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 新华健康 :八段锦、太极拳为何受到百姓喜爱?

中医气功发展新时代迎来新机遇!

时间:2023/12/11 作者: 中国医学气功学会 来源:中国医学气功学会 浏览次数:502

编者按:2023年12月10日,新华健康转发中国中医药报头版头条文章《中医气功发展新时代迎来新机遇》。

今年是中国医学气功学会成立30周年,随着新时代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及人民群众中医药服务需求日益多元化,中医气功在保障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愈益突显——

如虎威猛气势,如鹿轻捷舒展,如熊步履沉稳,如猿灵活敏捷,如鸟轻盈潇洒……清晨,散步行走在公园,总能看见早起锻炼的人,伴随悠扬的音乐,缓缓抬腿,吐纳呼吸,形神相因练习一套五禽戏。

如今,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易筋经等诸多中医气功功法正因其养生保健作用,被越来越多人所熟知运用,中医气功这一蕴含着中华民族生命智慧的传统运动方式,在新时代正迎来发展新机遇,焕发新光彩,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中医气功是中医的精粹之一

兼具防病治病、文化传播双重属性

关于中医气功,中医四大经典之一《金匮要略》中早有论述,“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这其中的导引、吐纳就是中医气功。

“中医气功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医学‘同根而异株’,是中华文明宝库中的重要宝藏。”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汪庆华表示,纵观中华文明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医气功一直是中医药领域独具特色的防病治病手段。

“中医气功结合了中医理论、哲学思想、呼吸吐纳、导引按摩等多种元素,注重内在的调理和外在的锻炼,体现了我国传统医学‘治未病’的思想,既是一种独特的医疗方式,又是一种充满哲理的养生之道。”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贾忠武表示。

2015年3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到访的英国剑桥公爵威廉王子时提到,中英在武术、气功等项目上还将举行一系列交流和赛事;同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提出“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导引等中医传统运动”;2017年,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健康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通过气功、针灸、按摩等多种服务形式,提供健康疗养、慢性病疗养、老年病疗养、骨伤康复和职业病疗养等特色服务”;2019年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明确,“大力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太极拳、健身气功(如八段锦)等养生保健方法,推广体现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健康工作和生活方式”。

这些都说明,拥有悠久历史的中医气功备受肯定,中医气功事业正处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时机。

尤其是新冠疫情暴发后,全国各方舱医院的“大白”,都会带领患者习练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等中医气功功法,中医气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圈粉”不少。

作为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医气功,同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说,中医是中华民族的国粹,那么,中医气功就是中医的精粹之一。”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报》社总编辑王淑军指出,“中医气功是触摸中华文化核心的一条捷径。”他表示,这是因为,中国所有学问追求的理想境界是“天人合一”,即人与天合,这体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从人之为万物之灵的层面,应在“价值之道”上与天相合,这典型体现在儒家思想里,如其“仁义礼智信”“孝敬忠信礼义廉耻”等价值观念,既源于天道,又当合于天道;二是从人之作为一生命体的万物之一物的层面,应在“气”上与天相合,这典型体现在中医气功领域。而人与天合,仅靠理性思辨是难以达成的,更主要靠日积月累的自我修炼,如儒家在价值观念上修心的持久工夫,中医气功在炼气上的持久工夫,才有可能达成“天人合一”。

“中医气功具有古代儒、释、道各家哲学基础和丰富文化内涵。因此,传播中医气功文化,促进中医气功传承创新发展,对推动人类的健康和幸福意义重大。”中国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王文章表示。


凝聚气功事业发展合力

学会自身建设与外界支持齐发力

作为中医气功事业发展的主要承载者,中国医学气功学会迄今已经走过30年发展历程。其前身是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现中华中医药学会)气功科学研究会,成立于1981年,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全国性气功组织。1993年1月由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更名为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并在民政部注册登记,为国家一级社会组织。

“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始终秉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搭平台,做服务,弘扬气功学术,推进气功疗法的推广和普及,推进中医气功人才的培养,推动作为中医药学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医气功走向世界,为促进中医气功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不懈努力。”中国医学气功学会会长高思华表示。

