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中医药杂志:《黄帝内经》气学说探析

时间:2022/5/19 作者: 邓萍 赵吉超 章文春 杨光华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浏览次数:3246

编者按:2022年03期中华中医药杂志刊登了江西中医药大学章文春教授等撰写的文章“《黄帝内经》气学说探析”,文章通过对《黄帝内经》中道、心、天及气的物质性,气的升降出入,五运六气等阐述,得出《黄帝内经》中气学说的内容既吸收了传统文化气学说的精华,有“形而上”层面的论述,亦有作为“形而下”层面的论述,前者如古代的内证体察修炼“呼吸精气,独立守神”,后者如《庄子》中气化思想的体现“人有五脏化五气”等;也有对气学说的创新发展,如营卫之气的产生与运行规律,综合起来构建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石。

 

《黄帝内经》气学说探

邓萍 赵吉超 章文春 杨光华

江西中医药大学

 

摘要:

气学说是中医理论的基石,且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这一深厚土壤,有“道即元气”说、“精气”说等,包含了“形而上”之道的非实体客观存在和“形而下”之器的实体客观存在。这部分内容普遍存在于中医的各家著作之中。文章通过对《黄帝内经》中道、心、天及气的物质性,气的升降出入,五运六气等阐述,得出《黄帝内经》中气学说的内容既吸收了传统文化气学说的精华,有“形而上”层面的论述,亦有作为“形而下”层面的论述,前者如古代的内证体察修炼“呼吸精气,独立守神”,后者如《庄子》中气化思想的体现“人有五脏化五气”等;也有对气学说的创新发展,如营卫之气的产生与运行规律,综合起来构建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石。

关键词:黄帝内经;气学说;元气;精气;五运六气;中医内证体察;

 

章文春提出“气学说是中医理论框架的基石”,而气学说根源于其产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章文春还提出了“以气论为基石的,或者是以气为对象的整体才是整个科学体系的全部”,包含了古人所讲的“形而上者谓之道”与“形而下者谓之器”两部分内容[1]。刘长林在《中国象科学观——易、道与医、兵》一书中说:“所有不能直观觉察得到的无形的联系和存在,无论是现实起作用的存在,还是现实未起作用的存在,都以‘气’称呼”[2]。张君房《元气论》提出“道即元气”;《性命圭旨》则提出“道”与“气”同之说,“道也者,果何谓也?一言以定之曰:气也”。张载曰:“太虚者,气之体……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有道之名;合虚与气,有性之名;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气之性本虚而神,则神与性乃气所固有”[3],乃知道、心、天等与气具有相同的内涵。本文基于此视角,对《黄帝内经》气学说的内容重新归类探析,主要说明两点:首先,《黄帝内经》作为一本医学著作,其理论思想继承了传统文化气学说的内容;其次,无论是治理他人抑或医治他人,必须从自身内证修炼做起,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描述的真人、圣人等均在说明自身如何通过内证修炼“与道合同”,说明“气是成圣的内在基础”[4]14

1.《黄帝内经》气学说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的理论基础,对其中气的相关论述,有从气的分类角度研究者,如郑洪新[5]、郝小梅等[6]将气分为四大类共80余种;有从气学说相关的理论入手,进行更细致的研究者,如苏颖[7]对五运六气的研究;有研究气的源流者,如赵洪钧[8]将《黄帝内经》的研究置于其产生的时代背景中进行研究;亦有发挥气在临床中的具体应用者,如将“标本中气学说”[9]用以阐述临床症状的产生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等。本文主要涉及了两个方面:对气学说“形而上”本体的论述;“形而下”层面的论述,包含了气的规律性与物质性。

1. 1气学说“形而上”层面的论述

此部分包含了道、心、天等内容,而这些在《黄帝内经》中均有论及。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天真”之“天”的含义即是“形而上本体论”[10]7,也指道,因天之一字,两横代表天、地,加一人,代表天人合一,而“气是天人合一整体观之的中介”[4]33,对“黄帝”的描述中提到的“成而登天”的天,是指得道,亦即“天人合一”的境界。此外还通过上古、中古的真人、至人以描述体悟本体应有的状态,如“提挈天地,把握阴阳”等,“将从上古合同于道”,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使自身与道合同。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的“生气”与“天”的关系,前述“天”与气相同,具有形而上哲学层面的内涵,此处的生气是“天”(本体)的用,具有“生生”之能,“苍天之气”性是“清净”,故能体悟到这种境界,那么即找到了生命的根本,“本身生命有个生生不已的力量”[10]111“此寿命之本也”。此外,对气的本体的描述亦包括了“道”,如《素问·灵兰秘典论》中“余闻精光之道”的“光”即是道家“炼精化气”最终返还意识的“空灵”的明镜境界,亦是对道体的体悟。“至道在微,变化无穷”包含了传统文化儒家道统的十六字心法的“道心唯微”,“变化无穷”则是对道体性的描述,与传统文化气学说所论内容一致。

