康复中的应用。国内外在这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包括太极拳、传统功法对非特异性颈痛影响的研究。虽然这些研究设计方案从科学角度来看不算完善并且存在研究方法问题,但是这种国际医学界对中国传统养生体育充满兴趣的趋势已经给我们带来很大的优势。本文论述的传统养生体育包括太极拳及中国传统运动功法,如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等。从总体到部分,对以往的研究进行整理与分析,梳理传统养生体育应用于非特异性颈痛的研究进展。

1.1太极拳在非特异性颈痛中的应用效果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之一,其历史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除了具有一定的攻击性和防御性之外,还吸收了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中医经络学,养生学等,目前,太极拳在临床上用于多种慢性疾病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在徐永峰[1]等的研究中发现太极拳对患有肩颈疼痛的大学生有一定的疗效,可降低VAS和JOA评分,有效放松肩颈部肌肉,缓解肩颈部位的疼痛程度。另外Lauche[2-3]的研究表明太极拳还可以降低NDI评分。Southerst[4]在太极拳治疗慢性颈痛的随机对照试验报告中在12周后,太极拳组的疼痛比对照组明显减轻。其结果显示,太极拳组能明显减轻颈痛的程度,并能明显改善颈椎功能指数。王嵘[5]等通过推拿按摩辅助太极拳练习对大学生的颈部疼痛进行运动干预,将82名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中医颈椎病治疗方法,包括推拿按摩与针刺联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太极拳干预训练。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颈部疼痛指数和 NPQ评分都比对照组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观察组患者实验后颈部关节活动度评分也比对照组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得出结论:由此可以看出,太极拳作为一种传统中医医疗手段,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颈部疼痛,以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对日后进行临床医疗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1.2八段锦在非特异性颈痛中的应用效果

中国传统养生功法八段锦,对颈椎外源性稳定系统中关键的肌肉进行了全面的训练,在八段锦的练习过程中,肌肉缓慢有序的收缩、舒张,改善了血液循环和组织代谢,提升了肌力,强化了颈椎外源性稳定系统,促进了颈椎生理曲度的恢复。2019年Girard[6]Von Trott[7]等在关于气功治疗颈痛的系统评价中,均采用随机对照实验。研究表明,气功可以有效地减轻颈痛病人的疼痛程度,同时还可以降低病人的颈椎功能指数。在王阳[8]的研究中发现:八段锦与静力抗阻组相比,均可有效改善大学生非特异性颈痛的VAS及NPQ量表评分,对大学生颈痛及日常生活能力有明显改善,但八段锦的改善效果更优于静力抗阻。在商月辉[9]等对照实验中,试验组添加了八段锦练习,在治疗后及随访3个月的时候,颈椎疼痛及颈椎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更为显著,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张宏敏[10]在对颈椎病的康复实验中采用八段锦进行为期五周的干预,三周后测量颈椎活动度有所改善,第五周测量结果优于第三周,由此可见,八段锦练习在传统的改善颈椎病患者整体血液循环的同时,对颈椎病患者颈椎活动度的影响随着锻炼时间的延长而明显提高。余佳乐[11]在硕士论文《八段锦对大学颈椎亚健康状态的干预》研究中,实验结果发现八段锦锻炼后对颈椎前屈,颈椎后伸,颈椎左屈、右屈的关节活动度有所提升,但幅度不大,对颈椎左旋和右旋的改善较为明显。根据王阳和王晶的研究,八段锦的第一,第二,第四式,包括了两臂交叉,上提,下提,旋转,旋转,分肩,扩胸,这些都是以锻炼颈部为主的。两种方法都有颈肌等张缩缩和颈项转动的练习。等张收缩不但能减轻颈部和肩膀的肌肉紧张,而且能减轻肌腱的疲劳,使肌力的恢复更快,使肌体的灵活性更强,使肌体的僵硬变小;通过多次扭转,可以提高颈部肌肉的收缩力,与此同时,通过颈椎的扭转,还能带动脊柱进行旋转,还能让颈部的血液流通变得更加畅通,从而减少局部的炎症物质,提高椎体的活动度[12]。许多肌肉末端附着在颈椎上需要借助于筋膜与骨膜融合,而肌肉起止点部长期受到持续牵拉,融合筋膜局部循环不畅,新鲜血液供应不足,代谢废物排出较慢,这就形成颈痛等临床症状的病理学基础[13],故八段锦对颈椎活动度的改善起独特的锻炼作用,有着其他体育项目所不具备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1.3易筋经在非特异性颈痛中的应用效果

