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话连篇六十五——魏晋南北朝“功载”

时间:2022/4/27 作者: 孙琪年 来源:中国医学气功学会 浏览次数:3160

自公元220580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虽战乱频繁,但气功学术仍有较大发展,葛洪的《抱朴子》、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此外,气功偏差的最早病例、布气和内丹、引内气攻病等的最早记载,也出现于这一时期。

1、《抱朴子》与《养性延命录》

《抱朴子》对古代气功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主要如:①明确提出了三丹田的位置,认为“脐下二寸四分下丹田……心下绛宫金阙中丹田……人两眉间……三寸为上丹田”;②提倡胎息,认为“虽云行气,而行气有数法焉……其大要者,胎息而已”;③概括气功作用,认为气功(导引)的作用是“疗未患之疾,通不和之气”,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防病治病。④论述了关于动功的功法和意义,他的动功有类似于今天保健功的坚齿之道,和含有龙导、虎引、熊颈、龟咽等仿生方法的聪耳之道。他提倡以仿生功法延年益寿,“知龟鹤之遐寿,故效其导引以增年”。至于“行气可以治百病,或可以入瘟疫,或可以禁蛇虎”等关于气功作用的描述,有明显的夸张色彩。另外,葛洪虽喜爱气功,但其对外丹更是情有独钟,他称外丹为大术,而称气功为小术。参见《葛洪谈“气”论“小术”

《养性延命录》对气功的贡献,主要在功法方面:静功方面,该书的最大贡献是记载了六字诀,即“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有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动功方面,该书收载的五禽戏,可能是华佗五禽戏最早的文字版本,但书中记载的这套功法难度很高、运动量很大,与明清时期的同名功法大相径庭。

2、“偏差”“内丹”“布气”与引气攻病 

气功偏差的最早记载,或为曹丕的《典论》:“军祭酒弘农董芬,学甘始鸱视狼顾、呼吸吐纳,为之过差,气闭不通,良久乃苏。”

“内丹”一词,最早见于佛教天台宗三祖慧思的《立誓愿文》:“我……为护法故求长寿命,不愿生天及余趣,愿诸贤圣佐助我,得好灵草及神丹,疗治众病除饥渴,常得经行修诸禅,愿得深山寂静处,足神丹药修此愿,藉外丹力修内丹。”

布气治病的记载,始见于《晋书》中的幸灵。参见《幸灵布气治痿痹》。

练功过程中引内气攻病症的方法,始见于东晋张湛的《养生要集》(《养生要集》原书已佚,日人的《医心方》保留了部分内容)。其方法是:“凡行气欲除百病,随所在作念之,头痛念头、足痛念足,和气往攻之,从时至时,便自削矣。”

3、嵇康、王羲之与达摩

嵇康是魏国“竹林七贤”之一,他在《养生论》中倡导气功养生。认为养生之要,“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爱憎不栖于情,忧喜不留于意,泊然无感,而体气和平。又呼吸吐纳,服食养身,使形神相亲、表里相济也”。

素有“书圣”之称的王羲之,也颇爱气功,他的书法能够“入木三分”,与其长期的气功锻炼不无相关。有人描写王羲之“欲书者,先乾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先,然后作字”。据说他对鹅特别喜爱,并自编了仿生功法“鹅掌戏”,还有他曾精心书写《黄庭经》与道士换了一群鹅的传说。参见《文人墨客气功情》。

达摩,中国佛教的初祖,传说他曾经“面壁而坐,终日默然”长达九年,其“壁观”对气功调心意守,有很大的影响。与达摩同时代的高僧还有北魏的昙鸾,《续高僧传》说他善调心练气,能对病识象。《云笈七签》载有他的服气法,“初宽坐,伸两手置膝上,解衣带,放纵肢体,念法性平等,生死不二,经半食顷,闭目举舌奉颚,徐深长吐气,一息二息,旁人闻气出入声,初粗渐细,十余息后,乃得自闻声。凡觉又痛痒处,便想从中而出,但觉有异,渐渐长吐气,从细至粗,十息后,还如初”。这种方法,对后世功法操作有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