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气功学会推荐功法——伏羲养生术

时间:2021/4/6 作者: 中国医学气功学会 来源:中国医学气功学会推荐功法-第一辑 浏览次数:18927

编者按: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中医气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雷神山、小汤山等多个地方都有他们的身影,在复工复产方面,中医气功的作用不容小觑,同时在浙江长兴、江西南昌等地助力开学,在四川泸州等地传统功法也被纳入中小学课程。

为了更好地响应“健康中国战略”,“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特向大家介绍中国医学气功学会推荐的伏羲养生术功法,通过中医气功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对中医辨证属阴阳平衡失调、气血运行失常、经络功能失畅类病证,如慢性胃肠炎等心身疾病、颈腰椎病等慢性退行性疾病、中风后遗症等疑难病症有较好的疗效。


特点和渊源

伏羲养生术源自传说中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甘肃省天水市,是在近百年的养生和医疗实践中,传承总结出的一套适合现代人的功法,具有较好的养生保健作用,对多种慢性病也有一定的治疗和康复作用。

 

一、功法特点-强调整体观念,注重经络通畅

伏羲养生术有着较为明显的三教合流的特征,儒家的入世观、佛家的重德无我观、道家我命在我不在天的唯物观无不融于其中,中医的阴阳平衡”“通则 不痛”“天人和谐说则是其理论核心。传说伏羲一画开天,从而由混沌分阴阳演八卦,来表现生命运动变化规律,并成 为中医理论的基础。伏羲养生术在理论上立意混沌生阴阳,强调中医的整体性观念,认为人的局部疾病是人体整体阴阳平衡失调的结果,同时认为人与自然、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诚如《内经》之所谓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在练功过程中时刻不忘人与自然之间”“信息的交换,并努力使之达到相对平衡的阴平阳秘状态。在操作上遵循中医不通则痛,通则不痛之论,通过三调的合理配合与融一,疏通经络之气。

该功法有四大特点,一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强调内外互通、天人合一,崇尚《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以天地之气生之论。练功时通过观想将人经络之气与天地自然之气互通,善于用天地之气导引人体内气,所谓宇宙真语, 人有妙取二是在形神关系方面,强调神对人体健康的作用,认为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故在练功活动中始终重视意念的修炼,所谓境界高远,不乙于天三是在调理方式上,强调阴阳适位。认为,人体健康有赖于心肾相交,即上焦之心火需下降、下焦之肾水需上济。一旦这种状态失调就会出现上焦过热、下焦过寒的上焦下寒状态,练习时要时时注意是其复常四是在练养关系方面,强调练养相兼。注重舒缓情志,积极摒弃不良的心理、性格行为习惯。

 

二、功法作用-情志调阴阳,通经络行气血

伏羲养生术分为治法、练法。其中治法用于给他人导引,主要是语言导引、观想和按摩拍打相结合,用于调理疾病。练法即自我锻炼的功法,分为静功和动功两部分,治法和练法也可相互结合。该功法从调节人体情志入手,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从而起到防病治病、强身保健的效果。

由于伏羲养生术强调整体观念,既重视体内外阴阳的交换和平衡、体内经络的通畅,又十分明了七情对人体健康的作用,故在练功过程中常从调心入手。一方面,要求学功者于练功前调整情绪,以便为健康赢得正能量;另一方面,通过存想、意守等方式,达到平衡体内外阴阳、疏通体内经络等的作用。长期的实践也已证明,该功法对中医辨证属阴阳平衡失调、气血运行失常、经络功能失畅类病证,如慢性胃肠炎等心身疾病、颈腰椎病等慢性退行性疾病、中风后遗症等疑难病症有较好的疗效。

 

伏羲养生术

 

伏羲养生术为中国医学气功学会推荐功法,分为治法练法两种,前者主要用于有明显疾病症状时的调理,一般需要老师进行导引按摩,也可自我观想;后者主要用于自我习练,分为静功和动功,我们主要介绍动功部分。