打铁还需自身硬,近年来,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强化内部建设,修订8项制度,新制定8项规定。依法依规积极推动学会内部分支机构的建设,陆续成立了气功医疗、气功教育、中医导引、武医养生4个专业委员会,并分别由江西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担任主委单位。

“我们旨在有效调动各方资源,凝聚气功发展合力。”中国医学气功学会秘书长、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副院长张海波表示,近年来,学会自身不断做好搭平台、建桥梁工作,组织开展了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的数十场次学术活动,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医气功的精髓,不断推动中医气功的现代化发展。学会还通过研讨会、培训班等多种形式进行中医气功培训,并开通快手、抖音、B站等3大平台,积极开展科普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气功,从中受益。

作为中国医学气功学会的挂靠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对于中医气功重视的传统由来已久,早在1956年建校之初,学校就开设了气功相关课程,20世纪80年代初,正式成立气功研究所和教研室,是全国最早一批开展中医气功教学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如今,以北京中医药大学气功教研室宋天彬、刘天君等教授为主编撰出版的《中医气功学》已成为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走进中医药大学生的课堂。

2022年,由北京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牵头搭建了首个中医气功注册登记平台,构建了首个中医气功内证经络量表。人们或许还记得,在冬(残)奥村颇受欢迎的“10秒中医体验馆”中,以“五禽戏”等功法为代表的“天人合一”沉浸式体验屏,吸引了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等众多国际友人参与“练拳”,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们一直支持医学气功的传承与发展。”贾忠武表示,当前,气功疗法、八段锦已经纳入《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各地的中医药院校和科研单位,也在从多个角度研究太极拳、八段锦等中医气功的作用及其机理。

多方合力助推之下,当前中医气功事业发展在全国渐呈欣欣向荣之势。“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将始终主动融入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与健康中国战略,为保障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发挥作用。”张海波说。


中医气功服务百姓健康

营造气功文化氛围

增设气功医保收费项目

10月23日上午,上海海派文化地标豫园九曲桥广场游人如织,近处豫园的亭台楼阁与远处楼群摩天的陆家嘴交相辉映,在传统与现代的连接点,上海气功研究所气道书院外籍学员团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闵行蔷薇小学“五行操”团队正与游客进行“太极健康,你我同行”主题互动,分享太极文化、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此次以“太极健康,你我同行”为主题的第二届上海市中医传统功法大赛,是上海市中医药三年行动计划“中医药健康素养提升工程”项目的系列活动之一。活动现场,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外国留学生团队经过坚持训练和感悟,带来二十四式太极拳展示,展现出了太极拳气韵生动、刚柔并济等特点。

“这些都说明中医功法养生理念融入百姓生活,受到越来越多中外人士的喜爱。”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气功研究所所长许峰表示。

位于上海市南昌路218号一幢古色古香的小洋楼,是上海市气功研究所医疗门诊部,这所成立于1987年的门诊部开设有针灸科、推拿科、中医伤科、中医内科、中医妇产科、康复科等常规科室,也包含特色科室“气功科”,以组织开展公益性气功养生活动为主,已成为当地特色。

如今,中国医学气功学会也积极推动北京、天津、江西等地区中医气功门诊的开设和中医气功医保收费项目的增设。在《全国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2023年版)》中,“外气功治疗、放松功治疗、内养功治疗”等气功医疗技术继续纳入中医特殊治疗项目。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河南省、重庆市等多地也将“医疗气功治疗”纳入医疗服务项目目录。

作为全国医疗气功的龙头,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位于环境优美的北戴河,2023年,河北省更是将“医疗气功治疗”纳入甲类医疗服务项目,体现了政策对医疗气功的支持力度。

作为该院专家,肖远德长期在匈牙利佩奇大学中医孔子学院教授中医功法,还举办了上百次中医功法课程线上直播和线下辅导,参与学员来自德国、法国、瑞典、美国、西班牙、比利时、意大利等国家,相关课程获得学生和外方院长的赞誉。

“作为中医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基地,下一步,医院将努力建成综合治疗项目齐全、全国一流的医疗气功康复保健机构,助推中医气功在世界舞台大放光彩。”肖远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