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委会动态|中国医学气功学会气功教育专业委员会系列专题研讨会胜利召开

时间:2025/6/19 作者: 中国医学气功学会 来源:中国医学气功学会 浏览次数:249

为全面贯彻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要求,深入探索中医气功教育改革路径,2025年6月10日,由中国医学气功学会气功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系列专题研讨会线上召开,会议主题为“当前气功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上海市气功研究所所长、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副会长许峰,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副院长、中国医学气功学会秘书长、中国医学气功学会气功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海波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学气功学会气功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敬文,河北省北戴河医疗气功医院主任医师、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常务理事肖远德,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学气功学会气功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刚,上海市气功研究所副教授、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学气功学会气功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昌乐,上海市气功研究所讲师韩璐北京中医药大学讲师、中国医学气功学会气功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姚琴,北京中医药大学讲师李弘飞等专家参会。

本次会议由陈昌乐副教授主持。

image.png

image.png

张海波主任委员在致辞中表示特别感谢许峰所长对本次活动的指导及各位专家的前期筹备工作。本次会议聚焦“当前气功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的核心议题,采用小范围研讨的形式,希望大家深度交流、凝聚共识。张海波主委同时提出,总会今天正式发布了《2025年度中医气功青年人才培育项目名单》,呼吁入选青年学者在教育教学、科研、临床领域协同发力,共同推动气功在相关领域的发展。

image.png

本次研讨会邀请上海市气功研究所许峰所长分享气功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许峰所长指出高校中医气功课程存在学生为学分而学现象,人工智能导致课堂专注度不足,建议采用分组讨论、实践体悟的方式提升教学效果。许所长从本科教育讲到社会培训,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气功的内涵、跨学科、传统文化交流以及海外经验等内容,为中医气功教育改革提出了宝贵意见。

image.png

敬文教授提出了应对气功教育面临挑战的五点措施。首先是重视教材建设,学会与学界各位同仁应重视包括中医气功学、中医功法学、中医内体察学等系列教材的编纂工作在教材的基础上,高校可以开展相关课程,如江西中医药大学开设了中医内证体察学、中医养生康复学与气功密切相关的课程,收效良好,希望能为其他高校的课程建设提供思路张教授还提出了要重视气功社团建设、气功师资队伍培养、气功服务社会等相关建议

image.png

肖远德主任医师主要分享了气功海外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经验与思考。肖主任从河北省气功医院的发展提出,临床疗效是气功疗法的核心生命力。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有气功晨练传统,医师带领患者通过各种形式长期坚持晨练,有患者可坚持练习5-6年以上,无论医患,在身心健康水平上都有明显提升。因此医者刻苦练功,提高临床水平,用气功造福患者和广大人民群众是气功在社会上推广的根本动力。

image.png

姚琴老师认为,目前气功教育主要面临5个层面的挑战,他们分别是学科边缘化、教材匮乏、师资短缺断层、课程开设不足、社会认知偏差普及度低等。因此,北京中医药大学气功教学团队提出了系统性“顶层设计”应对措施。气功以学科、专业独立为长期目标,其中教材建设为近5年短期目标,师资培养与课程建设为近10年短期中期结合的目标。课程建设的措施主要包括组织协助《中医功法学》十五五规划教材的编撰、建设气功学科体系教材、编写气功推广应用著作等。课程建设方面采取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为针灸推拿学专业开设《中医气功学》必修课,第二步为中医学、康复医学专业开设《中医气功学》选修课,第三步为中医学、康复医学专业开始《中医气功学》必修课。师资队伍培养方面,一方面依托专委会定期组织学术交流、专题讲座,推动气功教学与临床实践结合,另一方面开展“中医气功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制定统一师资认定标准,培养骨干教师。

image.png

image.png

随后,参会同仁与发言嘉宾就气功教育的相关问题展开了讨论。

本次会议强调了气功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并对如何提高气功教育的质量和影响力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在此次中医气功教育挑战与对策研讨会,各位专家学者、青年才俊分享的经验与成果,为中医气功的教育教学、传承创新、社会培训、教材建设、师资培养等多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必将促进新时代中医气功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推动为中医气功事业发展向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