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气功疗法,是一套以辅助癌症康复著称的功法,因由郭林先生创编故又称郭林(新)气功。自20世纪70年代初正式向社会公开推出以来,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已成为一套颇受国内外气功爱好者和研究者欢迎的“明星”功法:1980年10月《体育报》连载了郭林先生等撰写的《自然呼吸法慢步行功》,同年《体育报增刊·气功的妙用》收载了“绝症逢生——新气功疗法治疗癌症的切身体会”,引起了许多癌症患者对本功法的关注;1980年的《气功杂志》创刊号刊发了郭林先生口述的《练功心法》,首次公开了这一功法的锻炼“秘籍”;1980年由郭林先生讲授的《新气功疗法》出版,标志着“新气功疗法”名称的确定、功法已经成套;1988年陶秉福撰写的《自然呼吸慢步行功》《风呼吸法快步行功》两个条目被收入《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气功学》,标志着正式迈入中医气功的行列;1994年新气功疗法被收入高等中医院校协编教材《中医气功学》,是本功法进入高校课堂的开始;2010年本功法被列入北京市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益服务项目,2013年本功法被列入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疗技术手册(2013普及版)》,并列入第二批“中医医疗技术申报目录”,开启了新气功疗法的新征程。
特点与渊源
新气功疗法是郭林先生创编的一套动静结合的功法,其别具一格、自成体系,在业内外的知晓率颇广。因此,对它的一般特点、作用等,已无须笔者多花笔墨,试从以下角度加以诠释。
一、功法简析:形式大胆创新,内涵立异标新
由郭林先生创编的新气功疗法,其最大的亮点在于一个“新”字。无论是功法的形式与作用,还是其内涵与外延,都可以用“新”来描述。在形式上,以“行功”系列为代表的初级功法,摒弃传统功法以坐、立、卧为主的锻炼方法,而是选择了古今均较少见到的“行”作为基本形式;在体系上,提倡动静结合,集五种导引(意念导引、姿势导引、呼吸导引、吐音导引、按摩导引)于一体;在调息特征上,辨证选用注重练吸的“吸、吸、呼”和注重呼气的吐音;在学练程序上,提出姿势、呼吸、意念分别学习的“三关分度”,以增强患病(尤其是患重病)者的学功信心;在作用重点上,一改古今气功一般以防治慢性病、功能性疾病为主的“惯例”,选择癌症及其他疑难病症为主攻方向;在练功方式上,提倡集体学练功法。
二、功法特点:吸气吐音并重,调身提倡行步
新气功疗法的一系列“新”,实际上就是其特点。这里,我们着重对它在调息、调身方面的特点作简要介绍。
新气功疗法的调息特点主要体现在“吸、吸、呼”和吐音上。这两种表面上看似不同的呼吸方法,其本质或都是通过调整呼吸、强调呼吸过程中的某一个方面,来调整练功者的整体状态,以达到古人之所谓“吸新吐故以炼藏”的目的。其中“吸、吸、呼”与刘贵珍先生内养功中的“吸-停-呼”,或有异曲同工之妙,即通过调整自主神经的张力,来影响内脏、血管等的功能,从而改善病灶处的血供、氧供;吐音法,则是通过辨证(病)选用“哈”音、五脏音、特殊音,来振动脏腑及其所属的经络,进而调整其功能,最终达到治疗疾病或养生保健的作用。
新气功疗法的调身特点是它的“行功”。尽管古代气功著作中也有关于“行”的练功论述,但多限于理论层面,在成套功法中选择“行”式的极为罕见。郭先生推陈出新,将“行”作为这套功法具有特征性的练功姿势,将“行”与摆手、转头(腰)配合,形成一种特有的调身方式,再将其与呼吸、意念融合,相得益彰,颇具“新”意。
三、功法作用:辅助癌症康复,辅助难病治疗
新气功疗法素以抗癌著称。长期的实践证明,它与药物、手术等常规医疗方法配合应用,确能有效地帮助癌症患者康复;实践还证明,它对癌症以外的多种疾病的康复,也有较好的作用。具体的作用和用法,请详见本文“练法与作用”中的相关介绍,并可参考各种“新气功疗法”专著,这里不作展开。
四、功法渊源:理宗古今经典,法集诸家之长
新气功疗法是郭林先生原创的气功功法,但这种原创不是凭空的,而是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加以综合、提升而成的。
在理论上,本功法以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为核心,并吸纳了康复学、现代医学、体育学等众多学科的长处。本功法“行”的调身,吐音的调息等特征性的操作,其理论基础是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即以局部的操作来影响整体的功能;支撑“吸、吸、呼”的主要理论依据是身心的相关性;吐音操作中暗含五行学说的指导。他如,有氧运动及其作用、心理疗法及其操作等康复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也是郭先生创编功法的理论源泉。
在方法上,本功法以五禽戏和道家气功为基础,并吸纳了儒、释、道、武各家功法的优点。如上所述,郭先生从小习练童子功,对五禽戏也较为精通。毫无疑问,这两种功法是新气功疗法方法学的基础。因此,有人说在新气功疗法中可以找到仿生功法的影子、内丹术的样子,也就不足为奇了。此外,释家的“行禅”、太极拳的“架势”、坐忘的内涵等,也对功法的套路设计和操作的细小环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练法与作用
新气功疗法是一套系列功法,内容非常丰富,可分为初级功、中级功、高级功三大类,各大类中又包括许多具体的功法,限于篇幅,这里仅选择性地介绍其初、中级功法中的部分功法。在新气功疗法中,中丹田指的位于肚脐下的气海穴。
一、初级功法
新气功疗法的初级功法包括中度风呼吸法自然行功,强度风呼吸法特快功,中度风呼吸法中快功,弱度风呼吸法稍快功,升降开合松静功,定步风呼吸,慢步行功,中度风呼吸法一、二、三步点功,松揉小棍功,头部按摩功,涌泉按摩功等。
操练郭林新气功初级功法,要牢记“圆、软、远”三字诀;并应遵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原则。首先掌握式子导引,自然呼吸,不加意念,做到式子准确、动作协调、放松自然。第二步增加调息的内容,“风呼吸”是较难掌握的呼吸方法,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呼吸的位置、轻重、节奏、速度,呼吸与式子的配合都要熟练掌握。第三步要在意念导引上下功夫,真正做到以一念代万念,排除杂念。并要做到不追、不抓、不盯,以防出偏。
郭林新气功初级功法防癌抗癌、治疗慢性疑难病为主的功法较多,限于篇幅,这里仅介绍较有特点的自然行功、升降开合松静功、一二三步点功。
(一)中度风呼吸法自然行功
中度风呼吸法自然行功,是用中度风呼吸法,松静自然行走的功法,是郭林新气功中的基础功法。动作舒缓,易于练功者放松入静。自然行功一般作为每天操练的第一个功法。
中度风呼吸自然行功可以,调动内气,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改善循环,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提高人体免疫力,能够防癌抗癌、预防感冒、治疗低烧、消炎。自然行功是初级功法中所有行功的基础,是癌症病患和慢性疑难病患者都应练的主功。
预备功
预备功由松静站立、三个气呼吸、三个开合组成。
1.松静站立
(1)调身:两脚平行,与肩同宽;双膝微屈;松腰松胯;自然收腹;含胸拔背;沉肩坠肘;虚腋松腕;舌舐上腭;微闭双目;百会朝天(图11-1、图11-2)。松静站立约1分钟。
图11-1 图11-2
(2)调息:自然呼吸
(3)调心:悟外导引,默念60个数。头脑清空,排除杂念,心安神静,心平气和。
(4)操作提示
练功方向选择:①肝、胆、眼疾患者,属木,面向东方。②心、小肠、舌、脑、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患者,属火,面向南方。③脾、口腔疾病和肉瘤患者,属土,面向西南方;胃、食管疾病患者,属土,面向东北。④肺、大肠、鼻、皮肤病患者,属金,面向西方。⑤肾、膀胱、骨、耳、乳腺、胰腺、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妇科系统、淋巴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患者,属水,面向北方。⑥患病部位尚未确定的患者,暂时面向北方,待确定后再进行调整。
松静站立要领:圆、软、远。圆:即身体各部分自然弯曲;软:即身体柔而不僵;远:两眼平视远方,轻轻闭合以悟外导引。通过松静站立时要做到心安神静,心平气和,导体令柔,引气令和。
2.中丹田三个气呼吸
