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新冠疫情以来,中医气功事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新时代则具新使命,新担当才有新作为。中医气功在学术科研领域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此,我们开创了学术探讨栏目,每周推送学术论文和科研内容,以期达到“理上开窍”的目的,帮助各位同道的修行,为“健康中国”的伟大事业添砖加瓦。
本期内容为蒋仁斌在中国医学气功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上发表的文章《简析神意清净的本然状态对疾病康复的积极作用》,主要讨论了神意状态的定义、地位、与内外气的关系、应用方式等。让我们一起深入学习探讨。
简析神意清净的本然状态对疾病康复的积极作用
蒋仁斌
当今快速的工作、生活节奏,给人们身心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伴随而来的是内心的纠结、烦乱、焦虑、急躁等心神不安现象普遍存在。在此模式下生活,不仅内心烦恼痛苦积累增多,人的身体随之呈现各种不适症状——即亚健康状态;长时间如此生活,终不免积劳成疾,疾病缠身。现在重症、恶性疾病的大量产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双重污染是重要原因,尤以整体社会环境更为主要。积极应对成为必然选择。认知、应用神意清净的本然状态,不仅有利于已病的气功康复医疗疗效,更是预防疾病的有效途径。在嘈杂生活中回归心灵本然宁静的栖息之地,还人一个身心安泰身心健康。
1、神意状态是生命的本质状态
1.1神意状态的定义
神意,顾名思义是指精神、意识。精神意识自己的样子。即——无形无相、清净深远、透彻广大之相。当人的精神意识里不存任何具体事物时的样子。此状态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真实存在,并且可以感受到,需要用心习练体察方能得到。
1.2当从理上开窍,认知神意状态在生命中的主宰地位
首先需了解,神意状态世人尽有。神意具有接收信息、加工储存信息、发放信息的功能。人能够胜任工作,全部依赖神意状态的灵明透彻。身外的工作能够卓有成就,是神意灵透之性所赐;身内的养生工作也需要神意状态的灵透灵明才能取得事半功倍,多快好省的效果(这方面内容需展开阐述,这里暂且不表)。
神意是生命的主宰。(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 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
1.3依理作意,从体验入手,认知神意虚无、宁静、广大深远意境
现代天文学知识给人们体验神意虚无清净体相带来便利。这在神意状态气功锻炼中得以实践,并取得良好成效。
太阳系直径约1.5-2亿光年(天文台咨询获悉),太阳、九大行星及卫星的体积总和约为太阳系的10亿分之一,无限量的虚空包容贯穿着实体,肉身实体细胞深处亦有无限空间。
现代电子显微镜可以看到10的-16次方深度,发现细胞电子层次,内部已经呈现宏观宇宙一样的微观宇宙。这非常近似佛家对心得阐述“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江河大地、日月星辰无所不包”;也符合道德经中“仰不见其首,随不见其尾”,对无量道体的描述。
依理作意,引导气功锻炼者,闭目意想宇宙深空的透彻、广大、深远、宁静状态,并感受之,同时需锻炼者知晓细胞深层空间与宇宙空间一致。人很快达到心安神静,不着一物的虚无状态。锻炼者会在此状态里初步感受到内心安详和舒畅。此时,需对这种状态如何有利身心健康进行强化认知。如此反复体认,逐渐熟练,既能使锻炼者认识认知神意虚无、宁静、广大深远状态。
我们在实践中发现,熟练神意状态的过程,也是身心修复、康复的过程。这样事例 在神意锻炼中有很多。
1.4神意状态与内气、外气和形体的关系
道统文化认为,宇宙是一混元整体,这一整体是由有形实体与无形的非实体物质混化而成的实体,宇宙中的万事万物莫不如此。形气神都是气不同层次的表现,只是有质地粗细之分,神意最为精纯灵透,贯穿形气,并能引动大自然道气。故意念宇宙深空之时,是接引虚空无相道气之时,也是神意与虚无道气贯穿润透濡养身心之时。气功实践中疾病的的康复正是得益于此。只需此状态,无需管疾病,病自愈寿自长。
古人云:“神定气和则元气自至,元气自至则五脏通润,五脏通润则百脉流行,百脉流行则津液上应而不思五味,饥渴永绝,三田道成则体满脏实,童颜长春矣。”
2、认识、应用神意本然状态的气功康复事半功倍
2.1气功医疗康复实践,多会把经络、气血的畅达放在首要目标
诚然,把经络气血的畅达放在重要位置非常正确。从疾病生成来看,病确是由于经络、气血不通所致。亚健康状态的功能性病变始于经络气血雍滞不通,器质性病变更是雍滞之处愈发严重,破坏了相应位置的组织细胞生存环境而形成。人过四十病找人。起因均为经络气血不畅所致。
2.2经络气血阻滞的根本原因是神意烦乱
经络气血阻滞不通其因有二:一是丹田气损耗;二是神意不在本然清净无相状态里,神意烦乱、嘈杂、纠结。后者是伤神之本,生病之源。
中医讲生病之因为外淫六伤---风寒暑湿燥火;七情致伤---喜怒忧思悲恐惊。又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说。也就是说风寒暑湿燥火是外因,需通过内因情志动荡,乘虚而入,造成疾病。
