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 | 《黄帝内经》医学气功理论概述

时间:2021/3/15 作者: 邸志芳、肖远德 来源:中国医学气功学会 浏览次数:1990

导语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和开放创新发展,改革完善中医药管理体制机制,发挥中医药在疾病治疗和预防中的特殊作用。”

新冠疫情以来,中医气功事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新时代则新使命,新担当才有新作为。中医气功在学术科研领域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此,我们开创了学术探讨栏目不 ,每周推送学术论文和科研内容,以期达到“理上开窍”的目的,帮助各位同道的修行,为“健康中国”的伟大事业添砖加瓦。

本期内容为邸志芳、肖远德在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发表的文章《《黄帝内经》医学气功理论概述》,让我们一起深入学习探讨。

 

《黄帝内经》医学气功理论概述

 

邸志芳、肖远德 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

 

摘要:

本文将《黄帝内经》中关于医学气功的相关论述进行了有序的整理和研究,发现《黄帝内经》中的许多论述仍作为传统气功学的指导思想和练功原则,这些论述在医学气功三调的具体应用上对后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认为《黄帝内经》为医学气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医学理论基础。


一、简述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书中最早的典籍之一,它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它是以古代的解剖知识为基础,古代的哲学思想为指导,通过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以及医疗实践的反复验证,由感性到理性,由片段到综合,逐渐发展而成的。它开创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框架,构建了较系统完整的医学气功理论体系,为传统气功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医学理论基础。

 

二、关于早期气功的记载

在《黄帝内经》的首篇《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就有这样明确的记载: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掣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这说明,我国在远古时代便已有了这种吐纳导引之法,即现在的气功。气功产生于何处,在《黄帝内经》中亦有明确的记载。《素问·异法方宜论》指出:“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杂食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故导引按跷者,亦从中央出也”。所谓的“中央”地区与目前出土的西汉早期的气功文献帛画《导引图》、《却谷食气》所发掘的地址“长沙马王堆)”是相一致的,充分证明了我国中原地区由来已久就是气功的发祥地[1]。

我国的气功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可“气功”这个词的出现时间并不是很早。据文献考证,“气功”一词最早见于晋朝许逊著的《净明宗教录》一书。“气功”一词被广泛使用,起自新中国成立之后的20世纪50年代。1954年,刘贵珍在河北省唐山市成立了气功疗养所,这是气功一词被正式启用的标志,此后,气功这一术语开始在中医临床和养生保健的学术领域中使用。

 

三、《黄帝内经》中医学气功的理论基础

2.1阴阳学说

《素向·上古天真论》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这句话指出了阴和阳的对立统一是宇宙间的普遍规律,是一切事物的总纲和法纪,是万物变化的起源,只有保持人体阴阳平衡,才能使人不得病。《素向》中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阴阳匀平,以充其形”。如若发生“阴阳更胜之变”,其结果就会“阴阳相倾”,“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因此,身体的健康与否,根本在于阴阳能否保持相对的平衡。

气功锻炼的目的在于平衡人体的阴阳。所谓“必清必静,则病气衰去”,“阳病治阴,阴病治阳”,补偏救弊,扶弱抑强,都是旨在协调人体动态的阴阳相对平衡,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气功锻炼调身之动静开合、俯仰屈伸、上下升降,都是根据阴阳平衡理论编创而成的。从时间上来看,古人强调练功时间,六阳时练功,即子丑寅卯辰巳的六个时辰,可以助阳;六阴时练功,即午未申酉戌亥六个时辰,可以养阴。从呼吸上来看,呼为阳,吸为阴。在临床实践中,阳亢火旺病人,练功时注意呼气,感到心胸舒松,头脑清晰,这是有余之阳,向外散出之故。而阳虚气陷的人,注意练呼,则可感到胸腹空虚,头眩心慌,而加强吸气,则感到舒松,这是因为阳既不足,自不能再外散。所以《景岳全书》中指出:“阳微者不能呼,阴微者不能吸”。可见,阴阳学说也是气功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2.2 精气神学说

《黄帝内经》中的精、气、神学说,不仅为气功锻炼提供了医学理论基础,也提供了哲学基础。《素问·金匮真言论》中说:“夫精者,身之本也。”《灵枢·经脉》:“人始生,先成精。”又说:“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主,是谓精。”精是人体内的精微物质精液和精气。《灵枢·决气》中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景岳全书》中说:“人之有生全赖于气。”因此,气亦为人体的基本物质。神是精与气产生的一种物质。《灵枢经》说:“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平人绝谷》中说:“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所谓神,是指藏于心中之神气,气之升华,故“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因此,中医学中的神是人体中重要的生命物质。