易筋经是中国传统健身锻炼实践的智慧结晶[14],章文春[15]在长期的练功、教学、科研实践中,阐释了中医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的内涵,揭示了气功锻炼的实质是对人体形气神的锻炼和调控,并使人体的形气神达到三位一体的状态。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强调人体是有形气神三要素构成的,并且三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易筋经是一套整体性身心并练、内外兼修的保健养生功法。精练勤思,可达防治疾病、延年益寿、开发潜能的效果[16]。易筋经托天势能够改善颈部软组织的生物力学环境,调节颈部的生理曲度,从而提高颈部的稳定性。也有其他研究发现[17]通过托天势对颈型颈椎病进行治疗,结果表明,患者的颈部疼痛显著降低,同时颈部肌肉紧张牵拉状态也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其机理是:对颈部肌肉进行等长收缩锻炼,提高肌力和肌容积,调节颈椎的关节位置,从而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张琪等人运用“按摩”和“九鬼拔马刀”对慢性颈部疼痛也有很好的效果。李智荣[18]在前期有限元研究中,通过对易筋经“托天”势的研究,我们发现易筋经“托天”势能够减轻因颈椎屈伸、侧屈和转动而产生的椎间盘应力和关节突关节囊应力,进而提高颈椎的功能,为“托天”势提高颈椎的功能提供了一定的生物力学基础。“托天势”在颈椎病的全面康复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施宏等人通过《易筋经》的手法,在颈椎病的康复中心锻炼后,颈椎病的症状、功能和精神状态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郭万林[19]等在一项易筋经与健步走的对照实验中,通过6周的实验对比发现,易筋经对青少年的颈椎活动度有更持久、更快的改善和提高。郑国良[20]在《南少林易筋经托天式结合刃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中得出:南少林易筋经托天式结合刃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能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同时改善患者颈椎生理曲度,提高患者颈椎功能,利于患者颈部功能康复。有研究显示,患有颈痛的患者的颈部肌肉硬度比正常人要高,而长时间的过度的负荷可能会导致肌肉硬度的增加[21]。如果颈部长时间屈曲、紧张,并且保持不变的姿势,就有可能引起局部肌肉炎性因子和乳酸的聚集,从而引起肌肉的酸痛。与此同时,如果长时间的久坐,或者是头前伸的姿势,很容易造成颈椎局部韧带的紧张,让血液的血液流变得更少,从而引发颈部肌肉的劳损,造成肌肉内硬结的出现,从而让肌肉的硬度变得更高[22-23]。而易筋经在对人体各部位的软组织进行拉伸时,一方面可以加速局部血液循环,提高代谢水平,减轻身体的疼痛,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强肌肉、肌腱以及韧带的弹性和韧性,提高关节的活动功能[24]。易筋经中静态肌肉收缩动作可充分激活颈部深层肌肉,提高肌肉募集效率;做静态动作时还可反复挤压肌肉组织中的血管,促进局部代谢产物和炎性物质循环,减轻水肿;而肌肉放松时血循环增加,有利于恢复肌肉的血氧供应,能有效改善骨骼肌收缩功能,提高屈伸肌的协调性,增强肌肉力量[25]。而缓慢牵拉肌肉可使肌肉放松,这有利于局部微循环,缓解由痉挛引起的局部组织缺血,促使受损组织的康复。从运动生理学角度分析研究[26],可能是在肌肉受到主动牵伸时,在负牵张反射作用下,由于肌梭兴奋过高引起的痉挛而得到改善。

2其他功法在非特异性颈痛中的应用效果

李克枢[27]、陈静[28]为进一步进一步研究讨论中医推拿联合功法训练来治疗慢性非特异性颈痛的临床效果,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中医推拿联合功法,对照组给予牵引治疗,结果显示中医推拿联合传统功法优于单纯的牵引治疗,对患者颈椎关节活动度及颈椎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在葛俊胜[29]等的研究中,对于老年人颈肩痛患采用五禽戏缓解疼痛和提高关节活动度优于单纯普通药物治疗,对老年人颈、肩、腰、腿疼痛的情绪状态,以及关节活动度,关节功能评分,都有较好的效果。黄彩虹[30]在太极推拿治疗慢性非特异性颈痛疗效的临床研究中,对肌肉物理特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在治疗周后,双侧胸锁乳突肌及上斜方肌的肌肉张力、硬度、弹性均有显著的改善,并有统计学显著的差异,这说明太极推拿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颈项部肌肉张力和硬度,从而提高肌肉弹性。王伟[31]将三种方法(白鹅引颈,乌龟缩颈,大鹏展翅)加入40名受试者的按摩手法中,发现病人在进行了三种方法的自主锻炼后,受伤的肌肉可以恢复,而且可以改善病人的颈部功能。由此可见,其他中医功法对非特异性颈痛的治疗也可以提供临床经验。