(1)调身:在松静站立的基础上,根据病灶的不同部位,双手放置不同位置:①慢性病患者和凡病灶在上焦的癌症患者,如肺部、乳腺、头颈部肿瘤患者,放于气海穴(图11-3);②凡病灶在中下焦的癌症患者,中指、拇指相接,外劳宫(手背)放在肾俞穴(图11-4);③肾癌及病灶在后腰部的癌症患者,手指向后,外劳宫(手背)放在腰两侧带脉上(图11-5);④病灶在带脉的癌症患者,双手所放位置同松静站立(图11-1)。
图11-3 图11-4 图11-5
(2)调息:气呼吸,鼻吸、口呼、平(自然呼吸)。做中丹田气呼吸三次。鼻吸时,舌尖轻舐上腭;口呼时,微张口,舌尖自然放下;平(自然呼吸)时,舌尖轻舐上腭。
(3)调心:头脑清空,排除杂念,心安神静,心平气和。
(4)操作提示:气呼吸时,要求做深呼吸,吸而不满,呼而不尽,深细匀长;先呼后吸为补法,先吸后呼为泻法。
3.中丹田三开合
(1)调身:①双手慢慢放在与气海穴水平处,距离身体10~20厘米,双手中指似接非接(图11-6);②双手沿水平方向,开至比肩略宽(图11-7);③松腕转为掌心相对,慢慢合至中丹田(图11-8)。重复三次。
图11-6 图11-7 图11-8
(2)调息:自然呼吸。待功力深厚后,可配合开时呼,合时吸。
(3)调心:悟外导引。头脑清空,排除杂念,心安神静,心平气和。
(4)操作提示:开合功法的不同手势具有不同的效果:①开时手心向下,合时手心相对,为泻法。②开合,都是手心向下,指尖向前,泻的力量更强(体质太弱者不可用)。高指标病人开合指尖均向下,合手心相对。③生化指标高的患者,开时指尖向下,合时手心相对指尖向下。低指标病人开手心向上,指尖向前;合手心相对,指尖向前。④生化指标低的患者,开时手心向上、指尖向前,合时手心相对、指尖向前;生化指标过低时,开合可以同时采用手心向上、指尖向前的做法。正常指标的慢性病患手心向外,指尖向前开;合手心相对,指尖向前合。⑤慢性病患者指标正常时,开法手心向外,指尖向前;合,手心相对,指尖向前。
行功
1.调身(以先出左脚为例)
(1)点脚起步:松左脚,重心移向右脚,左大脚趾肚点在右脚脚心旁10厘米处。此时,右手放在中丹田前10厘米左右。左手放在环跳穴外侧20厘米左右(图11-9)。
图11-9
(2)正功。
①左脚向前迈一小步,脚尖自然翘起,脚跟轻着地,随之脚掌自然放平,重心前移,双手不动(图11-10);在此过程中,鼻子配合吸气两次,即“吸吸”。
图11-10
②右脚向前迈一小步,脚尖自然翘起,脚跟轻着地,随之脚掌自然放平,重心前移,左手摆到中丹田前10厘米左右,右手摆到右胯旁20厘米左右(环跳穴)。鼻子配合呼气一次,即“呼”(图11-11)。
图11-11
③左脚向前迈一小步,脚尖自然翘起,脚跟轻着地,随之脚掌自然放平,重心前移,右手摆到中丹田前,左手摆到左胯旁。鼻子配合吸气两次,即吸吸(图11-12)。
图11-12
④右脚向前迈一小步,脚尖翘起,脚跟着地,随之脚掌放平,重心前移,左手摆到中丹田前,右手摆到右胯旁(环跳穴)。同时,向右自然转头约45°~60°(腰可随之转动,但不强调转腰度数),鼻子配合呼气一次,即呼(图11-13)。
图11-13
如此每行走4步做一个自然转头转腰动作,即“吸吸呼、吸吸转,吸吸呼、吸吸转……”反复配合前进。
行走20分钟,停住脚步,成松静站立姿势,做一个三开合。
换脚。点右脚起步,先迈右脚,重复前面的功法,“吸吸呼、吸吸转,吸吸呼、吸吸转……”继续操练20分钟。
2.调息:自然行功的呼吸导引为中度风呼吸法。
3.调心:自然行功的意念导引为悟外导引,即以一念代万念,消除杂念。
4.操作提示:练好自然行功的式子导引的关键是“松静自然”,即在练功时,身体要保持松静站立时的基本姿势,重点在松腰。行走时步子不要大,一般为平常走路的一半左右;两脚之间要有一定的距离,足踏两线,不走猫步;保持两膝微弯,松腰松胯。行走起来,整个身体自然而放松。
(1)出脚顺序:操练郭林新气功的行功中,都要根据病灶的不同位置决定出脚顺序。①肝、胆、眼患者不论男女先出右脚;②心脏、小肠、脑部患者不论男女先出左脚;③病灶在其他部位的患者可按男左、女右出脚;④癌症患者若在治疗过程中心脏受损,亦可采取不论男女先出左脚的做法。
(2)调身
1)基本要领:①高翘脚尖、脚跟着地、不走“八”字,足踏两线、不走猫步;②两膝微弯、松腰松胯;③导引还丹——双手在丹田、环跳间摆动;④自然转头——约45°~60°,腰应随之转动,但不强调转腰度数;⑤动静相兼——动中有静,静中寓动,行走中,要使大脑静下来,手摆到中丹田时,也要有一刹那的静;⑥阴阳调整——上为阳、下为阴,外为阳、内为阴,双手有上有下,有内有外,丹田环跳,阴阳互换,阴阳互抱,阴阳调整;⑦摇动夹脊——腰要松,上身要动,要感觉到脊柱两侧的肌肉(膀胱经所在位置)有所动作,但动作要自然,不要晃动太大;⑧利用惯性——重心稍稍前倾,轻松愉快地行走,以最小的付出,取得最大的收获。
2)辨证(症)施功
①行走速度:癌症患者快一些,慢性病患者慢一些。
②手的位置:病灶在中、下焦的癌症患者,手的摆动位置要离病灶远一点(约为15~20厘米)。
③摆手补泻:分泻法、补法、调整法、升法、降法5种。
a.手心向下摆动(图11-14)为泻法,摆幅越大泻得越猛,癌症患者原则上用泻法。
图11-14
b.手心对丹田摆动(图11-15)为补法,慢性病患者或健康人、亚健康人用补法。
图11-15
c.摆出去的手心向下,摆回来手心对丹田(图11-16)为调整法,可用于慢性病患者或健康人、亚健康人,亦可用于身体虚弱的癌症患者。但当癌症患者身体较强壮时,仍要用泻法。
图11-16
d.手心向上摆动(图11-17)为升法,用于生化指标低于正常指标的患者。癌症患者放化疗期间,血象指标较低时,可采用升法手势练功;待指标正常后,要恢复用泻法。
图11-17
e.指尖向下摆动(图11-18)为降法,用于生化指标高于正常指标的患者。
图11-18
(3)调息:采用中度风呼吸法,风呼吸法的要点可概括为“鼻吸鼻呼,出入有声;根吸根呼,两吸一呼”。即:①鼻吸鼻呼,指呼和吸都要由鼻子完成,其间要双唇微闭、舌舔上腭;②出入有声,指呼吸时气息量要大于平常的呼吸量,但声音要轻,以自己微微听见气息声为准;③根吸根呼,指呼吸时的位置要用鼻子根部,鼻翼不能随呼吸扇动,否则会阻碍吸氧量;④两吸一呼。吸吸、呼,吸吸为一拍,呼为一拍,吸吸与呼的时间等长。这是郭林新气功初级功法的重要调息方法。要掌握呼吸的方法、位置、节奏以及与手脚的配合。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练自然行功一般不用风呼吸法,用自然呼吸法;待这些疾病的病情稳定后再轻轻行风呼吸。
(4)调心
①心安神静:郭林新气功是一种动静相兼,动中有静,静中寓动的功法,主要在动中求静。例如松静站立时,外形上是静的,但体内气血的运行是加强的;走起行功来形态是动的,但内在要求心安神静。
②悟外导引:就是练功时,不意守丹田,也不意守身体上的某一个窍位,更不能意守病灶,而是意守身体以外的事物。实际操作时常采取几种方法帮助入静。第一,数息法。练功有了杂念,数自己的呼吸,帮助安静。从1数到60,然后再从头数起。第二,数步法。练功时数自己的步子,从1数到60,回头从1再数起。第三,默念口诀法。练功时随着自己的呼吸,默念“吸吸呼,吸吸呼”。以上一种或几种入静方法交替使用,慢慢使练功者入静。
③辨证施功:主要体现在操练者的视线上。①正常指标者二目平视。②高指标患者视线要低一些,低于膻中穴,指标越高视线应越低。③低指标患者视线要高一些,高于印堂穴。
【注意事项】
(1)动作要松静自然,脚跟着地要轻。
(2)在练功过程中,产生大量口水时,可停下来,松静站立,将口水分三小口慢慢咽下,并用意念将口水送到中丹田;做三个开合后,再继续行进。动作熟练了,可边走边咽。
(3)练功时间;一般练40分钟左右,两脚各20分钟。体力较差的,也可少走一些时间,要循序渐进、逐步增多,慢慢达到要求时间。
收功
1.操作方法:收功的练法是按照预备功要求的站立方位松静站立片刻后,把预备功三个动作的顺序倒过来做。①中丹田三开合,动作要领同预备功;②中丹田三个气呼吸,动作要领同预备功;③松静站立;④慢慢睁开眼睛、慢慢放下舌头,身体恢复自然状态,结束练功。
2.操作提示:在收功操作③的过程中,要增加咽津三口的动作,即将口水分三小口慢慢咽下,并将口水用意念通过喉咙关、胃脘关、一直送到中丹田,这叫玉液还丹。而玉液还丹的过程,也正是用意念把练功中调动起来的内气收归中丹田的过程。因此,即使没有口水,也要做好咽津三口的动作,以利元气归肾。癌症患者,不要意守丹田,只需在咽津三口的过程中想一想中丹田即可。咽完口水,松静站立二三分钟。练完功要休息一下,以利气化。要求各功目间休息15~20分钟。休息时站、坐、散步均可。休息的前5分钟内不要说话,以养气为主。
(二)升降开合松静功
升降开合松静功是以意念导引为主的功法,是在松静状态下,通过升、降、开、合四个形体动作,外导内行,调动人体内气上、下、内、外的循环交流;培补内气,调整人体三焦的阴阳平衡。它既是一个独立的功法,也可作为其他功目预备功的一部分。
【调身】(以出左脚为例)
1.预备功:同自然行功。预备功做完以后,眼睛不要睁开,接下式。
