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气功学会推荐功法——巢氏导引法

时间:2021/3/24 作者: 中国医学气功学会 来源:中国医学气功学会推荐功法-第一辑 浏览次数:18588

 编者按:本世纪初,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名誉会长刘天君和常务理事刘峰运用视频、动画等现代化手段,深入考证文字的操作内涵,尽可能忠实还原了巢氏导引法。当前,打赢疫情防控战仍是我们的重中之重。全国各地群众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减少聚集流动、减少外出,这是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的重要一环。宅在家中,改变了原来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会产生诸多不适,古人云:“久卧伤气,久视伤血。” 久卧、少活动,阳气不生不升,气血缓滞,易感疲倦乏力。久看手机,耗伤阴血——这些都容易导致抵抗力下降、情绪不稳定。

 坚持中西医结合,是本次疫情防控与救治的重要措施。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为了帮助大家顺利度过疫情防控期,特向大家介绍中国医学气功学会推荐的一系列功法,通过中医气功稳定心神、培补正气、调和脏腑、疏通经络,提振精气神,补充正能量,提升身心健康水平,增强预防疾病的能力与信心。让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早日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中国医学气功学会推荐功法之——巢氏导引法

 一 、功法特点:调身行气病邪走

 巢氏导引术,源自隋朝巢元方等的《诸病源候论》。《诸病源候论》洋洋50卷,涉及67大类、1739种疾病的发病原因与机制,而所记载的287条导引法分布在38卷、157种疾病中,其中重复出现的导引法共有76条。因此,《诸病源候论》实际记载导引法191条。在191条导引法中,侧重于姿势和动作调整的大约134条、从调整呼吸入手的大约32条、强调意念操作的大约25条。由此不难看出,巢氏所记载的导引法更习惯于从姿势动作角度入手,习练导引之法。这些姿势动作的操作要求做到能够达到的最大限度;在操作达到最大限度的过程中,强调缓慢;与之协同的呼吸则是吸气或者吸气之后的屏气操作;如果动作幅度比较小,巢氏会使用行气之法。所谓行气,即在屏气的时候,将某种主观感受沿着人体特定路线移动,例如从头到足依次体会温热感。所有导引操作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把致病因素从体内化解,《诸病源候论》认为,疾病的发生更多源于邪气在人体的停留。据此,巢元方所选导引之法明确而直接,一病一导引法,反复操作,其目的即在于祛除邪气。

 二、 功法作用:内外同调有专候

 在《诸病源候论》中,巢氏所用导引之法数目,与病候数目相比,所占比例约为十分之一,但是散见于内、外、妇、五官科中,并且其中还有76条出现在不同的章节中,同时有的疾病条目下,罗列了若干种导引之法,最多的达到13条。这种体例深刻反映了巢氏对于导引的丰富临床经验。同一条导引之法出现于不同的疾病中,说明导引法所天然具有的多重功效性,通常具有内调脏腑,外通经络之效,这也符合中医内外一体的理念;而同一病候罗列若干导引之法,则凸显了病候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导引法的针对性。由此不得不佩服巢氏导引法的精妙,既有大而化之之法,也不乏细而治之之术。从书中适应证来看,导引法对于四肢躯干的筋骨疼痛、五脏不适、妇科疾病以及五官疾病均有疗效。导引法适应范围广,领会贯通巢氏的使用规律,还能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这些导引法的临床适用范围。

  三、 练法与作用

 《诸病源候论》导引法一病一方,据此编创的巢氏导引术包括起式、收式以及七节功法。悉遵巢元方“正气不足,病邪居之”的疾病观,以及“导引之法,在于祛害”的指导思想。起式重在培补并固守正气;七节功法从上至下,分阶段分部位依次操作,可看做是收式的强化操作。巢氏导引术属动功,每法可按3、5、7、9的次数递增运动量,循序渐进,以习练后不觉疲劳为度;每节功法力求到达最大活动限度,该操作配合吸气或者吸气后屏气操作,呼吸以不觉憋闷为度。初学者可以先学调身,然后加入调息操作,待调身、调息操作习练纯熟后,再加入调心内容,重点在于体验身体内部感觉的变化。巢氏导引法用于养生保健,可以整套练习,用于慢性病调理时,需要医师根据各节功法的操作部位侧重以及疗效侧重,进行有针对性的操作指导,可以选练其中的若干节,总以身体微微出汗为佳,每次练习半小时左右,每天最少2次,3个月为1个疗程。


 1. 起式

 1.1 调身

 五趾抓地,双足开立,与肩同宽。双膝微屈,伸腰沉胯,掌心相对,双手握固,腋下虚空。头正颈松,眉心舒展。(图1、图2)

                                                                         

                图1                                                                                         图2                   