3传统功法对非特异性颈痛患者心理健康的应用效果

非特异性颈部疼痛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会演变为慢性非特异性颈部疼痛,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非特异性颈痛的病程迁延,很容易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悲观等负面情绪,严重时,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受到影响。所以,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并普及疼痛教育、疾病管理等方面的宣传教育,也是治疗该疾病不可或缺的一环[32]。养生功法对慢性疾病病人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沈鹤军等[33]的研究表明,太极拳/太极剑能够有效地控制诸如愤怒、兴奋等的情绪,并能有效地提高病人的精神状态;修炼《易筋经》,可以让人心旷神怡。五禽戏对人的专注力和智力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八段锦可以很好地调节人的心境平和。根据国外学者[34-35]的研究,太极拳锻炼不但能够缓解颈部疼痛,还能够提高患者的颈椎功能,还能够有效地降低由疼痛导致的抑郁、焦虑等心理状态。目前,关于慢性非特异性颈痛患者的情绪障碍的相关研究未得到重视,但慢性疼痛会对睡眠和情绪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不良情绪转而影响慢性疼痛的形成及演变。由此来看,心理方面的影响应该被发掘。颈痛不及时治疗反反复复发作,易使患者产生了严重的不良情绪和心理反应,经过时间的发展,会形成一种心理障碍,比如:焦虑症、抑郁症、恐惧症等[36]颈部肌肉在紧张的情绪发生缺血,而易出现损伤,而易筋经锻炼可显著改善心理调节能力,使习练者的焦虑和抑郁水平都有所降低[37-38]。韦庆波等研究结果表明[39],大学生经过三个月的易筋经锻炼,对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和体质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易筋经锻炼在改善大学生强迫、抑郁、焦虑等方面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患者的活力、自信,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使患者的心境有了显著的改善。

4讨论

非特异性颈痛在临床上属于比较普遍的一种,属于肌肉骨骼方面的疾病。要及早做好预防工作,如果不及时的处理,就有可能演变成颈椎病,会引起头晕、恶心、手麻等一系类症状,还会对病人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目前,传统功法对非特异性颈痛的研究日益增多。本文旨在阐述传统功法对非特异性颈痛患者颈椎关节活动受限和颈部肌肉硬度的改善作用即传统功法应用于非特异性颈痛缓解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传统功法改善慢性非特异性颈痛的患者提供科学依据。传统功法非药物性疗法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在近些年得到较快发展,对慢性病治疗效果明显,同时较多研究将传统功法作为中医疗法的辅助治疗方法,也取得了较好的结果,这说明,传统功法不但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而且也可以单独应用于慢性特异性颈部疼痛,是今后进一步研究的一个方向;在一些文献中,对传统的治疗方法进行了探讨,其中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和中医药等被纳入研究方法,其中太极拳有很多的文献表明,其可以用来进行治疗,而且都可以获得很好的康复效果。太极拳对于颈部疼痛干预常有较好的效果,而八段锦、易筋经对颈椎关节活动度和肌肉硬度具有显著疗效。但其具体选择哪一式动作对那块肌肉或者哪个关节的治疗效果显著仍然需要大量研究进行论证。心理健康教育非特异性颈痛及其他慢性病的治疗过程往往被忽视,而传统功法作为非药物疗法在练习过程中使其心情愉悦、修身养性,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于患者心理治疗国内关注度较少,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继续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1].徐永峰,张丽.太极拳练习对大学生肩颈腰背疼痛的改善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19,40(07):994-996+1000.

[2].LAUCHE R,STUMPE C,FEHR J,et al. The effects of Tai Chi and neck exercises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nonspecific neck pain: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J Pain,2016,17(9):1013-1027

[3].LAUCHE R,WAYNE P M,FEHR J,et al. Does postural awareness contribute to exercise-induced improvements in neck pain intensity? A secondary analysis of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evaluating Tai Chi and neck exercises[J]. Spine(Phila Pa 1976),2017,42(16):1195-1200.

[4].De Zoete Rutger MJ et al. 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of physical exercise interventions for chronic non-specific neck pain: a systematic review with network meta-analysis of 40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J].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020.

[5].王嵘,李安琪,鄢行辉.体医结合视域下太极拳对大学生颈型颈椎病的康复研究[J].嘉应学院学报,2018,36(11):85-88.

