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气功学会推荐功法——强肾化浊功

时间:2021/4/18 作者: 中国医学气功学会 来源:中国医学气功学会推荐功法-第二辑 浏览次数:19451

强肾化浊功是江西中医药大学气功科学研究团队根据多年中医气功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的经验,在继承、发展气功传统功法的基础上,结合慢性肾衰患者脾肾两虚、升降失司、湿浊毒邪内蕴、耗损气血、阴阳两伤、虚实夹杂的病机特点,以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脏腑学说、经络学说理论为指导编创的功法。此功法自编创以来一直用于临床实践,疗效确切。强肾化浊功由6节组成,通过形气神的锻炼和调控,强化人体的气化作用,加强内外之气的融通,畅通全身气机,从而达到强化先天肾气、化浊解毒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肾虚为主的一系列疾病。

特点与渊源

一、功法特点:天人合一,三位一体

强肾化浊功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编排而成的功法,具有疏通经络、调畅气机、强壮肾气、化浊解毒的作用。

“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认为天地人三者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人生于天地自然之间,自然之气与人体之气相互沟通转化,其生理、病理时刻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中医气学说认为气是宇宙的构成本原,宇宙万物和人都由气化生;万物是形和气的统一体,任何有形实体的周围都弥散着它的气;气化是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气是天地万物相互感应的中介。而人是由形气神三个要素构成的复杂有机体,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特殊物质,它充斥于人体周身;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三者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此即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

二、功法渊源:衷中参西,广纳众长

强肾化浊功是在古今优秀功法的基础上,根据临床肾虚类病证特点编创的一种新功法。其理论以整体观念、脏腑学说、经络学说等中医基础理论为核心,同时汲取了儒、释、道、医、武和民间等各流派气功的精华,吸收中华古文明天人合一整体观的合理髓核,汲取了当代科学、医学、哲学的成果。其方法以古代导引法中具有补肾作用的操作方法为基础,汲取了当代优秀医学气功的精华。因此,本功法具有理论科学、方法可靠、作用广泛等特点。

三、功法作用:强肾祛浊,却病养生

强肾化浊功通过形体导引、意识调控、强化人体气机的开合出入,从而达到疏通经络、调畅气机、强壮肾气、化浊解毒之功。本功法可用于治疗西医学中的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泌尿系统疾病。相当于中医学中水肿腰痛虚劳等疾病范畴。

在养生、治未病方面,经常习练此功法能强壮肾气、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起到强身健体、延缓衰老等作用。同时在习练的过程中,可调节练功者的情绪,使练功者达到恬淡虚无的状态,从而增强人体的正气,预防疾病。

四、功法传承:继承和发展于当代

强肾化浊功是笔者于2003年编创而成,自编创以后运用于江西省附属医院的肾病科,进行临床验证,从此以后一直用于临床慢性肾炎等一系列疾病的治疗和康复,疗效确切。此后又将其编入中医高等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气功学》,并在江西中医药大学开设的气功课上予以普及推广。

练法与作用

强肾化浊功属于动功,练习时要注意形气神合一,神注桩中,气随桩动。在练功过程中不要刻意追求气感,做到似有似无。练功的强度,可根据自身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以练后神清气爽、不感疲劳为宜。总之,要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以自然舒适为标准。本功法具有疏通经络、调畅气机、强壮肾气、化浊解毒的作用。调理肾虚为主的慢性疾病以此功法为主选功法,坚持每天早晚各练习一次,每次30分钟。平时多做局部拉气练习。同时还可以辅以内养功,取坐式或卧式、站式,采用--呼吸法,并默念温补脾肾”“化气利水等字句,15~20分钟后,自然呼吸,意守丹田15~20分钟。还可辅以保健功,可选择其中的鸣天鼓”“叩齿”“搓腰”“擦丹田”“擦涌泉等节,作为收功使用。也可以根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等情况择要选做几节。

预备式

【操作要领】

两脚等宽,平行站立,周身中正,两手自然下垂,百会上顶,含胸拔背,双目微闭,舌抵上腭,自然呼吸,随着呼吸放松全身。(图10-1)