此外,对气学说形而上层面的论述也包含“心”相关的内容,在《素问·八正神明论》中有所论述,即“神乎神……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故曰神”,即是对悟道境界的阐述,并说明了在这种状态下可以直接起治疗疾病的作用,如此则“三部九候”“九针之论”“不必存也”。因此与形而上本体有关的论述中,气学说的内容涉及到了修炼体悟的内容,也涉及了对本体性、用的描述,包含了心、道、天等相关的论述,从这一角度看,传统文化气学说形而上层面的内容对中医学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1.2气的物质性论述

对气的物质性描述,包含了众多不同的气,作为人体重要的生理物质,现代科学统称之为“能量”[10]110。能够维持人体各项生理活动需要的物质如精、血、津、液等,《黄帝内经》中虽然设定了许多名称,但究其本质只是“一气周流”产生的不同现象,因所论为形而下的内容,故随有形之所在表现出不同的功能(象),故赋以“某气”之名。如果从一气周流的角度理解,则必然涉及“形”,如此方可展现作为物质的气的运行轨迹,以及在不同位置产生的一系列的物质变化,《庄子》称为“气化”或“物化”,气的运动引起了形的变化,从一种物质“化”成另一种物质,从而使人的形体表现出生长、衰老等不同的现象,都是基于“气”。现以“生气”为例说明。

俗话常说某个人生机勃勃,或者生气勃勃,说明生命充满生气,而生命的基本过程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由生长化收藏推动自身的“生长壮老已”,一个始终具有生气的人方称得上一个“活人”。反之,由生到死的过程即是生气不断减少、死气不断增加的过程,如许多肿瘤晚期的患者,面容中很少能看到“生气”。

第一,生气即肝气。《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春三月……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养生所养为生气,生长化收藏,春天“天地俱生”,因为“此谓发陈”,推陈出新。而肝气来源于元气,亦即“肾间动气”[11],此则源于《难经》,“生气”之后是“长气”(阳气),水生木,木生火,木为生气,火为长气,水乃藏气,化气即脾气。故患者生气不足,即需要推动其生机。

第二,生气通于天气。《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皆通于天气”。生气本于阴阳,“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即元气”,乃是因为肾阴肾阳在两肾之间旋转交媾,即肾气(肾间动气),所以生之本,本于阴阳,乃是生生不息之义,与前述形而上层面本体论的“天”之生生不已之功能一致,故此处已经牵扯到传统文化诸子百家论述的形而上道(气)的“用”——生生不已。另外,阳在外,阴在内,“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万物负阴而抱阳”,故“圣人抟阴阳”,说明养“生气”必须要阴阳并济,所以“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

第三,天运当以日光明。“阳气者,若天与日”,说明了重阳气的思想。人体的功能活动都要依靠阳气,虽然阴阳同调,但养生气还更看重阳气。

故针对生气不足,《金匮要略》运用小建中汤的变方——黄芪建中汤。黄芪用一两半,用量相对较少,王旭高在《西溪医书夜话录》中提到小剂量黄芪具有“补肝气”的作用,可升肝的生生之气。芍药、甘草养生气,因为生气在肝,所养为肝气。胶饴可用麦芽代替,因胶饴主要为“麦芽糖”,但麦芽有其优势之处,即胚芽的生生之气可补肝之生生之气。人体生气向上为长气,生长化收藏,水生木,木生火。补生气用小量黄芪,补长气用桂枝、甘草,化气用生姜、大枣。而收气、藏气没有,因为患者生气不足,需要推动其生机。而小建中汤与小柴胡汤均可以对人的生气产生影响,易于辨错,其区别在于,小建中汤属于虚证,小柴胡汤属于实证。此处,则又涉及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之气的运“化”功能,外界水谷等物质进入人体后,必须经过脾胃之“气”的“化”,或者如传统文化所讲的“混化”,方才能成为自身的一部分,“土”的特点与关键即是“化”。

1.3气规律的论述

气的规律性的内容所描述的是气的运动变化规律,有对人体之气运动变化的描述,有对天地自然之气运动变化的描述。而规律反映的是现象背后的本质,亦即通过认识、掌握规律,可以透过现象了解本质,而一旦有不符合规律的行为产生,即会导致不正常现象的产生,亦是规律。因此,《黄帝内经》运用许多语言阐述“道”的规律,希望都能掌握规律、运用规律,使天人真正的合一。现结合标本中气学说阐释卫气的运动变化规律。

