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话连篇之四十二——佛家修持常涉“功”

时间:2021/5/2 作者: 孙琪年 来源:中国医学气功学会 浏览次数:17628

一般认为,佛教是于东汉初年开始由印度传入我国的,并在魏晋南北朝时得到较快发展,至隋唐达到鼎盛。佛教讲究修持,如从增进、深化身心健康的角度而不从宗教意义上解读其修持,便可将其中有关心身、呼吸操作的内容归属为气功修炼,这便是佛家气功产生的背景。从操作特点看,佛家气功以调心为主,注重调心与调息的结合,其功法以静为多。因此,和儒家气功一样,佛家气功也是中国传统气功一个重要的“流”(分支),而不是其“源”。

1.佛经中的气功“元素”

翻翻佛经可以发现,其中包含大量气功内容,而这些内容有多与其修持相关,这里仅举几例以说明之:

1.1《安般守意经》中的“呼吸四相”

据说,《安般守意经》是东汉末年译出的佛经,“‘安’名为入息,‘般’名为出息”,故此经所论,在于通过“安般”(即调节即呼吸的出入)以达“守意”的目的,其中描述不同呼吸形态的“呼吸四相”在气功学中最具影响。经文说:“息有四事:一为风,二为气,三为息,四为喘。有声为风,无声为气,出入为息,气出入不尽为喘也。”这里关于“息”的风、气、息、喘“四事”,气功学中一般称其为“呼吸四相”,四者之间的关系,诚如《小止观法•调和第四》说的那样:“息有四种相,一风、二喘、三气、四息,前三为不调相,后一为调相。”将风相、喘相、气相三种“不调相”练成“调相”(息相)是气功调息的主要内容之一。这“四相”的具体内容是:①风相——是指练功时呼吸有明显的声响,《安般守意经》谓:“有声为风。”《童蒙止观•调和第四》解释道:“云何为风相?坐时则鼻中息出入觉有声是风也。”初学气功者、练功时心情浮躁者、练功中“三调”没有合一者等,常会出现风相。风相容易使练功中气散,所以“守风则散”。②喘相——是指练功时气息不均匀,《安般守意经》谓:“气出入不尽为喘。”《童蒙止观•调和第四》解释道:“云何喘相?坐时息虽无声而出入结滞不通是喘相也。”初学气功者、练功时刻意追求减慢呼吸次数者、练功中心未静者等,常会出现喘相。喘相会使人气结,所以“守喘则结”。③气相——是指练功时气息粗而不细,《安般守意经》谓:“气出入不尽为喘。”《童蒙止观•调和第四》解释道:“云何气相?坐时息虽无声亦不结滞,而出入不细是气相也。”气相会使人容易产生疲劳感,故曰“守气则劳”。④息项——是指练功时气息不声、不结、不粗,出入绵绵,若存若亡,资神安稳,也是练功所追求的理想状态。故《安般守意经》谓:“出入为息。”《童蒙止观•调和第四》解释道:“云何息相。不声不结不粗。出入绵绵若存若亡。资神安隐情抱悦豫。此是息相也。”练功中的息相会使人神清气定,故曰“守息即定”。研究者常将息项的特征描述为“深、长、细、匀、轻”。

1.2《童蒙止观》与“三调”名词

《童蒙止观》是隋代天台宗智顗和尚止观的代表作。又名《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小止观》,全书有10大部分:具缘第一、诃欲第二、弃盖第三、调和第四、方便第五、正修第六、善发第七、觉魔第八、治病第九、证果第十。大家知道,气功“三调”的基本思想源自《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的“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其具体名称则在《童蒙止观·调和第四》中。作者在该书中提出了5个“调”,气功学取其后面三个为气功锻炼的要素,而将前面两个作为注意事项:“一调饮食……二调睡眠……三调身,四调息,五调心,此三应合用,不得别说。”书中还对三调的要求分别举例说明,如:调身的盘坐要求是“跏坐……解宽衣带周正……正身……正头颈……令鼻与脐相对……闭口……闭口……舌向上腭……闭眼……正坐……不宽不急”。

2.佛家气功代表功法

佛家气功的功法很多,代表性的如六妙法、因是子静坐法等。有兴趣者可以详细阅读有关资料,此处不予展开。

是可谓——

释家修持亦涉“功”,静息之中以求动;

理论深奥层次多,佛经深处“气”氛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