 1.2 调息

 自然呼吸,习练纯熟也可采用腹式呼吸,也可以逐渐采用三吸一呼,或者五吸一呼法。

 1.3 调心

 想象人体如大树一般,深植于大地,非常有力,同时要意守丹田

 1.4 操作提示

 握固,是指拇指按于掌面无名指指根之处,其余四指紧握拇指,如同初生儿握拳的姿势。此外,起式在本套功法中也作为节与节之间的连接动作,即每节功法结束后,首先恢复至起式。

 1.5 主要作用

 本节的操作,具有培补阳气,固守真元之功效。对于增强体质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不拘时间,常常练习。

 

 2 手足同上翘

 2.1 调身

 ⑴拳松转手,沿体侧,上肢上举,掌心向上,膝随手走渐至伸直,至双上肢平行,掌心相对(图3)

 ⑵手带肘走,掌心向下,落至耳后,掌心向前,指尖向上,四指并拢,拇指和余四指尽量分开(图4)

                                                           

            图3                                                                                            图4             

 ⑶双手前推,双眼圆睁。同时双足足趾尽量上翘。保持此姿势一段时间(图5、图6)

 ⑷落腕松肩,手带肩走,臂落膝弯,双手落至体侧,手心相对,指尖向下,松肩虚腋(图1)

            图5                                               图6                           


 2.2 调息

 动作⑴吸气;动作⑵呼气;

 动作⑶吸气并屏气;

 动作⑷呼气

 2.3 调心

 动作⑴体会胸膛打开的感觉。

 动作⑶双手如推开重门。

 2.4 操作提示

 足五趾的上翘,要求脚踝足趾用力背伸。手足上翘时,可配合双眼圆睁。

 2.5 主要作用

 本节的操作,具有开宣上焦,强健四肢、鼓舞阳气的效果,可用于咳嗽、哮喘、胸满、上肢关节肌肉疼痛不适、腰背酸痛、中风后遗症、耳鸣、视物模糊等症状的治疗。

 

 3. 托颌拉头摇

 3.1 调身

 ⑴重心右移,左脚向左开立大半步,膝随手动,双膝伸直,双手上抬至平胸,掌心向上(图7)

 ⑵转掌向下,手带臂走,尽力前伸(图8)

                                                                                                            

             图7                                                                                                 图8        

 ⑶双上肢平肩右摆,右肘伸直,左肘屈曲,左手托住下颌(图9)

 ⑷左手推颈左转的同时,右手转掌向上,右膝屈曲,成侧弓步(图10)

 ⑸手掌向下,上肢沿体侧落下,重心右移,左腿向右收回,恢复起式(图6-1)

 相反方向重复动作⑴—⑸

                    图9                                                                图10              

 3.2 调息

 动作⑴吸气;动作⑵呼气;

 动作⑶吸气;动作⑷屏气

 动作⑸呼气

 3.3 调心

 体会颈部关节被充分拉开的感受。

 3.4 操作提示

 ⑴颈项部属于被动转动,即靠手的推动来转动颈部。拉动颈部时,以个人所能耐受的最大程度为限,拉动宜缓慢。

 ⑵第2、3条操作时,双上肢前伸,如同水中蛙泳的感觉

 3.5 主要作用

 本节具有助阳通络,升清健脑之功效。肩关节、颈椎酸胀不适,上肢活动不利,中风后遗症、头晕头眩、咽喉肿痛等均可选用。

 

 4. 合掌旋引腰

 4.1 调身

 ⑴松拳转手,手掌向前,上肢侧举,膝随手直(图11);

 ⑵掌心相合,体前下落,至平肩位(图12);

 ⑶双掌对撑,臂胸撑圆,向左转出(图13);

 ⑷掌不用力,松臂松背,转回中央(图14);

 向右同样操作

 一左一右,反复5次,开张下落,恢复起式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4.2 调息

 动作⑴时吸气;动作⑵时呼气

 动作⑶时吸气;动作⑷时呼气

 4.3 调心

 外转身时,双掌与胸之间如同仅仅挤压一个球。

 4.4 操作提示

 合掌相抵,掌指均要用力;习练既久,调心时屏气,重点体会体腔内由胸到腹部放松的感觉。

 4.5 主要作用

 本节导引法能够通畅三焦、宽胸理气、缓急止痛。可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肩背腰痛、中风后遗症、精神抑郁等,还可以缓解胸部胀满。

 

 5. 手挽贴身绕

 5.1 调身

 ⑴转手向前,右足收回,双足并立,膝随手直,双手上抬至平胸;

 ⑵双手相扣(图15);

 ⑶双膝屈曲,左手拉右手,沿体前向左,螺旋下落,至体侧平腰处,目视前方(图16)

 ⑷腰部转回,面向正前左挽5次,然后右挽5次,恢复起式

                                                                        

                 图15                                                                                            图16           

 5.2 调息

 动作⑴时吸气;动作⑵时呼气;

 动作⑶时吸气;动作⑷时呼气;