2.起式:松左脚,重心移向右脚,左脚提起,左脚大脚趾肚点在右脚脚心旁10厘米处;右手放在中丹田前10厘米左右。左手放在环跳穴外侧20厘米左右。
左脚向左前方迈出小半步,脚跟先着地,脚掌放平,重心前移,后脚跟提起,向右转身调整后脚,使两脚成斜“丁”字步,然后身体转回正面,重心回到两脚中间,双手放在两胯旁(图11-19)。
图11-19
3.正功
(1)双手合于中丹田:双手从两胯旁慢慢向中丹田合拢,中指相接,虎口向上,手心对身体,距离身体10~20厘米升降时都保持这个距离(图11-20)。
图11-20
(2)升往前:双手从中丹田沿任脉慢慢上升,重心慢慢往前,右脚跟慢慢提起。
(3)膻中变掌:双手升到膻中穴变成指尖向上,手心对身体,继续上升(图11-21)。
图11-21
(4)印堂合掌:双手升至印堂穴,指尖与印堂平齐,合好空心掌(图11-22)。
图11-22
(5)上丹田开:重心慢慢往后移至后脚,前脚跟慢慢提起,前脚脚尖点地,双手手心斜向外开至略宽于肩(图11-23、图11-24)。
图11-23 图11-24
(6)上丹田合:手心相对,重心慢慢往前,前脚掌慢慢放平,后脚跟提起,双手合于印堂穴前约10~20厘米处,成空心掌(图11-25、图11-26)。
图11-25 图11-26
(7)降往后:双手相合,沿任脉慢慢下降,重心慢慢后移(图11-27)。
图11-27
(8)膻中变掌:双手降至膻中穴变为中指相接,虎口向上,手心对身体(图11-28);继续降至中丹田前,降的过程中前脚跟慢慢提起(图11-29)。
图11-28 图11-29
(9)中丹田开:重心移至后脚,前脚尖点地;手心向下,指尖向前(图11-30),在中丹田水平线上开,两手开至略宽于肩(图11-31)。
图11-30 图11-31
(10)中丹田合:转动手腕,两手手心相对,指尖向前,虎口向上(图11-32);慢慢合至中丹田前,中指相接;重心慢慢向前,后脚跟提起(图11-33)。
图11-32 图11-33
(11)膻中变位:重心在前不动,虎口向上,手心对身体,沿任脉升至膻中穴(图11-34)。
图11-34
(12)下蹲:松腰松胯,身体慢慢下蹲,注意要保持百会朝天,蹲至大腿与地面平,双手随身体慢慢降至下丹田前,重心从前脚移至两脚中间(图11-35)
图11-35
(13)下丹田开:转动手腕,手心向下,下丹田水平线上开,开至略宽于肩(图11-36)。
图11-36
下丹田合:手心相对,下丹田水平线上合,合至两手中指相接(图11-37)。
图11-37
(14)升至膻中:用腰的力量带动身体慢慢站立起来(图11-38),重心往前,双手虎口向上,手随着身体升至膻中穴(图11-39)。
图11-38 图11-39
(15)降至中丹田:重心慢慢往后,双手手心对身体,沿任脉慢慢下降至中丹田(图11-40)。
图11-40
(16)还原:然后两手慢慢分开,回到胯旁,重心回到中间(图11-41)。
图11-41
左脚在前的第一个方向的升降开合完成。
4.转换方向:升降开合松静功要做四个方向,八个升降开合。
以左脚跟为轴,身体向左转90°;右脚跟成斜丁字步,继续依上法做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方向的升降开合。
左脚在前的四个方向的升降开合全部完成后,上后脚成松静站立状,做一个中丹田开合,然后再出右脚,按照左脚
在前的方法做右脚在前的第四、第三、第二、第一个方向的升降开合。做法与左脚在前相同,只是转的方向相反,是以右脚跟为轴,向右转身90°,直到转至第一个方向(预备功所对的方向)。
5.收功:八个升降开合都完成后,上后脚,收功。
【调息】
习练升降开合功时闭目,自然呼吸。有了一定基础后,升降开合可以配合呼吸:开时呼,合时吸;升降时自然呼吸。
【调心】
1.悟外导引。心安神静,心平气和,导体令柔,引气令和。
2.有了一定基础后,可以默念升降开合导引词:升上天空,手推乌云,采日月之精华以补神;神回大地,手推朽木,采大地之华以补气;气沉海底,手推暗礁,采大海之灵以补精。
3.慢性病患者有了一定基础后,可意守丹田。
4.正常指标的升降开合功时,虽然闭目,但视线要平视。
【操作提示】
1.升降开合功属于松静功,做时务求全身放松,头脑入静。做得慢一点,每一个方向用一分半到两分钟完成为宜。
2.肝、胆、眼病的患者,不分男女,一律先出右脚,而且在出右脚时要大脚趾肚先着地,以调整肝经,然后再放平脚掌。
3.妇女经期和子宫下垂者,胃下垂和下腹部有病灶的病人,下丹田开合时要蹲得浅一些;严重者不下蹲,松腰即可。
4.鼻咽癌、脑瘤患者,不论高指标,低指标,正常指标,双手沿任脉上升,手指尖一般升至鼻尖上面一点为止,不要到印堂穴之上。
【辨证施功】
1.升降开合功的种类:升降开合功,根据操练者生化指标,例如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指标及血压、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的高低,而采取不同的操练方法。
(1)正常指标:适合生化指标正常的人,按照上文所说操作要领练习。
(2)指标偏高:适合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肝功能等生化指标高于正常值者。与正常指标的升降开合做法有5点不同。①升时指尖向下,虎口相对,降时手心向下;②升的速度要稍快一些,降的速度要慢一些,指标越高,降的速度越慢;③开时指尖向下,合时手心相对指尖向前,生化指标特别高的可指尖向下;④在上丹田合虚掌时,双手指尖要低于印堂穴;⑤虽闭目,但视线要低于膻中。
(3)指标偏低:适合血压、血糖、血小板、白细胞低于正常指标者。与正常指标的升降开合做法有7点不同:①升、降都手心向上;②升要慢、指标越低越慢,降要稍快一点;③在上丹田合虚掌时,双手指尖要高于印堂穴;④做中丹田和下丹田的开合时,开时手心向上,合时手心相对,指尖向前,指标特别低的,手心向上;⑤第一次降双手沿身体两侧,
第二次降双手沿任脉下降,第三次降双手沿身体两侧;⑥略蹲或松腰即可,不要蹲下去,手降至下丹田;⑦虽是闭目,但视线要稍高于印堂,但仍要保持百会朝天。
2.癌症患者升降开合的操练方法
第一,远离病灶的原则。癌症患者双手要距离身体远一些。如果是手术后不久或没有进行手术,双手升降时,距离身体20厘米以上。
第二,癌症部位的原则。胸腹部有较大病灶且身体素质有较好的癌症患者,可以采取双手手心向下升降的方法进行。但由于此种式子,为大泻的方法,应随时根据身体情况进行调整,避免出现腰膝酸软,两腿无力等情况的发生。
第三,抓主要矛盾的原则。生化指标的严重异常时,采取升降指标的不同操练方法。
3.慢性病患者升降开合的操练方法
第一,双手距离身体可以近一些。
第二,在做中丹田开合与下丹田开合时,开时手心向外,指尖向前;合时手心相对,指尖向前。
4.升降开合的速度
第一,心脏病患者操练的速度要慢,要慢而不僵。心脏病较严重者,在操练下丹田开合时不要下蹲或蹲得浅一点,开合也要小一点。
第二,高血压、糖尿病、肝病患者操练的速度要慢;低血压、低血糖、神经官能症操练的速度要快一些。
第三,腹泻患者,向下引导至肠胃部时,要快一点,不要太慢,越严重越要快;便秘患者,向下引导时,要慢一点。
第四,血沉快的患者升降的速度要快一些,要快上快下。
【主要作用】
升降开合功能够调整人体气机,增强免疫功能;濡养精气神,培补人体正气。
(1)调整人体气机,增强抗病功能:人体之气有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中医学称之为气机。人体正常的气机活动,既体现在气及由气推动的血、津液的运行不息,也体现在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中。升降出入促进了机体的新陈代谢,维持了正常的生命活动。
升降开合功通过三升三降的锻炼,平衡阴阳,疏通任督,调理三焦,使人体之气升降有序、出入有常。习练升降开合功时要求操练者在松静状态下,通过意念导引、呼吸导引以及升、降、开、合四个动作的式子导引,调整气机运行,增强脏腑功能,使升降出入保持或复于常态,阴阳保持或归于平衡,由此达到养生保健、防病除疾的最终目的。
(2)呵护人身三宝,促进人体健康: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被称为“三宝”。保养精、气、神是强身健体、延缓衰老的主要原则。
精是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神是精神、意志、知觉、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最高统帅。精、气、神三者之间是相互滋生、相互助长的。中医学认为,人的生命起源是“精”,维持生命的动力是“气”,而生命的体现就是“神”的活动。故精充气足,气足神旺;精亏气虚,气虚神乏。反之亦然。
升降开合功通过练功者在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三个部位的开合导引,增强三个丹田“储藏”精、气、神的功能,使操练者精充、气足、神旺。
