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气功“三字经”系列 | ㉕守意经,汉末译;息之事,书中提

时间:2025/10/17 作者: 中国医学气功学会 来源:中国医学气功学会 浏览次数:25

《安般守意经》可能是东汉佛教传入我国后,最早译出的佛经,其中有两处论述调息。

一是“六结意”。该书说:“佛有六结意,谓数息、相随、止、观、还、净。”又说:“人之使意,意使人。使意者,谓数息、相随、止观、还、净。”《童蒙止观》在此基础上,发展为六妙法门。

一是“息有四事”,后世称之为呼吸四相。该书说:“息有四事,一为风,二为气,三为息,四为喘。有声为风,无音为气,出入为息,气出入不尽为喘也。”《童蒙止观》在此基础上先说“息有四种相:一风,二喘,三气,四息”,然后又对四者进行了具体描述。

(作者 孙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