图10-1

【功理与作用】

预备式有助于练功者更快进入松静自然、相对平衡的状态,同时也将机体调整到相对平衡的状态。百会上领,颈项竖直放松,有利于督脉的畅通。含胸使胸部放松,使呼吸顺畅,有利于气机下沉,形成腹式呼吸;拔背有利于脊柱伸展,使竖脊肌、背阔肌等肌肉放松,促进督脉更为通畅。目为练功之要窍,目不乱则神可收。双目微闭,目应闭而不紧,可以将视觉从向外转为归于自身,专心练功。舌抵上腭,轻触即止,使任督两脉交通。自然呼吸指胸式呼吸,待胸中气息出入调匀之后,就可以导引气息向下,从胸式呼吸逐步转为腹式呼吸。

第一式:混元一气连天地

【操作要领】

两手如捧物,虎口向上,两臂成90°角从斜前方上举,意想捧天地自然之气至头顶上方,手心微含,照向头顶。停留一息,意想向全身贯气(图10-2)。然后两手沿身体正前方导气下落,手心朝向身体,距身体约2cm。至肚脐,手心照肚脐,停留三息(图10-3)。然后两手还原于体侧。如此反复三遍。

                                                                                        

            图10-2                                                                                                  图10-3                 

【功理与作用】

本节功法通过意念与形体导引的配合,引动人体的内气外放、外气内收,强化人与大自然气机的交通,达到天人合一。练功者在预备式之后进入自然放松的状态,意想自己在天地之间,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形体无限扩大,天地之气与人体之气融合为一体,这样意识就与气结合在了一起。意想两手捧天地自然之气,缓缓托起,人与天地相应,此时体内的气在形体的带动下也向上、向外运动,导气至头顶上方,手心照向头顶。督脉的百会穴在上应天,将天地自然之气收归体内。停留一个呼吸时间,待气聚到一起,意想向全身贯气。然后两手导气下落,引导外气在体内向下、向内运动。人体的新陈代谢,是由人体内之气的不断运动而推动和调控的气化过程。气的运动是产生气化过程的根本原因。人体内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推动精、气、血、津液的新陈代谢及其与能量的相互转换,推动、调控着各脏腑的功能活动。而人体的这一气化过程,是在与自然界之大气的交换过程中进行的。本节功法就是借助意识与气结合、形体与气结合,引导气的升降出入,加强自然界之气与人体内之气的交换,对人体内的气化产生推动作用。

第二式:三焦开合畅气机

【操作要领】

①接上式,两手至肚脐时,转掌心相对,指尖向前,两掌相距10cm左右,在与肚脐等高处做开合拉气,两手轻匀外开,然后轻匀内合。开合9次后,手在肚脐处停留3个呼吸时间(图10-4)。②将两手升至中脘部位,做开合拉气9次,而后手在中脘处停留3息(图10-5)。③将两手升至膻中部位做开合拉气9次,而后手在膻中处停留3息(图10-6)。

                                                                 

       图10-4                                              图10-5                                                图10-6           

注意:拉气时两肩臂手放松,并与呼吸相配合,呼气时外开,吸气时内合,开合幅度不宜太大。

【功理与作用】

三焦气机的开合对人体生命活动有重要意义,是人体水液代谢的通道,也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三焦的概念有二:一指六腑之一,三焦即脏腑之间和脏腑内部的间隙互相沟通所形成的通道。三焦通行元气、运行水液,气的升降出入,津液的疏布与排泄,都有赖于三焦的通畅。少阳三焦出于肾系,上连于肺,居于表里之间。上下气机,莫不由三焦升降;表里之气,莫不由三焦出入。三焦与腠理相通,三焦运行的元气和津液向外流入腠理,濡润肌肤,保持着人体与外界气体的交流。二就单纯的部位而言,上焦心肺,中焦脾胃肝胆,下焦肾膀胱。人体的水液代谢涉及上中下三焦的功能。肺主行水,为水之上源;心主血脉,行血而利水运;脾主运化水液,为水液代谢的枢纽;肝主疏泄,与肺主气配合,调畅气机,气行则水行;肾司开合,为主水之脏。慢性肾衰患者以正虚邪实,血不利则为水、水血互患,以致湿浊毒邪潴留、瘀血蓄积内停为病机特点。两手在体前的开合拉气,可以带动人体内之气的开合出入,从而加强人体与外界气体的交通。强化三焦气机的开合出入,有助于清除体内潴留的代谢产物、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第三式:通阳化气利肾浊