 5.3 调心

 手螺旋下拉,双手争力,如同拽车。

 5.4 操作提示

 上肢向左运动时,左手在下,手心向上;上肢向右运动时,右手在下,手心向上。另外,双手互挽时,双膝始终保持并立向前。互挽的路线最好沿着螺旋线运动。

 5.5 主要作用

 本节具有较好的调理脾胃,舒畅气机的功效,腹部胀满不适、呕吐上气、二便不畅、腹泻腹痛、纳谷不馨等均可选用,对于腰部酸胀不适也有不错的效果。

 

 6. 扣耳左右靠

 6.1 调身

 ⑴转手向前,上肢侧举至掌心相对(图17);

 ⑵坠肘落掌,肩部不动,掌根扣住耳门(图18);

 ⑶头带腰走,向左侧身(图19);

 ⑷松劲回至中央;

 左侧身5次,然后右侧身5次,恢复起式。

                                      

       图17                                                 图18                                              图19           

 6.2 调息

 动作⑴吸气;动作⑵呼气;

 动作⑶吸气及屏气;动作⑷呼气

 6.3 调心

 动作⑶时,体会两侧胁肋部被拉伸的感受,以舒畅肝胆气机。

 6.4 操作提示

 侧身时,注意双足十趾抓地,始终用力扣住耳门;侧身至最大程度,并稍作停留。

 6.5 主要作用

 本节能够健运腰膝、助阳益精,可用于治疗腰膝酸软、肩背不适、胁肋疼痛等症;也能够条畅肝胆气机,舒缓抑郁,胁肋疼痛、乳房胀痛、等均可以选用。此外,本节功法还能预防耳鸣耳聋。

 

 7. 叉手头引腰

 7.1 调身

 ⑴转手向前,上肢侧举至掌心相对(图20);

 ⑵坠肘落掌,肩部不动,耳后叉手(图21);

                                               

            图20                                                                          21                       

 ⑶肘部外展,手枕竞力,头带腰俯,屈颈弯腰(图22);

 ⑷下至极限,手按枕部,屈颈,收肘(图23);

 ⑸展肘伸颈,头带腰走,恢复直立;

 ⑹双手打开,体侧下落,恢复起式。

                                                    

              图22                                                                                              图23             

 7.2 调息

 动作⑴吸气;动作⑵呼气;

 动作⑶吸气;动作⑷屏气;动作⑸呼气

 7.3 调心

 动作⑶⑷体会腰部被充分拉开的感受

 7.4 操作提示

 动作⑶腰部的弯曲,是通过头部牵拉移动而产生,整个过程,尽量缓慢,腰部尽量不要主动用力弯曲。双手在动作⑶⑷中保持用力状态。

 7.5 主要作用

 本节导引具有强健腰肾,鼓舞阳气之功。反复感冒、腰膝酸软、神疲易乏、阳事不举、肩肘不适活动不利、腰背酸胀等均可选用。

 

 8. 挺腹将膝抱

 8.1 调身

 ⑴松拳,掌心向下;

 ⑵手带肩走,沿体侧上举平肩(图24);

 ⑶手带肩落,同时重心右移,双手抱住左膝下三寸;

 ⑷抱膝伸腰,膝胸相贴,绷紧足背,足拇指向下(图25);

 ⑸松手落足,回复起式;

 一左一右,反复操作5遍。

                                       

                图24                                                                                                   25                      

 8.2 调息

 动作⑴⑵吸气;动作⑶呼气;

 动作⑷吸气及屏气;动作⑸呼气

 8.3 调心

 动作⑷体会体内真气充斥的感觉。

 8.4 操作提示

 尽量将大腿与膝头贴于胸腹部,足背尽量绷紧,以足背垂直于地面为佳。吸气及屏气时可配合提肛。

 8.5 主要作用

 本节功法能引气下行,强健下肢,通经活络,防治痔疮。下肢活动不利,肢体麻木、虚劳膝软,痔疮等均可选用。也能缓解全身乏力易疲症状。

 

 9. 收功

 9.1 调身

 五趾抓地,双足开立,与肩同宽。双膝微屈,伸腰沉胯,五指并拢,掌指微曲,指尖指地,腋下虚空。头正颈松,眉心舒展。(图26)

图26

 9.2 调息

 逆腹式呼吸法,吸气时,小腹回缩;屏住呼吸,然后呼气,腹部鼓起。

 9.3 调心

 屏气时,想象气如流水,从头顶般向下至双足底涌泉,操作5遍,然后意守下丹田

 9.4 操作提示

 屏气时间依据个人情况而定,总以不感觉憋气,呼气顺畅为度。此外,如果开始习练时无法操作成逆腹式呼吸,可以首先将呼吸调整至深长细匀,并采用顺腹式呼吸。调心操作以足心有感觉为宜。

 9.5 主要作用

 本节操作能引火归元,潜阳益阴。作为收式,能起到培补正气,添精益髓的功效。高血压、头痛、失眠、中风后遗症等均可使用


巢氏导引法功法演示

手机扫码观看

(密码:324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