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气功是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之一,是在中医养生理论、治未病理论指导下产生的一种自我身心锻炼的养生保健方法,是中医治未病领域的唯一主动疗法。气功历史悠久,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千百年来,对中华民族的健康、繁衍起到了重要作用。2015年4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提出:“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导引等中医传统运动”。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扶持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等民族民俗民间传统运动项目”。2019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大力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太极拳、健身气功(如八段锦)等养生保健方法,推广体现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健康工作和生活方式。”2022年3月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宣部、中央网信办等9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建立健全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的指导意见》提出:“弘扬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易于掌握的中医养生保健技术与方法”;“媒体应当开展健康知识的公益宣传,并充分用好融媒体传播手段,有条件的在新媒体端开设健康科普专栏、话题等,为公众提供更实用的健康科普知识”;“鼓励全社会积极开展健康科普传播活动,…满足公众多样化的健康知识需求。”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相关精神,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建立健全全媒体中医气功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增加中医气功科普知识高质量供给,加强中医气功科普及宣传推广,提升中医气功在中医药振兴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中的巨大潜力与重要作用,依据民政部的指导要求及本学会章程规定,兹定于2024年12月1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医学气功学会中医气功宣传推广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三次常务理事会、二次理事会。同时向学会会员、中医气功科普及宣传推广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公开征稿,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时间地点:
报到时间:11月30日14:00-20:00
会议时间:12月1日08:30-17:30
08:30-12:00 中医气功宣传科普及推广学术研讨会
13:30-17:30 中国医学气功学会第七届三次常务理事会、二次理事会
会议地点: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医学气功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健康中国与中医药传播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气功学会气功教育专业委员会
媒体支持:
《中国中医药报》
中医古籍出版社
四川省中医药文化发展促进会《中医药文化研究》学术集刊
三、会议主题
1.新时代中医气功传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2.中医气功科普的全媒体发布和传播
3.中医气功科普知识的高质量供给及保障
4.中医气功的媒介形象塑造及提升
5.中医气功的舆情研究及案例
6.讲好中医气功故事:方法、策略、经验及案例
7.中医气功宣传普及“五进”(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事业单位、进家庭、进景区)活动的经验及案例
8.中医气功科普及宣传推广的其他相关议题
四、报名事项
1.会务费:中国医学气功学会会员600元,非会员800元。食宿统一安排,交通、住宿自理,费用回原单位报销。
2.住宿:北京内蒙古饭店(传媒大学店)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甲23号(传媒大学地铁站A西北口步行300米)。参会人员可直接联系酒店预定房间,报学会的会议享受协议价。订房电话:010-65741909
3.缴费方式:
(1)银行汇款
户名:中国医学气功学会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香河园支行
账号:0200 0191 0901 4409 382
(2)扫码支付(扫码备注姓名+会务费)
(3)付款说明
付款后请及时与会务组联系,并加微信确认。需开发票者请在报名链接上填写参加人员单位和社会信用代码或纳税人识别号。
4.报名方式:完成缴费后扫描报名二维码,及时填写报名信息。
(报名二维码)
五、参会论文要求
1.论文内容具科学性、真实性,并确保无版权争议。
2.论文必须遵照期刊论文格式撰写(具体要求详见附件,不符合者不予录用),全文4000—6000字。
3.来稿请注明作者个人简况,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工作单位、通信地址、邮政编码、电话或手机、电子邮箱等。
4.会议组委会有权对征文进行适当删改,并择优收入会议论文集。如作者同意,组委会择优荐给四川省中医药文化发展促进会《中医药文化研究》学术集刊刊发。
5.论文全文请于2024年11月17日前,以电子邮件附件形式提交Word格式的电子版至主办方电子邮箱cmqg66@126.com。请将论文名称和邮件标题皆设置为:“论文投稿-姓名-单位”。论文通过评审后会务组将及时通知与会者。
六、联系人
论文咨询:张老师 15709100837(微信同号)
会议咨询:马老师 13911118604(微信同号)
李老师 17600295922(同微信)
中国医学气功学会
2024年10月19日
附件:论文格式要求
1.论文题目:小二、黑体,居中
2.姓名:小四、黑体(单位不一致须有上标),居中
3.单位:五号、黑体,居中
4.摘要:摘要二字小五、黑体;摘要内容小五、宋体
5.关键词:关键词二字小五、黑体;关键词内容小五、宋体,分号连接
6.正文:五号、宋体(小标题加粗)
7.作者介绍(单位及职称职务)、联系方式(地址、邮政编码、电子邮件、手机号码)、基金等:六号、宋体
8.标题层次表达方式:一至四级标题分别用“1”“ 1.1”“1.1.1”“1.1.1.1”……标示。
9.图片表格
图和表格应有简短的名称。图序及图名用五号宋体字置于图的下方;表序及表名用五号宋体置于表的上方。论文中图表采用“图1”“表1”连续编号。文中所用表格一律采用三线格式,其中上线和底线宽度为1磅,中间线宽度为0.5磅,表中内容及表后注一般用5号宋体。绘图必须工整、清晰、规范。示意图应能清楚反映图示内容;照片应在右下角给出放大标尺;实验结果曲线图应制成方框图;表内必须按规定的符号标注单位。
10.公式:公式书写应在文中另起一行。公式后应注明序号。
11.英文和数字字体(包括摘要、参考文献):Times New Roman字体
12.参考文献
(1)参考文献四字五号、黑体,左对齐。
(2)参考文献内容小五、宋体,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
文献著录格式如下:
连续出版物:〔序号〕作者.文题〔J〕.刊名,年,卷(期):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专著:〔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译著:〔序号〕作者.书名〔M〕.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论文集:〔序号〕作者.文题〔A〕.编者.文集〔C〕.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学位论文:〔序号〕作者.文题〔D〕.所在城市:保存单位,年份. 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专利:〔序号〕申请者.专利名〔P〕.国名及专利号,发布日期.
技术标准:〔序号〕技术标准代号.技术标准名称〔S〕.
技术报告:〔序号〕作者.文题〔R〕.报告代码及编号,地名:责任单位,年份.
报纸文章:〔序号〕作者.文题〔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在线文献(电子公告):〔序号〕作者.文题〔EB/OL〕.http://…,日期.
光盘文献(数据库):〔序号〕作者.〔DB/C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
欢迎转发转载,共同促进中医气功健康发展,转载请注明来源。