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话连篇之十五——传统文化一“气”葩

时间:2021/4/2 作者: 孙琪年 来源:中国医学气功学会 浏览次数:1647

气功是中国传统文化丛中一枝璀璨的奇葩,它以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理论为指导,又传承着传统文化的精华;气功疗法更是中医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其方法独特、内涵丰富。

1.“三基”中的气功内涵

所谓“三基”是指气功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基本作用。

1.1气功的基本理论

由于各派气功修炼的目的不同,其各自的理论体系也有很大的差异。在医疗气功方面,《内经》对气功理论进行的论述,较为全面、系统。《素问·上古天真论》之“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阐述了气功(尤其是静功)的作用原理,其基本精神在《素问·异法方宜论》《灵枢·贼风》等篇中,也时有反映。在儒家气功方面,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人士,在推崇静神养生方法的同时,也将他们的“中庸之道”融入气功理论中,松静自然、练养相兼、准确活泼等练功原则中,无不深深地烙上了“中庸”的印记。此外,《周易》以卦象及其变化为核心的哲学思想,更是气功说理的基本工具之一。在佛家气功方面,释家的“禅定慧”与养生家“静以养神”之间、密宗的“三脉四轮”与中医经络学说之间相互补充,成为诸家气功理论中共同的一部分。在道教气功方面,内丹(周天)修炼的理论,可能是道教人士对气功理论贡献的集中体现。

总之,无论何家气功,其基本理论总体上是以阴阳、经络、精气神学说为主,兼及脏腑、气血津液等,并结合《周易》的阴阳消长、卦象变化为依据,加以阐述。她与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有极高的相似度,两者都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又有社会科学的特征,同时又均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1.2气功的基本内容

《吕氏春秋》记载了导引舞,但没有具体的操作方法;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文献中对气功的操作,也只有一些原则性的零星描述。《素问·上古天真论》之“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首次对练功方法进行了系统归纳,所提出的“呼吸”、“守神”、形体协调“若一”,被后世气功家列为气功锻炼的三大要素;之后学界借用《童蒙止观》“调五和”中的调身、调息、调心加以规范,合称“三调”。需要指出的是,“三调”在具体功法中不是均分的,而是随功法的不同而各有所侧重,由此形成了古今难以计数的动、静功种功法。必须强调的是,“三调”只有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进行合理的配合应用、并对练功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一定的作用之后,方可称之为气功,这就如同建设材料与建筑物的关系。

1.3气功的基本作用

气功的基本作用以防病治病、养生康复,增进练功者的身心健康为主。古代医学文献中关于气功的许多论述,多是围绕着其养生疗疾与康复作用展开的,除了《内经》以外,还见于《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红炉点雪》,及金元四大家的代表作和《临证指南医案》等明清温病学家的一些著作中。

此外,儒、释、道诸家练功的最终目的虽各不相同,但他们同时也都十分重视气功的医疗作用。《孟子·卷三公孙丑上》之“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则似与道德涵养与心理保健相关。葛洪在《抱朴子》中将练功的作用概括为“导引疗未患之疾,通不和之气,动之则百关气畅”。佛教人士则常将止观、观想用于治病,由此可见医疗作用是佛教气功中不可忽视的特色之一。

2.操作中的气功内涵

如上所述,“三调”是气功的基本内容,将“三调”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通过一定的方法加以融合会通,这便是所谓操作要点。如《童蒙止观》在阐述三调方法的同时,强调三者都是在止观中同时进行的,“……应合用,不得别说”,并结合调息中气相的定义域训练方法加以说明,指出:“(坐时)不声、不结、不粗,出入绵绵,若存若亡,资神安稳,情抱悦豫,此是息相也。”这里的“息相”是调息方法中的一种理想的状态,“不声、不结、不粗,出入绵绵,若存若亡”是呼吸之气出入气道的形式,属于调息的范围;“资神安稳,情抱悦豫”是对练功者心情(即调心要求)的描述;采用的练功姿势(调身)是“坐”,文中的三调“合用”已经表达的非常清楚。

有学者在继承古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练功体会,将气功锻炼的核心描述为三调融一,一中有三,三中有一,将其要点表述得更加清晰明了;也有学者将这种练功时的特殊状态,称为气功功能态,并认为气功对人体的各种作用,只有在此状态下才可体现出来。

是可谓——

传统文化一奇葩,内涵丰富作用佳;

三调合一身心和,民族瑰宝世人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