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康胜利:医学气功融入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时间:2021/3/7 作者: 康胜利 来源:中国医学气功学会 浏览次数:2158


导语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和开放创新发展,改革完善中医药管理体制机制,发挥中医药在疾病治疗和预防中的特殊作用。

新冠疫情以来,中医气功事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新时代则新使命,新担当才有新作为。中医气功在学术科研领域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此,我们开创了学术探讨栏目,每周推送学术论文和科研内容。

本期内容为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常务理事张敬文的研究生康胜利,在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发表的《医学气功融入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文章,让我们一起深入学习探讨。

 

医学气功融入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康胜利 江西中医药大学

 

医学气功融入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也是医学气功学科发展和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的新方向。本文简要阐述了医学气功在专业人才培养上的教学内容及医学气功功法选取的要求。在此基础上,重点从施教原则内容与方法等两方面论述了医学气功融入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自2016年国家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来,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重视健康,各高校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争相申报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力争为国家培养亟需的健康服务与管理人才。目前,已有部分高校成功申办到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并开始招收该专业学生。医学气功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医学学科。医学气功不但以防治疾病为目的,而且还肩负着养生保健的重要功能。

近年来,医学气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健康管理与服务上的促进作用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具备了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也为医学气功融入到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国家新增设的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而言,医学气功对学生的健康管理职业素养的培养和健康服务职业技能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把医学气功融入到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当中去,既是医学气功本身的优势使然,也是该专业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

 

 1.医学气功教学内容

对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而言,选取医学气功的哪些内容作为教学内容是需要首先解决好的问题。根据医学气功的内容体系和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主要包括两改为三方面的内容。

1.1理论认识性内容

医学气功是以医学理论为指导,以调心、调息、调身的统一操作为内容,以养生与治疗疾病为目的的一类心身锻炼技能。为满足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培养需要,选取医学气功的基础知识作为教学内容是必然要求。这些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医学气功的基础理论知识,二是医学气功健身、养生作用的原理知识,三是医学气功在心、身、息上的基本调养和修炼方法。这些理论认知性内容应是对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重在引导学生,并使这些知识逐步内化为学生的职业素养。

1.2技能操作性内容

实践证明,医学气功具有培补元气、调节阴阳、扶正袪邪、调和气血、通经活络等作用。要实现上述功能,主要依靠医学气功的两种操作方法:一是体外操作手段,如拔罐、刮痧、针灸、艾条、按摩推拿等,一是体内操作手段,如导引、呼吸吐纳等。对医学气功的各种操作手段,须引导学生,使其成为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从事健康服务与管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1.3修炼习得性内容

从业者若要运用医学气功知识和方法服务于社会,需要首先自我修炼医学气功,如站桩功、八段锦、易筋经等。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有侧重地选择部分医学气功内容进行修炼,并长期坚持。对这部分医学气功修炼习得性内容,须引导学生,不断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并为学生入职后为服务对象提供医学气功专业指导奠定基础。


2.医学气功功法选取要求

遍览我们国家几千年来卷迭浩繁的医学气功文献,有数以千计的各类医学气功功法。为了满足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对各类医学气功功法,应有所取舍,有所侧重,乃至有所删减、调整,或进行更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2.1满足两个需要

一是所选取的医学气功功法能满足广大中老年群体的健康养生需要,是人们强身健体、健康养生的好功法,接地气;二是所选取的医学气功功法能满足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专业发展的需要,能有效拓展、提升学生健康服务与管理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扣专业

2.2普惠高效

医学气功简单易学,对年龄、身体状况等均无要求,适应人群范围较广;对设备和场地无特殊要求,绿色环保,无毒副作用等。选取的医学气功功法,一是主要以健康养生的功法为主,而不把医疗治病的功法作为主要内容,面向社会群体广,普惠性强;二是突出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职业特点,对亚健康群体或疾病患者,习练后健身、养生、袪病的效果明显,且效果能在较短时间内显现出来。