【操作要领】

①接上式,两手捧气上举至头顶上方,手心微含,照向头顶,意想向全身贯气。②两手下落,手经头面,至胸,至剑突下,两手心贴肋,沿肋弓至腰部,手心贴于肾脏部位,做深呼吸9次(图10-7)。然后上身前倾,两手沿臀向下导引,经大腿后面、腘窝、小腿后面,至足(图10-8)。③身体慢慢直起,两手如捧物,两臂从斜前方上举,两手捧气上举至头顶上方,手心微含,照向头顶,意想向全身贯气(图10-9)。重复上述①~②操作2遍。

                    

     图10-7                                           图10-8                                                    图10-9            

【功理与作用】

两胁肋为肝气布散的部位,两手导气沿肋弓至腰部,有利于肝经之气的疏发。以意引气至腰,两手贴于肾脏部位,意守命门,同时意想肾脏解剖结构、肾脏内部血液循环,意识和形体都集中于此,强化了此处的气机。意到则气到,与肾脏的结合,就是形气神的合一。在强化气的开合出入后,把气聚到肾脏,意守命门就强化了肾脏局部的气机,有利于促进肾脏血液循环,活血通络。肾的气化功能增强了,膀胱气化有权,可以排出废液以及体内的毒素。两手沿经络导气下行,肾经的涌泉穴在下应地,意想体内的浊气随之排出体外。反复的身体前屈后伸,可通达督脉及刺激阳关等穴,同时对肾脏、肾上腺、输尿管也有良好的牵拉按摩作用。因此,对生殖泌尿系统的慢性疾病有很好治疗效果。这一式功法,进一步强化了自然界之气与人体之气的沟通。

第四式:转腰涮胯强肾气

【操作要领】

①接上式,两手下落,手经头面,至胸,至剑突下,两手心贴肋,沿肋弓至腰部,双手掐腰。大拇指按京门穴,其余四指与手掌按章门穴、带脉穴。②身体微下蹲,躯干与大腿成一钝角,膝盖不超过脚尖,髋关节放松,并以尾闾为支点,转动骨盆。先向左转36圈,然后向右转36圈(图10-10,图10-11,图10-12)。③以尾闾骨向前扣和向后翘,带动骨盆做前后摆动36次。④百会上顶,身体慢慢直起,两脚采气并拢。

                                                               

                图10-10                                                 图10-11                                               图10-12                

【功理与作用】

两手叉腰,大拇指放在京门穴上,其余四指在章门穴,京门属于足少阳胆经,是肾经的募穴。章门在足厥阴肝经上,又是脾经的募穴。一方面,按着肝胆两经,可使肝胆之气交合,使少阳升发之气加强,提高人体生命力。另一方面,募穴是脏腑经气在体表输注、结聚的部位,最能反映脏腑功能的盛衰,故可诊治相应脏腑的疾病。通过对这两个穴位的按摩,可以直接刺激肾脏和脾脏,启动肾脾的先后天之气。慢性肾衰病人往往表现为脾肾两虚,或为脾肾气虚,或为脾肾阳虚,激发脾肾两脏的功能有利于此病的恢复。身体微下蹲,可以使身体重心落在下腹,有利于气沉丹田。转腰甩胯的动作可以扩大丹田的区域和容量。丹田是人体能量的汇聚点,丹田的区域是肚脐与命门之间的位置,是元气的生发之处。元气根于肾,强化了元气就是强化了肾气。前扣后翘尾闾引动尾骨,刺激脊柱、直接牵拉了任督二脉。任督二脉均起于胞中,下出会阴。督脉从脊柱后分出一支属肾,与肾脏功能密切相关,调节了一身阳经之气血。任主胞胎,并调节一身阴经之气血。因此,扣翘尾闾可以调节全身气血,平衡阴阳,并激发肾脏的功能。

收式

【操作要领】

接上式,两脚并拢,两手慢慢自然下垂,调整呼吸片刻。两手捧气上升,至头顶上方,手心微含,照向头顶,停留一个呼吸时间,意想向全身贯气。然后两手沿身体正前方导气下落,至肚脐,两手叠放在肚脐上。意守丹田,安静养气3~5分钟即可收功(图10-13)。

图10-13

注:整套功法中多次出现的停留呼吸时间,是基于自然界生长化收藏的规律。通过短暂的停留,气聚在一起,相当于,变化就在停顿的时候。

强肾化浊功功法演示

手机扫码观看

(密码:324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