精、气、神之间关系极为密切。《素问·玄机原病式》中说:“精中生气,气中生神。”《类经》中说:“精全则气全,气全则神全。”因此,精、气、神都是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要素,精和气是神的基础,而神又是精和气的升华。气功锻炼的本身就在于内炼精、气、神,外炼筋、骨、皮。气功的锻炼正是为了保养精元,培育精气,以使气充足、旺盛,扶正驱邪,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2.3身息心学说[2]

我国气功专家刘贵珍先生在气功的实践、整理过程中指出[4]:虽然气功功法的名称不同,但都是以身、息、心锻炼为手段来培养人体正气,从而达到却病延年的目的。这里所说的“身、息、心”即“身体姿势、呼吸锻炼、意念调节”,在传统气功术语中是指“调身、调息、调心”。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将气功定义为气功是调身、调息、调心三调合一的心身锻炼技能[3]。《黄帝内经》在气功调心、调身、调息三调的具体应用上对后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3.1调心

调心就是调控心理状态的操作活动,在《黄帝内经》中有很多相关的论述。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提出了在思想上要安定清静,不要贪欲妄想,如此则体内真气和顺,精神也不耗散,疾病无从侵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这句话是说圣人不做勉强的事情,不胡思乱想,心情乐观,所以能够长寿。《灵枢·本脏》所说:“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就是说,只要能心清神静,意念专一正直,思想情绪稳定,脏腑功能就不会紊乱,生命就不受任何危害。可见,气功中的调心是非常重要的。

2.3.2调息

调息是指通过调整呼吸使意气相合。在《黄帝内经》中对调息的方法也有明确的论述。《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记载:“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其中的“呼吸精气”体现了中医气功中的调息,“独立守神”体现了中医气功中的调心,“肌肉若一”体现了中医气功中的调身。只要掌握中医气功调息、调心、调身之道就能够寿命长久。在《灵枢·天年》中又提出:“呼吸微徐,气以度行”的“微徐”呼吸法,也是气功锻炼的要法。《素问·生气通天论》还指出了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不可分离,人体通过呼吸自然界的清新之气,才能维持人的生命和健康。

2.3.3调身

调身就是调整姿势,使身体的状态与练功所要求的境界相应。《灵枢·病传》中记载:“余受九针于夫子,而私览于诸方,或有导引行气,按摩灸熨,刺爇饮药,之一者可独守耶?将尽行之乎?”文中所说的“导引”、“按摩”等等,都属于气功的调身。《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气骨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其基本方法是调节动静刚柔,使阴阳协调,骨主立,筋主动,姿势要正确,动作要准确,肢体运动要柔韧灵活。它明确地阐述了调身炼形的意义、目标和作用。

2.4天人合一观

天人合一是我国传统哲学中整体观的最高境界,也是气功学的基本范畴。世界上包括人在内的万事万物千差万别,但都是由大自然阳阳之气感应形成,即所谓“在天为气,在地成形,而化生万物”,《庄子·齐物论》中也提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天人合一”观认为,人类感受着大自然阴阳更替的影响,也从大自然获得营养,化生自身气血阴阳,故人和大自然是一体的,不可分割的,不可相逆,故《素问·生气通天论》告诫:“气与天相失,则生意息矣”。刘贵珍先生在《气功疗法实践》一书中写到[4]:“气功的传统理论和锻炼要求方面,都体现着“天人相应”的思想”。在人与自然不可分割影响下的传统气功,无论是功法还是功理,都深深烙上了这一文化印痕。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古人称其为“天人相应”。因此,对于练功养生来说,就应顺应自然、调于四时。《素问·四气调神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此话也可视为气功的基本要点,其要求的四季摄养,对以后的气功的实践与理论产生了弥久的影响。在中国传统气功理论中,天人合一还表现在人体与自然界之间的五行相通关系,即所谓“同气相求”,这主要反映在静功中的存想内视图景。早在东汉年间的《太平经》中已有“使空室内旁无人,画像随其藏(脏)色,与四时气相应,悬之窗光之中而思之”的记载[5]。其后,于静室中存想脏腑之色,成为传统气功中的一个基本方法。

 

【结语】

综上所述,《黄帝内经》是祖国医学的经典,集先秦至汉初医学理论之大成,有非常丰富的气功理论与实践,其医学气功理论体系已相当完备,古人在医学气功方面的探索成果不仅对后世医学气功的发展具有奠基作用,而且对道家气功,中医藏象、中医命门等传统医学理论的形成、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志庸; 郭霭春.略述《黄帝内经》在气功学发展史上的贡献[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83,Z1:19-24.

[2]周伟良.“健身气功学”学科构建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4,6(8):1-12.

[3]刘天君.中医气功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4]刘贵珍.气功疗法实践[M].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社,1985.

[5]王明.太平经合校·以乐却灾法[M].北京:中华书局,196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