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日-2日,中国医学气功学会气功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换届大会在广西桂林隆重举行,第五届新时代中医气功人才培养与传承创新论坛同期顺利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医气功领域专家、院校代表及行业从业者齐聚桂林,共同商议气功教育发展,探讨气功人才培养创新路径,助力中医气功事业高质量发展。

会议首先进行了气功教育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本次选举严格遵循《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分支机构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完成了气功教育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顺利产生新一届委员会领导班子。会议聘请北京中医药大学气功教研室原主任宋天彬、刘天君,河南中医药大学气功推拿教研室原主任路世才担任名誉主任委员,选举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副院长张海波担任主任委员。来自全国各省区市100家单位的122人成为第二届专委会委员。
在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张海波主任委员发表讲话。他指出,此次换届是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具体行动,并明确了专委会在当前任期内的重点工作任务。他强调,专委会将持续推动中医气功与教育、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为中医气功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换届选举结束后,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副秘书长、气功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温发坤宣布“中医气功人才库”建设正式启动,并举行了启动仪式。该人才库由气功教育专业委员会牵头,响应“健康中国”战略,聚焦中医气功医疗与保健养生两类人才,入库者享四大核心权益。此次人才库的启动,将进一步推动中医气功人才队伍的规范化、专业化建设,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在第五届新时代中医气功人才培养与传承创新论坛环节,专家学者围绕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本次论坛议题覆盖中医气功的理论研究、教育教学、临床应用等核心领域,既有对传统气功智慧的深度挖掘与阐释,也包含对新时代行业发展趋势的精准把握与回应。14位专家学者结合自身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分享了多元视角的学术见解,为完善中医气功人才培养体系、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思路。
随着换届工作的完成、人才库的启动及论坛成果的交流,中医气功领域将进入“教育赋能、人才驱动、创新发展”的新阶段。下一步,中国医学气功学会气功教育专业委员会将以此次会议为起点,推动人才库与院校教育、临床实践的深度衔接,大力推行北京中医药大学将针灸推拿气功技能等级考试纳入专业培养方案的教学评价模式,为中医气功学科发展筑牢人才根基;加快论坛研讨成果的转化应用,持续提升中医气功的学科影响力与社会服务能力,为教育强国与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专业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