首先,《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是后世有名的“标本中气学说”的根源。太阳经为阳经,但其性寒,故太阳病首先表现为“恶寒”,这是其生理特性的本质决定的,中见少阴热化,此为太阳病之后发烧的原因,即少阴经的热气作用,出现发烧、发热、脉浮;反之,少阴热气不出,则不会发热,并且出现脉沉。故《伤寒论》太阳病篇最关键的即是营卫的问题。麻黄可以解散太阳之寒,桂枝可以温少阴之阳,用桂枝而不用附子,因为心阳出于瞳孔,周行全身,即是营卫之气。如果患者未见发烧恶寒,仅有一点咳嗽,则去桂枝,即为三拗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如果少阴热气不足,脉不浮反沉,即为麻黄附子甘草汤,因为肾阳虚则用桂枝易附子,无咳嗽则不用杏仁,若患者体质偏热,少阴热气太过,则伤寒以后化热,去桂枝加石膏则为麻杏石甘汤。

第二,太阳的卫气从何而来?心阳根于肾阳,下焦为肾阳,水生木,木生火,“长气”为心阳,心阳出于瞳孔,周行全身即为营卫之气。中医称人体中间的脉为“冲脉”,奇经八脉之一,道家称为“中道”“黄道”。气血沿冲脉上下起伏,最下为会阴穴,最上为百会穴。白天气血从肾到心,出于瞳孔,夜间睡觉闭眼时,又从瞳孔回到心,然后下入肾,人则入睡。这个规律表现在两点:①人在睡觉时一定要盖被子,无论白天还是夜晚,因为人的卫气从瞳孔回到心再到肾,人即会觉着凉;②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是直立行走,因此血液升到大脑,心脏的负担则增加,同时下肢离心脏的距离远,受地心引力的作用,回流困难。故下焦气血从肾上升至心出于瞳孔,需要借助冲脉的力量,此亦所谓“卫出于下焦”,因而“命门者,目也”成为了下焦肾阳出入人体的重要门户,故称其为“命门”。

第三,《难经》云:“人之有尺,譬如树之有根,树叶虽枯槁,根本将自生。脉有根本,人有元气,故知不死”。这里是说切脉左手的尺脉,将之比喻为树的根,则寸脉像树的枝,树干为人的冲脉,如此尺脉有根本,说明人有元气,树叶虽枯槁,但是转年“根本将自生”,所以“枝叶”用桂枝,“根本”用附子,附子为根。因此,麻黄汤的发表作用就会出现几个不良反应:①可以使气血沿冲脉而上,会致人烦躁、血压升高;②气血上升到心脏,可使人的心率加快而出现心悸;③《黄帝内经》讲“天枢以上”为阳,“天枢以下”为阴,气血沿着冲脉上升,则平素下元不足的人,元气出表,肠道之气减少,胃肠蠕动受到抑制,故脾虚的人“发汗后,腹胀满”,用人参补元气。这也从另外的角度说明了“气是万物的本原”[12],具有生生不息之功能。

最后,《黄帝内经》中还有对气的升降规律、三阴三阳规律的相关论述。如《素问·八正神明论》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以候气之浮沉”,从而判断天地间气机的“浮沉”,即升降规律的体现,并且借助这个规律,“调之于身,观其立有验也”,这不仅体现了天人整体观的思想,亦印证了人体之气所具有的升降规律;《素问·六微旨大论》进一步说:“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而这“用”的具体表现则是天地之气彼此交互的“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对于三阴三阳,《素问·天元纪大论》云:“阴阳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就是说三阴三阳各自的名称代表了其中阴阳二气的各自占比情况,因此也就展示了各自病理条件下阴阳各有盛衰的明显差异,三阴三阳还被运用于五运六气的体系构建,用以更细致地描述天地之气的运动变化,并且与人体六经对应,为《伤寒杂病论》六经辨证体系的搭建奠定了基础。

2.对传统气学说的继承与发展

综上所述,《黄帝内经》内容涵盖了阴阳、五行、干支、天象、气脉及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等内容,涉及了形而上的学理与形而下的具体的事物与实践。这不仅涉及了中医学理论与相关的医疗,也与人体生命、生活息息相关,其立于生命的原始点,崇高而根本,是一本包括了医人、医国、医社会、医“心”的书,这是全书的中心,故可称之为中华文化之“至精”。