(三)点步行功
点步行功是通达五脏的疗法,脚跟先着地可以调动肾经,通达肾脏,强肾固本;特殊的呼吸方式——吸吸呼,通达肺经,强肺;点大脚趾刺激隐白穴,激发脾经,调和脾胃功能;点大趾同时刺激大敦穴,激发肝经,防治肝、胆、眼的疾病,对预防肝癌的复发转移非常重要。双手中指、无名指点按内劳宫穴,激发心包经,强健心脏。
点步行功由一、二、三步点功组成。它们可以单独成为三个功法,也可以连起来共同组成一个功法。
【一步点行功】
一步点行功,是每走一步配合一个吸吸呼,脚趾肚点地一次的功法。包括预备功、行功和收功三部分。
预备功操作同自然行功,包括松静站立、中丹田三个气呼吸和中丹田三开合,详细操作参考前文。
行功操作要领如下。
1.调身(以先出左脚为例)
(1)点脚起步:松左脚,重心移向右脚,左大脚趾肚点在右脚脚心旁10厘米处。此时,右手放在中丹田前10厘米左右。左手放在环跳穴外侧20厘米左右。
(2)正功
①迈左脚,脚掌翘起,向左前方迈一小步,脚跟落地,鼻子吸气两次(吸吸),重心前移,脚掌逐渐放平,手不动(图11-42);腰向右转45°左右、头转60°左右,双手随着腰的转动而摆动,左手摆到中丹田前,右手摆到右胯旁;重心完全移到左脚后,右脚提起,脚趾肚轻轻点在左脚脚心旁10厘米处,同时鼻子呼气一次(呼),同时双手中指、无名指点内劳宫一次(图11-43)。
图11-42 图11-43
②迈右脚,脚掌翘起,向右前方迈一小步,脚跟落地,鼻子吸气两次(吸吸),重心前移,脚掌逐渐放平,手不动(图11-44);腰向左转45°左右,头转60°左右、双手随着腰的转动而摆动,右手摆到中丹田前,左手摆到左胯旁;重心完全移到右脚后,左脚提起,脚趾肚轻轻点在右脚脚心旁10厘米处,同时鼻子呼气一次(呼),双手中指、无名指点内劳宫一次(图11-45)。
图11-44 图11-45
如此一步一点地前行,吸吸呼,吸吸点;行走20分钟左右。
2.调息:一步点行功采用中度风呼吸法,鼻吸鼻呼、两吸一呼。一脚落地时吸吸,另一只脚点地时呼。吸吸与呼各为一拍。
3.调心:悟外导引,排除杂念。要做到心安神静、心平气和。一步点行功操练行进示意图如图11-46所示。
图11-46
收功方法同自然行功。也可以停住脚步,成松静站立姿势,做中丹田三开合,接做二步点行功。
【一步三点行功】
一步三点功,迈步、点步方法与一步一点相同,只是迈一步脚趾肚点地三次。包括预备功、行功和收功三部分。
预备功操作同自然行功,包括松静站立、中丹田三个气呼吸和中丹田三开合,详细操作参考前文。
行功操作要领如下:
1.调身(以出左脚为例):迈步、点步方法与一步一点相同。迈步、转腰转头、点步、二点、三点。做第二、三点时,配合的呼吸是自然呼吸。而双手,只在第一次点歩时,配合点内劳宫穴一次;二点、三点时,把双手松开。
2.调息:一步三点行功采用中度风呼吸法,鼻吸鼻呼、两吸一呼。一脚落地时吸吸,另一只脚点地时呼,二点、三点时自然呼吸。即“吸吸、呼、平、平”。
3.调心:悟外导引,排除杂念。要做到心安神静、心平气和。
收功方法同自然行功。也可以停住脚步,成松静站立姿势,做中丹田三开合,接做二步点行功。
【二步点行功】
二步点行功,是走二步脚趾肚点一下地,配合一个吸,吸,呼;其余均同一步点。包括预备功、行功和收功三部分。
预备功操作同自然行功,包括松静站立、中丹田三个气呼吸和中丹田三开合,详细操作参考前文。亦可与一步点行功连续操练,中间只做三开合即可。
行功操作要领如下。
1.调身(以先出左脚为例)
(1)点脚起步:向右移重心,右手放在中丹田,左手放在左胯旁;松左脚,大脚趾肚点在右脚脚心旁10厘米处。
(2)正功。
①左脚向前迈出一步,脚掌翘起,脚跟落地,手不动,鼻子吸气一次,长度约为1拍(图11-47)。左脚掌放平,重心移至左脚,迈右脚,脚跟落地,脚掌翘起,左手摆到中丹田前,右手摆到右胯边,同时鼻子吸气一次,长度约为1拍(图11-48)。
图11-47 图11-48
②右脚掌放平,重心移至右脚,站稳,头左转60°,腰左转45°,右手随着腰的转动,摆到中丹田前,左手摆到左胯边,提起左脚,脚指肚在右脚脚心旁10厘米处,轻轻点地一次,同时鼻子呼气一次,长度约为2拍,双手中指、无名指点内劳宫一次(图11-49),完成一个二步一点功。
图11-49
③重心不动,轻提点地的左脚,向前翘脚迈一小步,重复前面的动作,“吸、吸、呼,吸、吸、点”,反复前行,行走10分钟左右。
④两脚平站,松静站立式,做中丹田三开合,换另一只脚再操练10分钟。
⑤右脚二步点行功,需点右脚起步;具体操练方法与左脚二步点功相同,但头与腰均向右转,左手摆到中丹田前,右手摆到右胯边,右脚提起,脚指肚在左脚脚心旁10厘米左右处,轻轻点地一次。
如此迈二步一点地前行,“吸、吸、呼,吸、吸、点”。两脚共行走20分钟左右,收功。收功方法同自然行功法。也可以停住脚步,成松静站立姿势,做中丹田三开合,接做三步点行功。
2.调息:二步点行功采用中度风呼吸法,鼻吸鼻呼、两吸一呼。第一歩左脚落地时吸(一拍),第二歩右脚落地时再次吸(一拍),提脚点地时呼(两拍)。
3.调心:悟外导引,排除杂念。要做到心安神静、心平气和。
二步点行功操练行进示意图如图11-50所示。
图11-50
【三步点行功】
三步点行功,是走三步,脚趾肚在原地点地一次,配合一个风呼吸,一个自然呼吸,也就是“平”的操练功法。包括预备功、行功和收功三部分。
预备功操作同自然行功,包括松静站立、中丹田三个气呼吸和中丹田三开合,详细操作参考前文。亦可与一步点行功连续操练,中间只做三开合即可。
行功操作要领如下。
1.调身(以先出左脚为例)
(1)点脚起步:向右移重心,右手放在中丹田,左手放在左胯旁;松左脚,左大脚趾肚点在右脚脚心旁10厘米处。
(2)正功
①迈左脚,脚掌翘起,脚跟落地,手不动,鼻子吸气一次(一拍),左脚掌放平重心前移(图11-51);迈右脚,脚掌翘起,脚跟落地,左手摆到中丹田,右手摆至右胯旁,同时鼻子吸气一次(一拍),右脚掌放平,重心前移(图11-52);迈左脚,脚掌翘起,脚跟落地,左脚掌放平,重心前移,头、腰向右后方向转动,注意转腰不转胯,幅度以自己眼睛的余光能略看到右肩为准,此时重心完全落在左脚上,右脚虚透,双手随腰的转动,左手摆到中丹田,右手摆到右胯旁;同时鼻子呼气一次,长度约为两次吸气之和(两拍)(图11-53)。提右脚(高度约为10厘米左右),右脚脚趾肚在原地轻轻点地一次,双手中指、无名指点内劳宫一次,鼻子配合一个自然呼吸(两拍)(图11-54)。身体逐渐转回到正面。
图11-51 图11-52 图11-53 图11-54
以上就完成了一个先迈左脚的三步点行功。
②手不动,迈右脚,脚掌翘起,脚跟落地,同时鼻子吸气一次(一拍),右脚掌放平,重心前移;迈左脚,脚掌翘起,脚跟落地,同时鼻子吸气一次(一拍),右手摆到中丹田,左手摆至左胯旁,左脚掌放平,重心前移;迈右脚,脚掌翘起,脚跟落地,右脚脚掌放平,重心前移,同时头、腰向左后方转动,注意转腰不转胯,幅度以自己眼睛的余光能略看到左肩为准,此时重心完全落在右脚上,双手随腰的转动,右手摆到中丹田前,左手摆到左胯旁;同时鼻子呼气一次,长度约为两次吸气之和(两拍)。提左脚(高度约为10厘米左右),左脚脚趾肚在原地轻轻点地一次,双手中指、无名指点内劳宫一次,鼻子配合一个自然呼吸(两拍);身体逐渐转回到正面。
这样又完成了一个先迈右脚的三步一点功(图11-55)。
图11-55
如此“吸、吸、呼,平;吸,吸,呼,平”,反复进行,操练20分钟左右,上后脚,成松静站立式。
2.调息:三步点行功采用中度风呼吸法,鼻吸鼻呼、两吸一呼一平。第一歩左脚落地时吸(一拍),第二歩右脚落地时再一次吸(一拍),第三步转腰转头时呼(两拍),抬脚点地时自然呼吸(两拍)。
3.调心:悟外导引,排除杂念。要做到心安神静、心平气和。
4.操作提示:三步点行功与一、二步点行功的区别是:一、二步点行功,是在行走一步或二步后,用一只脚在另一只脚的脚心内侧10厘米处轻轻点一下地,导引的是阴经。而三步点行功是在行走三步后,先将重心移至前脚,上身略向前倾(保持百会穴朝天),松透后脚,在原位轻轻点一下地,导引是阳经。操练时,要求比一、二步点行功转腰转头幅度大一些,眼睛余光看到肩部,但转腰不转胯。
收功方法同自然行功。收功后休息15~20分钟左右。
【操作提示】
1.操练点步行功要“松透,点住,百会朝天”。动作要领是:走小步,慢提脚,轻点步,要点住,转腰加转头,超过90°。
2.操练点步行功,脚跟着地要轻,重心移动要稳;腿要松透,脚要点住;“吸”在正面,“呼”在侧面;向点脚一侧转头,转腰,不转胯。
3.脚趾点地时,用脚趾肚。心脏病患者操练点步行功时,可以在点步的同时,双手用中指、无名指轻轻点一下劳宫穴。
4.一、二、三步点行功,每个功都是独立的功法,可以单独操练,也可以连起来做。如体力不支,也可分开做其中一个或两个。单独操练也要做预备功,收功。每种功法达不到20分钟练习时间,也可以循序渐进,慢慢增加。
5.轻微心脏病患者可以练这个功,用自然呼吸或轻轻的风呼吸,并在“呼”时双手中指、无名指点按内劳宫穴,动作也要慢一些。严重的心脏病患者练此功,用自然呼吸。
6.癌症患者腰或以下部位有骨转移的,转腰幅度一定要小,要柔和;不要勉强去做。