七情正是人被各种有形事物占据神意,神意不能回到其本然状态,不得安宁,神不得补养所致。
2.3单纯疏通经络气血,不论用药、针、灸、气功功法锻炼,费时费力
若心神不得安宁,处于嘈杂烦乱之中,单纯疏通经络气血,用药、针、灸、气功,疗效都会大打折扣,并费时费力。这也是当今中医、气功疗效不显著的重要因素之一,现今的社会太多压力、太多焦虑。需从心入手,认知神意本然状态,中医、国学及气功复兴然亦有望。
2.4应用神意本然状态的气功康复事半功倍
神意状态因其无相、清净、广大,不着一物的虚无之相,无量的纯净而没有阻碍,这种状态与清净体虚无相的道体同,流行宇宙贯穿身体。主动认知神意状态,并应用之,生命能量(气)会自动回补,精神精力会自动充足,疾病会自动润化化解,达到病自愈的效果。
3、神意状态的应用方式
神意状态可用于静功,也可用于动功。
3.1神意状态用于静功
神意状态用于静功,即在打坐时应用,分为两种方法:
3.1.1坐好安静后,单纯意想宇宙深空,沉浸其中,享受其宁静透彻无量广大。这近似于道德经中所说的:“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的状态。
3.1.2坐好安静后,意想宇宙深空状态,待虚无真切后,引虚无入体中,遍体流行。两种方法适应两种不同专一程度的人。第2种方法入手更为具体,有迹可循。
这两种用法均会使身体产生变化,这些变化有时会舒适恬然,有时则会酸麻胀痛。舒服时锻炼者乐于接受,酸麻胀痛来临时才是要紧处,锻炼者往往此时因不明缘由半途而废,故此时当需耐心阐明身心修复机理,并帮其化解困苦,助其循序渐进润透润化难处。
3.2神意状态用于动功
3.2.1神意状态用于动功锻炼,习练者可快速见效。在动功锻炼前的预备式时,需安神静心,意念宇宙深空,待意境真切,引虚无回照体中,开始运行动功。动功的每个招式都在神意灵透宁静下运行,感受轻松不劳累,练完神清气爽,身心舒畅,功效事半功倍。
3.2.2神意状态用于站桩。站桩成为动静功,站桩不像动功手眼身法步动作繁多,也不想坐功那样单纯打坐。站桩介于动静二者之间。是行之有效的长气快,通透快,松脊快,长力快的高效之法。
站桩应用神意状态,入静快,轻松不累,内外畅达,浑然一体。
3.3神意状态并非一蹴而就,需真心、耐心与爱心浇灌
神意本然清净状态,是常人常用却不自知的状态,世人尽有只是不知。更不知其是生命之根,生神之本,生气之源。
正因为如此,老师的真心、爱心和耐心不可或缺。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直心即是德。老师须实修实证,丰富的体验能正确指导锻炼者。老师的真心爱心和实修功夫能开启锻炼者战胜病魔的信心。由于锻炼者从未接触过神意指向身体内在工作,在锻炼过程中会生出无限的疑问,老师当耐心细致深入浅出的加以开示;康复病人多会被肉身痛苦折磨,出现心意烦乱,躁动不安的情绪,老师当悉心体贴施以援手,尽最大努力帮助病人度过难关。功法锻炼中,老师应以神意空灵静虚的状态引导锻炼者进入状态,唯有状态才是修复生命的源泉。故需想方设法引导锻炼者尽快熟练进入状态。如此教学相长,老师本人也会在教学中修持心性,道德日隆。
4、神意清净的本然状态应用于疾病康复的案例
尹女士今年76岁。有高血压病史,36岁时患高血压,虽然气功动功锻炼20余年,到2012年血压高达240甚至更高,家用血压表有时不显示数字,吃两片降压药不管用;通过神意状态锻炼一年,于2013年3月血压开始平稳至120/80至今。同年检查身体,原来的高血脂指标恢复正常;高血糖空腹在7左右,基本恢复正常。其劳累时,在自己房间用神意状态几分钟即可恢复精力。现在身心舒畅,心情愉快。用自己的话说:“老了老了还能过几天舒服日子。”
5、结论
5.1神意本然清净状态世人尽有,并且是可以体会到真实存在。因其及其精微加之人们从小没有认知它的意识,人在成长过程中始终被外物所牵,外物实体信息充斥精神,故认知神意需要锻炼。
5.2认知应用神意状态,是生神之本,生气之本,生身之本。有助高效的畅通经脉,充足气血,康复疾病。做到不管病病自愈,不管寿寿自长。
5.3神意状态并非一般修佛者的玩空断灭,一味空寂。需在生活和气功锻炼中活用。应用时静中有动,动中寓静,动静一如。
5.4属于高层次补养。古人讲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气补、气补不如神补。古人从形而下谓之器的药补食补,到形而上谓之道的气补神补来分,神气补养为高级且直接单纯。
6、结束语
广成子黄帝时期至今5000年以上,经典话语:“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长生”。感受这个状态,神意什么样子?静和清,它里面有透,有清静有清透。无劳汝形,精神这个状态是劳不着形,不会劳命,无劳汝精,这个状态里面不会摇动精气,乃可长生,这里面一个神,一个形都有了。
佛家讲佛性本清净,讲禅;道家讲清静无为,讲炼神还虚;混元整体讲的原始混元气/意元体,都是这个状态。这是道统文化的传承,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文化,就在这个抱神以静,神意很宁静,就可以长生。就会健康。古人还有一句:“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也是内心恬淡达到虚无境界,这时候真气运行起来,精神内守体察着真气运行的状态,疾病就会自我修复,病就会好起来。都在说明神意回归它本然状态,对生命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