2.1继承

先从如何养生寿人切入。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以肾气、天癸的盛、实、平均、衰等阐述人体生命生长壮老已的规律与现实表现,并基于此说明了“年老有子”的根本在于“气脉常通,肾气有余也”,紧接着列举了上古真人、中古至人、圣人、贤人等是如何修炼行持的。如“呼吸精气,独立守神”,可以达到“寿敝天地”,达到“道生”的境地,从形而下的生命的修炼开始,从而证入形而上道的境界,然后将所证得的生命真谛融入到医学为大众服务,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云:“余子万民……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这与《管子》《老子》分别讲述的“守静”以长寿、“守一”以悟道,《列子》讲述的精神宁静专一的“疑独”,《庄子·逍遥游》所描述的“海运将徙于南冥”,《庄子·养生主》所讲的“缘督以为经”的修炼,成就内圣“逍遥游”的境界,成为自身之“主”,然后《庄子·人间世》入世,治世、治社会,成就《庄子·大宗师》《庄子·应帝王》的精神内核是一脉相承的。

《素问·举痛论》云:“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强调了做学问须博古通今,过去、现在都应了知,“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从医、从政乃至一切,治理他人、治理社会,则是儒家《四书》思想的具体体现,必须先从自身实践做起,因此,无论是传统文化气学说的修炼体悟,作为帝王将相治理国家,还是《黄帝内经》所讲述的气功修炼乃至作为一个医生,都讲究“内圣”;而“善言天者,必有厌于人”,则是指天道自然规律在人生命、生活中均有具体的应验,此则是指“天人合一”。

2.2发展

《黄帝内经》发展了气学说的内容,如针对人体生命之气,明确了各种气的分类、名称、功能、运行规律,如《灵枢·营气》《灵枢·卫气》《灵枢·营卫生会》《灵枢·卫气行》;《黄帝内经》还将天地间四时气的变化与人体生命相应,阐述疾病产生的原理并发展了具体的治疗方法,如《灵枢·四时气》,而《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则将四时之气的理论发展对应到一日之气的变化。《黄帝内经》建立并完善了经络的理论体系,使十二经脉的理论、系统与自然界十二月、十二时辰相结合,用以阐释人体之气运行的各种特征与规律,使原来需要通过气学说修炼体悟才能了知的内容固定下来,使学习者可以循门而入,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云:“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先立针经”,以及《素问》七篇大论所阐述的五运六气的自然规律等,即是最好的明证。

3.小结

综上所述,《黄帝内经》气学说的核心要义有3点,即《素问·举痛论》所言3个方面。第一,“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譬如中医学所述的“天人合一”,从形而上角度谈抽象的天文、自然规律,只是学问上空谈道理,必须在人相关的事情上有实际运用与经历方可,所以现今对《黄帝内经》气学说的相关论述,五运六气、标本中气、气的升降浮沉等内容的研究即是形而上抽象的学理在人类疾病预测、治疗中的运用,如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指导具体的临床治疗[13]。第二,“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说明古今一贯,应通晓古今绵延演变的因果关系,其中也蕴含了“规律”的内容,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描述的“贤人”“将从上古合同于道”而实现“可使益寿而有极时”,只是将气学说的学理通过如何养生寿人这一角度切入而已。第三,“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说明医治他人必须从自身实践做起,即“内求法”[14]。以传统文化气学说的视角看《黄帝内经》气学说内容,包含了形而上本体论的道、天等,继承了传统文化中气学说的精要内容,因其需要像圣人、至人等一样对天地自然的规律有充分的理解掌握,亦需要通过切身的修炼体悟方能明了,在中医学称为“中医内证体察”[15]。对普通人而言是一项十分高远的存在,而与人息息相关的生老病死则难以避免,故气学说在形而下的认知、运用研究较多。这也造就了气学说成为医学理论框架基石的地位,通过整理也可知中医学在《黄帝内经》时代是注重对“气”的内证修炼与体悟的,这对现代中医学的研究、教学、科研都将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 章文春.气论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瑰宝.中国中医药报,2020-01-23(003)

[2] 刘长林.中国象科学观——易、道与兵、医.北京:学苑出版社,2016:69

[3] 张载.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2012:387

[4] 尹真.传统修身法理.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6

[5] 郑洪新.试论《内经》中的“气”.辽宁中医杂志,1981(11):27-29

[6] 郝小梅,刘梅,陈群.试谈《内经》关于气的分类.中医药研究,2000(5):5-7

[7] 苏颖.中医运气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

[8] 赵洪钧.内经时代(修订版).北京:学苑出版社,2019

[9] 吴雄志.标本中气学说初探.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3):1-4

[10] 南怀瑾.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11] 赵吉超,章文春.形气神三位一体的生命观与《难经》.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12):5338-5341

[12] 王健.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17

[13] 聂金娜,苏颖.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六气时行民病证治探析.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0,26(6):723-725

[14] 庞鹤鸣.中华心学沿革简述.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8:18

[15] 章文春.中医内证体察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