新气功疗法认为,点步行功可以防癌抗癌,是癌症患者操练的重要功法。此外,可消炎止痛,对各种慢性炎症病有较好的疗效;防感冒治疗低烧和妇科疾病等;点步行功能够增加肠蠕动,促进人的消化功能,提高食欲。因此,也是消化系统疾病选用的重要功法。对慢性病患者和健康人也是重要的功目之一。
一步点和二步点以调整阴经为主,如果患者有阴虚的现象,可以多安排一、二步点;三步点功以调阳为主,如果是阳虚的患者,可以多安排三步点。
一步点“攻”强于“守”,适合体质较强的患者,除了对气管炎、肺气肿、感冒等病有显著疗效外,还是防治癌症和癌细胞转移、扩散的重要功法;二步点为“攻守平衡”,适合体质较弱的患者;三步点“守”强于“攻”,它除了有防癌治癌作用外,对低血压、贫血、白细胞低、慢性肝炎、糖尿病、心律不齐等心脏病,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二、中级功法
中级功法包括新气功八段锦、三环功、中级调整阴阳慢步行功、松腰功(三松功、四松功、癌症松腰功)、吐音功、脚棍功、复式头部穴位按摩功、复式松揉小棍功等。这里择要介绍其中的新气功八段锦、吐音功、脚棍功。
(一)新气功八段锦
【操作要领】
新气功八段锦包括预备功和八节正功和收功。预备功和收功的操作详见前文自然行功。八节正功具体操作如下。
1.膻中升降理三焦
包括膻中点穴一蹲三呼吸、正面不下蹲的升降开合和左右转身不下蹲的升降开合。
(1)膻中点穴一蹲三呼吸
①膻中点穴三按三呼吸:接预备功的三开合“合式”,两手在中丹田前,中指指尖轻轻相接(图11-56),沿胸腹正中线缓缓上升(手势根据指标高低,详见前文)至膻中,中指与膻中平(图11-57、图11-58),中指肚点按膻中穴,拇指放于气户穴,做三按三呼吸(点穴松腰,配合口呼鼻吸的气呼吸,以下简称膻中三呼吸)。
图11-56 图11-57 图11-58
②一蹲三呼吸:稍停片刻,两腿下蹲,同时松腰、松胯,上身保持松静直立姿势,不可前倾;同时两手随之下降(手势依指标),至与大腿面平,两手亦已降至中丹田(图11-59),两膝勿过脚尖,年老体弱者,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下蹲深度。稍蹲片刻,双腿缓缓站起,两手亦升至膻中(手势依指标),平缓后做膻中三呼吸(图11-60)。然后双手下降(手势依指标)到中丹田,做中丹田三开合。
图11-59 图11-60
中丹田三呼吸及一蹲三呼吸均配合腹式呼吸。如出现不适,则暂勿配腹式呼吸。两手不论上升或下降,均中指指尖相接,手平、腕松(高血压患者除外)。
(2)正面不下蹲的升降开合:接上式。有病根据病情,无病依据男左女右,决定出脚顺序,以先出左脚为例。重心移至右脚,松左脚,以左脚尖在右脚内侧中间旁开10厘米外轻轻点地,然后向左前方迈出一步,脚跟先着地,脚尖翘起。左脚放平稳后,做一个不下蹲的升降开合(图11-61至图11-66)。收后脚,做一个中丹田开合。接着换出右脚,同法做一个不下蹲的升降开合后,收后脚,做中丹田三开合。
图11-61 图11-62 图11-63
图11-64 图11-65 图11-66
(3)左右转身不下蹲的升降开合:接上式。按男先左后右、女先右后左顺序转身。以先向左转为例:身体重心移至右脚,松左脚,以左脚跟为轴,左脚尖向左转90°,身体也随之左转。重心移至左脚,松提右脚,亦向左转,右脚落在左脚后相距一脚处,此时身体正面已转了90°(此为左转身,后文凡左转身、右转身均仿此)(图11-67)。接着做一个不下蹲的升降开合。随后右脚跟提起,右脚转回向前,然后重心移至右脚,调整左脚,转回向前,使两脚保持平立姿势(此为转回向前,后文均仿此)。然后右转身,做一个不下蹲的升降开合。再转回向前,做中丹田三开合。
图11-67
2.疏通任脉膻中调:包括膻中一蹲三呼吸、上前一步膻中三呼吸和左右转身膻中三呼吸。
(1)膻中一蹲三呼吸:双手从中丹田任脉升到膻中稍停片刻,两腿下蹲,同时松腰、松胯,上身保持松静直立姿势,不可前倾;同时两手随之下降(手势依指标),蹲至大腿面平,两手亦已降至中丹田。稍蹲片刻,双腿缓缓站起,两手亦升至膻中(手势依指标),平缓后做膻中三呼吸。
(2)上前一步膻中三呼吸:接上式。按男先左后右、女先右后左顺序出脚。以先出右脚为例:重心移向左脚,右脚迈出,脚跟着地放平,身体后仰,右脚跟提起,原中指相接的双手(手势按指标)由膻中下降到中丹田(图11-68),稍停。然后,身体直立,前脚放平,双手中指相接升回膻中(图11-69)。收后脚,双脚平站,做膻中三呼吸。
图11-68 图11-69
(3)左右转身膻中三呼吸:接上式。按男先左后右、女先右后左顺序转身。转身后参照上节,双手先由膻中下降再回升(图11-70、图11-71),并作膻中三呼吸。然后转回向前,双脚平站,接着向另一侧转身,双手先降后升,做膻中三呼吸。再转回向前,双脚平站,双手下降到中丹田做中丹田三开合。
图11-70 图11-71
3.导引阴阳双垂手:包括膻中一蹲三呼吸、左右侧下蹲起立、左右转身下蹲起立。
(1)膻中一蹲三呼吸:同第二节。
(2)左右侧下蹲起立:接上式。两脚平立,两手在中丹田前变换手势改为两手外劳宫相对,指尖向下,由中丹田升至膻中后再移至身体一侧(按男先左后右、女先右后左,有特殊病情的依病情)。以移至右侧为例(图11-72),两腿下蹲(操作要领同膻中一蹲三呼吸),双手随之下降至右侧(图11-73),再绕过右膝达双膝之间(图11-74),然后随着身体起立而上升至膻中,恢复中指相接(图11-75),稍停。
图11-72 图11-73 图11-74 图11-75
参照上式,再将双手置身体左侧,做下蹲、移中、起立并上升等动作。最后做膻中三呼吸。
(3)左右转身下蹲起立:接上式。按男先左后右、女先右后左顺序转身。以右转身为例,右转身后,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双手在膻中变换手势,由两中指相接,变为双手外劳宫相对,指尖向下(图11-76),由膻中移至右侧(图11-77),随体下降至右膝旁(注意上体正直,图1-78)。
图11-76 图11-77 图11-78
再移至两膝间,随起立升回膻中;做膻中三呼吸。再转回向前,再向左转身,如法做左侧下蹲起立及膻中三呼吸。最后转回向前,双手由膻中下降(手势按指标)到中丹田,做中丹田三开合。
4.接通任督过三关:包括膻中一蹲三呼吸、点印堂后膻中三呼吸、双手升百会至哑门立。
(1)膻中一蹲三呼吸:同第二节。
(2)点印堂后膻中三呼吸:接上式。两脚平立,双手循胸腹正中线的任脉缓缓上升(手势按指标),到鼻尖处时改为剑指(双手食指、中指伸直相接;其余手指收拢,大拇指压在无名指上面)。以两手中指轻点印堂穴(图11-79)。此时注意松腰、松膝,默念数字从1至3或6或9,然后松开手指,恢复两中指相接式,双手下降(手势按指标)至膻中做膻中三呼吸。
图11-79
(3)双手升百会至哑门:接上式。按男先左后右、女先右后左顺序出脚。以先出左脚为例,伸出左脚,脚跟先着地,再踏实站稳后,双手上升至百会穴。升至百会穴处两手中指相接,不要与百会穴贴紧,掌心向下或向上依指标而定(图11-80、图11-81),顺势双手变为手心向里,再降到哑门穴(后发际正中,向上半寸),此时前脚虚(脚跟提起)、后脚实(图11-82、图11-83),稍停。
图11-80 图11-81 图11-82 图11-83
双手由哑门上行返回百会,然后双手顺势下降经印堂至膻中。此时重心移至前脚,收后脚,两脚平立。再换出另一脚,如上法。回复至两脚平立。
最后做膻中三呼吸,随后双手下降到中丹田,做中丹田三开合。
5.点按印堂双提腿:包括膻中一蹲三呼吸、阴阳手拇指点印堂、左右转身阴阳手拇指点印堂。
(1)膻中一蹲三呼吸:同第二节。
(2)阴阳手拇指点印堂:接上式。双手中指相接,缓缓上升(手势按指标)至印堂。依男左女右或按病情选择左右手。以女子先右拇指点印堂为例,双手升至膻中时,以两手中指为轴,转动成为左手心斜向上,右手心斜向下(图11-84),右大拇指指端轻点印堂。然后重心移至右脚,松腰,提左脚,左脚尖点在左脚中间内侧约2~3寸处,再将左脚提起,脚尖向下,大腿面平,与小腿成90°角(图11-85),稍停。
图11-84 图11-85
左脚落地,两脚平立;同时双手由一手拇指点印堂改为掌心方向一致(手势按指标),但中指仍相接,下降到膻中,稍停。再接着上升做另一手拇指点印堂及提腿站立,做法同上,但左右相反。最后做膻中三呼吸。
(3)左右转身阴阳手拇指点印堂:接上式。按男先左后右、女先右后左顺序转身。以先向右转身为例,身体向右转身后按阴阳手势以右手拇指点印堂穴,提左腿,复原后再转回向前,再向另一侧转身,如法按阴阳手势,做左手拇指点印堂穴,提右腿(图11-86、图11-87)。复原。
图11-86 图11-87
最后转回向前,做膻中三呼吸,再将双手下降到中丹田,做中丹田三开合。
6.带脉点穴阴阳手:包括膻中一蹲三呼吸、双手下垂、左右转身带脉前阴阳手。
(1)膻中一蹲三呼吸:同第二节。