2.3易学好传播

一是选取的医学气功功法,应首先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为大学生所喜闻乐见,易于大学生掌握和积累;二是选取的医学气功功法,应适应面广,社会亲和力强,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热爱。所选取的医学气功从总体上而言,要社会需求大,易于学习、便于传播,快于见效。

 

3.医学气功融入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医学气功融入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在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开设专门的《医学气功学》课程,二是把医学气功相关内容与学生体育课程相结合,三是把医学气功相关内容与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部分专业课相结合。医学气功在融入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一是要根据该专业特点把握好施教原则,一是根据教学内容差异实行差别化教学。

3.1施教原则

确定医学气功在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遵循的施教原则,是我们把医学气功成功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和前提。对此,在具体的施教过程中,须主要遵循三项原则

差异性原则  梯度性原则是指对医学气功教育的时间跨度进行优化,对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有区别、有侧重地开展医学气功教育。一是区别于它课程教育学模式,不毕其功于一役,而在学时既定的情况下,拉长医学气功教育的学期跨度,不在一个学期结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二是医学气功在专业人才培养上突出重点,把兴趣浓厚、有潜质的学生作为重点对象,抓住这一大学生群体进行重点培育,并逐步带动其他学生。

 前瞻性原则 医学气功融入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非常规的启蒙性、普及性教育,是着眼于专业发展的,要面向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一是要强化医学气功教育的顶层设计,有利于学生建立一个科学的医学气功理论与技能架构,满足学生后续职业发展的需要;二是着眼于医学气功运用能力锻炼,精心设计医学气功教育的各个环节,利于学生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及从理性认识到实践动手能力的两大飞跃,为未来的医学气功健康管理与服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务实性原则 医学气功在专业人才培养上要紧密联系实际,注重实践运用,突出实用性和实战性。一是医学气功教育应符合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客观实际,能满足国家对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现实需要;二是医学气功教育在内容、方法、形式上等,是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职业发展迫切需要的,对其职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是医学气功教育应不断增加实战的比重,这种实战性的教育应与传统意义上的实习、实践区分开来,是实际意义上的社会服务。

3.2内容与方法

我校是江西省第一批获准开办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院校之一,近年来我校不断探索医学气功融入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经反复比较、研究与分析,我们认为当前医学气功融入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主要包括三大模块,并应对每一模块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有针对性地施教。

 理论模块:课程讲授+案例教学 

这一部分教育内容是基础,也是最基本的要求。目前,国内外关于医学气功基础理论的教育已有了较为成熟的思路,在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上我们应分继承和延用,并在施教过程中有侧重地强化医学气功基础理论知识、健身与养生作用的原理知识和医学气功的基本调养和修炼方法等内容。为确保教学效果,应强化案例教学,通过运用适宜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化对医学气功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后续学习和提高奠定好基础。

习练模块:课程实训+实践演练  

医学气功的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特点决定了其与传统的课程教学有本质的区别,也决定了医学气功在融入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时应强化课程实训和实践演练的比重和要求。另外,这部分内容对教育条件要求相对较高,高校须根据医学气功实训、实践教育教学的需要,有侧重地加大投入,建立相应的实训、实践平台或基地,为大学生提供习练、模拟的条件和场所。比如,可以开展医学气功健康服务与管理沙盘演练,在较为逼真的模拟情景下系统提高学生的医学气功运用于健康服务与管理的职业技能与能力。

实战模块:”“相长+社会服务 

医学气功融入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切实掌握医学气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运用其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专业的健康服务与管理的能力。因此,在校期间,就需要我们为学生提供充足、全面的实战机会。一是可以通过教学相长的育人策略,让高年级学生指导、训练低年级学生学习、习练医学气功相关内容,通过方式,强化高年级学生的实战技能;二是可以强化学生医学气功社会服务的育人环节,如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有针对性地提供医学气功服务。

 

总之,医学气功融入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也是医学气功学科发展和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的新方向。只要我们不断深化研究与实践,今后医学气功必将在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