[6].VON TROTT P,WIEDEMANN A M,LÜDTKE R,et alstudy[J]. J Pain,2009,10(5):501-508

[7].Young IA PT,DSc,Dunning J PT,et al.Reliability,construct valid -ity,and responsiveness of the neck disability index and numeric p ain rating scale in patients with mechanical neck pain without uppe -r extremity symptoms[J].Physiother Theory Pract,2019,35(12):1328- 1335.

[8].王阳,周晶.八段锦锻炼对大学生慢性非特异性颈痛的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1,12(03):4-6.

[9].商月辉,商亚丽,蔡艳芳.八段锦锻炼对颈型颈椎病康复效果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7,31(31):4017-4019.

[10].张宏敏.八段锦配合肌肉拉伸运动对颈椎病患者颈椎活动度影响的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8.

[11].余佳乐.八段锦对大学生颈椎亚健康状态的干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

[12].王国才.推拿手法学[M].2002.

[13].严蔚冰.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N].中国中医药报,2018-06-25(006)

[14].肖微,章文春.浅谈易筋经修炼与形气神的关系[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11):4815-4817.

[15].章文春. 基于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的气功修炼理论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

[16].曾鹏飞,章文春,刘争强.基于中医内证体察探析健身气功·易筋经体察人体之气[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37(06):3377-3379.

[17].刘晓云,尹兵祥.八段锦运动疗法预防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应用及效果[J].护理研究,2016,30(20):423-425.

[18].李智荣.易筋经托天桩对颈型颈椎病青中年龄段患者颈椎力学的影响[D].福州:福建中医药大学,2020.

[19].郭万林,许铛瀚,邢皓宇.传统健身功法易筋经治疗青少年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0(02):405-412.

[20].郑国良.南少林易筋经托天式结合刃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 观察[D].福州:福建中医药大学,2018.

[21].马海云,陈玮,王琳,等.使用智能手机对非特异性颈痛病人与健康人群颈部肌肉硬度影响的量化评估 [J]. 青岛大学学报 ( 医学版 ),2020,56(5):580-58

[22].Lau K T , Cheung K Y , Chan K B , et 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sagittal postures of thoracic and cervical spine, presence of neck pain, neck pain severity and disability[J]. Manual therapy, 2010, 15(5):457-462.

[23].Schleip R, Naylor I L, Ursu D, et al. Passive muscle stiffness may be influenced by active contractility of intramuscular connective tissue[J]. Medical Hypotheses, 2006, 66(1):66-71.

[24].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编.健身气功·易筋经.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25].邵正喜,彭国强.健身气功的特征及推广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2,9 (05):83-84+124

[26].王国才.推拿手法学[M].2002.

[27].李克枢.中医推拿联合功法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颈痛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A4):141.

[28].陈静.分析中医推拿联合功法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颈痛(NCNP)的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10):160+162.

[29].葛俊胜,潘巍一,谷涛,等.五禽戏对老年颈肩腰腿痛患者心境以及关节活动度、关节功能评分的影响[J].中医外治杂志,2020,29(02):36-38.

[30].黄彩虹.基于MyotonPRO数字化肌肉功能评估系统评价太极推拿治疗慢性非特异性颈痛疗效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20.

[31].王伟.中医推拿联合功法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颈痛的效果观察[J]. 健康大视野,2019,(16):144—145.

[32].黄梅忠,王诗忠.慢性非特异性颈痛的治疗现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1,36(09):1190-1194.

[33].沈鹤军等.5种传统保健体育项目对中老年人多维心理及免疫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 志,2013,20(2):17~20.

[34].ZHANG F. Tai chi as a potentially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neck pain [J]. J Formos Med Assoc,2014,113(4): 199-200

[35].PLASTARAS C T,SCHRAN S,KIM N,et al.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treatment for neck pain: Chiropractic,acupuncture,TENS,massage,yoga,Tai Chi,and Feldenkrais[J]. Phys Med Rehabil Clin N Am 2011,22(3):521-537

[36].区丽明,谭杰文,许俭兴. 心理治疗对颈椎病康复疗效的影响[J]. 中国康复医学杂 志, 2003, 18(7):413-415.

[37].胡青坡, 陆少艳, 顾建红,等. 医务人员颈椎不适及影响因素研究[J]. 预防医学, 2018(7).

[38].石爱桥, 李安民, 王广兰,等. 参加健身气功·易筋经锻炼对中老年人心理、生理 影响的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5, 31(3).

[39].韦庆波, 赵谦, 吴云川. 易筋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体质调节作用的研究[J]. 山东中医杂志, 2017(08):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