(2)双手下垂:接上式。双手外劳宫相对,指尖向下(图11-88)。双腿缓缓下蹲,保持上身松静正直,松腰、松胯、松膝,下蹲,两手随之下降至两膝间,手心与膝平(图11-89)。稍停后缓缓站起,双手也随之升回膻中,改为两中指相接,并下降到中丹田做三呼吸(保持中指相接)。然后双手再上升至膻中。
图11-88 图11-89
(3)左右转身带脉前阴阳手:接上式。按男先左后右、女先右后左顺序转身。以右转身为例:在未转身前,双手先由膻中下降到中丹田,边降边改为阴阳手(两中指相接,左掌心向上,右掌心向下);然后双手提升至右侧带脉的前方,右手拇指点在带脉穴处(图11-90)。上体向右转,右脚不动,左脚跟稍提起,稍停。再转回向前,双手中指相接,从中丹田沿胸腹正中线上升至膻中。接着双手边下降边改为阴阳手,停于左侧带脉前,左手拇指点在左侧带脉穴处,然后上体向左转,稍停后转回向前,中指相接升至膻中做三呼吸。最后双手降至中丹田,做中丹田三开合。
图11-90
7.前后左右转腰俞:包括膻中一蹲三呼吸、前后倾、左右侧弯。
(1)膻中一蹲三呼吸:同第二节。
(2)前后倾:接上式。两手转成手背相对,沿带脉向两侧分开,外劳宫分放在两侧带脉穴(图11-91),按男左女右或病情出脚。以先出右脚为例,重心移至左脚,右脚向前迈半步,再将重心平分前后脚。然后上身缓缓后仰,重心移于后脚,前脚虚,稍提脚跟,足尖点地(图11-92),稍停,恢复为重心平分前后脚。然后上体前倾,重心移至前脚,屈前腿膝,虚后脚稍提脚跟(图11-93),稍停。上身复原,收后脚,两脚平立。再出另一只脚做前后倾动作,方法相同,左右相反。最后两手外劳宫贴于两侧带脉并做三呼吸。
图11-91 图11-92 图11-93
(3)左右侧弯:接上式。按男先左后右、女先右后左顺序。以先右侧弯为例,双手由带脉移至中丹田做三开合后,两手中指相接升至膻中。重心移至右脚,虚左脚提起脚跟,同时上身往右侧弯腰,左腿左胯放松(图11-94),稍停后复原。然后依法做左侧弯(图11-95)。最后做膻中三呼吸双手下降到中丹田,做中丹田三开合。
图11-94 图11-95
8.导引带脉通任督:包括膻中一蹲三呼吸、导引任督二脉、摇摆天柱。
(1)膻中一蹲三呼吸:同第二节。
(2)导引任督二脉:接上式。双手(手势按指标)由中丹田升至百会穴(图11-96),继续缓缓向下达于哑门(图11-97),此时保持中指相接(掌心相背仍按指标)稍停。双手分别沿颈侧顺势下降,下降时手心向上,五指斜向里,顺阳经,下降至两胯旁后(图11-98、图11-99),向中丹田前收拢。再分开,经带脉到背后,双手内劳宫重叠(男子左手在下、女子右手在下)于命门穴(图11-100、图11-101、图11-102),稍停。双手手指尖向下,双手沿背后正中线督脉划至尾骨端长强穴(图11-103),稍停。
图11-96 图11-97 图11-98 图11-99
图11-100 图11-101 图11-102 图11-103
用中指点按长强穴,做三按三呼吸,按时呼,抬起时吸。双手再从长强,依次经过命门、带脉,回至中丹田的路径返回中丹田,做中丹田三开合。
(3)摇摆天柱:接上式。双手中指相接升至膻中(手势按指标),稍停。按病情或按男先左后右、女先右后左顺序出脚。以出右脚为例,出脚后先将重心平分前后脚,上身松静正直,稍停。头缓缓向左转内视,视线与肩平(图11-104),稍停。头复原,收后脚,改为上左脚,头向右转(图11-105)。最后上后脚,双脚平立,做膻中三呼吸。
图11-104 图11-105
收功:双手下降至中丹田,做中丹田三开合。待意念回到中丹田,做三个气呼吸。双手放到两胯侧,松静站立片刻,舌尖放下,慢慢睁开眼睛,恢复常态。
【注意事项】
1.乳腺部有疾病者不做膻中点穴三按三呼吸,可双手改点中脘和下脘。做一蹲三呼吸时,双手要远高膻中穴。
2.意守丹田,仍要遵循意念活动十二字诀(一聚一散,似守非守,若有若无)及三不原则(不盯、不抓、不追),意念若盯丹田,就会产生胸闷、憋气等不适。
3.心要静。
4.高血压患者和初学者,意念从膻中聚到丹田比从百会和喉头进去的路线近,比较容易些,但不要从丹田外面进去。
【主要作用】
新气功八段锦是中级功的主功。在呼吸导引为主的基础上,增加了意念导引、意守中丹田双重导引,由此增强锤炼内气的作用。它借用传统八段锦的名称及其特点,并融入内丹术、阴阳和经络学说,以七字句的形式叙述每一节的动作要领和功能,通过与意念、呼吸相配合的全身动作,达到强身健体、防病除疾的作用。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调三焦,重上焦:这里所说的三焦,系指人体上、中、下三大部位。新编八段锦在意念和呼吸的配合下,通过全身性的导引,使人体各个部位都得到一定的调理,故适应证较广、作用较全面。但这种作用明显侧重于上焦,气机的有序升降、经脉的畅通无阻,有利于上焦心肺功能的增强;心肺功能的正常,促进气血运行。因此,凡心肺功能和气血运行异常的疾病,均可习练。
2.通经络,重奇经: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新编八段锦十分重视经络的作用,它通过各种导引,调整全身经络的功能状态,以保持或者促进其功能。本功法尤为重视奇经八脉中任督带三脉的作用,通过调带脉而调整十二正经中的气血,调整任督,以通三关(玉枕、夹脊、尾闾)。有内丹术的影子。
3.和阴阳,平气机: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本保证,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本功法对阴阳的调整,是通过一系列导引动作来实现的,如上下肢的提与垂、躯体的蹲与立、穴位的点与按、脊柱的转与回等,再加上与之配合的呼吸方法,以调谐人体阴阳,特别是气机升降的平衡。
(二)吐音功
新气功疗法中的吐音功是郭林老师基于古代五脏音而创编。练功者在气功态下发声,称之为吐音。其可能机制是特定声波引动机体内部的同步谐振,而达到调整阴阳、增强脏腑功能等的作用。其中吐“哈”音主要用于治疗癌症。
吐音必须严格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抗癌功法,如“哈”音及其变音;另一部分是五脏音,用于治疗慢性疾病,养生、保健。
【操作要领】
吐音功包括声音导引、意念导引、呼吸导引和式子导引。
1.声音导引:吐音功的基本音主要“哈”音、五脏音和特殊音三类。
(1)“哈”音:哈音对人体各组织器官有泻、补和调整的治疗作用,分高、中、低三音。“哈”音高,强、连、放、泻得较大,“哈”音低,弱、断、吸、泻得较小。其核心机制是祛邪以扶正。主要用于治疗癌症和炎症等实证。哈音分为高哈音、中哈音和低哈音三个类别(表11-1)。
一般治疗癌症,初恋是先吐单音“哈”,以高音为主,待病情稳定或病灶基本消失后,进行调整。多数是高低或高中低音组成一个吐音配方。例如,肺癌(或大肠癌、鼻咽癌)依9数,重症患者至少吐9个(或9的倍数)高音“哈”后,做三个中丹田开合、三个气呼吸、收功。
哈音的吐音法很复杂而重要,千万要认真,一点不能大意。要根据不同的病情、病种、体质、指标和病灶的部位等,选择不同的高、低、长、短、补、泻的吐音法来辨证论治。具体分为五类:①瘤体比较大或癌症晚期,或刚做完手术后担心癌细胞扩散转移,或手术后很长时间病情不稳定,或复发转移等,本着急则治标的原则,吐高音“哈”,不向下滑;体质较好,可增加吐音次数。中焦和下焦病,如子宫、结肠和腿部有癌块等要高一些,上焦病如肺癌、鼻咽癌相较略低。②肿瘤已经消失,病情较稳定,为预防癌复发,吐高滑音,即在高音基础上,稍微带上滑音,哈音的尾音有“阿”的音。③病灶(包括多种癌症)缩小,病情相对稳定,或无病灶,吐高哈音。如果感到泻得比较厉害,可改吐两高一低,或三高一低,或两高一中一低的四联音。④术后一年或两年,病情进一步稳定,病灶消失,但体质较虚弱、指标偏低。为防止转移扩散,吐一高一低,或两高两低。⑤癌症晚期患者,体质特别虚弱、指标低,暂不吐“哈”音,可吐“沙”音,或吐“豁”音(多用在下焦体质虚弱者),待指标正常,再吐“哈”音。
(2)五脏音:《灵枢·经别》有“内有五脏,以应五音”的说法。郭林老师在古吐音法基础上创新,增加了音量(高、低)及其后天数,不仅治疗脏腑经络疾病,还能配合哈音治疗对应的癌症。五脏音一般以高低相搭配成一个吐音配方组,吐五音的组数,也应辨证论治。慢性病患者,可按表11-2进行吐音。
(3)特殊音:特殊音只有长短而无高低,是对前两类音
的补充,当某些病不适用于上两类吐音时,便可用特殊音代之,以获得上两类音不能发挥的特殊作用。①西(xī),补音,若要补而不能用羽音时可用之。②豁(huō),多用于下焦病。③哦(wō),治脑瘤,不能吐得太高。④沙(shā),“哈”的变音,体质特别虚弱,暂不适于吐“哈”音,或白细胞低。
以上三类吐音,除有声音高低区分外,还有强与弱、连与断、收与放的区分变化。具体要由老师来指导练功实践。吐音功较为复杂、疗效较高,故较为重要。患者一定要认真地学,刻苦地练,吐音要准确,吐音要适宜(自己的病情、体质)、音的节奏清晰、流畅、柔和,这样就能加强疗效。
2.意念导引:内气是吐音的基础。只有练好气功,进入气功状态,才能产生疗效。在吐音当中,意念导引很重要。如何做好吐音功的意念导引呢?