 

1.预备式 

【操作要领】

调身:双足分开,与肩同宽,双足平行,双膝微曲, 松腰伸胯,含胸拔背,沉肩虚腋,两手松垂,置于体侧,头顶虚悬,双眼微闭,目光放于远方,口唇轻合,舌舐上腭, 鼻与脐对,全身松静自然。(图1)

图1

调息调匀呼吸后,进行 3 次深呼吸,静立片刻。

调心意想自己顶天立地于广博的宇宙中,人在气中, 气在人中。我是宇宙,宇宙是我。

操作提示自然站立时,保持松而不懈的状态。即以四肢躯干同等程度的放松和最大程度心境安宁为标准。

【功理与作用】

预备式主要帮助习练者获得最大限度的身松心静,同时使身心开放,沟通天地日月信息,以利于主功功法操作。

 

 2. 第一节  海浮日月 

【操作要领】

调身:

动作 1---从预备式,双掌心慢慢转向前。(图2)

动作 2---同时以腰为轴,转动约 90°,男性先左转后右转,女性先右转后左转;转动过程中,双手似波浪起伏, 慢慢从下向上,从上向下缓慢摆动(图3、图4)。

动作 3---一左一右为一次,反复操作 3 次。

动作 4---双手升至肚脐处时略停(图5)。

            

图2                           图3                          图4                        图5

调息:

动作 1到动作2双手从中线缓慢左转时吸气。

动作 2---双手从左边缓慢转到中线时呼气。

动作 3---双手从中线到缓慢转到右边时候吸气。

动作 4---双手到肚脐时略停,吸气。                 

调心:

动作 1 到动作 3 双手来回摆动时,意想双手环抱一轮红日或圆月,双手似波澜壮阔的汪洋大海,然后再意想手中日月在波浪中左右浮动上升。

动作 4 双手升至肚脐处时略停,意想有日月形象之精气缓缓涌入丹田。

操作提示:双手上下,托抱太阳动作宜慢,随呼吸转身,以不憋气为度;至肚脐时,可略停,重点体会下丹田周围的温热感,上下托抱时,重点体会温热前后上下的扩散感。

【功理与作用】

本节功法通过手的摆动和脊椎转动,发动气机,使中枢神经真气充足和恰当调整,同时能够培补正气, 助阳行气。身体不适而见乏力懒言,声音低沉,动则气短、易出汗,头晕心悸、面色不华甚至怕冷,四肢不温,喜热饮, 腰酸腿软,小腹冷痛者均可经常习练。尤其适合肺脾气虚所致的疾病,如咳嗽、食少、便溏、腹泻、肠鸣、小便不利等。对于腰椎病变引起的诸多不适亦有效。

 

3.第二节  举肢揽宇 

【操作要领】

调身:

动作 1---接前式双手向两边分开,展开至体侧。(图6)

动作 2---沿体侧,双手向上画弧揽气回照头顶正上方百会穴处,稍停。(图7)

动作 3---双手经面前缓缓下降(手心向内),在移至上、中、下三丹田处时略停(图8)。

动作 4---然后双手向地面推去。(图9)

以上动作反复 3 次。

           

            图6                         图7                       图8                      图9       

调息:

动作 1 吸气,到伸展到最大处时暂停片刻,呼气。

动作 2 吸气, 到百会穴时暂停片刻,双手下放时呼气。

动作 3 到印堂穴时吸气,暂停片刻,双手下放时呼气;再到膻中穴时吸气,暂停片刻,双手下放时呼气;到下丹田时吸气;暂停片刻。

动作 4 下推时呼气。

调心:

动作 1 双手向两边展开时,意想双手臂在宇宙之中无限的长。

动作 2 双手揽气回照百会穴时,意想天地之灵气如甘露进入人体内沐浴全身。

动作 3 双手移至上、中、下三丹田处时,意想天地之灵气如甘露灌入。

动作 4 双手向地面推去,意想体内之病浊气随手势被推出体外,进入大地深处。

操作提示:呼吸细匀,平膻中穴上肢向两侧打开时, 如呼气长度不够,可续以屏气,整个过程双上肢似被无限拉伸,肩关节不用力。肘关节不必完全伸直,以略略屈曲为佳。

【功理与作用】

本节功法通过回照百会,使天地灵气灌入三丹田,有强身开慧之效,双手下推排浊气、通下肢经络。具有较强的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的效果。四肢尤其是下肢的关节屈伸不利,肌肉酸麻胀痛均可选用。此外能通调三焦, 引火归元。失眠健忘,口舌生疮,头晕头痛,咳嗽,恶心, 呕吐腹胀,小腹冷痛,肚腹不适等也可使用。妇科疾病见上述症状者可参考选用。

 

 4.第三节  摘星望斗 

【操作要领】

调身:

动作 1---接上节,双手上提回至肚脐前。(图10)

动作 2---左手掌心向上,手沿中线上举至平胸(男左女右)后继续上举成托天式,指尖指向右后方,同时右手反掌向下,转向体侧转至背部命门处,手心贴命门。 (图11)

                                             

                     图10                                                                               图11          

动作 3---手做摘星势,即上举之手手指聚拢做摘物状,同时眼随手动面向上仰,目视太空。稍停(图12)。

动作 4---仰头,右手不动,左手向外,经体后、体侧、体前画圆,回至头正上方,整个过程头不动,目随手走。(图13、图14)

动作 5---左手仍做摘星式,沿中线落至印堂正上稍停(图15)。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动作 6---左手慢慢向下移动,移至口唇处时稍停, 然后继续下移(图16),另一手手掌翻转向前,慢慢上托,双手渐成抱球状。(图17)

                                                            

图16                                                                                   图17

对侧进行同样操作,一左一右为一次,反复操作3 次。

调息:

动作 1 到 2,吸气,翻掌时呼气。 

动作 3 到 5,吸气,下放时呼气。

动作 6,吸气,下放时呼气。

动作 24 到 25,呼气。

动作 6,吸气。

另一边呼吸相同。

调心:

动作 2,意想手把天越撑越高。

动作 3 手做摘星势时,意想上举之手在摘取天空中一颗明星。

动作 4 到 5 手臂在上空画圆时,意想手中之星在轨道上运行一周。 

动作 6 上举之手下移至口唇处时,意想星辰之气由口涌入腹内;

双手呈抱球状时。意想星辰在手中闪闪发出光亮。

另一边动作意念相同。

操作提示: 仰头上举,手在头顶画圆时,肘关节总以微微屈曲为度,保持上举的力度不变。头后仰时,扶命门的手稍稍用力,防止摔倒。在左右交替操作过程中,抱球为左右过渡姿势,1 次呼吸完成,因而整套导引操作动作节奏宜慢不宜快,以呼吸不憋气为度。

【功理与作用】

本节意念摘星并引星入体,回照天目,能清利头目,通经活络,疏肝利胆。颈肩关节不适尤为适宜, 如颈椎病、肩周炎,肩背不适。此外胸胁胀满,急躁易怒, 情志不畅,郁郁寡欢,头痛头晕,目赤口苦,视物不清等亦可选用,同时手护命门,增强先天肾气,对肾虚、腰痛有较好疗效。

 

 5.第四节  调整阴阳 

【操作要领】

调身:

动作 1---接上式双手心相对顺时针旋转(图18),左手旋至与头顶平处,手心向下,右手旋至脐部附近,掌心向上,稍停片刻(图19)。

动作 2---然后两手相对反时针旋转 180°(图20)。

动作 3---如此来回旋转不少于 3 次。

动作 4---最后,双手揽气回照肚脐片刻(图21)。

                    

               图18                        图19                          图20                          图21          

调息:

动作 1 左臂上升到印堂穴时吸气,下放时呼气。

动作 2 左臂下降,右臂上升时呼气。

动作 3 暂停片刻,吸气。

调心:

动作 1 到 2 转动时意想双手始终抱着一个巨大的太极球。

动作 1 到 2 意念左手上托球之形象为太阳,右手上托球之形象为月亮。

动作 3 双手揽气回照肚脐片刻,意想日月之精华进入下丹田。

操作提示:本节功法操作核心是保持双手之间始终环抱着巨大球体的感受,因此双手心要始终相对,相同速度同时反方向沿弧形运动,双手手掌、十指也应微微弯曲,如同紧贴于同一球体之上,双手旋转速度以慢为佳,以不憋气为度。

【功理与作用】

本节功法能够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对于亚健康状态、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等有不错的效果,转球的操作能较好地调理五脏六腑,对于调理心、肺、肝、胆、肠胃各类疾病效果较好,同时能疏通上肢气血,调理肩周炎、肩背痛、上肢关节肿胀,肌肉酸麻肿胀。此外失眠、心烦、腰膝酸软等也可使用。

 

6.第五节  三气归一元 

【操作要领】

本节主要介绍“左斜展翅”,“右斜展翅”为右手向右上画弧,动作方向与其相反,呼吸意念与其相同。

左斜展翅

调身:

动作 1---接前式左手向左上画弧,右手向右下画弧(图22)。

动作 2---双手指分别指向天地后,翻掌(图23)。

动作 3---停片刻后,两手相对慢慢合抱(图24)。

动作 4---双手自然旋转呈抱球状于腹前(图25)。

            

                   图22                    图23                    图24                         图25            

调息: 

动作 1 吸气。

动作 2 呼气。

动作 3 到动作 4 吸气。

调心:

动作 1 到动作 2 左手向左上画弧时,意念一手使天气上升,右手向右下画弧时,意念一手引地气下降。

动作 2 双手指分别指向天地后,翻掌,意念自己顶天立地,一手上接天之灵气,一手下引地之精华。

动作 3 两手相对慢慢合抱于腹前,同时意念左手引天气下降,右手提地气上升。

动作 4 在下丹田处停留片刻,意念天地之灵气进入下丹田。

操作提示:下丹田抱球时,呼吸总以自然适度舒适为佳,待呼吸调匀后,再进行下一个导引的操作。此外在双手分别指天指地时,躯干保持正直,双上肢尽量与躯干平行, 注意保持双上肢用力伸展的状态,但要注意虚腋。

【功理与作用】

本节功法上引天气下降,下提地气上升, 使天地人三气融合贯通,取天地人三才合一之意,能够通畅三焦,振奋阳气。胸闷气短,脘腹胀满,胁肋不舒,肩背冷痛,感冒发热,情志不畅,腰膝酸软均可酌情练习。

 

7.收功

【操作要领】

接上式,双手回照肚脐,意想七彩之光从四面射来笼罩全身的每一部分,深呼吸 3 次。双手轻捂丹田片刻。意想收功。最后双手摩擦至热,干浴面数次。

调身:

动作 1---接上式,双手回照肚脐片刻(图26)。

动作 2---双手轻捂丹田片刻(图27)。

动作 3---双手摩擦至热(图28)。

动作 4:干浴面数次(图29)。

                  

               图26                      图27                    图28                   图29           

调息:

动作 1 深呼吸 3 次,吸气时用鼻子,呼气时用嘴。

动作 2 屏息。

动作 3 和动作 4 双手摩擦时自然呼吸。

调心:

动作 1 双手回照肚脐时,意想七彩之光从四面射来笼罩全身的每一部分。

动作 1 深呼吸时,吸气意念天地精华之气进入全身毛孔,呼气意念废浊气从口中呼出。

动作 2 意收下丹田,意念收功。

操作提示:本节为整套功法结束的操作,主要让习练者回到正常生活状态,注意收功后不要马上用冷水洗澡洗手, 否则毛孔突然收缩,会导致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