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 中医内证体察体悟外气及经络循行的方法探究

时间:2021/3/18 作者: 林松、任建坤、章文春、 田原成、潘淑宝、王杨夏石 来源:中国医学气功学会 浏览次数:2043

导语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和开放创新发展,改革完善中医药管理体制机制,发挥中医药在疾病治疗和预防中的特殊作用。

新冠疫情以来,中医气功事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新时代则新使命,新担当才有新作为。中医气功在学术科研领域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此,我们开创了学术探讨模块,每周推送学术论文和科研内容,以期达到理上开窍的目的,帮助各位同道的修行,为健康中国的伟大事业添砖加瓦。

本期内容为林松、任建坤、章文春、田原成、潘淑宝、王杨夏石老师在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发表的文章《中医内证体察体悟外气及经络循行的方法探究》,让我们一起深入学习探讨。

 

中医内证体察体悟外气及经络循行的方法探究

林松、任建坤、章文春、

田原成、潘淑宝、王杨夏石

摘要:

目的:通过气功锻炼,体察外气及经络循行,探索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实践型中医人才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方法:通过排除标准,选取江西中医药大学在校大学生195人,以三心并站桩、拉气法、抻气法、意念贯注经脉经穴同名经三圈循环法为主要锻炼内容,以达到气功态。

结果:总共195位同学参与并完成该实验,其中195人有酸、麻、 胀、重、凉、热等不同形式的气感,占100%152人有经络循行感,占78%

结论:该方法可以让学生短时间内体察到外气、经络的存在,有利于中医气和经络理论的学习应用。

一、研究背景

是存在于宇宙当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源。它主要有升、降、聚、散、开、合、出、入几种运动形式,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充斥于宇宙及人体周身。经络是气运行的通道,有经络是生物场假说、经络是信息系统假说、筋膜假说、生物膜假说等气与经络的实质,借助于目前的科学仪器、手段难以解释清楚。介于此,江西中医药大学提出中医内证体察体悟外气及经络循行”, 并与西安智能科学研究中心合作,诱导学生在气功状态下体察感悟气与经络的存在,深入领会中医学的生命观。

 

二、研究过程及结果

1研究对象

1.1对象 选取江西中医药大学在校学生195人。年龄范围在2025岁。男98人,女 97人。

1. 2研究对象排除标准

排除标准:每日训练不足30分钟者;不按照要求参加训练者;实验期间主动放弃 训练者;在实验期间发生各种意外,不能参加训练者。通过排除标准的筛选最后剩下 195 人。

 

2研究方法

功法锻炼是体察外气、经络的基础,只有让学生掌握规范的动作并对功法理论有一定的了解,然后进行锻炼才能得到好的效果。为此,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与西安智能科学研究中心四位经验丰富,理论扎实的老师共同教功授课。指导功法,规范动作。

2. 1体察气的研究方法

气的体察,以三心并站桩、拉气、抻气三部功法为主要,集中训练7天。理论教学 与功法锻炼相结合,增强学生对气的理解与认识。早上6:00-7:00,上午8:30-11:30, 下午2:30-5:00。平均每天站桩1小时,拉气3小时,抻气3小时。期间理论课时三次。

 2.1.1功法规范

三心并站桩:三心并站桩是智能气功的基本功,静多动少。总口诀是,七窍闭合鼻撩天,踩气两手在穴边,三心并合心念处,身轻气爽笑开颜。基本动作是两足并拢,周身中正,两手自然下垂。目视远方天地交界处,两眼轻轻闭合,目光回收。口微闭,自然呼吸;两足跟不动,两足尖外撇成90° ,再以两足尖为重心,两足跟各外撇90° , 两足呈后字形,如此动作后,气即贯至两腿外侧阳经中;坐腕,带动臂下落,两手掌根慢慢分开,掌心内含,十指尖轻轻相接两手呈半个球状。两手置于腹前,掌心对肚脐。