(1)树立吐音功能治病的信念。树立吐音能治好自己病的信念,更容易保持松静自然的状态,认真地练好功、吐好音。吐的“音”不仅来源于嗓子,更重要的源于内气,来自丹田。
(2)心安神静,心平气和。心主神、神生气,心不安不平,则神乱气不和,这样发出的音都是不理想的,还要排除七情干扰。因其等于心里边的活动,经常影响到生理活动的变化,影响五脏六腑的功能。
排除杂念法:松静站立、三个气呼吸、默念30或60或90数目字(1个数约1秒钟)。
3.意守脏腑:哪个脏腑有病灶或感觉不舒服,或为增强其功能,吐音时就想(不能看)着哪个脏腑。“内有脏腑,以应五音”,这样疗效显著。这只能用于慢性病患者,初学癌患者不能用,等有功底后可用之。
4.收视返听:吐音时,不听外面而听(不能看)里面音要调治的脏腑,就能听到该音引起相应脏腑的谐振,气感实而舒畅。慢性病患者用此法疗效是很高的。癌症患者不用此法。
5.呼吸导引:吐音与呼吸是有密切关系的。吐音时,呼吸得好,疗效就高,疗程就缩短,甚至得到更好的疗效。而气息是吐音的动力,使吐出的音有力量、有伸缩性、温和、多变化和有气感,导气令和。为此,在发音时颈部的肌肉、下颚、舌根等都要放松。
吐音功的呼吸调整如下。
(1)吐音时调整好呼吸。初学吐音时,先吸一口气,吐完第一个音后,接着要吸一口气,然后再吐第二个音……如此继续。吐音时气息保持平稳,有一定节律,出音要稳、柔和,以气带声,不要猛喊;行腔要稳,连绵不断;收音要稳、柔和,慢慢结束,不要突然停音。初学者吐音感到憋气时,做一个气呼吸(即一吸、一呼、一平)。还要掌握“吸而不满,吐而不尽”的吐音原则。
(2)根据发音的高低、强弱和病症,调整呼吸。
①癌症病人经过化疗、放疗或手术后,身体很虚弱、出大汗、气短、指标降低。临床经验,暂时不吐“哈”,改用“沙”音控制。在做预备功和收功时用先呼后吸的“补”法来调整。
②如果下焦部位长瘤,特别是脚上或下肢长骨癌的疗效较差,吐音用高音、连音、气息力量强、大、猛、数字多的泻法时,预备功和收功用先呼后吸的“补”法来调整。
③一般癌症(实症、淋巴、肉瘤等),预备功和收功时用先吸后呼的“泻”法,一般慢性病患者(肾癌),预备功和收功时用先呼后吸的“补”法。
6.式子导引:预备功及双手放的位置同自然行功。
吐音要遵守“三不”原则(不盯、不追、不抓)。音也不要吐得太长、太高,要量力而行,否则身体和病灶都承受不了。
吐音的式子一定要正确、平稳。全身放松,特别是舌根、下颚、颈部肌肉、腰胯、膝部要放松;气息平和,声波、音频平衡不乱;心安神静,排除一切杂念,发自丹田吐音。
收功时,气归丹田,玉液还丹,做三个中丹田开合、三个气呼吸,松静站立一会儿,自然活动。
【注意事项】
1.习练吐音功,首先要练好行功、升降开合和松柔小棍,做到松静自然;其次还须与新气功疗法中其他功法配合。松是吐音功的基础,身体要放松,五脏也要放松,吐音才能产生疗效。故而初学者须由有经验的辅导员的指导,不宜自行习练。
2.下列几种情况暂不练习吐音功。胃穿孔者,咳血吐血出血便血者、溃疡者、有伤口者、女子月经期和妊娠期、贫血者以及血中白细胞计数过低者。
3.不要吃刺激性过强的东西,如酒、烟、辣椒等。
4.吐音应在空气新鲜、环境安静的地方,不要迎风,避免受惊和受凉,大雾和雷电天气暂停吐音。
5.吐音不适感的调整。练习时,如有紧张感,或者气息不平稳,或感觉上冲,调整双脚的位置。一般疾病出左脚(肝、胆、眼病出右脚),保持一只脚是实脚,另一只脚是虚脚,使气机下沉。
6.癌症兼高血压者的吐音练习,因癌症须吐高音“哈”,高血压则不宜吐单音、高音,故用三阶段吐音法。第一个阶段先吐低音,中丹田三呼吸用先吸后呼的泻法调整,休息15分钟;第二个阶段练中度风呼吸法行功或其他功,休息15分钟;第三阶段吐高音“哈”,中丹田三呼吸改用先呼后吸的补法。通过高低音的配合,呼吸导引的调整,既治癌又降压。
【主要作用】
吐音源于传统气功中的吐纳派功法,呼气时的吐音锻炼,与行功中强调吸气的“吸、吸、呼”相得益彰,拓宽了新气功疗法的作用范围,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祛除病邪:呼气具有泻实、祛邪的作用,吐音呼气也不例外,这在吐“哈”音时尤为明显,故吐“哈”音主要被用于癌症或炎症性疾病且中医辨证属于实证者。
2.调理五脏:发声吐音,尤其是五行学说指导下的吐音操作,除了祛邪外,还能调整相应脏腑、经络的功能,如当肝经有病时,可以吐肝音调整。此外,本功法对疑难症(例如红斑狼疮和心脏病等)和其他慢性病取得的疗效,其因或与此相关。
3.以泻为补:祛邪,即为扶助正气。临床上许多疑难杂症多虚实夹杂,如各种癌症(例如肝癌、肺癌、肠癌和肾癌等)、疑难症(如红斑狼疮),一般主张吐“哈”音,而且往往也会收效,就其机理,就是所谓的“以泻为补”
(三)脚棍功
脚棍功是郭林先生家传功法,能够强肾健体。
【操作要领】
行脚棍功之前,首先要预备式调整;意念导引是脚棍功疗效的重要保障;脚棍功在不同阶段应当采用不一样的操作方式。
1.预备功:脚棍功操作时一般采取平坐位,预备功包括松静平坐、中丹田三个气呼吸和中丹田三开合三个环节。
(1)松静平坐:准备一棍圆木棍(长约45厘米,直径约6~6.5厘米)和一个与自己小腿同高的小凳子。开始时平稳地坐在小凳上,脚底平放在木棍上(木棍可放在地板上,最好垫层布),两脚之间的距离大约10厘米;使脚的涌泉穴与棍接触。大腿放平,与小腿保持90°角,上身保持正直,含胸、拔背,沉肩、坠肘、虚腋,头如悬钟,注意松腰、松胯,两手平放在大腿根部,双手指尖略向里侧。坐好后,两眼先平视,然后轻轻闭上,舌舐上颚,全身放松,排除杂念。
(2)中丹田三个气呼吸:接上式,男子先将左手(女子为右手)的虎口放在肚脐处,使掌心内劳宫穴,按在中丹田(即气海穴——肚脐向下、向里各一寸半处);再将右手(女子为左手)掌心重叠在左手手背上,使右手的内劳宫穴对准左手的外劳宫穴。手放好后开始做呼吸的动作,先用口呼,口呼时不要把口张得太大,微露小缝即可,后用鼻吸。一呼一吸为一次,共做三次。先呼后吸为补,久病体虚的人多用。呼吸要轻、缓、长、深,切不可用力和勉强。癌症患者则是先吸后呼,其他要求皆同。
(3)中丹田三开合:接上式,最后一个气呼吸毕,恢复自然呼吸,中丹田前的双手向两侧慢慢地分开。开始两手手背相对,手指并拢,开的宽度以略宽于自己身体为度;开后翻手使手心相对,双手慢慢地向腹前中丹田处聚拢。聚到两手将接触而尚未接触时,再翻手使手背相对,做第二个开合。如此共做三次。
2.意念导引:脚棍功以松静为基础。意念导引是脚棍功产生效果的重要保障。在滚动脚棍之前,先做意念导引。脚棍功法中的意念导引法如下。
(1)默念数字,入静咽津:做完预备功,双目轻闭,双脚的涌泉穴放在棍上,开始默念数字,从1数至60,以集中意念,如仍未入静,可以反复从1数至30,直至安静。待口中产生津液,分三小口咽下,咽时要体会津液从咽喉咽下,沿着喉管、上脘、中脘、下脘直至中丹田,此为咽津法(后面在做完肾俞按摩和收功时都有津液产生,都要按咽津法咽下),然后接做循经导气法。
