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筋经是一套以外练形体、强壮形体为主的传统功法。功法名称中的“易”有改变的意思,气功古典中有不少以“易”喻“改变”的表述,如明代周履靖在《赤凤髓》中的“易气”“易血”“易脉”“易肉”“易髓”“易筋”“易骨”“易发”“易形”,说的就是改变气、血、脉、肉、髓、筋、骨骼、头发、形体;“筋”指筋骨,主要是指肌腱,也包括肌肉、关节、骨骼等相关组织;“经”的原意是常道,指常行的准则等,故《广雅》有“经,常也”之释,这里可理解为经典的锻炼方法。故按照字面解释,易筋经的基本含义是改变筋骨、强健形体的经典功法。其特点是刚劲有力、刚中有柔,虽动作难度不高,但要求较高,运动量较大,适合青壮年锻炼。
易筋经有多个版本,它们的操作要求有所不同,但大同小异,且都有12节组成,每一节的名称也相同:①韦驮献杵第一势,②韦驮献杵第二势,③韦驮献杵第三势,④摘星换斗势,⑤出爪亮翅势,⑥倒拽九牛尾,⑦九鬼拔马刀势,⑧三盘落地势,⑨青龙探爪势,⑩卧虎扑食势,11打躬势,12掉尾势。操作时每一节实际上有一个主要的动作为主,要求摆好一个姿势后,维持一定的时间,类似现在所说的静力性运动,由此增强对筋骨的锤炼。
关于易筋经的来源,各家之说不尽相同,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观点——达摩僧人说和紫凝道人说。直至目前社会上的一般人士仍然相信,其为南北朝时达摩僧人所创,故有人称之为达摩易筋经,受到历代武僧的喜爱,功法名称中的“韦驮”、似乎也是一个佐证。在2000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少林武功医宗秘笈》中,把收入的易筋经称为“达摩祖师所传,在少林寺属于上乘功法”。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虽然没有明确说明其出自佛家,但也似乎倾向于佛家。由该中心编、武汉体育学院石爱桥团队编撰的《健身气功·易筋经》肯定“易筋经为何人所创,历来众说纷纭”后,又指出“易筋经本为秦汉方仙道的导引术,被少林寺僧侣改变于唐宋年间,至明代开始流传于社会,应该没有疑义”。其中的“方仙道”,一般是指春秋时期的修道求仙团体,是事实上的道教早期形态,也是道教正一派的雏形。石爱桥团队认为,“易筋经和五禽戏、八段锦同源,皆源自方仙道的养生术”。显然,他们认可易筋经是由道家创编而由佛家改编,并由此而流传与社会的。但是,这一说法至少有两点值得推敲,一是秦汉时期还没有易筋经,二是易筋经、五禽戏、八段锦同源的说法难有资料支撑。最早对达摩说提出质疑的是清代《校礼堂文集·与程丽仲书》,该书认为,“旧传初祖达摩所传,盖依托也”。至20世纪50年代,唐豪先生明确提出了易筋经出于“天台紫凝道人说”。此后,学界较为普遍地接受了这一观点。位于天台山的道观桐柏宫至今仍然保留着一套据称由张伯端创编的正宗易筋经。道教有南派、北派之分,在修身方面尽管他们都主张性命双修,也就是形神兼顾、心神同时锻炼,但有先性后命、先命后性之别:南派主张先命后性,即先练形再练神;北派相反,主张先性后命,就是先练神后练形。张伯端是南派的代表,易筋经以形体锻炼为主,桐柏宫流传的易筋经,似乎也从一个侧面佐证了该功法与道教的密切关系。事实上,除了达摩说和紫凝道人说外,还有其他说法,只是影响不广罢了。如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中医养生学》收录的易筋经,12节功法均以“粮”有关,它们是捣杆舂粮、扁担挑粮、扬风净粮、换肩扛粮、推袋垛粮、牵牛拉粮、背牵运粮、盘萝卸粮、围穴囤粮、扑地护粮、屈体捡粮、躬身收粮,其中呈现给我们的是一派收粮、运量、储量的劳动场景,洋溢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它似乎在告诉人们这一功法与农作有关。
好了,关于易筋经的身世我们就聊到这里,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还是留给专家去继续探讨吧,喜欢以它强身健体者,不妨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练法持之以恒地去锻炼,并在锻炼中品味它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