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话连篇之四十九——练功要领要记牢

时间:2021/6/3 作者: 孙琪年 来源:中国医学气功学会 浏览次数:17943

  中国气功历史悠久、功法众多,各种功法都有其锻炼要求。但是既为功法,也就决定了他们之间或多或少地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锻炼时也就有一定的内在规律可循,这就是练功要领——无论何种功法都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简单地说,这些要领有:松静自然、动静结合、练养相兼、意气相依、准确活泼、循序渐进。

       一、松静自然

  松静自然是指所有气功锻炼都必须在形体放松、情绪安静的前提下进行;同时,又要自然而然、避免呆板。

  先说松,“松”是相对“紧”而言的,包括外松和内松两个方面。两眉舒展、含胸拔背、沉肩垂肘等外在的、能肉眼看得出的就是外松,外松有利于经络的伸展、气血的运行;内松的主要内涵近似于情绪的“静”,内松可使气机运行有序。当然,放松、松弛不等于松垮,而是松而有序、松弛有度,而且还要松紧相配,如练站桩功时,在强调上肢、胸腹放松的同时,下肢则需保持必要的紧张度,否则,人体就不可能站立。

  次说静,静也有内静和外静两个方面,内静是指情绪安静、勿躁勿急勿紧张;外静主要是指练功环境的安静,如果有伴奏音乐的话,也要选择有利于人体情绪松弛、安静的音乐,如民乐高山流水等,反之如爵士乐等容易使人兴奋的音乐,应该尽量避免。显然,外松比较容易做到,而内松则要通过一定的训练才可收获。

  再说自然,主要是说松与静都必须以“自然”为前提,切忌呆板,尽量做到如《道德经》所说的那样,“道法自然”。

       二、动静结合

  在《“气”话连篇之二十——珠联璧合动与静我们已经聊了动与静在气功锻炼中的意义和作用,这里我们要聊的是,在具体的练功过程中如何实现动静结合。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动静结合。

  一是功法锻炼时的动静结合,要做到“动中求静”“静中求动”:练动功是要在心平气和、不急不躁,呼吸平稳、不憋不浮的状态下完成动作的操作,这就是平时常说的“外动内静”;反之,练静功时要以呼吸的操作、意念的操作,来求的内脏运动、气血的运行的加快,这就是平时常说的“外静内动”。

  二是功法选择是的动静结合:可选择一套同时包含动和静两种方法的功法,现代功法一般多有动静相兼的特点;也可以选择一套动功和一套静功来锻炼,一般上午练动功,下午练静功。

       三、练养相兼

  “练”与“养”在这里有三层意思:

一是指练功与体会“气感”相结合,也就是“练”指姿势、呼吸、意念的操作,“养”指“享受”练功时出现的种种感觉。以三线放松功为例,依次放松三条线上27个部位的过程就是“练”,意守4个止息点就是“养”,以使练功过程不显得太枯燥。

  二是指动功与静功相结合,也就是“练”是指练动功,“养”是指练静功,以收获动静结合的效果。常用的功法“套餐”,如放松功与八段锦结合,内养功与保健功结合等。

  三是指气功锻炼与其他养生相结合,包括食养食疗、劳逸结合、四季调神等诸多养生方法,都可以(而且应该)与气功锻炼相结合。 

       四、准确活泼

  准确活泼说到底是练功过程中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准确”指的是练功时姿势、呼吸、意念的操作都要力求准确无误,以保证获得较好的练功效果,这是原则;“活泼”指的是在坚持基本练功规范的前提下,各种操作不要过于呆板,要让练功者结合自身的特点灵活调整各项操作。以八段锦的两手攀足固肾腰为例,标准的操作要求直立,两臂下垂,膝盖挺直,两手攀握两足尖头略高抬……但这种要求对于老年人或患有高血压、脊椎病等人群而言,或难于实施,如果一味强调准确甚至有发生意外的可能,故对于此类人群动作准确性的要求可以适当降低,这就是灵活性。

       五、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是气功锻炼由初级进步到高级的客观规律,只能拾级而上,不会一步登天,必须长期坚持不懈,难以一蹴而就。气功简便易学,但掌握精髓、练出境界并不容易。在短期内学会一些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是可能的。但要想获得良好的练功效果,必须在初学初练的基础上,坚持不懈,逐渐积累经验,才能达到目的。练功的过程要有“只顾攀登,莫问山高”的精神,不能急于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