(2)通晓经脉,气循经行:循经导气法,指在安静后,蹬棍前,根据个人疾病的脏腑归属,确定导引内气的经脉路线。所以,练习脚棍功必须熟悉经脉循行的路线,平时记熟,习练时意念导引才能循行所及。经脉循行的路线是严格的,只有事先熟悉经脉路线,习练脚棍功时,当棍子在涌泉穴或脚心处一滚,鼓动的经气才容易自然而然循经而行。这个道理,初练功者不可不明。
(3)点穴按摩,接通阴阳经脉:人身有十四条经脉,与足相连的有足三条阴经和足三条阳经。三条阴经与任脉相通;三条阳经与督脉相通。所以,任督二脉一接通,全身的阴阳经脉也就更容易接通。督脉起于后背正中,从会阴经尾闾,上达颠顶百会,下至于人中,与任脉相接。其中从百会到人中尤须借重于穴位按摩和意念导引,以通达任督二脉。
①点按印堂:男子用左手(女子则用右手)中指的中冲穴点在印堂穴上,右手(女子则为左手)劳宫穴放在中丹田处,使意念集中于印堂处。以助“气”沿督脉从颠顶下到人中,从而与任脉接通(此时舌尖仍应保持预备功中的要求轻舐上颚),继续沿任脉而下,直达气海。所产生的津液,按前法进行咽津。
②点按鼻上诸穴:除点按印堂穴之外,还可以点按鼻上诸穴。鼻上有通达五脏的穴位,两眉之间的穴位通肺,两眼角之间的穴位通心,心穴下一指处通肝,再下一指通脾,再下一指通肾,最后鼻尖处通会阴。男子只用左手(女子用右手)中指中冲穴点按上述各穴,均可起到引督脉气下行与任脉相接的作用。可根据病情确定点按的部位,如心脏病患者可点两眼角之间鼻梁上,肾病患者则点鼻尖上一指处,余类推。待点穴按摩做完,双手再放回到两大腿根处,与预备功的姿势同,然后开始滚动脚棍。
(4)点按章门,直通五脏:男子用左手(女子用右手)中指点章门穴,右手(女子用左手)内劳宫穴按在中丹田处。该方法可以导引内气通五脏。脚棍鼓动经气从脚循阴经上行,借助手指点按章门穴,助其通达内脏。
一般治中下焦的病多用此法,治上焦的病多用点按鼻部穴位法。
3.脚棍功操作:不同阶段习练者,脚棍滚动部位有差别,要分阶段循序渐进。
(1)第一阶段:适用于初练者。先滚涌泉穴,根据病人的体质强弱及病情来确定滚动的数目字。开始时一般先滚120次(一去一回为一次),适应后再增至240次;若适应,最高可以增至600次,若是滚动600次,中间要加做肾俞按摩。即滚动300次后,将放在大腿上的双手移至后背,双手的内劳宫穴分别放在两侧的肾俞穴位上,然后双手从上向下、再向外、再向上转圈,做环形按摩。如果用双手内劳宫穴按摩感到不方便,也可以改用两手的食指与中指并拢所形成的剑指按摩肾俞穴位。
按摩时双手转动的方向一定要弄准,上述的方向应是顺着转的。取肾俞穴法,先以肚脐为准,背后正对肚脐处为命门,左、右肾俞穴各在命门两侧旁开一寸五分处。
待肾俞穴按摩进行完毕,再接着滚动脚棍,做第二个300次。这样,前后共做600次,然后进行收功。收功的方法与预备功的做法顺序相反,即先做三个中丹田开合,再做中丹田三个气呼吸(也是先呼后吸)。收功后,再静坐片刻,然后慢慢睁开眼睛,进行其他活动。
(2)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的动作与第一阶段基本相同,只是滚动的部位不同。第一阶段只在涌泉部位滚动,第二阶段则是从涌泉穴位滚到脚心,即滚到脚的中部。这种滚法与第一阶段的滚法相比,强度要大很多,因为该阶段可以同时鼓动三条阴经的经气,而第一个阶段只能鼓动肾经经气。
滚动部位建议循序渐进,逐渐从单滚涌泉过渡到从涌泉滚至脚的中部,否则容易产生不适。
(3)第三阶段:与第一、二阶段基本相同,只是滚动的部位更大,从涌泉穴起经过脚心,一直滚到脚跟。但也不要滚到脚跟的尽头,因为脚跟最后靠内侧有一个失眠点,如滚到此处,容易造成失眠。
【注意事项】
1.适应证和禁忌证:肺结核、肝炎、心脏病、肾炎、两脚浮肿、贫血等慢性病属虚的患者,可以练脚棍,以加强肾的功能,提高“新气功疗法”全套功法的疗效。癌症患者如发现有腿肿、脚肿的现象,也可以在操练治癌功法的基础上加练脚棍功,以提高疗效。一切实证病人,如高血压患者则不宜练脚棍,当高血压症完全好了以后,为了延年益寿,才可以操练脚棍功,但滚动的数字不能多,一般只能滚动120次,最多180次。即使是适应证的病人,必须是练初级功有一定基础,已能掌握松静自然的原则时,才可以练脚棍。因为如不能做到全身松静,练脚棍发挥不了作用。
2.练功时间安排:练脚棍的时间一般不要安排在早晨。脚棍功最好是安排在下午或晚上。
3.调肾的意义:脚棍功以调整肾经为主。肾为人体的先天之本,久病及肾,所有慢性疾病,最后都会波及到肾,而肾有病也最终会影响到其他脏腑经脉。所以,不仅肾病患者要注意调肾,遇到其他脏腑病症,也要注意肾脏是否虚弱,相机而动调肾以治病。
4.补泻及其调整:脚棍的滚动是一出(脚向前蹬)一进(脚向后退),而足三阴经从足至腹胸。当脚向前蹬时,棍在脚下向后滚动,与阴经的走向一致,是为顺,为补;脚向后退,脚下的棍向前滚动,与阴经的走向相反,是为逆,为泻。因此脚棍的滚动形成了平补平泻,重在调。
所以脚棍功法的补泻主要靠呼吸的配合与肾俞按摩来掌握。关于呼吸的补泻问题,呼吸中“先呼后吸”为补,“先吸后呼”为泻。在练脚棍功法中加练肾俞按摩是补法。譬如脚棍滚动的数字是240次,那就安排滚动120次时停下来,做一次肾俞按摩,做完肾俞按摩再接着滚动120次,然后收功。
由于脚棍功从根本上说,具有强肾的效果。所以,在操练脚棍时,一般都要加练肾俞按摩;同时在做预备功和收功中的三个气呼吸时,都要用“先呼后吸”的方法进行。
【主要作用】
脚棍功法是一种动静结合、足部运动与穴位按摩结合的功法,其作用除了可以体现在足的局部以外,更多的是全身性的。具体地说,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补肾养生:足少阴肾经始于足部,位于脚底的涌泉是足肾经的“第一穴”、又是其“井穴”,故按摩足底、按摩涌泉,常被认为是极为有效的养生手段。这些正是脚棍功法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补肾强身也是该功法的主要作用,临床常用于中医辨证属于虚证的疾病,也可用于日常养生保健。
2.调理全身:足部除了涌泉等肾经的穴位外,还有肝经、脾经等其他经络的穴位;脚棍功通过三条阴经影响全身其他经络,能调整全身经络,对多种脏腑疾病均有治疗作用,实践证明,脚棍功法对全身确有调理作用。
3.补虚泻实:脚棍功法不是单纯的脚部运动,而是融合了意念导引、按摩导引和呼吸配合,还有经络的补泻,故对于虚实病证均可选用。此功,对癌症康复也有作用,特别是对中下焦部位的癌症,作用更加明显。具体见上述“操作要领”。
新气功疗法(初级功) 新气功疗法(中级功)
手机扫码观看
(密码:324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