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武医融合在卫生健康事业中的独特作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为促进人类健康,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中国方案,2024年12月13日—16日,中国医学气功学会武医养生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二次全体委员大会暨第二届武医养生学术论文报告会在成都中医药大学(温江校区)举行,本次大会以“武医融合·共促健康”为主题,旨在探讨传统武医文化与现代医学、体育康复的深度融合之路。
大会议邀请《世界中医药》杂志社、《中国中医药报》社为本次大会的支持单位与媒体支持单位,同时邀请到中国医学气功学会会长、全国名中医、首届岐黄学者、国家973计划中医药专项首席科学家、中央保健会诊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原校长高思华,《世界中医药》杂志社社长徐颖,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报》社总编辑王淑军,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分会副主任委员、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及国家智库《世界太极拳蓝皮书》专家委员刘绥滨,世界整合医学学会联合会执行主席傅学理,四川武医研究会会长吴大才,山东省枣庄市卫健委副主任王继峰,成都医学院原党委副书记、院长、中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樊均明等相关领域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及相关从业者共同出席本次会议,围绕武医养生的传承与创新、学术研究与实践应用等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大会开幕:凝聚共识,开启新篇
12月14日上午8:40,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隆重开幕。中国医学气功学会武医养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北京中医药大学体育教学部副教授王帅主持了开幕式,成都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希、中国医学气功学会会长高思华和中国中医药报总编辑王淑军分别致辞。
成都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希代表成都中医药大学为大会致欢迎词,对本次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指出中医气功和武医养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筑了健康中国的重要基石。他强调,新时代背景下,应充分发挥武医养生在提升国民健康素质、预防慢性疾病方面的独特优势,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
中国医学气功学会会长高思华代表学会致开幕词,并从医学与武术的核心目标——“气血通畅”展开论述,强调无论是针灸推拿、中药调理,还是武术锻炼,最终都以促进人体气血流通、改善整体健康为目标。他呼吁与会专家学者积极探索武医体系化构建的路径,为武医养生事业注入新动能。
中国中医药报总编辑王淑军从武医养生的现代价值与未来发展谈起,指出武医与中医气功不仅同源同理,更是实现主动健康的重要路径之一。他表示,面对日益突出的老龄化和慢性病防控需求,武医养生的普及和推广正逢其时,未来在政策支持和学术推动下,必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开幕式上,大会还宣读了2024年度在专委会各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团体及个人。
高思华会长、张希部长、王淑军总编辑、徐颖社长为2024年在中国医学气功学会武医养生专业委员会的各项工作中表现优异的成都中医药大学体育健康学院谢卫团队、喻家少林六合门刘朝贵团队、上海中医药大学体育部陆松廷团队、哈尔滨体育学院武术学院杨慧馨团队、山东中医药大学于华荣团队、山东体育学院武术学院张茂林团队、海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庄长宽团队、海南省运动与健康促进重点实验室徐百超团队、西南大学体育科学研究所张国栋团队、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公共教学部赵志广团队等颁发了“优秀团队”证书。
中国医学气功学会武医养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成都中医药大学体育健康学院院长谢卫、哈尔滨体育学院武术学院院长杨慧馨为2024年在中国医学气功学会武医养生专业委员会第二届武医养生学术报告会中积极参与及各项组织工作中表现优异的首都体育学院武术与表演学院张长念团队、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学院邹德辉团队、华中科技大学体育学院李珂团队、山东省枣庄中医药学会王本鹏团队、北京卡维德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曹旭团队、北京京鹏乐动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刘鹏团队等颁发了“优秀组织团队”证书。
世界整合医学学会联合会执行主席傅学理、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分会副主任委员刘绥滨分别为马建岭、张建伟、杜杰、刘轶、孙旗、胡秀娟、王培杰、涂兴甫、陈云华、任镇民、赵金娜、彭翔吉、徐海朋、邹海鹏、董璐、冯钟淮、李灵、刘智勇、李牧真、袁绍华等20名委员颁发了“优秀委员”证书以资鼓励。
主旨报告: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并重
本次学术报告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共收到了180余篇投稿,经过专家们的严格评选与筛选,最终有119篇优秀论文脱颖而出,成功入选本届论坛。此外,本次学术报告会还精心策划了多个环节的报告与展示。在主旨报告方面,大会特别设置了多场高水平的主旨演讲,这些演讲不仅内容深刻、见解独到,而且涵盖了武医融合的理论体系建构、传统功法的现代应用以及武术与医学的深度融合等多个前沿领域。通过这些主旨报告,与会者能够深入了解武医融合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进一步拓宽学术视野,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14日上午的主旨报告中,傅学理博士以《峨眉气针灸:练治结合,快速祛痛养生》为主题,通过现场演示,将峨眉气针灸这一独特疗法的理论与实际疗效展现得淋漓尽致。他指出,练功与治疗相结合,不仅能加速疼痛的缓解,更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杨慧馨教授则从中西医学视角剖析了易筋经的康复机理,其报告《中西视角下易筋经的养生康复机理》深入阐释了六经易筋经在调气、理筋、强身等方面的独特作用,为传统功法的现代化推广提供了理论支持。
吴大才副教授的报告《武医浅论》从历史传承与个人实践出发,梳理了武医发展的重要脉络。他特别提到了郑怀先教授在推动武医融合方面的贡献,并结合自身教学和诊疗经验,提出了武医现代化应用的可行路径。
张长念教授则以《身体智慧与文化传承的融合之路——兼论“十武九医”》为题,从武术与中医的历史渊源出发,探讨了二者在文化、哲学层面的深刻交融。他指出,“十武九医”不仅是一句俗语,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武术实践与医学结合的真实写照。
此外,张建伟副教授、庄静副教授及王瑛琦等专家分别从《太极拳对高血压患者免疫衰老的干预效果》、《八段锦对OPCAB术后老年患者生存质量及心理康复效果的研究》以及《武医养生功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疗中的应用》等主题出发,展示了武医养生在临床实践中的广泛前景和独特价值。
14日下午,在学术会专题报告分论坛中,来自全国高校的学者聚焦传统功法的现代医学应用。李双月教授分享了《八式太极拳训练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研究》,验证了太极拳对膝关节炎康复的积极作用;彭家辉博士以《传统武医功法治疗失眠有效性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为题,系统梳理了近年相关研究成果;刘姝畅则展示了八段锦在抑郁症防治中的研究进展,指出这一传统功法在心理健康促进中的潜力。
此外,陈云华教授、邹海鹏副教授等专家分别从《武医养生的国际传播》、《产业布局及其与现代医学的结合路径出发》,为武医养生的全球化推广与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4年12月15日下午,闭幕式由中国医学气功学会武医养生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帅主持。本次大会不仅深化了武医养生的理论研究,还为其现代化与国际化发展指明了方向,会议的圆满成功离不开莅临大会的每一位专家、学者及相关从业人员,感谢大家对专委会工作的大力支持,专委会也将继续坚持“以武辅医,守正创新”的总目标,以“亦武亦医,并行不悖”为指导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力打造并推进新时代武医养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与特色优势,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武医养生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未来应继续坚持以科学研究为引领、以实践应用为抓手,为全人类健康事业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解决方案。
撰稿:杜杰、王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