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气功五行掌入选朝阳区第六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时间:2021/6/10 作者: 中国医学气功学会 来源:原创 浏览次数:19395

        202169日下午,应朝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邀请,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办公室主任杨晓玲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五行掌传承人张田于朝阳区文化馆参与朝阳区第六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授牌仪式,五行掌项目保护单位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委派学会办公室主任杨晓玲代表参加活动,接受局领导和专家为五行掌项目授牌,并进行合影留念。

 


         

各位项目代表与传承人认真聆听了《朝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研讨会。在此次研讨会上,由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原主任李松,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王建民,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乔晓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巴莫曲布嫫等精心准备了主旨演讲,讲述了各自的非遗研究,分享了研究历程,表达其学术观点。最后,所有参会者一起参观了“百年风华 百姓艺术节”作品展。

五行掌是在中医阴阳五行与精气神、脏腑经络理论指导下,以人体身心息三调合一的操作活动具体表达、演绎上述理论的中医气功代表性功法。功法习练是其主要的实践方式,共有推、拓、云、捏、摸五节正功,对应于五脏,另有起式、收式,具有养生保健、防病疗疾的作用。五行掌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教材教案、学术著作、图片视频等。

五行掌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主要通过院校教育、师带徒、社会培训、口传心授等方式传承至今。五行掌自明代后期传于山西五台山,后在北京中医医院气功科工作的秦重三先生将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后北京中医药大学宋天彬、刘天君、张海波教授及众多研究生、本科生一直活跃在北京市朝阳区、房山区及周边地区,特别是在高校开设课程、组织社团、学术交流,在大学生、研究生、留学生中培养五行掌人才,并传播于新加坡、日本、德国、英国、美国等亚欧北美多国。五行掌被纳入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气功学》作为主要功法,并于2013年被收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编写的《中医医疗技术手册》,2017年被收入《中国医学气功学会推荐功法》(第一辑)。五行掌获得了国家高等教育、中医药管理部门及专业学会的认可,对其合法性与传承保护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