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定知道,所有医疗措施都有各自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如:青霉素只适用于革兰阳性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且患者又对青霉素不过敏;革兰阴性菌感染类疾病就不是它的适应证,而青霉素过敏是它绝对的禁忌证。气功疗法也是这样,有适应证、也有禁忌证,只是有时比较宽泛。本期我们聊的就是这个话题。
一、适应症
气功的适应证可从西医所说的“病”和中医所说的“证”,两个方面来辨别。
1. 适应气功疗法的病主要是以下两类
第一类:慢性病和老年病,气功疗法所特有的“自助性”“整体性”“双相性”“协同性”特点,决定了它起效所需要的时间比较长。由此,它主要适应于慢性病和老年病的治疗,而急性病一般不适用气功疗法。当然,也有例外。如:隋代的《诸病源候论》第九卷有治疗“时气病诸侯”“温病诸侯”“疫疠病”等急性病的多个导引法;原上海市气功疗养所,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观察了以放松功局部放松为主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但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对于气功治疗急性病的探索,还是比较肤浅的,所以我不推荐大家以气功治疗急性病。
第二类:处于康复期的各类疾病,不管是慢性病,还是急性病(包括外伤、急性传染病)及(或)术后、产后等,一旦进入康复期,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按照上述慢性病的治疗,气功疗法是比较理想的康复措施之一。
但是,慢性病的种类很多,在现代疾病谱中,绝大部分是慢性病,这就带出了一个问题:哪些慢性病最适合用气功疗法?研究显示,虽然气功疗法对所有慢性病都有一定的作用,但参考实验室研究结果,长期气功锻炼,有改善人体微循环、调整自主神经的张力和免疫功能等作用。因此,凡与微循环障碍、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及免疫功能失调有关的慢性病,气功疗法的效果往往比较好,也就是说,这些疾病是气功疗法最好的适应证。此外,心身疾病也是气功疗法的适应证。心身疾病是一大类发生发展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但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的疾病,国外专家最早提出了包括溃疡病、溃疡性结肠炎、甲状腺机能亢进、局限性肠炎、类风湿关节炎、原发性高血压、支气管哮喘七种典型的心身疾病,但实际远超这个范围,据国内专家对门诊、住院患者的调查,其中1/3左右可归纳为心身疾病。气功锻炼通过身、心、息三者的调整,具有形神并重、心神兼顾的特点,对于各种心身疾病多具有不错的效果。
2. 适应气功疗法的证主要是以下两类
第一类:虚证。中医所说的虚证,是指人体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所表现的证候,患者有多种表现,如面色不华、精神疲惫、气短音低、自汗盗汗、头晕眼花、心悸失眠、饮食减少等,这些症状可同时出现也可只出现其中的几个。一般认为,气功长于补虚而逊于祛邪,所以适用于各种虚证及虚实夹杂证;而对于实证及以实为主的疾病,一般效果不太理想。
第二类:气机逆乱证。中医学中的气机指人体内气的正常运行机制,包括脏腑经络等的功能活动。人体气机活动的基本形式主要为升降出入,若气机的升降出入失常,则可出现气逆、气郁、气滞、气陷、气闭甚至气机泄脱等病变。气功锻炼时通过意守部位和呼吸方法的调整,可起到降气、行滞、解郁等的作用,从而治疗气逆、气郁、气滞类病证,但对气陷、气闭类病证,目前尚缺乏研究。
二、非适应症
气功疗法的禁忌证大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危急重疾病和外伤性疾病。这些疾病都有变化快的特点,治疗常以“争分夺秒”来形容,这与气功疗法的显效慢特点真好相反,所以它们是气功疗法的禁忌证。
第二类:精神性疾病,尤其是精神分裂症。气功锻炼时的调心操作、“八触”等气感的体会,都需要用脑慢慢品味,精神性疾病(特别是神经分裂症)患者,往往不具备这种能力,如果强行气功疗法则有诱发或加重原有疾病的可能,还可能引起气功偏差。
第三类:儿科疾病。由于儿童不宜练功,所以儿科疾病也是气功疗法的禁忌证。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