拉气法:坐姿或者站姿都可以,基本动作是两手置于胸前或者腹前,掌心相对,初学者两手慢慢拉开两三寸即可。反复开合反复体察。

抻气法:以站姿,周身中正,两手自然下垂。目视远方天地交界处,两眼轻轻闭合,目光回收。口微闭,自然呼吸。两手慢慢体侧上升与肚脐平,立掌做腕,五指自然分开上翘。肘部不打弯,肩斜向上向内挤压。反复同一动作。意识想着百会穴、两劳宫穴、两涌泉穴打开,外气源源不断的汇集在下丹田及充斥全身经脉脏腑。

进行一周锻炼后,学生们对外气都有不同程度的认识,对外气的存在有了感受,都有酸、麻、胀、重、凉、热等不同形式的气感。

 

2. 2体察经络循行方法

在前一周学生对气有了不同程度体察的基础上进行经络循行体察。以理论课时与锻炼相结合的方法。集中训练7天。

2. 2.1理论课时

带教老师逐一介绍十二正经的循行路线及穴位的定位,对五输穴及其他重要穴位,特别提醒多注重体察。共6个理论课时。课后要求每位同学都能将十二正经循行及穴位熟记。

2. 2. 2体察经络循行

釆用意念贯注经脉经穴同名经三圈循环法。将十二正经分为三圈,每四条经为一圈, 每一圈分上行与下行,配合手决进行锻炼体察。三圈详细分别为:

第一圈:上行:足太阴脾经一手太阴肺经;下行:手阳大肠经一足阳明胃经;掐决手势:大拇指、食指指天,其余三指自然屈曲。

第二圈:上行:足少阴肾经一手少阴心经;下行:手太阳小肠经一足太阳膀胱经;掐决手势:小指指天,大拇指按压食指、中指、无名指屈曲。

第三圈:上行:足厥阴肝经一手厥阴心包经;下行: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掐决手势:中指、无名指指天,拇指按压食指、小指屈曲。

2. 2. 2. 1体察方法:以第一圈为例

第一步,组场调形,站姿,周身中正,百会上领、下颌回收、舌顶上顎、会阴上提,腰部命门向后放松,两脚并拢双手自然下垂,全身放松。

第二步,调神,两眼轻轻闭合,全身上下内外放松,恍恍惚惚空空荡荡的感觉。然后两手慢慢轻轻的带着气感上提,男的左手女的右手,掌心敷于肚脐。另一手外劳宫穴敷于命门穴。并默念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

第三步,两手轻轻还原体侧,两脚踩气分开与肩平,双手带着气感慢慢上举。举至头顶上方最高处,脚跟离地继续向上至最高处,放松自由下落。重复三遍。保持手上举姿势,双脚平铺于地。

第四步,掐手决,大拇指、食指指天,其余三指自然屈曲。先做上行,上行经络做完后双手自由下落,后做下行。循着足太阴脾经经络、穴位慢慢一边默念穴位名称一边体察经络循行及每个穴位处的感觉。经络循行到拿意识就想到拿。

第五步,收功,双手敷于肚脐,一两分钟后两眼慢慢睁开。

经过一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绝大多数学生有经络循行感以及穴位酸胀麻重感。

3观察指标调查学生自身对气及经络循行的感受

4结果

总共195位同学参与并完成该实验,其中195人有酸、麻、胀、重、凉、热等不同形式的气感,占100%152人有经络循行感,占78%,见表1

 


三、讨论   

气与经络存在与中医理论体系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了,因其学说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和对中医临床的有效指导而备受关注。气的感觉主要有酸、麻、胀、重、凉、热等不同形式,本实验也验证了这一点。气的本质、实质、物质基础研究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但是很难解释清楚。笔者认为,既然它们是客观存在的,那么我们可以在气功状态下加以运用意识的引导,体察体悟其存在。这是简便廉验,追本溯源之法。通过半个月来探究观察,绝大部分同学体察到了气和经络、穴位。在此过程中,还有部分学生身体得到调理,疾病康复了。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通过本文中方法去体察气、经络循行是有效、有益处的。值得在大学生特别是中医类专业大学生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超东,邓柏颖,苏莉.经络实质文献的假说综述[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 1 (9)71-72.

[2] 王九龙.中医"学术研究概况[J].江苏中医药.2008, 7 (40)88-89.

[3]  刘艳丽,王秀秀,韩金祥.中医学说研究60[J].辽宁中医杂志,2014, 11 (41)2299-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